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中,教案也是必考的內容!
等大家成為一個教師後,教案更是要天天寫!
大家一定要提前多多練習教案,徹底搞懂,以後再也不怕教案!
今天給大家更新的是幼兒教案:《小樹葉》
課文原文
秋風起了,天氣涼了,一片片的樹葉從樹枝上飄落下來.
樹葉落在地上,小蟲爬過來,躲在裡面,把它當做屋子.
樹葉落到溝裡,螞蟻爬過來,坐在上面,把它當做小船.
樹葉落到河裡,小魚遊過來,藏在地下,把它當做小傘.
樹葉落在院子裡,小燕子飛來看見了,說:"來信了,催我們到南方去啦!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學習句式:樹葉落在( ),( )過來,把它當做( )。
2.能按照散文詩的句式結構,進行大膽的仿編。
3.有感情的朗誦散文,感受作品體現的優美意境,對文學作品感興趣。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理解散文的內容和學習句式。
難點:根據散文詩中的句式結構進行仿編。
三、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大樹、樹葉、螞蟻、小蟲、小魚、小燕子等小動物的頭飾若干。
四、活動過程
(一)律動、情境導入
1.教師帶領幼兒做律動《小手搖一搖》。
2.播放動畫,創設秋天到了,樹葉離開大樹媽媽,出去玩的情境。
3.教師提問「小樹葉去哪裡了呢?」 將幼兒吸引到活動中來。
(二)感知理解作品內容
1.教師隨音樂有感情的朗誦散文詩《小樹葉》一遍。
2.播放課件,請幼兒再次欣賞散文詩,,並提出問題:「散文詩的題目叫什麼?
3.提問「樹葉都落到了哪些地方?散文詩中都有哪些小動物?」 讓幼兒回憶散文詩的內容。
4.根據幼兒的回答在黑板上貼出草地、小河、院子、小蟲、小魚和燕子的圖片,使幼兒對散文詩的內容有個初步的理解。
(三)遷移作品經驗
1.分成男生組和女生組讓幼兒分別讀散文詩一遍,讓幼兒進一步理解散文詩內容,並體驗散文詩優美的語言和意境。
2.教師分段播放多媒體課件,並通過提問讓幼兒以「樹葉落到了哪裡,哪種小動物看見了,把它當做什麼」的句式結構進行複述,幫助幼兒掌握句式結構,加深幼兒對散文詩的理解。
3.請幼兒分組討論,討論結束後,每個小組派一個小代表來說給其他幼兒聽。
(四)創編與表達
1.請幼兒分小組討論,按散文詩的句式結構進行大膽的仿編。教師進行指導。
2.每個小組派一個小代表來說給其他幼兒聽。
3.請小朋友分角色扮演樹葉、小蟲、小魚等小動物,一邊朗誦一邊表演散文詩,讓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五)教師小結
「小樹葉離開媽媽的懷抱後遇到了很多小夥伴,他非常高興。」
五、活動延伸
清掃幼兒園中的落葉。
語數外 音體美 政史地 理化生 信息技術
十三門學科全包含
直擊高頻考點 考前急速搶分
▼
200 位一線授課老師
歷經 60 天潛心研發
深入研究 9 年真題
濃縮成 6 套全真模擬試卷
競爭對手都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