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張老師。
這裡有河南省2名高考生,已被一本院校錄取,但填報的志願有點看不懂,怎麼個看不懂呢?
先看第一個考生的志願吧。
這個考生叫楊某某,高考理科成績598分,他的本一批填報4個志願:
鄭州大學
寧夏大學
北京大學
天津大學
你看,他的第一志願鄭州大學,是衝一衝,也對,分不夠,沒有衝上去。第二志願突然就填報一個寧夏大學。
這個第二志願寧夏大學,地域較偏僻,他的分數剛好夠投檔線,最後被錄取了。可以說,這個志願報得好。
可是第三志願從天上突然就降下來一個北京大學,這就有點神經病了,難道北京大學還沒有鄭州大學好嗎?想報北京大學衝衝,也該放在第一志願,放在第三志願那不是有病嗎?
更氣人的是,他用天津大學作為保底,天津大學錄取分數線比第一志願鄭州大學的分數要高,用它保底,這是胡來。
不知道這個考生是怎麼想的。
再看第二個考生。
這個考生叫梁某,也是598分。他在一本批次填報了5個志願:
河南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海南大學
寧夏大學
新疆大學
他第一志願用河南大學衝衝,沒衝上。氣人的是,他第二志願填報了一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985和雙一流重點大學,河南大學連211都不是,他應該將第二志願放到第一志願衝才對。這個考生可能以為有個「農林」就不是好大學,分數就會低,是想當然。
第三志願海南大學倒是出檔了,最後錄取了。
第四第五志願用寧夏大學和新疆大學保底,也是想當然認為地理位置偏僻,就可能分數低。
這兩個考生都是想當然的填報,提前沒有做功課,沒有仔細閱讀招生專業目錄,更沒有向老師請教。所以填報的志願沒有一點層次,要麼頭輕腳重,要麼頭重腳輕,填報的幾個志願大多是無效志願。
他們應該感謝平行志願規則,機器搜索時,是哪個夠投檔線抓到哪個,還好,幾個志願終於有一個夠了投檔線,也都錄取了,這還是因為有一定的分數,不然真是危險得很。
像這兩個同學的現象很多,有些考生父母都是農民或一般工人,對填報志願一竅不通,讓孩子隨便填報,考生也是什麼也不懂,也不去請教,最後瞎貓碰上死耗子,反正也錄取了。
但是想一想,也是應該後怕的,像這兩個考生那樣,如果沒有一個寧夏大學和海南大學兜走,有可能高分滑檔,一個志願也出不來,那不是很危險嗎?他們還算是幸運的,有很多不幸的考生,因為填報志願的失誤,最後高分落榜,只得加入復讀的大軍,太可惜了。
今天的話題就到這裡,謝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