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中心電話驟響,「我兩歲孩子不行了,怎麼辦啊」?

2020-12-23 瀟湘晨報

10月22日22點13分,青島市急救中心調度員張紅蕾接到家住市北區一居民的求助電話,電話那端傳來了家長緊張不安的聲音,「孩子不行了,怎麼辦啊?」

家中年僅2歲的孩子患有肺炎,此時呼吸不太順暢,情況不容樂觀。

值班的調度員張紅蕾迅速調派救護車趕往現場,立即啟用醫療優先調派系統(MPDS),她一邊安慰家屬情緒一邊通過標準化問詢得知孩子現在已經失去了意識,呼吸也停止了。作為經過專業培訓的張紅蕾,神經立馬緊繃起來,立即開始指導家屬為孩子做心肺復甦術。

張紅蕾:「我已經派出急救醫生了,請不要掛斷電話,我將仔細告訴你接下來該怎麼做。」

張紅蕾指導家屬為孩子開放氣道並判斷呼吸:「家屬,您先冷靜下來,現在把你的一隻手放在他的額頭上,另一隻手放在他的脖子後面,小心地把他的頭後仰一點。你能聽到或感覺到她的呼吸嗎?」

家長:「沒有呼吸了、怎麼辦啊?」

張紅蕾說道:「我來教你怎麼做人工呼吸」,但此時家屬的情緒仍然有些激動,不斷拍打孩子,呼喊孩子的名字,並沒有聽從指導。

張紅蕾心裡非常著急,她不停地勸慰道:「家屬,您先別著急,車輛過來還有一定時間,我們現在這個時間很寶貴,您一定認真聽我說,按照我的做。」經過勸慰,家屬漸漸開始冷靜下來配合指導。

「現在捏住他的鼻子,用你的嘴完全蓋住他的嘴,然後向肺裡勻速吹兩次氣,每次大約1秒鐘,每次吹氣讓她的胸部抬起!你感覺到有氣體進出嗎?胸廓有沒有起伏?」

家屬:「沒有!」

胸廓沒有起伏,也就意味著氣體並沒有經過氣道吹進肺裡,不是有效的人工呼吸。張紅蕾擔心是由於氣道開放的不好,所以吹氣不成功,於是她指導家屬再次為孩子開放氣道:「讓她的頭再後仰一點,捏住他的鼻子,用你的嘴完全蓋住他的嘴,向肺裡勻速吹兩次氣,每次大約1秒鐘,每次吹氣能看到她的胸部抬起!你感覺到有氣體進出嗎?」

這次吹氣成功了,家屬激動地說:「有氣體進出!有氣體進出!」

「太好了,通氣成功了!」張紅蕾心裡暗自念道。她繼續指導:「我現在教你怎麼做胸外按壓,一定要讓她平躺在地板上,把你一隻手的手掌根部放在胸骨上,也就是兩個乳頭連線的正中間,用那隻手的手掌根部向下按壓大約5cm,快速用力按壓30次,每秒鐘至少兩次,2次按壓之間要讓她的胸部完全回彈,您聽明白了嗎?」

張紅蕾:「家屬您在做嗎?」

家屬:「在做,在做。」

「好的,按照我這個頻率來按壓,聽著這個節奏1,2,3,4。循環按壓30次,吹2次氣。」

「堅持做,這樣做對他會有幫助,急救醫生到了請告訴我。」「對!您做的非常好!」

經過張紅蕾的不斷安慰和鼓勵,家屬堅持為孩子做心肺復甦,直到急救醫生趕到現場接手。

經過現場醫生的搶救,孩子現場恢復了意識與呼吸,現在醫院進一步治療中。

給小兒做心肺復甦的要點如下

引起小兒心跳呼吸驟停的原因甚多,如新生兒窒息、嬰兒猝死症候群、喉痙攣、喉梗阻、氣管異物、胃食管反流、嚴重肺炎及呼吸衰竭等。

當發生心跳呼吸驟停的情況時,心肺復甦(CPR)是最常見並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給予基本生命支持。所以,心肺復甦這項技能並不只是醫護人員必須掌握,各個家庭都需要熟知。

因為心臟驟停後,時間就是生命!心跳呼吸驟停難以預料,小兒心肺復甦與成人心肺復甦也有差別,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給小兒操作心肺復甦呢?

首先,迅速將患兒擺放在地面或硬板上,成仰臥位。保證患兒身體平直、無扭曲,有外傷者在翻身和搬運過程中,要始終注意保護頸椎和脊柱,避免二次損傷。

輕拍患兒雙肩並呼喚,對於嬰兒可輕拍足底,判斷是否有反應;如患兒無反應,則快速檢查呼吸(有無胸廓起伏)及循環(觸摸頸動脈,是否有搏動)。如沒有自主呼吸或觸摸無搏動,須大聲呼救並撥打急救電話,等待醫生護士救援的同時,儘快啟動CPR急救。

一、胸外按壓(C):新生兒/嬰兒,雙指按壓法:兩手指置於乳頭連線下方按壓胸骨。

1-8歲兒童,單手按壓法:手掌根部置於胸骨下半段,手掌根的長軸與胸骨的長軸一致。

8歲以上兒童,雙手按壓法:手掌根部重疊放在另一手背上,十指相扣。下面手的手指抬起來,手掌根部垂直按壓胸骨下半部分。

注意:1、按壓深度至少為胸部前後徑的三分之一(嬰兒大約為4cm、兒童大約為5cm)。2、按壓頻率為100-120次/分,每一次按壓後讓胸廓充分回彈以保障心臟血流的充盈。

二、開放氣道(A)

將患兒衣領口解開,清除口鼻內異物後,用以下方法打開呼吸道,保持呼吸道暢。

仰頭抬頦法:用一隻手的小魚際(手掌外側緣)部位置於患兒前額,另一隻手的食指、中指將下頜骨上提,使下頜角與耳垂的連線和地面垂直。注意手指不要壓頦下軟組織,以免阻塞氣道。

三、人工呼吸(B)

頻率:

12-20次/分(約3-5秒吹氣一次);通常情況按壓30次給2次人工呼吸。

注意:對患兒進行人工呼吸。一手捏住鼻孔兩側,另一手託起下巴,深吸一口氣,用口對準患兒的口吹入,吹氣停止後放鬆鼻孔,讓患兒從鼻孔出氣。依此反覆進行,同時要注意觀察患兒的胸部,操作正確應能看到胸部有起伏,並感到有氣流逸出。

來源丨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 于波

編輯丨沁園

【來源:青島晚報官微】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兩歲孩子總動手打人,家長該怎麼辦?
    可現在他兩歲了,每次上早教課都要拍拍小朋友,雖然不用力,可也總把小朋友惹哭,尤其是有小朋友和他搶玩具時,他更會直接上手打小朋友的臉,甚至還會上腳踢,搞得我不是給人道歉,就是寸步不離地跟著以防他打人。這半年來,我說也說了,打也打了,還是沒改善,真的好心累啊!
  • 煙臺市120急救指揮中心電話指導解除小兒氣道異物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姚輝 通訊員 吳明順 煙臺報導  近日,煙臺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調度員王雯雯,接到家住牟平區一位居民的求救,一歲左右的孩子在就餐時發生哽噎,呼吸困難,情況緊急
  • 急救中心一天接到90個騷擾電話?該整整營銷電話了!
    包裡傳出熟悉的電話鈴聲,我連忙在包裡著急地翻找我的手機,總算找到了,接通之後,電話那頭傳來「你好……這裡有套房子你考慮嗎……」我摁掉了電話,但是我知道很快這樣的騷擾電話又會打來。除了騷擾電話,我還能收到很多垃圾簡訊,什麼賭博的,賣房子的,甚至還有言情小說的連結。雖然我刪掉這些簡訊也告訴手機系統這是垃圾信息,但是還是能收到類似的信息。Of course I am not an individual case.
  • 一個月內異物梗阻致兩名幼兒死亡 孩子噎住該如何急救
    原標題:一個月內異物梗阻致兩名幼兒死亡 孩子噎住該如何急救   在剛過去的1月,我市各級急救部門接到3起幼兒異物梗阻報警,痛心的是其中兩名孩子最終沒有被救回來。急救醫生提醒廣大家長,氣道異物梗阻是常見的兒童意外急症,也是導致5歲以下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掌握一些急救常識,很有必要。
  • 杭州市急救中心發布接警統計 最長報警電話13分鐘
    浙江在線01月24日訊總接警量33萬4千多,總派車輛8萬多……杭州市急救中心官方微博,發布了一份120調度科年度總結,總結很特別,沒有長篇大論,而是數字加漫畫。網友不禁大讚,很萌!很可讀!  昨天,記者也特別請教了杭州市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員,解讀數字背後的故事。
  • 不會急救,我眼睜睜看著孩子被噎死
    媽媽瞬間被嚇得慌了神,立即撥打急救電話。緩過來……真的嚇人,沒想到小孩嗆到咽到的事就發生在我身上。還好化險為夷,真的後怕。一定要教會老人海姆立克急救法。」,安全餵養,必要的急救知識一定要學會。,應該要時刻敲醒警鐘:不要亂餵孩子吃東西,也要學會必要的急救知識——海姆立克急救法。
  • 不會急救,我眼睜睜看著孩子被噎死!
    在江西九江,又發生一起孩子被噎身亡的悲劇!事情發生在12月11日,九江一位媽媽帶著剛滿2歲的兒子在街上玩耍,一切都和平常一樣。可意外就在頃刻發生,孩子吃龍眼時突然被龍眼核卡住,孩子被噎的滿臉通紅,無法呼吸。媽媽瞬間被嚇得慌了神,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 兩歲半的孩子不說話怎麼辦
    兩歲半的孩子不說話怎麼辦?一般的小寶寶在五六個月的時候會咿呀咿呀的說話的,通常都是會發出一些簡單的聲音,只是很簡短,一般到了一周左右的時候都會叫一些重疊的稱呼了,如果這個時候還不會說話的孩子,肯定是語言發育稍微的是有一點問題。那麼,兩歲半寶寶不說話怎麼辦?
  • 合肥69所學校配上急救「寶盒」-學校 寶盒 急救知識 急救電話 急救...
    尤其是在校園內,學生突發此類疾病,老師和同學掌握一些基本急救知識十分必要。昨日,合肥市應急辦和民防局為該市首批69所學校裝備了急救箱,並對這些學校的校醫進行了集中培訓。  合肥市急救中心的專家介紹,這些急救箱內含有速效救心丸、氧氣瓶、血壓計等26種藥品和器械。下一步,該市將會陸續進校園開展急救知識培訓,並擬逐步配齊急救器材。
  • 「我把孩子生馬桶裡了,怎麼辦?」四十歲女子驚慌地哭著報警
    2020年12日6時19分,哈爾濱市急救中心指揮調度中心,接到緊急報警電話:我把孩子生馬桶了,我該怎麼辦?電話另一端,一名帶著哭腔的女子,向哈爾濱市急救中心工作人員求助。接到指令後,市急救中心醫大四院分中心孟慶慶車組,立即趕赴電話緊急報警求助的女子家中。孟慶慶等急救人員,才十分鐘就趕到了報警女子家中現場。急救中心工作人員只見報警女子正坐在馬桶上,剛剛出生的嬰兒已經從馬桶裡撈出來,放在女子的腿上。
  • 兩歲半的寶寶還流口水,怎麼辦?
    作者:寶寶知道 湯麗蘭兩歲半的孩子還流口水,怎麼辦?今天有個爸爸問我,孩子兩歲半了還在流口水,家裡人經常強制幹預,指責孩子,不知道對不對?我做個簡單的回答,孩子流口水這個問題偏生理方面,我不是特別專業,還是建議你到醫院做個檢查,有沒有可能是口腔內部有哪些方面的小問題,有的說脾虛,屬於中醫方面的,也有說口腔炎症,喉嚨,牙齦之類的,不管是因為身體的什麼原因導致的流口水,還是您自己所說的有點遺傳,長大了就好多了,大人的態度都是很重要的。
  • 五齡童吃紅薯被噎住 醫生電話指揮家長急救
    金黔在線訊昨日上午,家住築城北京路的5歲男孩小華(化名)吃紅薯的時候被噎住,呼吸不暢嘴唇發烏,情況十分危急,為節約搶救時間,96999急救醫生通過電話教孩子家長如何急救,從而使得小華脫離了生命危險。  昨日上午10點左右,小華的母親從外面給小華買來了一個烤紅薯。
  • 急救中心一月接1600多推銷電話 5家房產企業被處理
    據介紹,今年4月份至5月下旬,寧波市急救中心120熱線共接到推銷電話1600多個,最多一天可達90多個。經核實,其中有部分為樓盤推銷電話,共涉及5家企業。目前5家企業旗下樓盤已被處以暫停網籤、延緩發放預售許可證。
  • 兩歲寶寶心跳呼吸驟停,女醫生跪地人工呼吸,急救視頻感動眾人
    近日,抖音上一條關於「兩歲寶寶心跳呼吸驟停,婦科醫生跪地施救」的小視頻感動無數人。抖音上介紹,兩歲寶寶在惠州科技館前心跳呼吸驟停,正遇到惠陽三和醫院休假期間的婦科醫生黃海燕,她立即跪地施救,危難面前,醫者父母心。
  • 孩子發生誤吞、誤食後怎麼辦?急診醫生告訴你急救常識
    兩歲的幼兒學會抓物,特別喜歡將抓到的物體送往口中,所以極易發生異物食入及氣管異物吸入而造成窒息。 因這一時期小兒的求知慾強,又受好奇心的驅使,願意探索其究竟,如攀高、隨便吃藥物及食品,所以容易發生外傷、急性食物中毒。同時,因家長疏忽,誤吞硬幣、磁鐵、紐扣、瓜子殼等,因誤吞的物體不同造成的後果也不一樣。
  • 做「兼職母親」,把孩子從「可怕的兩歲」變成「可愛的兩歲」
    兩歲左右的孩子通常會有一些表現,很讓父母費解。比如「不字當頭」,無論你對他說什麼,他都會說:「不!不行!」想要拿桌子上的餅乾,伸手去夠,夠不到,會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吵大鬧;拼圖玩得好好的,一個格子放不到對應的位置,會很沮喪,生氣的一把推倒等等。
  • 我把孩子生在馬桶裡了,怎麼辦呀!情急之下趕忙向醫院求助
    「能不能幫幫我,我把孩子生在馬桶裡了,我該怎麼辦呀……」8月12日凌晨六點哈爾濱急救中心接到了這樣的電話,電話那邊,一位女子焦急的說把孩子生在馬桶裡了。(網絡圖片,侵刪)這位女士姓張,這時是她的第二胎,張女士說今天凌晨肚子疼,家裡只有一個人,覺得孩子不可能這麼快就出來,就想等丈夫下班再送去醫院,沒想到,六點去廁所的時候一蹲下來,孩子就直接掉進了馬桶。
  • 兩歲寶寶吃果凍卡喉,媽媽上演教科書般的急救,救了孩子一命
    02一天,兩歲的寶寶和媽媽在家,因為孩子太小了,不怎麼懂事,媽媽又一時沒看住,於是,孩子就把桌子上的果凍給吃了,竟然還噎住了。孩子被果凍卡了喉嚨,自然會不舒服,眼淚汪汪的哭了起來,媽媽見勢趕緊看看寶寶。孩子臉色發青,媽媽很快反應過來,孩子是被異物卡喉了。
  • 「我家孩子兩歲半了,不愛開口說英語怎麼辦?」
    「我家孩子兩歲半了,不愛開口說英語怎麼辦?」作為家長,當然很理解父母們對孩子教育問題的憂心,可是看到這種問題,還是不免好氣又好笑:兩歲半的孩子,生在中國長在中國,連漢字都還沒認全,怎能指望孩子有多愛開口說英語?提出這種問題,不覺得荒誕嗎?可是,話又說回來,難道提問的家長就真的是個傻子?不知道孩子在這個階段不愛說英語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 危急時刻打了個電話…更大...
    來源:半島都市報12月6日一早正是交通早尖峰時段青島市急救中心調度員湯青接到一個緊急電話:快幫幫我,我要生了…「我已經派出急救醫生了,請不要掛斷電話,我會仔細告訴你接下來該怎麼做。」通話4分鐘後意外發生了產婦的電話突然掛斷多次回撥電話都是忙音孩子隨時都可能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出生形勢頓時變得嚴峻起來8點37分湯青聯繫上張女士電話那邊傳來焦急的哭喊聲「頭出來了,怎麼辦啊?」「你保持冷靜,這樣才能聽清楚我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