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之路——晉江再塑發展新貌(全面建成...

2020-12-20 中國青年網

「人、產、城」如何統籌布局、良性互動,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課題。近些年,福建泉州晉江市在發展壯大實體經濟的同時,著力推進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積極探索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之路。

不分內外,都是晉江人

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製造研究所裡,學科骨幹的照片和簡介貼在牆上。1981年出生、具有博士後工作經歷的夏安俊,就是其中的一員。2016年,夏安俊從北京舉家南遷,如今已成為新晉江人。領到一次性安家補貼,每年有人才津貼,妻子被安排在當地一家國企工作,夏安俊享受了晉江的一站式人才「禮包」。

「這裡有好的科研平臺,也有好的生活環境。」跟記者交流中,夏安俊流露出對眼下工作生活狀態的滿意。

晉江對人才的重視,遠不限於夏安俊這樣的高層次人才。全市戶籍人口120.9萬,外來常住人口常年保持在100萬以上,晉江不分內外,想方設法讓外來人口來得了、留得下、融得進。

晉江在福建率先實行居住證制度,此後不斷提高政策「含金量」。目前,外來人口可享受的市民化待遇已有30項。以子女入學為例,晉江281所小學(含一貫制學校)中,外來人口子女就讀人數佔全市小學生總量的一半以上,92.9%的外來人口子女在公辦學校入學。

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加快,晉江不少農村人口進城。晉江拿出好地段建設安置小區,同步配套公共服務設施,讓15萬農民過上城市新生活。

位於紫帽鎮核心區的霞茂山莊,是紫帽鎮霞茂村的安置小區,常被外地人當成商業樓盤。「安置小區建得這麼好?」每次有人問起,鎮黨委書記柯榮圍總要回一句:「不只是紫帽鎮,晉江其他地方也一樣。」

產城融合,瞄準高品質

晉江創新創業創造園,起步之初就瞄準國際一流,產業規劃、建築設計請的都是行業領域的全球知名機構。

從鄉村工業化起步的晉江,曾經「村村點火、戶戶冒煙」。泉州市委常委、晉江市委書記劉文儒說:「缺少城市平臺支撐的產業化,是難以持續的產業化。」

晉江痛下決心,補上城鎮化短板。住宅進小區,企業進園區,產業集約化,城市「組團化」。產城聯動中,城區布局不斷優化。以梅嶺組團為例,規劃用地7500畝,29%用在商住開發,13%用在就地安置,剩下的面積都用在民生設施、公共空間和生態養護上。

即將啟用的晉江市醫院新區,不僅硬體一流,還成功「聯姻」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共同打造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

已經交付使用的晉江市第二體育中心臨水而臥,空中俯瞰,曲線流動,狀如海蚌,主場館設計建設具有國際一流水準。作為第十八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的主場館,這裡將在明年10月吸引世界目光。

城鄉統籌,下好一盤棋

剛到園坂村衛生所不久,柯志雄就把全村走了個遍。經過一周多時間摸排,村裡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等都有了健康檔案。他還繪製出一張健康地圖,不同顏色的小點代表不同類型疾病,全村村民健康狀況一目了然。

柯志雄是來自晉江市中醫院的全科醫生。包括中醫院在內,晉江3家龍頭醫院牽頭組建緊密型醫共體,各有責任區,服務「末梢」就是社區和村衛生所。依託醫共體建設,晉江構建起全域「15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

新塘街道梧林村是晉江有名的僑村。這裡的洋樓、番仔樓、閩南大厝等百年古建築群,刻滿了閩南華僑的鄉愁。晉江整體收儲保護核心區,對136棟古建築進行保護。

「外地人嚮往,本地人留戀。」這句話,如今被不少晉江人掛在嘴邊。過去,他們習慣於商場上的忙碌、工廠裡的打拼,如今也可從容放慢腳步,品味都市風情,品咂鄉村鄉愁。

「過去,我們是產業推著城市走,今後將更多轉向『城市帶著產業走、產業城市聯動走』,下好『產城融合、城鄉一體、城鄉統籌』一盤棋,傳承創新發展『晉江經驗』,把晉江打造成國際化創新型品質城市。」劉文儒說。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探索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之路——晉江再塑發展新貌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人、產、城」如何統籌布局、良性互動,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課題。近些年,福建泉州晉江市在發展壯大實體經濟的同時,著力推進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積極探索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之路。
  •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作者:胡祖才  城鎮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明確了新型城鎮化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
  • 堅定不移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作者: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副院長,浙江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副院長 張蔚文;浙江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科研助理 孫思琪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五年。
  • 【思享家】堅定不移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強調「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城鎮化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 堅定不移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新聞中心-北方網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強調「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城鎮化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 「思享家」堅定不移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強調「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城鎮化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 聚焦我國新型城鎮化的五大核心問題
    他認為,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就要以人為核心,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是以城市為依託、以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為重點來推進城鎮化;二是以村鎮為依託,促進農民就地城鎮化。他將新型城鎮化劃分為以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為核心的模式和以村鎮為依託促進農民就地城鎮化的模式兩種類型,並針對現實中的問題,分別闡述了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高歌猛進,農民的形象也悄然發生變化。
  • 唐任伍:新型城鎮化帶動民生改善需堅持「以人為核心」
    會議指出,要以人為本,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提高城鎮人口素質和居民生活質量,把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就此,記者專訪了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唐任伍。 唐任伍談到,剛剛落幕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翻開了我國城鎮化發展的新篇章,使我國的城鎮化由坐而論道轉變到知行合一,由理論號召轉變到實踐行動,開啟了通過新型城鎮化紅利、加快我國民生改善的新的一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012年城鎮人口達到7.1億,城鎮化率基本達到世界平均水平。
  • 安徽:破解「人錢地」瓶頸 敢破善立探索新型城鎮化
    原標題:安徽:破解「人錢地」瓶頸 敢破善立探索新型城鎮化  新華社合肥8月28日電(記者王正忠 程士華)「女兒上學的事定下了。」在合肥打工的農民工鄒中麗眼角流露出光澤,話音裡透著興奮。鄒中麗是合肥市方便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近入學政策的受益者。這也是安徽力推新型城鎮化、促進農業人口市民化配套措施的縮影之一。
  • 呂五權 吳冰:科學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
    作者:呂五權 吳冰 省委政研室  省第十次黨代會報告指出,堅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三個一批人」為重點,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持續實施「一基本兩牽動三保障」,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證制度雙落地這為我省城鎮化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  維護進城農民的合法權益  國內外城鎮化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重生產輕生活、重管理輕服務、先汙染後治理、「城市病」快於城市發展的傳統城鎮化路子已經難以為繼。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是城鎮化模式的重大創新,它從根本上解決了城市發展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
  • 新型城鎮化的方程式如何解
    在「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等核心理念的指導下,新型城鎮化作為國家戰略一經推出便持續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作為中國城鄉建設事業重要參與力量的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而言,更是將新型城鎮化視為追求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機遇。
  • 新型城鎮化建設持續發力 資本市場將成「最強後援」
    當前,伴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承前啟後的重要「節點」,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高力國際華北區諮詢服務部高級董事付茂華表示,新型城鎮化不是簡單的攤大餅、上增量,而是高質量、集約化、分工協作發展。
  • 【新徵程】大力推動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
    【新徵程】大力推動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 堅定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協調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把鄉村建設成為與城市共生共榮、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園,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
  • 威海:打造精緻城市典範 爭當新型城鎮化排頭兵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要求,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了遵循。市委十五屆十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威海市委關於制定威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圍繞「在新型城鎮化方面爭當排頭兵」這一目標,提出統籌區域一體化發展,打造精緻城市典範;加快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全面提升綜合承載能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系列部署舉措,為「十四五」期間威海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科學路徑。
  • 「建築界」新型城鎮化發展邁入新的更高階段,山東「十三五」譜新篇
    「十三五」期間,山東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14個地區入選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數量位居全國第一。新型城鎮化發展邁入新的更高階段「十三五」期間,山東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14個地區入選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 陳江根:房地產行業需要推動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
    ,房地產行業需要推動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房地產調控堅持以穩為主,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促進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這些一定會對未來五年人居發展產生深刻影響,也會影響人居領域企業的發展,包括戰略調整以及未來人居產品的變化。陳江根指出,2019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面積39.8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了15平方米。
  • 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龍湖現象」——河南省新鄭市龍湖鎮創新發展解析
    據悉「十二五」以來,龍湖鎮在新鄭市委、市政府和鄭州新鄭教育園區管委會的領導下,緊抓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三區」疊加的重大機遇,深入實施「雙融入、雙承接」發展戰略,全力推進落實新型城鎮化引領、現代產業體系構建、以網格為載體依靠群眾工作,全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得到全面發展。
  • 自貢市貢井區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長徵大道、S305貢井段、旭水河北岸濱河公園、西城溼地公園等改造已經全面完成;貢興路、金源街、福源街、富興路新城區七條主幹道建設如火如荼……   近年來,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自貢市貢井區委、區政府提出了「一主一副多基點」城鎮體系建設格局的構想。
  • 打破五大壁壘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市群發展
    「十四五」期間我國要進一步發揮城市群在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中的引領作用。通過健全區域戰略統籌、市場一體化發展、區域合作互助、區際利益補償等機制,發揮城市群的資源集聚效應、梯度分布效應、輻射引領效應、要素配置樞紐效應和科創效應,打破五大壁壘,推進城市群一體化、深融合和高質量發展。
  • 探索山東城鎮化:「就地就近」轉化
    百鎮示範,讓城鎮化降低"門檻"強縣不少,強村不少,可就是沒有強鎮。作為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的重要節點,小城鎮一度成為山東省的"短板".數據顯示:山東省有1062個建制鎮,建成區面積共3317平方公裡,鎮區人口1297萬,平均每個鎮建成區只有3.1平方公裡、1.2萬人。據測算,如果每個小城鎮平均多吸納1萬人,山東的城鎮化率就可以達到60%以上。抓好小城鎮建設,可謂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