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雲媽
前些天,跟一位高中學霸聊了聊他的初中生活,談話中,他覺得自己初中踩過的坑太多了,我把其中重要的幾個坑梳理出來,希望初中生同學不要再踩,可以少走一些彎路。
初中生當然要學會做筆記了,但是做筆記要講究效率。我當初記筆記的時候花了很多心思,每次筆記都做得滿滿當當的,非常認真,看上去很有成就感,特別舒服。但這也花費了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儘管這樣,卻還是達不到我想要的效果,因為這樣的筆記你根本不會想看。
後來我想,筆記到底是記在了本子上還是記在腦子裡呢?當你瘋狂抄筆記的時候不思考,那就是費力的無用功。與其抄一遍題,完全可以把錯題再做一遍。抄下來不如背下來,很多時候抄寫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減少無效抄寫的時間。
還有,最好不要一邊抄寫一邊聽歌,特別是那些有歌詞並且節奏很快的音樂。這會影響抄寫的效率的,這樣抄東西很容易成為手的機械運動,抄完了連抄了什麼都忘了,因為這事我就幹過。
學習的順序可能真的會影響成績,這是指複習和做作業的順序。我們永遠不要低估自己的遺忘速度。當天學完當天就忘一大半了。很多時候,我為了儘快完成作業,拿起筆就上去做作業了,根本不會複習當天的內容。但其實,複習也不用太久,就是簡單想一想當天學的內容,在腦子裡過一遍,翻一翻書,看一看筆記,可能十分鐘就搞定了,快的時候五分鐘也可以。但複習真的可以讓你做作業時得心應手,還可以提高成績。所以這個先複習後做作業的順序一定要堅持下來。
這點非常重要。一定要把最難最需要去攻克的內容放在自己最有精力的時候去做。大部分人都會下意識地逃避這些看起來很難的東西。比如,我數學弱一些,就會把數學放在很後很後來做,這樣的效率真的很低。我一般先做抄寫啊那些簡單的,等抄累了再去做難的。但是,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到後面根本就攻克不了難題,效率極低。所以,要讓難點優先得到解決,讓自己走出舒適圈,先難後易。
現在各種搜題軟體很多。只要在網上搜一搜,難題就解決了。我也這麼幹過。我之前覺得沒什麼,反正自己會看懂,我覺得只要把搜題上的詳細解答記住就好了。但你真的會了嗎。我大部分時候把過程看一遍,或者不看過程就直接搬到原題上了,以為能看懂就是會了。但到了考試時還是不會。而且,搜多了,人對搜題軟體真的會有依賴性。所以,不要一遇到不會的題就馬上搜,一定要再三思考。只有自己親手做出來的,才會有印象。
我的經驗是,首先,不要熬夜學習,不要透支身體。熬夜的結果是使我瘋狂掉頭髮。身體健康才能保證學習效率。
還有,不要一次性制定太多計劃,導致分不清輕重緩急。只要簡簡單單制定一兩個計劃,馬上執行就好了,這樣不會給當下造成太大的壓力。
另外,不要以學習時間為目標,因為學習時間是無法衡量你的學習效果的。其實,你的效率比時間更重要。不要炫耀努力的的過程,因為還沒有達到結果的時候,是沒用的。
因為學霸的標準跟我們不一樣。學霸說沒有努力那是因為他們沒有達到心中的那個點,我們還是要付出很大努力的。真正的學霸會平衡自己的學習生活和娛樂時間,該學的時候能靜心學習,該玩的時候一樣也沒耽誤,特長什麼的還發展得都不錯。所以,我們要以學霸為榜樣,向他們學習,讓自己早日成為學霸。
我是小雲媽,一個初中生的媽媽,關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