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電話亭是中國老百姓生活史中一個重要符號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評論:電話亭是中國老百姓生活史中一個重要符號

何姍姍 製圖

  今天上午,記者在合肥市走訪發現,街頭路邊有的公用電話看上去是完整無缺的,可拿起話筒時話機卻絲毫沒有反應。當公用電話亭變得少人問津,當曾經方便廣大路人的電話亭如今逐漸變成街景和維護之累時,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呢?(詳見今日13版)

  三年前,中國新聞網就在談公用電話亭面臨消亡,而相配套的IC卡卻開始作為收藏品炒作了。可見電話亭作為歷史,已經漸漸蒙塵。

  這其實不算個事兒。電腦,特別是手機的普及,使人們的通訊方式發生「跨越式」突飛猛進,相對於固定的電話亭,「移動」通信怎麼說也算「先進事物」,被它取代,意味著進步。唯一的問題是,遺留下的這些電話亭怎麼處理?本報記者採訪的市民、專家,給出不少有參考價值的回答。但在筆者看來,這些設想未必符合電信部門的利益,也許只是空想。目前電信部門似乎沒有動議要拆除電話亭,畢竟還得考慮少數使用它的人,尤其是緊急情況下需要的人。所以,對此也不能一概而論。

  三年前,一套由中國電信和香港電信共同發行的香港回歸祖國紀念IC電話卡珍藏版,開出了46000元的天價。結局如何,不清楚。但這個價格足以使我們看到「歷史價值」是如何在電話亭「蒙塵」時,開始「閃金光」的。人們普遍的懷舊心理,也還需要電話亭,及其配套物件。那麼將來,拆除大部分電話亭,留下少數,點綴街頭,就像少數IC卡在收藏品市場上存在一樣,還是有意義的。

  電話亭是中國老百姓生活史中的一個重要符號,與當年的BP機有得一比。還記得摩託羅拉漢顯機的廣告嗎?一個帥氣的歐洲男人噌地躍起,背景是城市的高樓大廈。當年我們對這個電視廣告熟視無睹,如今還真希望再看一眼。也許我們會報以開心一笑呢!很多先進事物都在時間的流逝中,迅速消亡,尤其表現在電子產品上。那磚頭一樣的「大哥大」,便是當年「土豪金」們的炫耀利器,如今也進博物館了。

  這是不可阻擋的趨勢,那麼就順應它吧。在保留幾個電話亭做歷史紀念物之後,一切按照新的民眾需要來處理。每座城市保留的少數電話亭,承擔的不再是通訊任務,而是表現科技文化發展的痕跡。在未來的孩子們眼中,它們是過去時代遺留的幾個樣本,就像古代建築一樣。

  同時,從現今的城市衛生、美觀角度看,電話亭的消亡也是不可避免的。雜亂的小廣告在上面,宣示一種不文明。這與電話亭的意義是相反的。在不能立即改變少數人不文明行為的前提下,斷他們一條隨意張貼的「路」,似乎也可取。

  最後筆者還想說,電話亭之消亡,是科技的進步,不代表人類整體的進步。我們的歡喜只能落在技術層面,與其他方面關係並不深切。顯而易見,科技發展步伐遠遠領先於人們的思想品質,它所帶來的新生活,也因此出現很多新的問題,但若認真分析,這些問題大多「古老」,只是附著在新的科技工具上而已,所以還是老問題。(本報首席評論員 張小石)

相關焦點

  • 78歲上海奶奶守了27年電話亭,只為亡夫一個約定...
    78歲上海奶奶守了27年電話亭,只為亡夫一個約定......電話亭的沈玉琇 徐明睿 攝然而就在上海中心的福州路上,仍然還開著一個只收現金的公共傳呼電話亭,3分鐘市內通話收費4角錢,這裡的老闆是一位78歲的老人,老人名叫沈玉琇,她告訴記者,「這家電話亭已經陪我度過
  • 變身悅讀亭 上海公共電話亭能否獲得"新生"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微信號:cewenhua)記者了解,上海徐匯區文化局與中國電信上海分公司籤署合作備忘錄,將在保留公共電話亭的外形和通話功能基礎上,將徐匯區現有263個可正常使用的電話亭進行改造,變身為民眾在城市中歇腳時的「悅讀亭」或「借書亭」,作為推廣城市文化的窗口。變身為悅讀亭,街頭電話亭能否獲得新生?
  • 出版生活史視野中的張元濟——談談張元濟的飯局
    當前,「生活史」在全世界也包括中國大陸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方法與視角,不斷吸引著不同領域的學者加入,產生了一批較有影響的成果。2017年8月,在北京召開的「商務印書館與中國現代文化的興起」國際學術討論會上,洪九來直接呼應了筆者提出的出版生活史概念及研究方法,提交了題為《1949年前後一個商務代理人的日常生活變遷——基於<史久芸日記>的考察》的論文,明確意識到:「對商務人豐富的日常生活進行探究是深化商務史研究的一種可行路徑,商務資深的管理者史久芸及其留下的日記資料就為商務出版生活史提供了一個典型的樣本。」
  • 除了牛皮癬和網紅,誰還需要電話亭
    但如果只是一張落單的電話卡,也只有幾十塊錢的炒頭,靠這個發家致富是不太可能了。不止中國全球都在告別電話亭說起電話亭,除了破破舊舊、日漸凋零的中國電話亭,大家第一反應都是英國的紅紅火火電話亭。1920年,英國設立了第一個公共電話亭,因為設計過於老氣,郵政局還特意邀請了三位知名設計師幫忙整整容。
  • 中國社會科學報:日常生活史研究未來前景可期
    由於日常生活史所涵蓋的內容與社會生活史、社會文化史和歷史人類學多有關涉,所以相關成果很多。  當然,日常生活史只是眾多史學流派和理念中的一種,肯定不是萬能的,而且其自身也存在著如何實現理念上對現代性的批評與真正體現對生命的關懷之間、歷史書寫中分析與敘述之間的平衡問題,但已經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一研究對當下中國史研究的意義。
  • 社會生活史:建立以人為中心的歷史學
    《中國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常建華主編,科學出版社出版  新時期的中國社會史研究與生活史緊密結合,引人注目。馮爾康在呼籲開展社會研究的論文中提出:「中國社會史是研究歷史上人們社會生活與生活方式的運動體系」,它「以人們的群體生活與生活方式為研究對象,以社會結構、社會組織、人口、社區、物質與精神生活習俗為研究範疇,揭示它本身在歷史上的發展變化及其歷史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將「群體生活」「生活方式」置於社會史研究的中心位置。
  • 為何在美劇中隨處可見投幣電話亭,我們卻沒有?內行人道出實情
    為何在美劇中隨處可見投幣電話亭,我們卻沒有?內行人道出實情 世界是非常大的,我們國家不過是這世界上二百多個國家其中的一個而已,別的國家在習慣、飲食和文化上邊和我們有著巨大的差距,很多人都喜歡看美劇,會發現,美劇裡邊隨處都可以見到投幣的電話亭,但是在中國卻沒有這樣的設備,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內行人道出實情 。
  • 北京書報零售八成靠報刊亭 拆除報刊亭引市民擔憂
    對於這種替代方案,業內人士卻不樂觀:首先,報刊亭是一個城市文化符號,哪怕經營下滑到需要代售飲料,報刊亭屹立在街頭本身就是一種精神標誌,文化符號。  其次,便利店也無法取代報刊亭的功能。便利店主要功能是出售日用商品,有限的貨架空間決定了雜誌書報的品種和進貨量會十分有限。便利店期刊大部分以時尚類、娛樂類為主,既無法提供豐富閱讀資源,也不能兼顧讀者的多樣化需求。
  • 宜蘭街頭變身音樂廳 電話亭裡彈琴吹笛
    原標題:宜蘭街頭變身音樂廳 電話亭裡彈琴吹笛   宜蘭縣府昨天(14日)在礁溪湯圍溝公園前廣場舉辦音樂會,結合「電話亭」大型裝置藝術,吸引遊客欣賞。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冬戀宜蘭溫泉季活動」結合溫泉、文化與音樂,昨天下午在宜蘭礁溪湯圍溝公園前廣場舉辦生活藝術音樂會,廣場的大型電話亭裝置藝術,化身成「音樂廳」,在地的20名青少年學生在電話亭裡彈鋼琴、吹陶笛,美妙的音符,吸引遊客駐足聆聽。
  • 豆瓣高分懸疑片,整部電影只在一個電話亭內拍攝,結尾高能反轉
    (招聘季來臨,先來看看這部關於面試的小成本懸疑電影)瑞安雷諾茲主演的《活埋》全片只有他一名演員在狹小的空間內表演;而2002年還有這樣一部電影,導演只用了十天在一個電話亭內拍攝,但卻成功塑造了一個驚悚的懸疑故事。
  • 《狙擊電話亭》你敢掛電話,我就打爆你的頭
    1一個主角,一個電話亭,一通電話撐起一部驚心動魄的電影。這可能是week先生看過所有電影中,以最小空間,最長對話去推進的電影。week先生可以保證這部電影全程沒尿點,演員和導演簡直是裝逼得有點過分了!讓week先生不禁要感嘆,這神他媽的劇情,這神他媽演技,這神他媽的電話!
  • 浙江諸暨:老百姓交電費只需打一個電話
    現在,浙江省諸暨市的老百姓交納電費,只要購買電費充值卡,打個電話就能實現交費。這是諸暨市供電局繼銀行代扣繳費、支付寶繳費、網上銀行自助繳費、供電營業廳POS機等繳費方式後又一種全新的電費交納方式。電費充值卡作為諸暨市供電局為民服務的重要措施,該項目上線後,將為諸暨市廣大老百姓提供95598語音充值、簡訊充值、營業廳櫃檯充值等繳費服務,諸暨老百姓購買充值卡後通過電話、手機簡訊就可以輕鬆繳納電費,有效解決了老百姓小額電費交納難的問題。與以往「先用後繳」的電費回收方式不同,電費充值卡是一種「先繳後用」的用電繳費新方式。
  • 美麗中國:戈鐮石,一個廉政文化符號
    儺舞和蜜橘是南豐的符號,一個是借威嚴之神創製的符號,一個是憑豐饒之地孕育的符號。精神和物質的東西,增添了這裡的靈氣和底韻,使這裡充滿神奇,吸引著世人來品橘觀儺。上千年來,這兩個符號繁衍了一個又一個獨特的文化形態:書巖映月、塔寺晨鐘、金潭石佛、橘海金波、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而今,由大自然和南豐人信仰所賜予和鑄造的廉政文化符號——戈鐮石呈現出來。
  • 新加坡一電話亭被改造為能夠提供5G連接的下一代多媒體亭
    打開APP 新加坡一電話亭被改造為能夠提供5G連接的下一代多媒體亭 通信頭條 發表於 2021-01-10 10:12:04
  • 電話亭化身街頭美術館,大學用創意設計讓老舊社區變時尚
    不遠處的一個公共電話亭前,兩位舞蹈藝術家正在跳一段雙人舞。再旁邊,楊浦高級中學的學生們針對垃圾分類、社區文化、二手物品、養寵文明等話題邀請路人互動,在阜新路、撫順路、蘇家屯路沿線開展四平街區創意快閃活動…… 這場社區嘉年華,也標誌著第三季「四平空間創生行動」啟動。
  • 中國社會科學網:「文藝評論價值體系建設與文化符號學」國際學術...
    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文藝評論價值體系建設」首席專家、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劉俐俐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南開大學「文藝評論價值體系建設」課題團隊和四川大學「當今中國文化現狀與發展的符號學研究」課題團隊,在研究對象、研究視野和學科所屬都有所不同,諸多理念也存在著差異。
  • 上映的一部高分驚悚片,男子在電話亭被神秘殺手狙殺
    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一部美國犯罪驚悚片狙擊電話亭,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年輕人在電話亭裡受到威脅的故事,反正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對報刊電話亭都產生了恐懼傷怕自己被暗殺了!他為了不讓妻子發現貓膩,每天都會在電話前給小三打電話,這波這天又到了給小情人打電話的時間,大柱便來到了往常的電話亭,撥通了小情人的電話,電話接通後兩人你儂我儂,這時候電話亭外有個外賣小哥讓大柱籤收披薩住一直拒絕這不是自己定的餐,但是外賣小哥卻說顧客地址就是送到電話亭為了趕緊打發走超大號電燈泡大柱甩給了他幾美元,攆走了電燈泡,大著寒暄了幾句就和小三掛了電話。
  • 中國戲曲中的符號特性,給戲曲的發展帶來了什麼重要意義?
    20 世紀初索緒爾創立了符號學,使「符號」成為該學科最重要的術語。索緒爾在前人對符號意義的探究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和界定了符號的特殊內涵,找到了「能指」與「所指」兩個重要概念。繼之,羅蘭·巴爾特指出:「表示成分(能指)方面組成了表達方面,而被表示方面(所指)則組成了內容方面。」
  • 曾經月入2萬,如今風雨飄搖的書報亭何去何從?
    儘管一度被專家和學者譽為城市的文化符號,但終究逃不過新時代信息浪潮的衝刷,無論你承認與否,書報亭的消失是一種必然。鄭州早在2013年就全部拆除了所有書報亭,也是全國唯一一個沒有書報亭的省會城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2004年書報亭迎來了春天,經營者開始了多種盈利套路,除了傳統的報紙、雜誌還會兼售一些食品、充值卡和小玩具,在人流密集的地方還會售賣一些地圖指南,在還沒有人手一部手機的年代,書報亭的公用電話,生意很是火爆。
  • 78歲上海老奶奶為亡夫堅守電話亭27年
    【解說】隨著手機的普及,「公共傳呼電話」如今已經基本退出了民眾的日常生活。在上海福州路614弄口,有間不足5平米的公共電話亭,是上海最後一家正在營業的傳呼電話亭。78歲的老奶奶沈玉琇值守這家電話亭已有27年。  12月7日,記者來到現場採訪到了這位老奶奶。沈玉琇告訴記者,1993年,她與幾位同伴一起承包了自家弄堂口的電話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