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聊天聊得好,這10個觸覺訓練少不了!

2020-12-11 多特兒童專注力

在平常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有一些問題讓家長困惑不知所措。

比如:孩子很聰明,但有時卻又顯得比較獨特,生活中總是會愛發脾氣、愛哭、愛鬧,在小小的團體顯得孤僻;因為總是愛惹到別人,招來他人的不喜歡;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力總是分散,不能夠很好的集中精神等。

對於這種情況,父母們首先要考慮的是孩子或許是「觸覺失調」了。

人類的感官中,觸覺系統是人體分布範圍最大的感覺系統,通過觸覺,我們能夠判斷事物的軟硬、冷熱、粗糙滑順。

人類在胚胎期,有三層結構,最外層日後發展成皮膚及神經系。因此人類的觸覺和神經體系是相關的,觸感便是神經組織最重要的營養,觸覺的敏銳度會影響大腦辨識能力、身體的靈活及情緒的好壞

觸覺功能不佳的孩子最常見的表現是:

在家和在外判若兩人,粘人、愛哭、怕生、膽小、孤僻、壞脾氣、固執、挑食、偏食、咬人等,這些進而影響孩子的情緒和人格的健全發展。

而觸覺過度敏感的幼兒:通常反應較快,IQ也較高,但由於情緒無法控制,EQ等方面的能力均很差,更需要有計劃加以協助。

所以,非常值得家長們關注的一點就是——觸覺功能的發展直接影響孩子的「社會交往」

想像一個場景:

一個孩子特別怕別人靠近他、碰他,或者動不動「壞脾氣」就上頭,請問這種類型的孩子在社交場合可以輕鬆自如嗎?會有自信嗎?能順利認識到新朋友嗎?能體驗到社交帶來的快樂嗎?

那麼,如何讓孩子獲得更多的正向的、積極的感覺情緒,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會交往?

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如何通過遊戲訓練改變孩子的觸覺接收器和處理器,引導孩子的觸覺發展得更好。

1沙土遊戲

運用玩沙、玩泥土的遊戲,對孩子進行觸覺刺激的訓練。對觸覺過於敏感或遲鈍的孩子情緒穩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讓孩子在沙土中盡情遊戲,使孩子的全身都可以接觸到泥土或沙土。

可以在紙上畫出城堡雛形,塗上白膠, 灑上沙子,使沙子和白膠充分結合,待膠水晾乾後,彈掉多餘沙子即可。

也可以利用廚房中的搓絲板進行觸覺訓練,準備材料沙子、色粉筆、搓絲板。把彩色粉筆在搓絲板上搓一搓,產生細末,然後和沙子混合在一起,充分攪拌使其染色。孩子們可以藉助紙片等來鏟起彩沙,來作畫。

*溫馨提示:喜歡戶外玩的孩子,可以在沙地、泥漿、草地、碎石子地上做遊戲,這對孩子的觸覺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家長不要怕髒,反而要鼓勵孩子玩,要與孩子一起玩,以激發孩子的熱情。

2鈴鐺不響起

備一根長木棍,同樣將鈴鐺系在木棍上,再將木棍放在兩把椅子上,讓孩子爬過去,也不能碰著鈴鐺。

最後在地上再設置一個障礙,要像走獨木橋一樣穿過去,多放幾個鈴鐺,規則還是不能碰著它們。看孩子成功的完成任務到底要用多長時間?

3感官遊戲袋

準備保鮮密封袋,洗髮水或者沐浴露,嬰兒油,填充材料,膠布等。

填充材料的不同也決定了不同的玩法。

在密封袋裡裝鮮花,用膠帶貼在玻璃窗上,讓孩子移動花朵,可以將相同種類的配對,也可以組成自己喜歡的圖案。

密封袋裡裝紫色及綠色兩種顏色的紐扣,用馬克筆在袋子表面寫上顏色,然後讓孩子進行顏色的分類。

4手腳作畫

手指作畫

只需要在手指上塗上薄薄一層顏料,然後拓印。再用顏色筆加上幾條線,就大功告成一幅用手指做的畫。

手掌作畫

準備材料彩筆及畫紙,首先把手放在紙上,按照手掌的輪廓畫出手掌的模型,再根據孩子的現象力畫出相應的圖形及填色。

腳掌作畫

有空間的話可以嘗試讓孩子用腳掌作畫,準備材料是泡泡包裝紙、顏料、一些舊報紙或者是舊布料,在孩子的腳上套上泡泡包裝紙,用腳掌蘸染顏料,在舊報紙及舊布料上作畫。

5地毯翻滾

把膠帶反面朝裡纏在孩子身上,讓他們盡情的在地上翻滾,把地上的小毛球之類的小物件粘起來。

6羊角球

讓孩子坐在羊角球上,雙手握住羊角,儘量用力把球坐扁,雙腳蹬地往前跳動,帶動羊角球隨身體一起往前移動。

相關焦點

  • 孩子觸覺失調的表現及訓練方法
    而觸覺則是最早發展的感覺系統,是最大、刺激量最多、最基礎的感覺系統。但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總會因孩子的一些行為表現而苦惱,比如:偏食挑食、不喜歡洗臉刷牙、愛吃手或咬指甲蓋、過度粘人、怕別人觸碰自己等。以上這些行為,其實都是孩子觸覺失調的典型表現。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及早解決孩子的觸覺失調問題呢?
  • 孩子在不同年齡段需要哪些觸覺訓練?
    寶寶的觸覺是他認識世界的渠道之一,是寶寶早期與世界接觸、交流的一種重要途徑。因此,良好的觸覺刺激是寶寶成長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觸覺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適當的觸覺練習可以讓寶寶在「觸摸」中不斷完善自己,而且還可以提高寶寶控制自己動作的能力。孩子在不同年齡段需要的觸覺刺激也在不斷升級。那麼,到底都需要哪些觸覺訓練呢?
  • 剖腹產孩子的觸覺訓練可以這樣做
    有的家長發現孩子雖然腦子挺聰明,膽子卻特別小,上課不敢發言,不會和小朋友玩,開始愛緊張,愛發脾氣,情緒不穩定;還有的孩子愛吃手,咬指甲,愛惹人,玩生殖器等等,這是怎麼回事呢?家長的教育的方式和早期心理訓練很重要。
  • 「眾艾感統」適合0-10歲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觸覺訓練
    寶寶的觸覺是認識世界的渠道之一,是寶寶早期與世界接觸、交流的一種重要途徑。因此,良好的觸覺刺激是寶寶成長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觸覺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適當的觸覺練習可以讓寶寶在「觸摸」中不斷完善自己,而且還可以提高寶寶控制自己動作的能力。
  • 5個家庭感統訓練遊戲觸覺篇
    聲明:以下遊戲均由南京中科多特兒童感統專注力訓練中心專業老師提供!觸覺是指分布於全身皮膚上的神經細胞接受來自外界的溫度,溼度,疼痛,壓力及震動的感覺。兒童正是通過觸覺認識客觀事物,從而認識世界、學習世界。同時觸覺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兒童社會交往,兒童體格的發展也離不開觸覺刺激。
  • 判斷孩子觸覺敏感的10個表現,超過2個就得重視,爸媽可自查
    如何判斷一個孩子是否觸覺敏感呢? 判斷孩子觸覺敏感的10個表現,超過2個就得重視,父母可自查:1.孩子是否抗拒踩草地或沙灘?10.對洗澡水溫很挑剔為什麼有的孩子會觸覺敏感?觸覺敏感,聽起來比較陌生,但是在育兒界已經很熟悉了,根據家長帶娃就醫的數據統計,觸覺敏感孩子的比例已經有了逐年升高的趨勢。同樣是孩子,為什麼有的觸覺敏感,有的卻沒有呢?一般來說,這幾種孩子更容易出現觸覺敏感的問題。
  • 如何跟人溝通——用這10個方法聊天準沒錯!(豆瓜訓練)
    「我手上的客戶怎麼一個都不找我合作?」今天,有個學員來諮詢的時候問了這樣一個問題。那麼,如何跟人溝通——用這10個方法聊天準沒錯!(豆瓜訓練)我們在溝通的過程中發現,他手上雖然有上千個客戶資源,但是他不怎麼去跟進溝通,即使溝通頻率也不高。
  • 孩子觸覺發育不好,易怕生愛哭,通過這些遊戲訓練觸覺發育改善
    但是,如果孩子是剖宮產、人工餵養、獨生子女或者早期限制活動過多等,就會造成觸覺訓練不足,出現觸覺敏感問題——顯得神經質,情緒不夠穩定,容易緊張,愛發脾氣;害羞愛哭,害怕人多的地方,甚至不願去幼兒園或上學。
  • 南京浦口【觸覺感統失調訓練】
    南京浦口【觸覺感統失調訓練】,孩子上課坐不住、上課不專心、聽課內容記不住、作業磨蹭、粗心、馬虎、丟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閱讀丟漏、bd不分、寫字漏筆畫等學習問題都是因為感覺統合失調引起的,感統失調的表現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消失,12歲以前通過專業的感統訓練很容易得到糾正,一旦超過這個年齡很難改變,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更多相關知識可以諮詢能優全腦教育
  • 孩子膽小、敏感、脾氣差?快試試這5種觸覺訓練小遊戲
    膽小、愛哭、黏人,害怕人多的地方聽,情緒不穩定,不會交朋友,性格孤僻,挑食偏食,吃手咬指甲,玩弄生殖器......打針不知道痛,反應慢,動作不靈活,大腦分辨能力差,缺乏自我意識,不會保護自己......
  • 如何對新生兒進行觸覺訓練
    寶寶只有體會了豐富的感覺刺激之後,才會主動的明白,有尖銳的東西靠近時,必須躲避;媽媽溫熱的手掌撫摸著脊背,正是寶寶放鬆、睡眠的好時候。寶寶觸覺可不僅是寶寶個人問題,與媽媽的引導也有很大的關係。  新生兒說不出話來,但是卻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敏感的皮膚接觸到不舒服的東西,他也扭動身體用強烈的動作來反抗,而他們最敏感的部位是嘴唇、前額、眼瞼,以及手腳掌等。
  • 感統訓練觸覺刷及觸覺球該怎樣正確使用?
    特別是剖腹產的寶寶一定要做觸覺訓練
  • 緩解觸覺敏感丨如何正確使用觸覺刷
    這種刷子的柔軟度介於第一種和第二種之間,適用於6個月至10歲兒童。這種方法有助於降低中樞警醒度,所以對於觸覺敏感,膽小,過於興奮,睡眠質量不佳,情緒不佳等兒童是適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兒童觸覺過於敏感,除了要選擇合適的觸覺刷外,每次刷的次數及面積應該視兒童的接受度而定。
  • 哪些孩子容易觸覺敏感 兩個遊戲改善孩子觸覺敏感
    孩子觸覺敏感的表現   1、不喜歡洗頭、洗臉、刷牙   因為洗頭洗臉時,我們的視覺是看不到情況的,刷牙也一樣,單純只有觸覺的感覺,所以觸覺敏感的孩子會感到害怕。   2、孩子不喜歡穿新衣服   觸覺敏感的寶寶會喜歡找他習慣穿的衣服,大概就是某幾類特別的材質,新衣服的質地很可能讓孩子沒辦法適應,出現情緒不佳、坐不住、煩躁不安…等狀況。
  • 0-6歲觸覺發育指標及訓練方法
    有些孩子是因為出生前後發生缺氧情況而導致觸覺神經系統受到損害,或是因為嬰兒時期很少被抱,少有被觸摸鍛鍊的機會,以至觸覺神經系統發展不成熟,由此就造成這樣或那樣的觸覺功能失調,進而影響其一生的發展。這是寶寶在依靠小手尋找平衡。
  • 感統檢測康復類型:視覺訓練,聽覺訓練,觸覺訓練,平衡覺,本體覺訓練
    提示:作為家庭教育,尤其是3歲前的早期教育,父母應著眼於感統訓練。感統訓練,包括視覺、聽覺、本體覺、觸覺、平衡覺。可以說0~3歲是兒童剛剛產生感統能力的時期,錯過了這段時期將是一生的遺憾。在兒童康樂中心或醫院,可能會對大一些的孩子進行器械方面的訓練,但終究不能補救之前遺留的問題。
  • 觸覺過分敏感的孩子可以這樣訓練
    一般觸覺過分敏感的孩子主要表現為偏食、挑食、不愛吃菜;吃手或咬指甲、情緒不穩定、愛發脾氣、陌生環境膽小、怕黑、粘人或緊張、退縮、不敢表現、對小傷小痛特別敏感、不合群或不會和別人玩、愛惹人等等。針對這些情況可以進行如下感統方面的訓練。
  • 家庭觸覺按摩操作詳解,解決孩子觸覺失調導致的注意力不集中問題
    前兩章我們學習了觸覺系統的相關的基礎知識及觸覺系統失調的表現,本章我們將學習如何進行觸覺系統的訓練。對於孩子的觸覺訓練最好的方式是採用觸覺按摩,這樣觸覺鍛鍊得更全面、更充分。所以,我們著重介紹觸覺按摩的方法,後面再介紹幾種簡單的觸覺訓練遊戲。觸覺訓練根據觸覺系統的發育特點,我們把觸覺訓練大體可以分為4個階段,每個階段運用的按摩手法略有不同。
  • <感統教具>之觸覺功能訓練
    要麼把感統教具簡單的看做了玩具,而操作僅僅是教兒童如何去使用玩具或者如何與兒童玩玩具;要麼是無視兒童發展現狀,簡單的套用訓練計劃進行康復訓練,諸如此類現象在感統訓練領域較為常見。為解決廣大特殊教育學校、普通學校資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小編將分為四個板塊:感統訓練中的觸覺功能訓練、前庭功能訓練、本體功能訓練及綜合訓練連續為大家介紹。
  • 孩子害羞、怕生?這幾樣常見物品,在家就能提高孩子的觸覺功能
    ,並順其勢梳頭,也可以讓孩子自己做,這對手指的精細動作和了解自身形象都有幫助。訓練目的:對孩子進行觸覺刺激的訓練。梳頭遊戲適合於觸覺敏感的孩子,這種方法具有覺醒的調節功能,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適合年齡:1—5歲。具體方法:用梳子刺激孩子的頭皮,並且進行順其自然的梳頭訓練,指導孩子順應身體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