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人民法院報 特別提示:凡本號註明「來源」或「轉自」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
據新華社報導,為切實解決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突出問題,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網課平臺規範有序發展,中央網信辦、教育部近日啟動為期2個月的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專項整治。
網絡「雲課堂」已成為廣大學生疫情期間學習的主渠道,但一些網站平臺無視社會責任,屢屢利用網課推廣網遊、交友信息,甚至散布色情、暴力、詐騙信息,危害廣大學生特別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社會影響十分惡劣。
未成年人由於缺乏完全的認知能力、判斷能力以及足夠的自制能力,對真、善、美,假、惡、醜的區分界限認識模糊,容易被不良文化所吸引,以致對社會的認知產生偏差。在不良文化垃圾毒害下的青少年,極易形成嚴重扭曲的金錢觀、畸形的消費觀、頹廢的享樂觀,極易誘發為滿足私慾而大肆進行侵財類犯罪以及尋求感觀刺激、宣洩頹廢情緒的犯罪。這從法院審理的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已得到充分證實。
未成年人就像一顆幼苗,更需要扶植。因此,相關部門及家庭和社會應對他們多一份責任,多一份關愛,多一份操心。不該讓孩子看的絕不讓看、不該學的絕不讓學,在未成年人的心理上高高築起法律和道德的「防洪大堤」。開設未成年人網課的各類網站平臺,必須切實承擔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要對課程嚴格審核把關,確保導向正確;開設評論互動功能要建立信息內容「先審後發」制度;要加強網課頁面周邊生態管理,不得出現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不得利用彈窗誘導點擊不適宜未成年人的頁面;不得推送與學習無關的廣告信息;不得利用公益性質網課謀取商業利益。
因此,有關部門開展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專項整治,刻不容緩。要進一步加大對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違法違規行為的執法處罰力度,按照露頭就打、從嚴從重原則,依法處置違法違規網站平臺和相關機構,為未成年人營造積極健康的網絡學習環境,如此則善莫大焉。
【來源:天津津南法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