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璧山:傾力打造「1+3+N」創新體系 營造科技創新生態「小氣候」

2020-12-22 中國網


置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主城都市區發展和西部(重慶)科學城規劃建設的背景下,如今的璧山高新區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全區科技創新大會暨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建設動員大會的召開,更是吹響了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建設的號角。璧山高新區作為全區工業經濟的「頂梁柱」,是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稅收最重要的來源。如何搶抓重大戰略機遇集中期,傾力打造「1+3+N」的創新體系,營造科技創新生態「小氣候」,加快建設科技璧山、創新璧山,推進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建設?璧山報邀請到璧山高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劉志鳴進行探討。

記者:作為全市第二個國家級高新區,「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是璧山高新區的初心和使命,請問璧山高新區在推動科技創新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

劉志鳴:近年來,高新區堅決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搶抓重大戰略機遇集中期,牢固樹立生態理念,傾力打造「1+3+N」的創新體系,營造科技創新生態「小氣候」。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構建良好創新生態。我們出臺了《璧山區鼓勵科技創新二十五條政策(試行)》《璧山區質量品牌和智慧財產權資助辦法》,舉辦了首屆西部(重慶)科學城雙高賽、科技活動周等創新創業活動,分別成立了璧山區企業科技創新聯盟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

二是搭建不同類型科技創新平臺。在全市率先成立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努力生成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加快建設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比亞迪動力電池研究總院等專業技術平臺,專注於破解「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努力生成一批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推進重慶大學璧山先進技術研究院為代表的「政產學研用」融合平臺建設,集聚軍民融合等產業。

三是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截至目前,科技型企業累計達到728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20家。新增市級研發平臺8家,組織申報市級重點實驗室3家、博士後工作站7家;區級及以上研發機構172個,規上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比例達到40%。藍黛公司、青山公司科技成果獲評2019年度市級科技進步一等獎。

四是大力供給科技型企業物理空間。我們傾力打造產業綜合社區,13萬方的大學城(璧山)雙創生態社區一期已建成投用;16萬方的中小企業家園、15萬方的中小企業集聚區、30萬方的國別園正快速推進。整合利用政府、社會閒置廠房資源10萬餘方,引入企業20多家。  

記者:璧山高新區80平方公裡建設範圍被全域納入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建設範圍。請問璧山高新區將重點從哪些方面推進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建設和推進打造科技璧山、創新璧山?

劉志鳴:下一步,高新區將按照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切實做好「高」「新」兩篇大文章,著力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傾力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生成示範區和科技創新策源地,努力爭當全市高新區排頭兵。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下轉2版)  (上接1版)

一是高舉西部(重慶)科學城旗幟。大力宣傳璧山作為西部(重慶)科學城「一核四片」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主城都市區「迎客廳」在區位、創新、產業、名片等方面的優勢,提升璧山的知曉率、美譽度、影響力。

二是強化空間保障和規劃引領。加快推進80平方公裡控規編制工作,為高新區大創新、大建設、大發展提供空間保障。同時,高規格、高起點、高質量編制璧山高新區「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找準坐標系明晰路徑圖。

三是建設「1+3+N」科技創新體系。圍繞文化、人才、研發、產業、金融等「五大生態」,推動構建創新生態系統,創造最具活力的創新環境。堅持從原始創新、基礎研究、成果孵化三個方向同時發力,匯集創新資源發生「化學反應」「鏈式反應」,傾力打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充分發揮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等三種不同類型專業平臺作用,強化企業創新的主體地位。

四是構建現代工業體系。堅持「一輪明月、滿天繁星」的招商思路,精準編制招商作戰地圖,充分整合利用各類招商資源和招商政策。圍繞培育「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發展新能源智能汽車、智能製造、新型顯示、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推進重慶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電池生產基地、重慶(康佳)半導體光電科技產業園建設,聯動上下遊產業鏈形成集群效應,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布局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5G、人工智慧等前沿產業,打造「雲聯數算用」要素集群。

五是提升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加快推進大學城(璧山)雙創生態社區二期、中小企業家園、中小企業集聚區、國別園建設,充分盤活政府和企業閒置資源,爭取兩年時間打造150萬方產業綜合社區。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完善人才服務體系,加快建設人才公寓等硬體設施。構建從種子基金到天使基金再到產業引導基金的金融鏈條,打造從「種子」到「參天大樹」全鏈條、全周期、全方位服務體系。

六是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加快徵地拆遷和土地平場,快速推進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合理布局水電氣等生產要素。加大企業資金扶持力度,綜合運用「資金池」、各類基金及產業發展資金等金融工具。完善「企業吹哨、部門報到」互動機制,深化「審批代辦專員」「周二早餐會」「政企直通車」等服務體系,建立「親清」政商關係,切實解決企業問題,打造「近悅遠來」的營商環境。(覃雪)


相關焦點

  • 璧山:打造互聯互通現代交通體系
    互聯互通  打造現代交通體系  「我們把互聯互通擺在首位。」藍慶華介紹。  在互聯互通上,璧山將統籌推進高鐵、高速、城市軌道、快速線連接線等建設,多式多向交通網絡是主城都市區快速進出的最佳選擇。遵循「儒雅璧山·田園都市」願景,注重文旅融合,啟動茅萊山都市田園生態公園建設,加快創建國家5A級都市田園風景區,打造更具顏值的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城市。
  • 市老科協璧山工作站成立
    12月15日,重慶市老科協助企創新服務璧山工作站成立大會召開,標誌著市老科協將為我區企業提供科技人才引進和推薦、職業技能培訓、疑難問題解答、技術職稱評審和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服務,進一步助力璧山科技創新、引才引智。市老科協會長、重慶大學原黨委書記歐可平,區委書記藍慶華出席成立大會。市老科協常務副會長甘永祥為重慶市老科協助企創新服務璧山工作站授牌。
  • 璧山:小城講述創新故事
    如今的璧山區以建設「科技璧山」「創新璧山」為目標,將創新理念植入城市基因,小城再譜創新故事新篇。今年前三季度,該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36.9%,數字經濟增長30.3%;全社會研發投入15.6億元,Ramp;D(研發)佔GDP比重達到2.8%。
  • 璧山創新引領發展 智造改變未來
    近年來,璧山以生成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為主攻方向,加快建設科技璧山、創新璧山,著力提升科技原創能力和高新技術產業化水平,奮力推進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智」造力正在成為支撐璧山產業發展的強力引擎。
  • 推進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建設系列訪談之三:面向未來「築城...
    會議提出要加快建設科技璧山、創新璧山,穩步推進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建設,傾力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生成示範區,為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注入磅礴的科技動力。區融媒體中心邀請到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局長郭逢義進行探討。記者 全面推進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的號角已經吹響,璧山又迎來了新的機遇,老百姓對西部(重慶)科學城的規劃建設期望很高。
  • @璧山人 新年獻詞:祝福所有不畏風雨的璧山「追夢人」
    新 年 獻 詞2021年1月1日中共重慶市璧山區委書記  藍慶華重慶市璧山區人民政府區長  秦文敏 東方欲曉,山河日新。從啟動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到第一時間建立「1+9」疫情防控領導指揮體系;從4000餘名醫務人員白衣為甲、逆行出徵,到廣大黨員幹部、公安幹警、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聞令而動、日夜奮戰……75萬璧山人民用責任和擔當,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這一年,我們用奮進激蕩力量!
  • 重慶璧山:走在前列 勇創先行 譜寫高質量發展華彩樂章
    ……展望未來,璧山更凝聚起打造重慶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範例、同步邁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強大力量,正昂首踏上創新驅動、奮力跨越的嶄新徵程。創新生態系統加速構建,「1+3+N」科技創新體系日臻完善,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貫通,科技成果產業化平臺、專業技術平臺、「政產學研」融合平臺示範效應初步顯現,「科技璧山、創新璧山」正成為新名片,以創新為引領的產業體系和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這幾年,璧山迎來了產業發展的根本性變革,以有限空間成就無限發展。
  • 璧山康養產業迅速崛起 重慶中鐵任之打造新型康養綜合體
    作為璧山大健康產業示範區著力打造的重點項目,重慶中鐵任之正在傾力建設三擔湖康養小鎮以成為滿足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需求的新型康養綜合體,助力大健康產業示範區建設。而本次峰會舉辦地三擔湖康養小鎮——中鐵任之健康城項目,是由重慶中鐵任之養老產業有限公司建設並運營,,規劃總用地面積約4000畝,目前已經建成國際康養中心、健康管理中心、老年文娛活動中心、營養膳食中心、國際智慧康養社區等,全力助推璧山打造康養產業高地。
  • 重慶大學城擴展到璧山:正在規劃論證大學城西區
    對於這位市民關於璧山引進大學的建議,3月24日,璧山區教委作出了正面回應: 1、璧山轄區內現有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大學和重慶護理職業學院兩所高校。 未來的西部科學城是這樣的: 1、科學城將建設成為「科學之城、創新高地」,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 2、科學城將以「一城多園」模式加強與四川合作共建,提高區域協同創新發展能力。
  • 璧山新增一所大學 重慶中醫藥學院開建
    與此同時,區位上,璧山向東與重慶大學城、科學城渾然一體,交融相生;交通上,作為重慶主城「迎客廳」、「西大門」,區域內機場、高速、鐵路、軌道交通全覆蓋,不但可成為輻射西部、溝通全國的綜合交通樞紐,更有利於教育人才資源集聚發展。該負責人表示,璧山規劃建設的重慶產教融合生態區(大學城西區),讓璧山具備了產教融合完整生態鏈優勢,適宜一流中醫藥大學創新發展。
  • 重慶璧山:項目建設提速 科創活力激發 產業升級明顯
    今年以來,璧山區從抓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抓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抓科技創新體系打造、抓產業轉型升級、抓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著手,全力加快工業經濟回升,有效推動了該區前三季度現代工業量質齊升。致力「六個一批」 推進項目建設近段時間,璧山高新區內的茂和興精密機械正在進行新廠房的設備安裝,部分生產線已經開始運行。
  • 激發創新活力關鍵在於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我國擁有數量眾多的科技工作者、規模龐大的研發投入,初步具備了在一些領域同國際先進水平同臺競技的條件,關鍵是要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這些重要論述凸顯了營造良好創新生態,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我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提供了科學指導。
  • 惠舒清:激發創新活力關鍵在於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我國擁有數量眾多的科技工作者、規模龐大的研發投入,初步具備了在一些領域同國際先進水平同臺競技的條件,關鍵是要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這些重要論述凸顯了營造良好創新生態,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我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提供了科學指導。
  • 打造最具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範銳平在成都市科技創新大會發表主旨...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在發表主旨演講時強調,要以實際行動堅定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打造面向未來的創新載體、營造最具活力的創新生態,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作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明確支持成渝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 ​主城區擴圍,璧山成為重慶主城新區,未來將大跨步式前進!
    此次重慶「官宣」擴圍,璧山被定位為同城化發展先行區,再次迎來歷史性機遇,這座「主城後花園」,依靠卓越的生態環境、前景無限的發展朝向,將會吸引更多的人前往居住、置業。主城後花園的善道宜居生活璧山先後獲得過「中國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傑出綠色生態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等榮譽稱號,作為重慶宜居典範地區,這裡不僅有網紅的楓香湖兒童公園,還有青龍湖國家森林公園、觀音塘國家溼地公園、秀湖國家溼地公園、雲霧山國家溼地公園等32處公園,花紅柳綠的「造氧綠肺」穿插在城市之中,為璧山置業者打造了一個無與倫比的生態居住環境
  • 璧山正當紅!中建湖山印象引領璧山人居改善時代
    璧山發布報導,在4月20日召開的市規劃委員會和市城市提升領導小組會議上,審議了《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年)》。按照規劃,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涉及北碚、沙坪垻、九龍坡、江津、璧山五區。經過多年努力,璧山憑藉良好的區位優勢、生態優勢、產業優勢、體制優勢、科技優勢成功納入科學城範圍。
  • 營造中西部地區良好創新生態
    原標題:營造中西部地區良好創新生態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單純的產品競爭、技術競爭已逐漸演變為區域創新鏈及創新生態的整體競爭。一個良好的創新生態不僅要匯集各類創新要素,還需構建鼓勵創新的體制機制,以及開放包容的人文環境。   就中西部地區而言,傳統發展動力逐漸減弱,粗放型增長方式難以為繼。
  • 站穩重慶向西前沿,璧山加快發展步伐
    重慶一路向西璧山速度引矚目隨著重慶向北逐漸觸頂,為均衡城市發展方向,大學城及西永保稅區的建立吹響了重慶向西的號角。而璧山作為重慶西進的大門,承接城市外拓主力的區域,近2年發展勢頭較為強勁。與主城融合度高、公園資源優勢、軌道交通便利等都為璧山發展帶來機遇。
  • 2020重慶璧山半馬激情開跑
    11月29日上午08:30,2020重慶璧山半程馬拉松賽激情開跑,近5000名選手從璧山區人民廣場出發,盡情體驗「儒雅璧山、田園都市」的魅力。賽前受疫情影響,原定於4月12日舉辦的賽事,延期至11月29日。
  • 發展「旅遊+」產業體系 璧山打造「公園之...
    在璧山區,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自然與生態的擴寫,城市的綠意如水蔓延,每一個角落都被浸潤開出詩意的花朵;在璧山區,市民出家門能見綠地;在璧山區,市民走上幾步路,都能來到一個公園,休閒旅遊、鍛鍊身體、散步,現如今璧山已經打造多個城區公園,不僅讓市民更加親近自然,而且通過公園,大力發展「旅遊+」產業體系,吸引更多的人到璧山旅遊,「吃住行遊購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