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方消息,近期將正式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變更為海軍醫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變更為陸軍醫學院,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可能改編為空軍醫學院。
精兵簡政觸及部隊醫院
此次各軍醫大的改編,是對我國在軍隊方面精兵簡政一貫政策的具體細化落實。
自上世紀 80 年代以來,我國歷經多次大裁軍:鄧小平 1985 年第八次裁軍 100 萬、江澤民 1997 年第九次裁軍 50 萬及 2003 年第十次裁軍 20 萬、習近平在抗日戰爭勝利 70 周年閱兵式上宣布第十一次裁軍 30 萬。其目的均是不斷進行精兵簡政,提升專業能力。
而對各軍醫大將展開的改變,也標誌著未來部隊醫院將專注於軍事醫學相關領域,縮減規模,明確定位,專注於軍事人才培養。
近年軍改大事記
2016 年 2 月,中央軍委印發《關於軍隊和武警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活動的通知》,計劃用 3 年左右時間,分步驟停止軍隊和武警部隊一切有償服務活動。其中,醫療機構等利用軍隊資源開展的一切以創收盈利為主要目的的對外有償服務活動,首當其衝。
2016 年 10 月 25 日,《健康中國「2030」規劃》首次將軍隊醫院改革提上國家日程。
2017 年 1 月 9 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其中涉及軍隊醫院改革內容:要統籌規劃區域衛生資源,按照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將軍隊醫院納入駐地有關規劃,並由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負責落實;要將軍隊醫療機構全面納入分級診療體系,由國家衛生計生委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等相關部門參與。
2017 年 2 月 7 日,北京地區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軍地協調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聯席會議,領導小組組長、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蔡奇強調,要抓緊梳理相關情況,把基礎工作做紮實,列出任務清單,穩步有序推進「停償」工作。
三大軍校基本情況
二軍大創建於 1949 年 9 月,時稱「華東軍區人民醫學院」。1950 年改稱上海軍醫大學。1951 年 7 月正式定名為第二軍醫大學。目前是國家「211 工程」、軍隊「2110 工程」和總後「530 工程」重點建設院校,軍隊研究生培養重點建設院校、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外軍醫學留學生培養基地。
三軍大有著 75 年辦學歷史,是軍隊「2110 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和全國首批開辦八年制醫學教育高校。學校於 1954 年由原第六、第七軍醫大學合併而成,第六軍醫大學前身系第四野戰軍醫科學校和原國立中正醫學院,第七軍醫大學前身為第二野戰軍醫科大學,1975 年更名為第三軍醫大學。
四軍大在 1954 年由原第四軍醫大學和原第五軍醫大學合併而成。原第四軍醫大學的前身是創建於 1941 年的八路軍晉西北軍區衛生學校,原第五軍醫大學的前身是創建於 1935 年的南京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學校 1959 年被確定為全國首批重點大學,1995 年進入軍隊重點建設院校行列,1997 年成為國家首批「211 工程」重點建設院校。
(原文標題:二軍大變海軍醫學院,三軍大變陸軍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