《我的英語學習小傳》37#
學英語必備的公共號:教書匠小夏
這個系列已有 100 期
累計閱讀量 500萬人次
即將結集成書,敬請關注!
今日福利:
點擊文章右下角的 「寫留言 」,回復關鍵詞 俚語,
領取資料 :Dictionary of American Slang 的電子版。
學會再多的俚語,也達不到英語自由溝通,但是俚語仍舊是要學的。
我承認我是一個標題黨,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要告訴大家,學會再多的俚語,也達不到英語自由溝通。但是俚語仍舊是要學的,而且我在下文中會仔細講講怎麼學俚語。
首先什麼是俚語?俚語叫做slang,我查了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並沒有查出這個詞的來源,但是字典中對於這個詞的定義倒是能給我們非常多的啟示。
大家注意一下slang定義中的幾個重要詞:
regarded as very informal
more common in speech than writing
restricted to a particular context or group of people
首先,俚語是非常不正式的 (very informal),所以俚語的使用場合非常重要,否則會給人out of place 的感覺。
其次,俚語在口語中的使用比在書面語中更加常見(more common in speech than writing)。換言之,學習俚語是可以幫助口語水平的提升,但無法提升寫作水平。
最後,俚語的使用有著特定的語境,而且是在特定的人群中使用。所以如果你是想很好的融入一個群體,掌握俚語還是有幫助的,但是如果你掌握的俚語和你想融入的群體不一致時,效果是適得其反的。我們一起來看下面這張截圖,來自於 Dictionary of American Slang 這本書的前言部分。
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叫做subculture,中文稱作亞文化,或者叫邊緣文化。大家如果感興趣亞文化,可以去關注一個公共號:公路商店。而俚語亞文化最持久的來源便是:criminal underworld and prison population (犯罪暗黑勢力以及監獄人群)。Yo, homie, ya know wat I ma talkin about. 其實俚語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身份識別標誌,類似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
講完俚語的背景之後,我來談談學俚語的好處和壞處,先說好處,然後提醒大家一些應該注意的地方。
學俚語的3大好處:
1. 可以炫耀,從而增加學習的動力。炫耀一直是人類學習新知的某一種動力,雖然這種動力的持續效果不強,而且如果遇到比自己厲害的高手容易被完虐,但是我不能否認很多人就是因為一開始學了俚語,形成了炫耀心理,最後英語走上了康莊道。就像我前文所說,俚語本身就是一種亞文化的產物,有非常強烈的身份意識。
2. 可以了解語言背後的文化,從而從更深層次掌握語言的思維。比如,stick a fork in someone 表示這個人失敗或者是完蛋了,這個俚語的來源是法國廚師在上菜之前要把叉子插進烤肉中試試肉是不是熟了。Please stick a fork in me. I'm done. (這活兒我不幹了)
3. 可以用非常簡短的方式來生動形象的描述事物或情感。比如,如果我們說這個東西非常貴,我們可以說 it costs me an arm and a leg.
當然學俚語也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俚語有很強的時效性與地域性,比如我們小時候學的it rains cats and dogs 表示瓢潑大雨。大學的時候我上外教課,當天正好下瓢潑大雨,真是好雨知時節啊,我和外教說了下貓下狗的說法,外教回我:What did you say? You mean it is raining heavily...I think my great grandmother would perhaps speak such English.
這個是來自Urban Dictionary的定義,有四種來源,第一種是17世紀英國下暴雨,發大水,街上出現了很多死貓死狗;第二種是希臘語中「不經常發生的事情」,它的發音和英語的cats and dogs很相近;第三種說是法語來源,法語中瀑布catadoupe和cats and dogs很接近;第四種說法也是其他字典中比較常見的,就是北歐的神話故事,狗是雷神,貓是雨神。但不管怎麼說,這個slang並沒有一直走紅到今天,所以也慢慢脫離了語境。現在大家說大雨滂沱更多會說是downpour.
2. 使用俚語要注意場合和使用頻率。俚語的使用其實有點抖機靈的意思,而越是高級的英語表達,越是強調克制,機靈都多了,別人也會覺得奇怪。我大學畢業時進入了南京新東方工作,部門裡有一個外教,他極有語言天賦,南京話說的非常地道,而且可以連續不斷的使用很多南京本地的俚語,比如一比吊糟,黑漆嘛唔,小杆子,潘西,甩的一筆。他偶爾用用且用對場合的時候,我們中國同仁都報以佩服的眼神,但是他故意耍寶,連續使用多個俚語,已經超出了南京老城南的俚語密度時,我們總覺得他不要太二五郎當,把馬桶蓋子都興翻的了。
3. 俚語要學,但是不能當飯吃。俚語有點像佐餐的辣椒醬,放一點開胃爽口,全吃辣椒醬,肯定是腦子有問題。因為俚語能夠使用的場合非常有限,與其花時間去記這些俚語,不如去記一些最常見的單詞和表達。這樣學習的效率是最高的。
最後回答一個問題:如果想學俚語從哪裡學,以及怎麼學?
1. 從哪裡學:美劇和電影是非常不錯的來源,更為重要的是,你能夠感受到是什麼樣的角色在什麼樣的語境之下使用了這個俚語;不建議你跟著中國老師學,比如我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中國英語老師,我就很少教俚語,因為我根本把握不準這個俚語是在什麼情景下使用的細微差別。特別怕教給學生類似it rains cats and dogs這樣的過時表達。
2. 再推薦一個字典app,叫做 urban dictionary,蘋果商店裡可以下載,安卓系統的我不太清楚,同學們可以試了以後留言告訴我。
3. 學到之後找準機會要去用,最好是跟native speaker去用,用了才知道你學的對不對,用了才能記住,所以運用比學習還重要。
昨日文章:啞巴英語的本質就是瞎子英語
作者簡介:夏鵬,英語教師。琢磨文化創始人。南京大學英語系畢業。2005年世界英語演講比賽總冠軍。現任中國英語演講國家隊總教練。長江商學院 MBA,倫敦商學院客座講師,新華社特約撰稿人,CGTN 英文訪談特約評論員。詠春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