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全面開放 鎮院之寶攜「多面」魯迅集結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河南新聞
當前位置 > 首頁 > 要聞 > 正文 投稿郵箱:henannews@126.com

河南博物院全面開放 鎮院之寶攜「多面」魯迅集結

2020年12月26日 16:17來源:中國新聞網責任編輯:李新賀

  中新社鄭州12月26日電 (記者 李貴剛)歷經5年改造後,河南博物院26日全面開放,九大鎮院之寶攜手「多面」魯迅奉上歷史文化大餐。

  創建於1927年的河南博物院,2009年入選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館藏文物17萬餘件(套)庫。

  當日,經過抗震加固和陳展提升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館內16個展廳悉數開放。其中包含基本陳列「泱泱華夏擇中建都」「國寶特展」「明清河南」「中原楚國青銅藝術」「院藏明清珍寶展」「中原古代石刻藝術展」等專題陳列以及「魯迅的藝術世界」精彩臨時展覽等。

  主展館展出5000餘件套精品文物以及近幾年的考古新發現,其中包括「九大鎮院之寶」賈湖骨笛、杜嶺方鼎、婦好鴞尊、玉柄鐵劍、蓮鶴方壺、雲紋銅禁、四神雲氣圖壁畫、武則天金簡、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

  「魯迅的藝術世界」臨時展多視角展示了「書法家魯迅」「收藏家魯迅」「設計師魯迅」「作家魯迅」等「多面」魯迅形象。

  其中,「書法家魯迅」講述了魯迅手稿中的篆、隸、行、楷諸體皆工的一面;「美術家魯迅」講述了魯迅熱衷搜集《山海經》等帶有繪畫書籍及其手跡中常有手繪配圖的故事;「收藏家魯迅」介紹了魯迅多達4000多種、6000多件的金石拓片收藏故事。(完)

相關焦點

  • 鎮院之寶集結 河南博物院主場館開館兩天成網紅打卡地
    除了恢弘氣勢的基本陳列「泱泱華夏 擇中建都」;還有「明清河南」「國寶特展」「中原楚國青銅藝術」「院藏明清珍寶展」「中原古代石刻藝術展」等專題陳列和精彩的「魯迅的藝術世界」臨時展覽,從一樓到四樓16個展廳悉數開放,迎接全國各地的觀眾。友情提示:最好抽出1~2天時間進行參觀,參觀河南博物院考驗的不僅是腦力還有體力。
  • 歷時5年改造後全面開放,河南博物院——煥新更精彩
    河南博物院創建於1927年,是國內成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館藏文物現有17萬餘件(套),精品文物數量多、種類全、價值高,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及石刻最具特色。  經過5年的抗震加固、改造提升工程和3個月的試開放運行,河南博物院於2020年12月26日向觀眾全面開放。
  • 河南博物院主展館正式「復出」,九大「鎮館之寶」亮相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 實習生 郝瑞鈴/文 河南商報記者 左冬辰/圖 千呼萬喚,河南博物院主展館終於正式「復出」。闊別公眾視野五年之久,重新開放的主展館有哪些亮點?藏著哪些驚喜?
  • 南方兩大博物院鎮院文物,南京的是一瓶子,臺北的卻是一塊「肉」
    中國有三大博物館,除了北京故宮博物院外,剩下的兩個,南京博物院以及臺北故宮博物院都位於南方,那這南方的兩大博物院鎮院文物是什麼呢?快點隨小石一起去欣賞吧,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的。首先來說說南京博物院的,小石認為,南京博物院中的一瓶子,絕對能稱的上鎮院文物,這個瓶子就是明洪武釉裡紅歲寒三友紋梅瓶,這個梅瓶價值珍貴,目前是全國唯一帶蓋還保存完好的釉裡紅梅瓶,絕對算得上價值連城,要知道,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一個類似的釉裡紅碗就拍出了兩千多萬港元的天價,那可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還沒有這個梅瓶這麼大,這麼好。
  • 河北博物院的「鎮院之寶」——「十大珍品」
    各地的博物館(院)往往都是對於本地風土人情以及歷史人文的搜集和展覽,自然是各具特色。而最能反映一個博物館(院)特色,或者說反映一個博物館(院)標誌的便是「鎮館(院)之寶」。河北地處古燕趙之地,戰國時,中山國於燕趙大國之間佔一小片地勢也曾風光一時,而西漢王室分封於中山國故地的宗室王侯仍繼續沿用「中山」舊稱。河北博物院的「鎮院之寶」,在官網上標示的是「十大珍寶」,只是換了一個稱謂而已。而這「十大珍品」多來自於戰國時「中山國王」以及西漢「中山封王」墓葬。
  • 故宮博物院在北京海澱區建北院區 將免費開放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新京報訊 (記者杜丁)明年底,位於海澱區西玉河區域的故宮北院區將局部對外開放,之前一直未對外展出的宮廷園藝將在北院向市民開放。昨日,「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首次向媒體開放,北院區的首個工程——「宮廷園藝研究中心園林景觀工程」當天啟動。
  • 「毛公鼎」傳奇,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三寶之一
    被譽為晚清「海內三寶」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其中大盂鼎收藏於北京,大克鼎收藏於上海,唯獨「海內三寶」中的另外一寶毛公鼎越過海峽,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它與「翠玉白菜」、「肉形石」並稱為臺北「故宮」的鎮館三寶。寶鼎到過海峽,相隔半世紀,向世界講述著中華民族悠悠5000年燦爛的文明歷史。
  • 93歲,故宮博物院送給自己這樣一份生日禮物……
    6月5日,北京市規土委官網公示故宮博物院北區的優化方案圖,其中圖書館展覽用地是北院區的核心,三面環水,像一個「半島」「宮外宮」位於海澱北部地區西北旺鎮西玉河村,北臨南沙河南路,東至上莊東路,西鄰上莊家園東路,南至玉河南路。
  • 博物館 | 細數臺北故宮博物院裡的鎮館之寶
    院前廣場聳立由6根石柱組成的牌坊。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之富舉世公認,典藏品數量近七十萬件,且由於不斷接受捐贈與購藏,藏品每年都在不斷增多,其中以陶瓷、書畫、青銅器最為完整。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等處舊藏之精華,以及海內外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精品,共約60萬件,書法、古畫等14類。博物院經常維持有5000件左右的書畫、文物展出,並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各種特展。館內的展品每3個月更換1次。下面讓我們來盤點一下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都有哪些鎮館之寶。
  • 「國際博物館日」大幕拉開 九大博物館鎮館之寶齊聚南博
    看展九大博物館鎮館之寶齊聚南博兵馬俑來趟南京「不容易」英姿威武的兵馬俑、神秘莫測的雙翼神獸、象徵著皇權的九鼎八簋……不用跑遍大半個中國,九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齊聚南博。此外,河南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九鼎八簋」也值得一看。兩排青銅器錯落有致擺放,紋飾古樸精美。「鼎」是用來烹煮食物的器具,「簋」是盛放食物的器具。「九鼎八簋」是身份的象徵,天子在祭祀、宴饗、隨葬時享用九鼎八簋。而河北博物院的雙翼神獸也頗「不凡」。造型奇特,有點像獅子,通體錯銀,身軀為捲雲紋,背部為對稱鳥紋,獸翼為長羽紋。
  • 中國各大博物館鎮館之寶,毛主席曾讚嘆過一件,你家鄉的是什麼?
    故宮故宮是我國收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院,故宮本身就是一座古老的宮殿,裡面珍藏的文物數不勝數,其鎮館之寶是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畫之首的《清明上河圖》,這幅圖畫一直備受世界關注。臺北故宮我國臺灣省臺北故宮裡面的藏品也非常多而且極為稀世,該博物院公認的鎮館之寶有3件,其中最著名的還是「毛公鼎」,這件西周大鼎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不比大陸的后母戊鼎小。
  • 華夏博物之旅:盤點山西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希望本版推出的「美哉·華夏博物之旅」欄目如一個窗口,能讓讀者朋友通過博物館和寶貴的古物遺存,領略五千年中華文明之輝煌,領略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之力量。   ——編  者       如若你第一次來到華夏文明發祥地山西,那麼參觀山西博物院,很可能是感受這片熱土人文風貌最便捷也最深刻的方式。數千年來山西的「寶貝」,都集聚於此。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可以,這很中國!
    臺北故宮博物院,依託清朝宮廷珍藏的歷史文物而建。抗戰爆發後,國民黨政府為保護紫禁城文物不被戰火毀壞,曾挑選其中的部分藏品打包運往南京。敗逃臺灣之前,將其中的一部分運到臺北。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的確有相當一部分珍品,其中各個品類的鎮館之寶,也確實稱得上是國寶。
  • DAY 1故宮博物院/101/象山夜景/寧夏夜市
    臺北 故宮博物院完全能讓你在裡面慢慢看上一整天,藏品豐富可與 北京 故宮博物院媲美,主要以宋、元、明、清四朝為主,幾乎涵蓋五千年的 中國 歷史,數量達65萬5千多件,擁有「中華文化寶庫」的美名。除了館內的展品可參觀以外,園區內還建有以 中國 傳統園林為主題設計的至善園,以園林景觀為主的至德園和張大千紀念館。
  • 故宮博物院新增慈寧宮等四大開放區域(圖)
    在這個豐收的季節,故宮博物院迎來了建院90周年。從10月10日起,開放4大區域、推出8大展覽,這是故宮博物院慶祝誕辰日的獨特方式。雁翅樓、慈寧宮、壽康宮、寶蘊樓……走進這些被影視劇一次次演繹的宮殿樓閣,仿佛揭開了一層層大清後宮的神秘面紗。那裡,有壯美的古代建築,精美的藏品文物,還有令人動容的故宮人的心。   午門—雁翅樓,是俯瞰故宮中軸線的最佳位置。
  • 國家寶藏之山西博物院
    但是這次展出中對於我來說有個小小的遺憾,就是沒有我們山西博物院的文物展品。所謂「三千年文化看陝西,五千年文化看山西」,山西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地區,在這裡華夏文明有著豐富的物藏,說到山西的文物集中地,我們經常會去到山西博物院。
  • 臺灣故宮博物院之行
    院前廣場聳立五間六柱沖天式牌坊,氣勢宏偉,整座建築莊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院內收藏有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紫禁城、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餘件文物。
  • 種西紅柿的參與籌建了河南博物院
    種西紅柿的參與籌建了河南博物院#身臨其境博物館# #國際博物館日#眾所周知,河南博物院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1927年7月,由時任河南省主席的馮玉祥,親自倡導創建。老馮曾兩次督豫,對河南的感情很深,對河南文化更有大恩德,河南的第一所大學,我的母校河南大學如此;民國時代館藏豐富程度,僅次於故宮博物院的河南博物院的創建,也是如此。要知道,河南作為文物大省,也是盜墓大省,軍閥混戰的年月裡,不抓緊搶救文物,還不知多少國之重器,要流落海外?
  • 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與北京故宮伯仲之間
    院前廣場聳立由6根石柱組成的牌坊,氣勢宏偉,整座建築莊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院內設有20餘間展覽室,文化瑰寶不勝枚舉。   院內收藏有自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瀋陽故宮、熱河行宮、中國青銅器之鄉-寶雞運到臺灣的二十四萬餘件文物,所藏的毛公鼎、散氏盤等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如西周毛公鼎、散氏盤;鎮宮之寶的玉器翠玉白菜、闢邪雕刻、《核舟記》的原型等;王羲之、顏真卿、宋徽宗書法手跡,近代張大千廬山圖卷等;還有北魏以下歷代金銅佛像,清恭王府紫檀家具等。
  • 故宮北院區具體位置及什麼時候開放
    故宮北院區什麼時候開放:有望2022年整體開放  故宮北院區具體位置在哪:海澱區西北旺鎮西玉河村範圍內,既有林地又有溼地,未來將有一座超過10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大型博物館在此拔地而起,這就是故宮北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