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分數都這麼高,志願怎麼報?

2020-08-27 無名學長

這幾天各省的高考成績都出來了,面對今年普遍「虛高」的分數,在盡情吐槽完各省考生的不易後,大家還是得面對現實,要填報志願了。

收到兩個遠房親戚的詢問,兩個孩子分數都挺高的,甲同學是城市裡的,父母和自己顯然是懂一些的,問上985(西交華科)還是財經類211(上財央財);乙同學農村的,直接就讓給建議報哪個學校學什麼專業。

問題比較典型,怎麼報志願,其實要根據每個人的個體情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媒體上的大V一般只是針對常見的情況,學校的老師一般鼓勵你儘量報好的學校以給母校帶來榮譽。其實說來說去無外乎這幾個糾結:優先城市還是優先學校?優先學校還是優先專業?

選城市還是選學校?

這個問題其實是志願中最熱門的,多位「成功人士」也在公開場合發表過看法給過建議,印象比較深刻的有俞敏洪、劉強東等,他們的建議均是一定要到大城市去。

大佬們的「經驗之談」當然很有意義,但本人覺得這個事情要分開來看,你是否對自己的未來有了大概的規劃,將來是本科畢業直接就業還是讀研攻博?因為不同的計劃對應的選擇是不同的。

仔細分析不難發現,這些提倡一定要去大城市上學的大佬一般都是本科畢業直接就業的,他們大學所在的城市給他們提供了他們需要的視野和見識。一線城市各種機會確實是二三線城市不可比擬的,在這裡讀書四年你會對這個城市有比較深的了解和融入,以及積累人脈和資源。所以,如果你有清晰的規劃,我本科畢業就工作,那麼,確實可以適當犧牲學校的檔次以換取一線城市的資源。但是,如果你有自己的規劃,我將來是大概率要讀研的,那麼為什麼不能將來讀研時再回來一線城市呢,犧牲眼前的城市優勢,但換來學校層次的提高,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能考慮並糾結這個問題的考生,以後大概率是要讀研的。

選學校還是選專業?

是選差的985還是選熱門專業的211?每年報考季節這個問題總被提起。比如上面提到的,選擇華科西交的工科還是上財央財的金融呢(在大部分尤其是中西部省份,這些學校錄取分數是一個檔次的)?

能有這樣的疑問,無論家長還是學生對志願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當年在我們老師的認知裡,這是個問題嗎?肯定華科西交武大啊)。毫無疑問,計算機和金融仍然是目前最熱門最賺錢(在多數人眼裡)的專業,所以相關的高校一直是炙手可熱,相關熱門院校錄取線遠超部分985高校。

但是否人人都適合報熱門專業呢?未必,上了熱門專業一定會像想像中好找工作又高薪嗎?更不一定。

  • 熱門專業要好就業又高薪有一定的門檻

計算機和金融好,大家無非是看到BAT及華為工資無限高(網絡媒體各種推波助瀾有誇大成分),投行證券公司光鮮亮麗又高薪。但這些公司要求的門檻是很高的,BAT及華為校招最起碼西電成電起步,投行和證券公司好的崗位只收北清復交,最起碼要兩財一貿。不是熱門的專業就能去熱門的企業,好的專業也要好的學校做基礎。

  • 一般情況下,為專業犧牲學校不值

這麼多年了,第一學歷的標籤仍然存在,並且越來越明顯,北清的本科生可以直接落戶上海而其他學校的研究生都不一定能;絕大多數省份的選調生只收985高校畢業生(不論你是多麼牛的211院校都不行)。985和211學校在保研方面很有優勢,本人親身經歷,本科期間沒有掛科就可以保研(最起碼本校),即使有掛科即使,考研本校也近水樓臺,佔盡優勢。

對於專業選擇,一般好點的學校入校後都有調專業的機會,985學校跨專業保研也不是難事,我們班(工科)當年就有保北大金融的。

提醒,報志願時謹慎選擇專業不服從調劑,個人覺得這是平行志願下最危險的行為。

  • 社會在發展,行業的優劣勢也在變化

十幾年前,我們高中老師天天給我們「提醒」,好好學,以後千萬不要跟我們一樣做老師,工資就這麼點,天天從早上五點管你們到晚上11點,當時一打聽一想,確實是這樣啊。所以,當年我們班成績好的同學沒一個報師範類的,哪怕北師大大家都「不屑一顧」。這些年,教師的待遇逐步提高,去年開始,深圳教師招聘引得大批北大清華研究生競聘,年薪三十萬全年一百多天休假,性價比之高令無數名校畢業生競折腰。仔細想想,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其實,能考上不錯學校的孩子一定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天賦,具體在哪方面只有自己和家長最清楚,所謂的熱門專業並不一定適合自己,況且現在的熱門並不一定是以後的熱門,社會快速發展,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別人的建議都只能做參考,最終的決定權還在自己,現在信息通暢,多參考多比較多聽多問,願所有的考生都能錄到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

相關焦點

  • 高考報志願先選大學還是先選專業?不同分數段考生怎麼填志願?
    看完這篇你就懂了各省分數線和大家自己的成績都已經陸續出來了,接下來要面臨的就是報志願了,大家在填報志願時,可以說是絞盡腦汁,各種糾結,大家在糾結的無非就是大學和專業,如果你是先選大學的話,大家可以先看下面這張圖:如果你先選專業的話就看下面這張:
  • 父母安排的志願,VS!自己想報的志願,and,白白浪費的分數
    高考除了成績還有什麼,大家肯定會不約而同的說是填報志願。每一年的填報志願父母和孩子都會展開一場「拉鋸戰」,誰也不相讓。到最後誰勝誰負我們先不做討論,我們先來看看父母安排的志願VS自己想報的志願。算是一個學弟吧,在學校裡成績很好,這次高考也不出所料成績高出了一本線35分。這應該是一個令人很滿意的成績了。在報考的時候考生自己已經選擇了一個比較喜歡的專業和學校,因為這個學校往年的分數都挺高的,所以父母就認為可能比較冒險,堅決不同意這位考生報考他自己心儀的學校和專業。然後父母幫他選了一個分數稍微低點的學校。
  • 分數出來了,報哪個學校——填報高考志願思路
    昨天,高考分數下來了,不少親朋好友詢問我怎樣填報志願?其實,對這個問題,我也是一頭霧水。全國兩三千所高校,每個學校上百個專業,總體看來,大約有30萬個選擇方向,怎麼選擇啊?還有,我也不了解孩子的性格、興趣、愛好、志向、各種綜合素質,怎麼能說得清呢?當然,大部分家長同樣說不清,因為說不清才問你;孩子本人呢,因為自己年齡小,人生經驗和視野的局限,更是蒙圈。
  • 大學專業都不懂,還敢報志願?
    最近幾天,大家的高考分數也都陸陸續續出來了。在25號的凌晨河南的考生們也都可以查詢高考分數了。所以,到目前為止,你們都知道了自己的分數了嗎?我相信,大多數學生和家長都會熬夜坐在電腦前,希望可以最早看到分數。當然,提前知道自己的分數的可以不在這個範圍之內。 分數都出來了,該怎麼報志願呢?
  • 高考分數壓線的考生,如何報志願?過來人分享經驗!
    高考分數壓線的考生,如何報志願?過來人分享經驗!雖然最近這兩天都被網上一些高分刷屏,但是分數低還有壓線的考生很多。分數低於本科線或者高於本科線也就罷了,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壓線過。什麼是「壓線生」?位於某些批次線上0-10分的考生,成績在一本和二本、二本和三本、本科和專科之間的考生,成為壓線生。這樣的分數、處境,使得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尷尬、焦慮。
  • 高考,山東一志願可以報96個,浙江80個,怎麼錄取呢?
    今年高考,山東考生的一志願可以報96個,浙江考生的一志願可以報80個,這麼多學校/專業全都在一志願,那這些學校是怎麼錄取的呢?迷惑不迷惑?如果一個考生的分數同時高於一志願中的10個學校的錄取線,怎麼確定去被哪個學校錄取呢?以前的時候,高考一志願只能報名一個學校,能不能錄取很好理解,那現在這種機制該怎麼理解呢?
  • 考632分填錯志願:985分數報了三本學校
    本以也為2020年的高考就此落幕了,沒想到,昨天廣東一高考生填錯志願又上頭條了。是怎麼一回事呢?可惜,填報志願這麼重要的事情,這位高考生卻沒有重視起來,其實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也不是什麼野雞大學,它是教育部承認的獨立院校。
  • 一考生632分填錯志願:985分數報了三本學院
    我們可以看看下面這張投檔分數表,標紅部分,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計劃招生數31人,本一批投出1人,分數為632分,全省排名7400名左右。電子科大學是很不錯的名牌大學,但所謂的成都學院只是三本獨立學院而已,在填報志願時,這名考生弄混了學校的差別,誤把獨立學院當成了本校。632分報考電子科技大學才是合理的志願填報。
  • 高考志願怎麼報(二)
    1-有關高考志願填報的名詞註解資格線招生錄取的資格線也叫最低錄取分數線,就是考生及家長最關心的你所在的省公布的一本,二本,專科錄取分數線,只有考生考試成績超過或等於該分數線,考生才有資格被招生院校錄取。錄取時,資格線上的考生依據從高分到底分的原則錄取,若考生對院校和專業不挑剔,專科資格線以上的考生基本都有學上。
  • 關於報志願,自己踩過的雷給大家排掉
    各省高考已經陸陸續續落下帷幕,今年家裡剛好有兩個小朋友剛高考完,兩個人分數剛出來家人都感覺心裡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考的都算超預期,但最近到了報志願的時候,家長又萬分焦慮,面對數以百計的學校專業,不知從何選擇,我自己是15年高考的,當時超了一本線20分,屬於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位置,選學校就選不了專業,選了專業就不能選學校,爸爸為了能給我選出最不浪費分數的志願,在高三一年幾乎要把報志願的書背的滾瓜爛熟了
  • 高考報志願,我為什麼這麼報?你會明白的
    分數剛到一本,報志願時報一本好還是報二本,寧為雞首,還是牛尾?你的選擇是一,讀一本的理由。①選擇學校,只能偏遠一點一本,也可以走,但那個地域太遠,你願意去嗎?那不如讀專業沒得選,分最低,好專業都已錄滿,調劑到不好專個好二本,至少自己喜歡。讀二本的理由,大學是個平臺,最後還要就業,找一個好工作。二本分數高,選擇度大,①可以選至少自己喜歡的地域,大城市,沿海城市。②喜歡的專業,主動選擇自己擅長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③便於考研就業,特別是專業方面,對你幫助最大。
  • 高考報志願,這兩點經驗可能讓你分數達不到卻上個好學校
    記得那是1994年,在高考過後、高考分數還沒下來之前就要報高考志願,學生都根據自己的估分進行填報志願。有的考生由於平時成績一般,即使自己覺得考得不錯,也不敢報。有個女生找到我說,老師根據她平時在班裡的成績,只讓她填報專科一欄就行了。她讓我給她提供參考意見。
  • 2020山東新高考志願該怎麼報
    2、志願單位由之前的「院校+專業」調整為「專業+院校」的志願單位,以前是報12所院校,每個院校裡面選6個專業,現在是「專業+院校」,報考96個志願,取消服從調劑志願。3、文理合併後專業選擇。以前志願分數線是文科一條線,理科一條線,現在是根據選科情況報專業,只有一條線,尤其是對於文理兼報的專業,分數競爭更加激烈。所以在報考時一定要參考這幾年的文科和理科數據才行。
  • 高考志願怎麼報?多問自己,少聽磚家
    有多少過來人都表示當年志願填報錯誤,後悔下半輩子啊。那志願到底該怎麼填報?大學專業該怎麼選擇?學校老師大概也說過,專家講師也經常教導,但是還是不知道報什麼,怎麼報啊有木有?、今天,小編就以非常負責任的態度,告訴考生和家長:專業怎麼選?多問自己的內心。無非2個方向,1、自己擅長的;2、自己喜歡的。
  • 高考分數轉換咋算?志願怎麼報?2019第一手海南高考信息乾貨筆記來了
    內容來源:本文為海南名師專家團馬英5月15日晚20點在《海南高考分數轉換&各分段志願填報》微課堂的筆記,內容經馬英授權發布。標準分的轉換原理是,對每一單科來說,按照原始分成績把全省考生從第一名排到最後一名,每一名考生因其考分有別都有一個對應的位置,這個位置對應的分數就是標準分。再把考生每一科標準分相加得的總分,從第一名到最後一名排列,根據其位置得出該考生的標準總分。而我們所說的卷面分即是原始分。
  • 高考志願怎麼報(四)
    前面四次發文是為了讓考生在志願填報前了解相關知識,這些知識是考生在志願填報前必須清楚的,今天就講講志願怎麼報。高考志願填報1--確定批段查詢你的高考成績,你所在省市公布的各批次錄取分數線,依此確定你屬於哪個批(段)。
  • 高考志願怎麼報?你要的乾貨都在這裡
    隨著高考成績的陸續公布,高考三步曲也來到了最後一步:報志願。有的人說考的好不如報的好。這句話就有些過了。畢竟你考不到理想的分數,就算報的再好也錄取不了好的大學。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也從側面說出了報志願的重要程度。
  • 二本分數尷尬,報志願頭疼?5分鐘解決你的困惑
    2020屆高考二本志願填報時間就要到了,不少考生和家長對此非常關注。志願填報就像一次賭局,報好了受益終生,搞砸了貽害無窮。相比一本,二本同分數段人群更龐大,可選擇學校更多,志願填報風險也更大,一旦分數尷尬再趕上二三本合併就非常讓人頭禿了。今天我們就聊聊分數尷尬的情況下,在復讀、公立和私立中何去何從。首先,我們明確問題:剛才所說的公立指二三本合併前老二本學校,一般是公立的;私立就是原來的民辦的三本學校。
  • 985的分數為何志願報了三本學院?
    考了985的分數去了一所以為是985大學,而實際是三本學校,報志願時是有多漫不經心! 每年填報志願都有一些考生報錯,原因何在?人們常說,高考考學生,填報志願考家長。志願填報錯了,這個責任家長要擔起來。家長在孩子讀高中時,就應該關注每年高考動向,留心每年高考分數,填報志願的分數段,早準備,早做功課,瞅準幾個或十幾個學校。不能到填報志願跟前臨時報佛腳。
  • 高考志願應該怎麼報?有什麼樣的大學?
    高考志願應該怎麼報?有什麼樣的大學?最近幾天,天津市的春季高考剛剛落下帷幕。無論是春季高考還是秋季高考,都涉及志願填報的問題,今天,顧城我就來幫大家分析一下高考志願填報,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在高考成績出來之前,首先就必須對自己有一個合理的定位,因為,分數的是報考志願的前提,所以在做一些流程之前,我們必須先對自己的高考分有一個合理的預判,也就是俗稱的"估分"。2. 自我評判。因為在高考志願中現在,有一個批次的概念,也就是大家平常說的,一本,二本,三本,和高職高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