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出任隆平高科子公司董事長

2020-12-16 騰訊網

證券時報記者 邢雲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領銜科研攻關的第三代雜交水稻遺傳工程雄性不育系技術(以下簡稱「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邁入應用轉化階段。

10月14日上午,隆平高科(000998)出資成立的湖南隆平高科第三代雜交水稻種業有限公司在長沙隆華國際酒店舉行揭牌儀式。

新公司成立後,袁隆平科研團隊主要成員與隆平高科繼續展開緊密合作,並由袁隆平出任董事長,技術骨幹李新奇出任副董事長,積極推動技術成果轉化。

據介紹,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由袁隆平帶領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科研團隊在三系、兩系雜交水稻育種方法的基礎上,經過多年科研攻關實現。隆平高科於2016年12月與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籤署技術轉讓協議獲得相關專利、資源使用權,2019年以該技術為核心註冊成立第三代雜交水稻公司。

袁隆平表示,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是目前最理想的雜種優勢利用方式,對雜交水稻的研究與開發具有新的裡程碑意義,該技術的應用將使水稻雜種優勢利用更加普及,不僅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起到重大戰略意義,並將為全球的水稻種植帶來巨大改變。

據李新奇現場介紹,利用分子生物技術構建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體系,克服了三系法不育系受恢復系、保持系關係制約配組不自由、兩系不育系育性不穩定製種有風險的缺點,成果創新性強,技術簡便實用。該成果於2017年通過湖南省農學會組織的專家鑑定,具有國際領先水平,並於2018年獲得湖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具備廣闊的應用推廣前景。

作為國內種業龍頭,隆平高科在雜交水稻業務領域具備強大的競爭力,根據公司2018年年報,公司雜交水稻種子業務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1.24億元,無論是商業化育種規模及水平還是市場份額,均居全球領先地位。

隆平高科總裁廖翠猛表示,公司一直致力於通過技術創新推動雜交水稻的換代升級,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有著光明的應用前景,公司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將獲得良好的技術儲備和先發優勢。

廖翠猛同時表示,隆平高科有信心將這一技術成果的商業化應用做好,未來將以第三代雜交水稻公司為平臺,與袁隆平帶領的科研團隊密切合作,共同持續研發升級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

相關焦點

  • 隆平高科董監高換屆選舉完成 袁隆平繼續擔任名譽董事長
    紅網時刻7月6日訊(通訊員 安志平)7月6日晚間,隆平高科發布系列公告,公司第八屆董事會第一次(臨時)會議決議顯示,有關修訂決策委員會議事規則、制定輪值總裁工作細則,以及董事會換屆改選、高級管理人員聘任等議案悉數獲得通過。
  • 隆平高科董事長:近年來中國糧食安全風險邊際有所抬升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勃逖 2019年11月30日,中信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信農業)總經理、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0998.SZ,下稱:隆平高科)董事長毛長青,在第十一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上述表示,由於種糧成本的上升以及糧食價格走低,種糧效益在下降,這使得最近一段時間,中國糧食安全的風險邊際
  • 【PW早報】袁隆平出任第三代雜交水稻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袁隆平出任第三代雜交水稻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據新華網報導,由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資成立的第三代雜交水稻種業有限公司14日在長沙舉行揭牌儀式,「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任公司董事長。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是由袁隆平科研團隊在三系法和兩系法雜交水稻育種方法的基礎上,經過多年科研攻關實現。
  • 隆平高科2019年度淨利潤預計虧損超1.72億元
    新京報訊(記者 歐陽曉娟)1月21日晚,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隆平高科」)發布業績預告稱,受行業下行及種業利潤下降影響,2019年公司預計淨利虧損1.72億元至2.58億元,同比下降121.77%至132.65%,每股虧損0.1324元至0.1986元。
  • 袁隆平:上演知識創造財富神話
    隆平高科連續數天良好的漲勢以及40多元的高價,使隆平高科名稱的授權使用人袁隆平再度陷入輿論的中心。    知識富豪    在目前滬深兩市一千多隻股票中,以名人做股票名而上市的公司僅有兩家,一家是1994年上市的蘭生股份,再就是本周上市的隆平高科。前者是全國勞動模範和公司總經理張蘭生;後者是科學家,並且是被全球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 袁隆平院士領銜!隆平院士港落戶長洲島!將打造農科「黃埔軍校」!
    袁隆平院士領銜!隆平院士港落戶長洲島!將打造農科「黃埔軍校」!袁隆平院士再次牽手黃埔隆平院士港落戶長洲島黃埔區再添「國字號」高端科技創新平臺!昨天(5月7日),黃埔區與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在湖南長沙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選址長洲島建設隆平院士港,共同打造現代農業科技「黃埔軍校」。
  • 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公司監事會成員及高級管理人員列席了本次會議。本次會議的召集和召開符合《公司法》及《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經與會董事認真研究審議,形成如下決議:  一、審議通過了《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選舉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副董事長的議案》。  董事會選舉伍躍時先生為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
  • 隆平高科:因工作調整,職工代表監事霍玉剛辭職
    每經AI快訊,隆平高科(SZ 000998,收盤價:18.12元)12月1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近日收到職工代表監事霍玉剛先生的書面辭職報告。霍玉剛先生因工作調整,申請辭去公司第八屆監事會職工代表監事職務。
  • 章建平豪擲1.78億主封,隆平高科強勢三連板
    資料顯示,瑞豐生物為隆平高科子公司。受益於此,同年12月31日,隆平高科一字漲停,並且至1月3日,成功實現三連板。章建平是江浙地區元老級的頂級遊資之一,開盤啦資料顯示,其操作霸氣,資金實力雄厚,尤好在權重大票主升浪上重倉出擊,風格剽悍。
  • 非袁隆平本人入駐,抖音號「袁隆平中華拓荒人」百萬粉絲取關
    非袁隆平本人入駐,抖音號「袁隆平中華拓荒人」百萬粉絲取關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鍾煜豪 2021-01-12 09:46 來源:澎湃新聞
  • 隆平高科董事任職期間交易公司股票 被責令參加培訓
    張秀寬在擔任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平高科」或「公司」)董事期間存在以下違法違規行為:一、2017年11月17日至21日期間,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連續賣出所持公司股票合計200萬股,成交金額5,505.49萬元。
  • 隆平高科:水稻、玉米及棉花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的自願性信息披露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公告內容真實、準確和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360號》,第四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六次主任委員會會議審定通過了574個稻品種、802個玉米品種、26個棉花品種及48個大豆品種,其中含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及下屬公司自主培育或與他方共同培育的132個水稻新品種、52個玉米新品種和1個棉花新品種,具體情況如下:
  • 種子行業盤點:隆平高科佔據半壁江山 大豆何時也能有上市公司
    隆平高科佔據半壁江山 並無大豆種子上市公司從這8家公司種子業務帶來的營收來看,隆平高科屬於毫無疑問的老大,該公司2018年中報種子產品帶來的營收共計12.8億元,這相當於其他7家公司種子業務收入的總和,而排名第二的農發種業營收僅為6.03億元,相當於隆平高科的一半,排名第三的登海種業收入規模僅2.92億元,8家種子類上市公司營業收入情況如下所示
  • 中投公司迎來新掌門人:交行董事長彭純將出任
    4月2日,證券時報記者從多方人士處獲悉,中投公司當天上午內部召開大會,宣布相關人事變動。交通銀行(港股03328)董事長彭純將出任中投公司董事長一職,現任中投公司副總經理居偉民將接替屠光紹,出任中投公司總經理。中投公司原董事長丁學東自2017年2月出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後,中投公司的董事長一職一直空缺至今。
  • 隆平高科185個農作物品種通過國家審定
    新京報訊(記者 劉歡)12月3日,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隆平高科」)發布公告稱,公司及下屬公司自主培育或與他方共同培育的132個水稻新品種、52個玉米新品種和1個棉花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公開資料顯示,隆平高科1999年成立,2000年上市,第一大股東為中信集團,主營業務涵蓋種業運營和農業服務兩大體系。據悉,隆平高科在2019年10月1日-2020年9月30日近一個業務年度實現總營收28.74億元,同比下降13.49%。
  • 湖南的種子如何改變世界 隆平高科「出海記」
    原標題:湖南的種子,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隆平高科「出海記」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從援外培訓到雜交水稻外交,從雜交水稻種子出口到本地化育種……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隆平高科」)的「出海記」,正是沿著「一帶一路」播撒合作共贏的種子的故事。
  • 隆平高科股東新大新股份質押439萬股 佔其所持公司股份4.61%
    挖貝網10月23日,近日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隆平高科 證券代碼:000998)股東湖南新大新股份有限公司向方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質押439萬股用於補充流動性資金。  據挖貝網了解,隆平高科股東湖南新大新股份有限公司向方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質押439萬股,佔其所持公司股份的4.61%,其中75萬股質押期限為2018年10月18日起至2019年07月25日止,75萬股質押期限為2018年10月18日起至2019年07月26日止,75萬股質押期限為2018年10月18日起至2019年08月02日止,106萬股質押期限為2018年10月18日起至2019
  • 袁隆平用英語講糧食安全
    袁隆平院士在高峰論壇上發表演講。「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用金燦燦的豐收給出了答案。  自發現並推廣雜交水稻,中國的糧食單產大幅提升,使得中國從一個糧食不足的國家到2011年稻穀總產量突破2億噸大關,以世界9%的土地養活世界20%的人口,實現了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以說,中國糧食實現自給自足的過程,是種子技術創新的結果。
  • 隆平水稻博物館 稻作傳萬年 稻香飄海外
    俯瞰隆平水稻博物館 王志偉攝    袁隆平在安江農校的實驗室場景還原 何 勇攝  無人機飛上湖南長沙上空,鏡頭掃向芙蓉區瀏陽河東岸,一組建築如幾顆飽滿的稻粒,在陽光下閃耀著金色光澤。  這便是隆平水稻博物館。
  • 長沙隆平水稻博物館:稻作傳萬年,稻香飄海外
    這便是隆平水稻博物館。作為世界首個大型水稻博物館,隆平水稻博物館以「傳播稻作知識,弘揚農耕文化」為宗旨,2016年5月試開館,2019年9月正式開館。博物館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展陳面積約6000平方米,設有中國水稻歷史文化、水稻科技、袁隆平與雜交水稻3個基本展廳和1個臨時展廳,通過1200多件文物展品和豐富的多媒體設備,集中展示與水稻相關的文化、知識以及袁隆平研製雜交水稻的故事。△俯瞰隆平水稻博物館。王志偉 攝一株稻的歷史「百穀自生,冬夏播琴」,這是《山海經》中對稻的最早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