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懷孕之後,胎兒是在羊水中生長發育的,羊水的狀態和胎兒的健康狀況息息相關,有些準媽媽在產檢的時候,被醫生告知羊水渾濁,內心會很慌張,擔心胎兒發生什麼不測。那麼羊水會變得渾濁究竟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1.胎脂
胎兒浸泡在羊水中逐漸發育,他的皮膚表面會有一層胎脂,如同油脂一樣油膩,看起來白白的,這層胎脂具有「防水」的作用,可以保護胎寶寶的皮膚免受羊水的傷害。如果胎兒皮膚表面的胎脂過多,就會讓羊水變得渾濁。如果是這種情況,孕媽不用擔心,胎脂造成的羊水渾濁不會對寶寶造成傷害。
2.胎糞
孕20周之後,胎兒發育到一定程度,體內會形成胎便,主要是胎兒腸道內的分泌物。如果胎兒在子宮內出現了缺氧的情況,胎兒的肛門會變得鬆弛,胎便就會被排到羊水中,羊水也就變得渾濁了。這種情況對胎兒來說是很危險的,媽媽應該去醫院接受治療。一般情況下,孕媽可以通過吸氧給胎兒補充氧氣。如果胎兒宮內缺氧了,胎心也會變得不穩定,應該做一下胎心監測,隨時掌握胎兒的健康狀況,情況嚴重的話,媽媽會有流產的風險。另外,分娩時如果羊水汙染嚴重,讓寶寶吸入了沾有糞便的羊水,很可能會造成寶寶呼吸困難,甚至引發窒息,出現生命危險。孕媽若是有羊水渾濁的情況,可能無法順產,需要剖腹產讓胎兒提前出生。
3.膽汁
孕媽如果有膽汁淤積的症狀,讓膽汁混合於羊水當中,也會造成羊水渾濁,從而可能會讓胎兒在子宮內缺氧,孕媽仍然需要補充氧氣。如果羊水過於渾濁,胎兒情況異常,孕媽吸氧已經無法保證胎兒的健康了則需要立即分娩。不過不管是胎糞,還是膽汁淤積造成的羊水渾濁,都需要通過產檢才能夠發現。因此懷孕期間孕媽一定要按時產檢,不然可能胎兒已經陷入危險之中了,自己還被蒙在鼓裡。
以上就是關於羊水渾濁的一些小知識,孕媽們應該都已經了解了,羊水渾濁是由多個原因造成的,有些原因會讓胎兒發生危險,有些則是胎兒發育的正常現象,不過這幾點原因都要通過檢測才能得知,孕媽要定期產檢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