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大家的高考分數也都陸陸續續出來了。在25號的凌晨河南的考生們也都可以查詢高考分數了。所以,到目前為止,你們都知道了自己的分數了嗎?我相信,大多數學生和家長都會熬夜坐在電腦前,希望可以最早看到分數。當然,提前知道自己的分數的可以不在這個範圍之內。
有一句話不是這麼說嗎?考得好不如報得好。所以呀,報考專業也是超級重要的一件事。要不然就白瞎了自己努力考的分數。
我家就有一個親戚,剛好和我一屆。當時我們中招考試的時候,那個女生想要報考我們縣城裡的重點高中,可是呢,他的父母覺得不穩妥,非讓她把第一志願改成了另外一所高中。結果,她的分數依然過了重點高中的分數,卻因為志願沒報好,去了另一所高中。高中三年文化課不行就只能選擇通過藝術生考試,高考之後,又是因為報志願,差一點點就要重新回高三複習一年。幸好補錄志願的時候,選了一個好學校,又很幸運被這所學校錄取了。所以說,怎麼報考真的很重要。
其實報考這個事情,有一部分真的是靠運氣,所以說一定要把最想去的學校放在第1位,最想學的專業放在第1位。不要只覺得穩妥就行,要抱著闖一闖的心態。要把前兩個志願名額報自己最感興趣的,剩下的幾個就可以報穩妥的。而且,報志願有一個小小的竅門,就是:可以去當地教育部門查一下自己的分數在省內的排名。其實每年每個學校的招生分數線雖然會有變化,但是名次基本上變化不是很大,相對於分數,排名更有參考價值。再加上今年因為疫情,大家的分數和以前的分數線放在一起比較的參考意義並不大。我記得我當時報考的時候,就有一個叔叔專門叮囑我的家人,讓我去教育部門去查一下名次,並諮詢一下相關人員,然後再去報志願,但是因為我的情況有些特殊,所以最後也沒有去弄。
每年都會有這麼一些人,恰巧高於批次分屆線那麼一點點,然後就不知所措。選高一點的那個階層吧,必須要服從專業調劑,可能以後的專業就不會特別理想,甚至你會感到厭惡;但是低的階層的吧,又覺得白瞎自己考的分數。尤其是本科線以上,只高出來幾分的同學。面對著高昂學費的本科學歷和任你挑選的專科專業,總會覺得特別迷茫。基本上所有過來人都會告訴你:能上本科不上專科。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畢竟現在社會上大多人還是比較認可本科學歷。畢業之後,就會發現,本科生的就業選擇還是可以稍微多那麼一點點的。但是呢,本科的話還是比較偏向於學習專業知識層面,而專科的話就比較側重職業技能實踐等方面。不過現如今,專升本也比較常見,而且專升本順利成功的話,第一學歷也可以是本科。但是畢竟三年時間,誰能說得準在專科一定會好好學習呢?畢竟人的天性本就是懶惰的。三年的時間有太多的未知性,所以說呀,如果能上本科的話最好還是一次進入本科的門比較好。例外的情況就是,你自己不太看重學歷,但是就想學自己喜歡的專業,那麼,上一個專科其實也無所謂。畢竟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不太想去一個連自己都不確定的專業的時候也是完全可以的。而且專科只是比本科的就業機會少一些,但並不代表沒有就業機會了。只要你在專業方面足夠優秀,依舊不比別人差。
高考,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進入大學,你就真的獨自一人了,該為自己以後好好規劃。最後的最後,願所有同學學有所成,心願得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