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研究稱中餐的味精無害,覺得它不健康是種族歧視

2020-12-11 環球時報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日報導,如果你聽說過「MSG」(味精)這個詞,你可能也聽到過關於它的不準確的評價。

多年來,味精一直被認為是一種不健康的食品添加成分,主要存在於中國食品中,但這一說法缺乏科學依據。

科研人士認為,這種看法已經過時,而且「帶有種族主義色彩」。這種看法如此普遍,以至於《韋氏詞典》中出現了「中餐館綜合症」一詞。

現在,相關活動人士發起了一場名為「重新定義味精」的運動。這項在線活動由一家日本食品和調味品公司牽頭,它敦促《韋氏詞典》修改詞條,以反映味精的科學共識,以及修正不實信息影響美國公眾對亞洲美食看法的錯誤。

該公司在其活動網站上表示: 「直到今天,味精的錯誤說法仍在美國人的意識中根深蒂固,亞洲食品和文化仍然受到不公平的指責。」「『中餐館綜合症』不僅在科學上是錯誤的,它的意識也是排外的。」

在該公司發布的一段視頻中,幾位亞裔美國人、餐館老闆和醫療專業人士公開反對人們對味精和中餐的誤解。

餐館老闆黃培文說: 「管它叫『中餐館綜合症』真是無知。」

他的回憶錄被改編成了熱門情景喜劇《初學新菜》。在視頻中,他指出味精不僅美味,而且幾乎在所有加工食品中都能找到。

作為回應,《韋氏詞典》於周三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它將「審查這個詞,並相應地進行修訂」。

該公司表示: 「我們一直在尋求不斷更新,所以如果讀者能給我們指出一個需要我們注意的詞彙定義,我們將不勝感激。」

相關焦點

  • 「中餐綜合症」:味精真的有害健康,抑或只是種族歧視?
    日本味之素(Ajinomoto)公司在西方算不上家喻戶曉,但是它出產的一種產品——味精——卻在西方有著不好的名聲。 味之素公司稱,該詞典的對這個詞條的解釋帶有種族歧視,並且沒有科學根據,不公正地醜化了味精的形象。 宣傳片段當中請來了一眾亞裔美國明星,聲稱「MSG是美味的」,並要求修改詞條。這一番努力已經令出版商表示,會對此進行考慮。
  • 美媒:美作家寫打油詩調侃中餐 被批種族歧視
    參考消息網4月9日報導 美媒稱,作家加爾文·特裡林(Calvin Trillin)的一首詩作發表在4月4日的《紐約客》(The New Yorker)上,詩中以一個憤怒的美國美食愛好者的聲音,描述了目前中餐菜式的多種多樣。不過,有些讀者覺得這首詩難以消化。
  • 美國人認為味精不利於健康 美媒:種族主義讓味精被汙名化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儘管像哈羅德·麥吉這樣的食品科學家支持味精,而且美食作家紛紛讚美味精的神奇功效,但認為味精極其危險的看法依然存在。近日,將捍衛味精作為一種愛好的廚師戴維·張(音)在「推特」上發文說,要把味精加入爆米花。
  • 英媒:對華人的種族歧視「令人震驚」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英媒:對華人的種族歧視「令人震驚」英國《衛報》2月9日文章,原題:冠狀病毒暴發後,在英華人稱種族歧視「令人震驚」 「如果這些傢伙對我們打噴嚏,我們就有麻煩了。」顏說:「人們似乎把這怪到某個種族頭上,它暴露了一些人對中國人或者看起來像中國人的人群的種種偏見。在當今時代,這種偏見令人震驚。」目前在英國僅確認4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但在英國的39萬華人仍注意到,當地對這場全球健康危機的反應帶有明顯的種族主義色彩。
  • 美亞裔被誇英語流利會反感 種族微歧視隱性傷害大
    美亞裔被誇英語流利會反感 種族微歧視隱性傷害大   中新網4月27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導,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美亞裔在生活中頻繁遭遇種族微歧視(Racial Microaggressions)。
  • 美司法部稱耶魯大學招生歧視亞裔:不改變就起訴
    耶魯大學(圖:Getty)海外網8月14日電 當地時間13日,美國司法部公布一項調查結果時指出,耶魯大學本科招生過程涉及「非法歧視」白人和亞裔學生。據美國CNBC報導,美國司法部在一份新聞稿中稱,對該所常春藤聯盟學校進行兩年調查後發現,「種族是每年數百個學生招生的決定性因素」,這違反了《1964年民權法案》第六章的規定。
  • 種族歧視問題凸顯 美僑領:少數族裔當團結髮聲
    (抗擊新冠肺炎)種族歧視問題凸顯 美僑領:少數族裔當團結髮聲中新社北京6月2日電 (馬秀秀)「弗洛伊德事件在當前美國的大環境下有其必然性。」美國南加州華人社團聯合會創會主席鹿強表示,川普從競選開始就打「種族」牌,不惜激化種族矛盾,從而造成白人至上主義抬頭。近日,美國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以致窒息而亡的事件,引發美國當地和國際社會對美國種族歧視等頑疾的不滿。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
  • 老美嫌棄中餐館放味精多不健康,日本人打抱不平:美國人說的不對
    提到中國人的年夜飯,那就大有學問了,蔥姜蒜、雞鴨魚,還有各種各樣的調味品,都是造就豐富年夜飯的必備品,這其中就包括味精。 據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月19日報導,在美國的飲食習慣中,大多數人認為「MSG」(味精)不健康,以至於《韋氏詞典》中都出現了「中餐館綜合症」(吃完中餐後就會噁心、浮腫)一詞。
  • 美國食客虛構「中餐症候群」50年,味精躺槍,日本美食家:太虛偽
    多年以來,美國雜誌虛構的「中餐症候群」要追溯到1968年,之後一直普遍根植於美國公眾心中,他們「偏執」地認為,中餐廉價、低端、不健康,而其中又以味精最具有代表性。
  • 中國一洗衣液廣告被指種族歧視
    據悉,該洗衣溶珠廣告發布於3月,後陸續出現在網絡、電視和電影院中,但被上傳至Youtube和Facebook之後兩天內迅速獲得了幾百萬點擊量,而且也被美國《華盛頓郵報》、英國廣播公司等多家外媒報導,被指嚴重的種族歧視而遭受到大量批評。外國網友評論稱「從小到大沒看過這麼種族歧視的東西」、「中國知道他們生活在什麼時代嗎?」。
  • 美國餐飲界亞裔人士掀起為中餐正名風潮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中餐館症候群」是科學還是種族偏見?美餐飲界亞裔人士掀起為中餐正名風潮【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甄翔】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9日稱,美國餐飲界的一些亞裔人士正掀起一股為中餐正名的風潮。長期以來,外界認為中餐普遍使用味精,而食用含味精的食品會引發所謂「中餐館症候群」,出現頭暈心悸等症狀。這些參與「正名」活動的人士表示,上述觀點毫無科學依據,不僅過時且含有種族主義傾向。
  • 陷種族歧視焦慮,亞裔美國人心理健康堪憂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種族歧視與焦慮和抑鬱之間存在聯繫,精神衛生專家也非常關注這一領域。2007年的一項研究調查了2047位亞裔美國人,他們認為,種族歧視問題是12個月內精神健康障礙的重要指標。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菲爾丁公共衛生學院(Fieldi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教授吉爾伯特·吉(Gilbert Gee)說:「當人們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時,會產生一種壓力反應,即穩態應變負荷(Allostatic load),這種狀態會在許多方面損害身體健康,比如削弱免疫系統。」在疫情之前,亞裔美國人就被心理健康專家視為高危群體。
  • 美媒:洛杉磯託倫斯一亞裔遭種族歧視語言辱罵 警方介入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美國《僑報》報導,當地時間6月10日上午,一位亞裔女子在美國洛杉磯託倫斯的公園晨練時,遭到一位白人女性以種族歧視語言攻擊。據了解,這一事件發生後,這位中年女子又用種族歧視語言攻擊了一位亞裔男子。當地時間6月10日上午,該亞裔女子在託倫斯市查理斯·威爾遜公園的臺階上壓腿時,一名白人女子開始向她高聲叫罵,並大喊「滾回去,無論你來自哪個亞洲國家。」看到亞裔女子用手機拍攝時,這名白人女子還稱,她不怕這段視頻被放到社交媒體上去。
  • 美司法部:耶魯大學招生歧視亞裔 不改就起訴
    來源:國際在線耶魯大學(圖:Getty) 當地時間13日,美國司法部公布一項調查結果時指出,耶魯大學本科招生過程涉及「非法歧視」白人和亞裔學生。據美國CNBC報導,美國司法部在一份新聞稿中稱,對該所常春藤聯盟學校進行兩年調查後發現,「種族是每年數百個學生招生的決定性因素」,這違反了《1964年民權法案》第六章的規定。
  • 在「種族平等」的美國,華人卻被這樣歧視
    美國最著名的高校哈佛大學最近正在發生一件影響在美亞裔歷史的大事。據多家美媒消息,文件顯示,美國司法部正在對哈佛大學在招生工作中使用種族考量的做法展開調查,並認定這「不符合」聯邦法律。所謂種族考量,就是哈佛大學打著「平權法案」照顧少數族裔的幌子,在大學招生過程中嚴重偏袒非裔和西語裔,讓眾多聰明又勤奮的亞裔學生不得不達到更嚴格的標準才能被哈佛大學錄取。
  • 亞裔警員指控美加州聖蓋博警局種族歧視:常受騷擾,名字被嘲弄
    【環球網綜合報導】新加坡《聯合早報》11月28日報導稱,美國加州聖蓋博警局被控種族歧視亞裔同事。美媒稱,五名曾經以及現在繼續在聖蓋博警局服務十年以上的亞裔美國人,上星期向加州高等法院提出訴訟。原告在訴狀中表示,加州聖蓋博警局服務的四位現任員警艾倫·山姆(Allen Sam)、吉爾伯特·李(Gilbert Lee)、維·凡(Vy Van)和日·黃(Nhat Huynh)以及2004年到2017年10月之間在該警局服務的前員警桑尼·金(Sunny Kim)因為他們的亞裔身分,在工作環境中遭受敵意,受到了同事們基於種族和國源的歧視與騷擾。
  • 味精會危害身體健康?不敢吃味精、雞精的人都來看看,別被騙了
    可能我們是被各種「精」嚇怕了,所以提到味精,我們就會想到它和「瘦肉精」「香精」「糖精」一樣覺得是有害的添加劑,吃了之後對人類身體有副作用。尤其是國外,對味精的誤解更深,這是因為《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曾經報導過,有人在食用中餐之後,脖子後面發麻,然後感到全身虛弱,甚至有心悸。
  • 吃西瓜也是種族歧視?美國消防員因請同事吃瓜被解僱
    派屈克·特魯特(Patrick Trout)表示,羅伯特明明知道這是一個以黑人為主的消防隊,還把具有種族歧視意味的西瓜帶過來,這並不是一個失誤可以解釋的。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但羅伯特卻覺得很冤:這真的是一個失誤啊!福克斯新聞10月7日報導稱,羅伯特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只是單純地給大家挑個禮物,完全沒有想冒犯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