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小城講述創新故事

2020-12-17 金臺資訊

比亞迪推出「刀片電池」後,旗下的重慶弗迪鋰電池有限公司作為「刀片電池」首發工廠,受到廣泛關注。圖為璧山區,弗迪鋰電池公司「刀片電池」生產車間一角。(本報資料圖片)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12月4日,奇安信集團與璧山區政府、重慶市委網信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打造「一帶一路」的網絡安全產城融合和網信人才生態園。

此前,康佳集團重慶光電技術研究院量產Micro LED,比亞迪在璧山發布全球首款「刀片電池」,國家量子通信網絡「成渝幹線」開工建設……

「青山美美,綠水美美,鄉也美、家也美,歡迎到璧山走一回……」曾經創作了《小城故事》的著名曲作家莊奴讚嘆璧山是座「小而美」的城市。如今的璧山區以建設「科技璧山」「創新璧山」為目標,將創新理念植入城市基因,小城再譜創新故事新篇。

今年前三季度,該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36.9%,數字經濟增長30.3%;全社會研發投入15.6億元,Ramp;D(研發)佔GDP比重達到2.8%。

創新企業多,創新產品層出不窮

今年3月,比亞迪在璧山發布了全球首款「刀片電池」。這種「長」得像刀片一樣、又長又薄的汽車動力電池,把空間利用率提升50%。

目前,這款被譽為2020年度7項「全球新能源汽車創新技術」之一的創新產品,已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產品供不應求。按照計劃,年底,比亞迪重慶項目在既有的6條生產線基礎上再添兩條,產能達到20GWh(億瓦時),此後將進一步擴大至35GWh。

在璧山,類似的創新產品和創新型企業還有很多。位於璧山的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已成功孵化出包括重慶華創智能科技研究院、重慶平創半導體研究院等在內的10家新科技企業,取得意向訂單逾億元。

青山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七檔DCT(雙離合變速器),填補了國內自主品牌自動變速器的空白,2020年預計產銷量43萬臺、銷售收入達40億元。

更多的創新,正蓄勢待發。其中,青山工業還開展了雙電機、三電機混合動力變速器的研發、現已完成了臺架和整車試驗驗證,其性能達國內領先、國際並跑的先進水平,該變速器預計2021年實現批量生產。

2020年智博會上,比亞迪再次與璧山區政府籤約,前者將旗下電池研究業務剝離,在璧山成立電池研究總院,遷入3000人的科研團隊,打造成國家級電池研發創新示範基地和動力電池產業全球研究中心。

獨特路徑:打造大學城創新生態區

城市講述創新故事,為的是脫胎換骨。

由於創新能力匱乏,近幾年,璧山的製鞋、汽摩配套等傳統產業發展步伐明顯放緩,對區域經濟的貢獻度越來越小。

不管是提振傳統產業,還是培育新興產業,關鍵都要靠創新。創新的三大支撐,排在首位的,是技術供給。小城璧山,沒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缺乏技術供給。而與它一山之隔的大學城,擁有4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申報的科研成果,數以千計。

「山那邊的大學城,部分科研成果尚未轉化落地。山這邊的璧山,企業家卻苦於找不到技術供給。鑿開一條體制機制的通道,把科研成果引流過來,可實現雙贏」,璧山區委書記藍慶華說,璧山由此探索出了一條創新發展的獨特路徑——在推進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中當好排頭兵、作出大貢獻,打造大學城創新生態區。

該區出臺《關於大力推動科技創新的意見》《關於深入開發應用場景加快發展場景經濟的意見》等系列文件,拿出鼓勵科技創新25條「硬核」舉措,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璧山高質量發展的「最硬一招」,打造發展「新引擎」。

璧山區提出,構建價值、利益、科技、金融、人才「五大鏈條」,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實現從「金點子」到「金蛋」全鏈條式發展。「簡而言之,主要做法就是用專業化的轉化機制去尋找、篩選那些有商業價值的成果,再依次走完項目評估、模擬估值、模擬公司運作、技術中試、註冊科技公司、設計股權架構和分配模式等全流程,從而真正讓科研成果變成現實生產力。」璧山區科技局負責人表示。

上面提到的重慶華創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璧山大學城創新生態區培育出來的企業。利用來自重慶大學的核心技術團隊,這家企業承接了全國首條電動汽車移動式無線充電示範項目,以及世界首條「三合一」電子公路。在璧山,來自於大學城高校或者科研院所的創業團隊,已經有數十支。

「1 3 N」體系效果顯現:高新技術企業達172家

打造創新生態,承接並轉化大學城的技術成果,璧山嘗到了甜頭。但要推動整個區域經濟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需要一套更為完善的體系。這個體系,政府要發揮引領作用,但更要能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新動力。

璧山「1 3 N」科技創新體系由此出爐。「1」,即上述打造大學城創新生態區;「3」,即政府主導搭建的3種不同類型的科技創新平臺。

第一類是以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為代表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平臺,努力生成一群高新技術企業。通過這些平臺,截至目前,璧山區已成功孵化出10家新科技企業、取得意向訂單1億多元,在孵項目達36個。

第二類是以上述康佳集團重慶光電技術研究院和比亞迪動力電池研究院為代表的專業技術平臺。

第三類是以重慶大學璧山先進技術研究院為代表的「政產學研」融合平臺。目前,已有27個團隊入駐。

在技術產業化中,轉化平臺扮演著核心樞紐和「推進器」的角色,作用不可小覷。璧山區這三種類型的轉化平臺,讓科研成果更快落實並實現就地孵化,一批高科技企業應運而生。目前,該區擁有科技型企業475家,高新技術企業172家,高新技術企業產值佔比達到45%。

「N」,即推動若干企業自主創新。「間接補」、「後補助」、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免息貸款等,為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璧山專門出臺了25條政策,僅資金支持,就已經發放了30多億元。黃桷樹智能傳感器研究院、盾之王公共安全研究院這樣由民營企業設立的獨立研發機構,目前已有24家。據悉,目前,璧山規上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的,有172家,佔比高達40%。

當前,總規劃面積約15平方公裡的西部(重慶)科技創新小鎮已開工建設,包括高校科研區、企業科創區、活力推廣區、商業活動區、智慧生活區、生態景觀區等六大區域。

本報記者 吳剛

相關焦點

  • 璧山小城故事旅遊區完善公園娛樂設施
    日前,由重慶璧山文化旅遊產業有限公司組織實施的重慶璧山小城故事旅遊區提升項目進入到了勘察招標階段。該項目已由重慶市璧山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璧發改【2020】218號文批准建設。古道灣公園片區新建遊客接待中心約2000平方米,小城故事文化館約4000平方米,「中國故鄉」10000平方米,高端民宿12000平方米以及各類相關配套設施等。工程總投資額約人民幣109520萬元,其中勘察所需費用控制在110元/米以內,勘察費用暫定金額150萬元。合同籤訂後30日曆天內提交審查合格的勘察成果,施工伴隨服務至工程結算審計及工程缺陷責任期滿。
  • 【尋找重慶人最喜愛的納涼點】璧山:小城景色美 江湖美食多
    華龍網7月11日17時30分訊(見習記者 王慶煉)「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穫特別多……」這首鄧麗君的《小城故事》曾紅極一時,傳唱四方。2013年,《小城故事》詞作者莊奴將這首歌贈與重慶市璧山區,並說璧山就是他心中的「小城」。這座「小城」究竟有什麼魅力?在哪裡充滿喜和樂?
  • ...曬出吸引力④丨一天逛了三個公園感受小城故事「快來為璧山點讚」
    「我是看到網上璧山雙曬的視頻,才最後決定將全家人的五一假期鎖定重慶璧山的,原本以為會避開熱門旅遊目的地,可沒想到在璧山也遇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說起自己的五一小長假,專門從貴陽自駕來重慶璧山區遊玩的劉峰連連感嘆。
  • 沙畫中的璧山 田園裡的都市
    儒雅璧山,田園都市,重慶主城都市區「迎客廳」璧山等您來。璧山,這座以玉璧為名的城市,田園與都市交融,美麗山水與現代科技邂逅,越來越光彩照人。千百年來,儒雅大氣的璧山文廟,恢宏雅致的狀元橋,書寫著璧山人耕讀傳家、詩書濟世的情懷。這裡研學與田園共振,耕讀一體的楓香湖兒童公園,遙望黛山湖溼地。走進這裡,開啟一段美好的寓教於樂之旅。
  • 只要搭上公共運輸,就能打卡璧山各種吃喝玩樂
    璧山,這個溫柔的小城,處處都是青山綠水,訴不盡的纏綿詩意。如今只用搭上公共運輸,就能把璧山吃喝玩樂一網打盡。璧山:重慶主城的後花園秀美小城,處處有綠璧山,位於重慶西部,因境內「山出白石,明潤如玉」而得名,曾被郭沫若先生稱讚為黛山秀湖。
  • 璧山創新引領發展 智造改變未來
    正在快速發展中的璧山國家高新區工人在藍黛6AT變速器生產線操作璧山國家高新區這是璧山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璧山以生成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為主攻方向,加快建設科技璧山、創新璧山,著力提升科技原創能力和高新技術產業化水平,奮力推進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智」造力正在成為支撐璧山產業發展的強力引擎。
  • 重慶璧山:傾力打造「1+3+N」創新體系 營造科技創新生態「小氣候」
    置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主城都市區發展和西部(重慶)科學城規劃建設的背景下,如今的璧山高新區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全區科技創新大會暨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建設動員大會的召開,更是吹響了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建設的號角。
  • 璧山機電學院附屬幼兒園舉行繪本故事講演
    華龍網5月10日17時訊(通訊員 楊勇)近日,璧山機電學院附屬幼兒園舉行繪本故事講演,通過活動培養幼兒閱讀興趣。    「鏡子,你的樣子怎麼那麼可怕……」講演中,每個班級都準備了不一樣的繪本故事,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給大家講述《老虎照鏡子》《白雪公主》《月亮的味道》等一個又一個陪伴他們成長的小故事。
  • 璧山秀湖汽車露營公園建成投用 佔地200餘畝
    3月30日上午,通過一年的精心打磨,小城璧山端出了她的又一精品力作——重慶秀湖汽車露營公園。公園內,13張璧山老照片,10張古城牆照片以實物原尺寸影像嵌入和二維半雕塑的方式,與仿古城牆巧妙搭配,營造出文化古城的獨特氛圍,再現「璧山城垣」昔日風貌,並首次為遊客展現了璧山抗戰的國家記憶。信步公園,猶如在現代和民國時期來回穿越。
  • 文旅融合,璧山將這樣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宜居、宜業、宜遊」,來過璧山的遊客,都會有這樣的感嘆。璧山這座小城,已成為主城人群出城休閒旅遊的首選之地。 璧山緊鄰主城核心區和中心城區,同城化具有先天優勢,對此,璧山區委書記藍慶華用「迎客廳」對璧山進行了「畫像」。
  • 來了璧山!才知道什麼叫生活!
    苟壽成 攝這裡是璧山,因「山出白石,明潤如玉」而得名,一句「來了就是璧山人」,讓無數人對這個小城倍感親切!來了璧山才知道,這裡雖然不是天堂,但卻是我心中最美的人間,這才是我最想待的地方!在璧山,有一種舌尖美味,叫「來鳳魚、璧山兔」千百年來,璧山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味美食,其中最為地道的就是「來鳳魚、璧山兔」!「來鳳魚」是璧山的特色招牌菜,許多外地遊客都慕名而來,或許你還不知道,來鳳魚傳說是重慶江湖菜的流行鼻祖,而且來鳳魚的烹飪技藝已經成為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 璧山新添一高水準兒童公園 免費向市民開放!
    至此,擁有大大小小30多座公園的璧山,又多了一個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據了解,該公園經歷了6個多月的精心打磨,總投資1.7億元,佔地面積800餘畝,攬括16個主題區,是全國一流的無動力遊樂設施兒童主題公園。11處遊樂施設免費玩 科普娛樂兩不誤
  • 文旅融合開新景——看西部城市璧山如何打造重慶「迎客廳」
    圖:重慶璧山區秀湖公園 近年來,「文旅融合」日益成為璧山旅遊的「靈魂工程」,歷史文化的全生活場景、全旅遊場景植入,讓璧山處處都是「文化傳承地」。 「宜居、宜業、宜遊」,來過璧山的遊客,都會有這樣的感嘆。而璧山這座小城,也已成為主城人群出城休閒旅遊的首選之地。 璧山緊鄰主城核心區和中心城區,同城化具有先天優勢,對此,璧山區委書記藍慶華用「迎客廳」對璧山進行了「畫像」。「迎客廳」是休閒娛樂、放鬆身心的場所,而大力推動文旅融合就是建好「迎客廳」的重要抓手。
  • 全國一流 重慶璧山楓香湖兒童公園今日投用
    經過6個多月的精心打磨,2018年9月28日上午,重慶璧山楓香湖兒童公園正式向公眾綻放芳容。「公園之城」——重慶璧山又添一張靚麗名片。楓香湖兒童公園位於茅萊山腳,毗鄰璧山國家高新區,風光旖旎,景色宜人。據清同治《璧山縣誌》記載:「明成化十九年復置璧山縣後,全縣分為十裡百甲,龍溪、普安、燕平、磨灘、壁山、水東、楓香、橫山、登雲、沙山為縣十裡。」
  • 古道灣公園將成璧山最大的城市公園
    「古道灣公園」位於雙星大道南側,該公園佔地約1200餘畝,水系全長約3公裡,由五段組成,由北往南分別是九仙湖、大鳳溼地、小鳳溼地、牛公橋溼地和晴耕橋溼地,該項目南接楓香湖兒童公園晴耕橋,北至冉家溝水庫,將成為璧山最大的城市公園。
  • 璧山地鐵通了 我勸你不要周末去璧山
    還有東嶽體育公園、漫水灣公園……璧山這個溫柔的小城,處處都是青山綠水。玩累了還有來鳳魚、璧山兔等等璧山招牌美食。但是,作為一個璧山粉。我真的勸你不要周末去璧山!璧山這兩年,太太火了,周末人山人海。去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就有16萬人去璧山。有朋自遠方來,一定要去璧山。
  • 走遍全球桂強芳:推介「十佳故事小城」
    本屆特別新推出「中國十佳故事小城排行榜」,山西長治市上黨區、河北邯鄲市叢臺區、陝西延安市南泥灣管理區、山東省沂源縣、臺灣南投、江蘇宜興市、四川廣元市朝天區、河北河間市、安徽潛山市、陝西韓城市等十小城上榜,旨在深入挖掘小城故事裡的文化競爭力,向全球講好富含「真善美」的中國小城故事。  新年伊始,我們有機會連線訪問到粵港澳大灣區桂強芳博士,請教十佳故事小城推出原委和意義。
  • 重慶大學城擴展到璧山:正在規劃論證大學城西區
    名符其實的公園城市,莊奴先生筆下的小城,璧山的城市生態環境也夠建大學城西區的格。 02 與還處於規劃、論證階段的大學城西區相比,璧山已經迎來了另一座更加高大上的「城」: 西部科學城。
  • 2018國慶節後重慶璧山楓香湖兒童公園後續建設繼續推進
    在國立社教院、國立藝專、國立音樂院、時行草堂,要求相關單位要收集完善相關檔案資料,以便陳列其中,讓其具備小型博物館的功能,讓遊人能夠在遊玩中品味璧山深厚的文化底蘊。要有美學的眼光,善用自然的辦法。璧山打造「公園建設」,其意義並不僅限於公園本身。正如楓香湖兒童公園,已然成為了璧山旅遊的引爆項目,給這座城市帶來了商機、積聚了人氣。雖然遊客對公園評價很高,但存在的細節問題還很多。唯有做好細節,才能有更多人來欣賞這件作品。
  • 建文帝出逃後隱居璧山?秀湖公園天子橋載有傳說
    璧山秀湖公園。 記者 魏中元 攝  巴渝大地,自古人傑地靈。在這片土地上,許多小城小鎮,因其各有特點,如同數顆珍珠鑲嵌其間,而璧山,就是其中一顆。從唐至德二年就設立建制的璧山,因境內「山出白石,明潤如玉」而得名,這座「巴渝名邑」歷史悠久、文脈相承,曾出過「雙狀元」、「六翰林」,在明清時候就極繁華,到如今,也是重慶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留存在這裡的眾多古蹟和風景名勝,更為其增色不少。從今天開始,本報記者將帶您走進璧山,去探尋這些歷史遺存背後的故事。  你知道嗎,千年古城璧山最初叫「壁山」?它是為什麼、又是在什麼時候改為「璧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