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父母是掛在嘴邊嗎?」一位教育局長的演講,說出了重要的一點

2020-09-07 緹縈軒

最根本的道德問題,不是如何保護孩子免受不幸的痛苦和失敗,而應該是如何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收穫。

——喬丹·彼得森


網上看到一段盤錦的一位教育局長的一段演講,頗為受益!

他說:「本人當(教育)局長,從明天開始,大家回去落實。一、盤錦市的孩子回家都要做家務勞動,有時間多做,沒時間少做,但不能停下來。

很多人不理解說魏老師當教育局局長研究的首先不是分數、不是考試、不是升學率,怎麼加入勞動呢?

我認為頭等大事是承擔家庭責任。一個人愛祖國,愛人民看不見摸不著,他如果不愛自己父母的話,你說他愛祖國愛人民,放心吧,百分之百是騙人的,用不著論證。

愛父母掛在嘴邊上,說空話能騙人嗎?

一定要學會什麼?

用行動去心疼父母,能承擔的家庭責任,從小承擔。一個孩子從小就知道心疼你了,長大了他自然會心疼老百姓,心疼集體和國家。」

這位教育局長的話講的非常有道理,一個孩子的責任感是從小培養。如果光學習,光看分數,那別的什麼都不會又有什麼用?

這不得不使我想起疫情期間那些「叛逆」的留學生了,有水不喝非要礦泉水的,嫌棄飯菜不好的,不配合防疫人員到處亂跑的等等。

讓我看到了一個光會學習,卻沒有一點責任感的學子。

他們的出格行為,不僅是像一個巨嬰,更反應了一些更深的問題——一個沒有家庭責任感,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是否和他的家庭教育有關?

這些孩子為什麼會這樣?這當然跟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分不開的。現在生活物質豐富,有的家長只是看中孩子的成績,卻忽略了「責任教育」。

他們往往對孩子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給孩子養成了不勞而獲的心理。而通常這樣的孩子還沒有感恩之心。

也許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不會感到這方面的問題。

但是,等孩子長大了,一旦父母達不到他的要求,很可能會被孩子嫌棄。

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們無法在父母身上索取他們想要的東西了。

我經常會看到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我什麼都會為你準備好,但是你的學習必須要好。」

可是,有的孩子依然揮霍著父母給的錢,學習成績依然不好。甚至有的孩子會有一種心理覺得學習就是給父母學的。


其實,這是因為父母並沒有讓孩子了解到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一個人在這個世界生存是要遵循一些規則,要明辨是非,區分善惡,要知道想更好的生活需要有能力,而有能力的前提就是多學習,不光是書本上的還有生活上的學習都是很重要的。

只有讓孩子認識到他的個人價值應該有所體現,他才能熱愛學習。

喬丹·彼得森說:「父母應當成為孩子了解真實世界的窗口,父母可以仁慈並充滿關愛,但是也必須讓孩子看清世界。這個責任比讓孩子快樂、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更為重要。」



要知道一個健康、活潑、積極、禮貌、誠信和有責任感的孩子,不管他走到哪裡,都不會缺朋友。因為他們受人喜歡,哪怕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裡他們一樣可以茁壯成長。

正如文章開頭說的那樣,對孩子從小的家庭責任教育是非常應該重視的,一個人連家庭生活裡的小事都不做的話,怎麼能做好大事。一個連心疼父母都做不到的人,怎麼會心疼別人?

小家都不愛,怎麼會愛大家,愛國家呢?

反觀現在一些網友說的「喪偶式婚姻」,說到底也算是一種家庭責任教育的缺失吧?因為從小沒有參與家庭中的大小事,所以,對於一些事他根本就做不到體諒和感同身受。

所以,從小培養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不止是讓他學會一些勞動技能,也是讓他知道作為家庭中的一員,他應該付出自己的那一部分責任的。這對培養他的家庭責任感是有益處的。



文|緹縈軒

圖|網絡(侵刪)

此文系作者原創,禁止抄襲,侵權必究

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一位教育局長4分鐘演講火了:多少父母終其一生卻根本不會養孩子
    很多父母,傾其一生,都在為了孩子努力。拼命賺錢、拼命工作,只想給孩子好的生活條件、好的教育環境,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好的教育,絕對不是給予,而是喚醒與開發。最近,我被一個演講感染到了。演講者是遼寧盤錦市前教育局局長,他卸任後被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聘為研究生導師,被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聘為兼職教授。這位局長,很多人都很熟悉,他就是著名教育學家魏書生先生。在演講中,他不談考試、不談分數、不問升學率,卻告訴大家:「教育就是要管小事。」
  • 一位教育局長的另類的教育方式,孩子回家要做家務,網友紛紛點讚
    ——喬丹·彼得森網上看到一段盤錦的一位教育局長的一段演講,頗為受益!他說:「本人當(教育)局長,從明天開始,大家回去落實。一、盤錦市的孩子回家都要做家務勞動,有時間多做,沒時間少做,但不能停下來。很多人不理解,說魏老師當教育局局長研究的首先不是分數、不是考試、不是升學率,怎麼加入勞動呢?我認為頭等大事是承擔家庭責任。一個人愛祖國,愛人民看不見摸不著,他如果不愛自己父母的話,你說他愛祖國愛人民,放心吧,百分之百是騙人的,用不著論證。愛父母掛在嘴邊上,說空話能騙人嗎?
  • 遼寧一位教育局長的4分鐘演講火了:中國父母的行為裡,它最讓人心酸...
    他是遼寧省盤錦市前教育局局長,卸任後被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聘為研究生導師,被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聘為兼職教授,還是清華大學中旭商學院高級講師。這段他公開發表的言論,如平地驚雷,聽得所有家長一個激靈。「某個人說自己愛祖國,愛人民,看不見摸不著。他如果不愛自己父母的話,你說他愛祖國愛人民,100%是騙人的,用不著論證。
  • 遼寧教育局長4分鐘演講視頻振聾發聵:管住這一點,絕對教不出「白眼狼」
    最近,一段遼寧省盤錦市前教育局長魏書生的4分鐘視頻,不經意間在網絡流傳。作為當時的教育局長,魏書生對當地的學生考試、分數,以及升學率等問題隻字不提,竟然強調的只是:做!家!務!怎麼樣?有點不可思議吧?身居教育局長之位,琢磨的不是讓當地多出幾個能考上名校的學生為自己臉上爭光,反而嘮叨的是最不起眼的家常事。然而,正是這位教育局長的觀點,著實讓不少家庭被「震」了一下,更是讓很多家長找到把孩子養成「白眼狼」的根源。
  • 清鎮市王莊鄉幼兒園組織老師觀看《遼寧一位教育局長4分鐘演講:父母的終極使命,是培養出怎樣的孩子?》
    >「知恩感恩 不忘根 不忘本」——清鎮市王莊鄉幼兒園組織老師觀看《遼寧一位教育局長4分鐘演講:父母的終極使命,是培養出怎樣的孩子?》魏書生演講:父母的終極使命,是培養出怎樣的孩子」。:「聽了魏老師的演講受益匪淺,首先自己是作為幼兒園老師,其次現在我是一位母親,當今社會,孩子的教育真的太重要了,但是,要學習的不僅僅是孩子,作為父母,我們也要樹立正確的育兒觀,魏老師說:『一個人的頭等大事就是承擔家庭責任』,是的,我很贊同他說的這句話,一個個小家組成大家,如果每一個家庭裡的孩子都是一個有責任有擔當有愛的孩子,那麼,我們的祖國未來可期,魏老師還說:『一個孩子從小知道疼你,長大了,他自然會心疼老百姓
  • 遼寧一位教育局長4分鐘演講火了:父母的終極使命,是培養出怎樣的孩子?
    直擊中國海軍空潛200反潛訓練 2020志願通卡新升級免費體驗世相公益新聞排行圖解天下新聞可視化視覺萬象公益組織公益資訊連續16天未在微信群籤到被辭退,員工獲賠4.9萬餘元上海一餐館門口現大量醫護人員 官方回應"最後的婚禮":丹麥患癌新娘儀式後15分鐘去世誰拿了我的「金牙」?小夥在車上遺失假牙,價值32萬警方懸賞10萬元通緝此人:他可能深居簡出 善於偽裝!
  • 馨香智慧:父母常把這2句話掛嘴邊,孩子未來很自信,你有做到嗎
    馨香智慧:父母常把這2句話掛嘴邊,孩子未來會很自信,你有做到嗎?作為父母,都是希望孩子是積極向上的、健康快樂的成長的,更加希望孩子是自信的,但其實孩子的自信與家庭教育,特別是與父母深深連結的。你意識到這句話背後的含義了嗎?孩子的性格、三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所以父母的言傳身教是極其重要的!特別是孩子的自信與家庭環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如果父母常常說這2句話,未來你的孩子會很自信!1、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們都會支持你!
  • 教育改革家魏書生另類的教育方法,教出很多優秀學生,值得借鑑
    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先生是一位有名的教育工作者,他用一種另類的教育方法教育出了很多優秀的學生,這種教育方法應該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借鑑。魏先生曾經在擔任遼寧盤錦市教育局局長時,在一次演講中說過這樣一段讓人深思的話,他說,「本人當(教育局)局長,從明天開始,大家回去落實,盤錦市的孩子回家都要做家務勞動,有時間多做沒時間少做,但不能停下來。很多人不理解,說魏老師當教育局局長研究的首先不是分數,不是考試不是升學率,怎麼就加入勞動了呢?
  • 父母常掛嘴邊的三句話「傷娃很深」,別把褒貶孩子當成特殊樂趣
    父母常掛嘴邊的三句話「傷娃很深」,別把褒貶孩子當成特殊樂趣認為孩子犯錯就是「不省心」,「不懂事」,「不是好孩子」,「孩子是個大麻煩」等等,產生「恨鐵不成鋼」的情緒便會急火攻心,脫口而出一些常掛在嘴邊又傷人於無形的話。而那些幾乎可以「字字誅心」的話語,讓孩子一次又一次地離父母更遠一些。
  • 教育局局長的4分鐘演講火了:父母的終極使命,是培養出怎樣的孩子?
    他是遼寧省盤錦市前教育局局長,卸任後被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聘為研究生導師,被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聘為兼職教授,還是清華大學中旭商學院高級講師。這段他公開發表的言論,如平地驚雷,聽得所有家長一個激靈。「某個人說自己愛祖國,愛人民,看不見摸不著。他如果不愛自己父母的話,你說他愛祖國愛人民,100%是騙人的,用不著論證。愛父母,掛在嘴邊上說空話,那不是騙人的嗎?
  • 家有女兒,這4句話父母儘量別掛在嘴邊,能不說就不說
    文:幼子學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這樣對孩子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而孩子的性別不同,教育的方式應該有所區分。女孩的心思我更加的細膩敏感,所以在照顧女兒的時候有很多的話家長一定注意,不要掛在嘴邊。否則,不僅不能夠對孩子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反而會傷了孩子的心,影響孩子性格發展。
  • 心理學家:經常把「謝謝」掛嘴邊的孩子,心裡的苦很多家長不懂
    執筆:檸兒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會對孩子說「要做個懂禮貌的好孩子啊」,比如要會跟別人說「謝謝」。可是,如果「謝謝」說多了,孩子雖然會被貼上「好孩子」的標籤,但也會暴露一些成長過程中的小問題。因為,很多孩子說「謝謝」,並不是自己真的想說,而是被父母強迫。
  • 長大不孝順的孩子,從小愛把這「3句話」掛嘴邊,父母要及時糾正
    可隨著時代的改變,別說孝順父母了,不贍養父母,打罵父母,遺棄父母已經都成為見怪不怪的事情了。正所謂三歲看老,有的孩子在小的時候會表現出不孝順的徵兆,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這些細節。當孩子產生這樣心理的時候,就要正面對他進行引導,及時糾正他的錯誤心理。所以,當孩子說什麼錯話時需要及時制止並教育他。
  • 心理學家:經常把「謝謝」掛嘴邊的孩子,心裡的苦很多家長不懂
    執筆:檸兒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會對孩子說「要做個懂禮貌的好孩子啊」,比如要會跟別人說「謝謝」。可是,如果「謝謝」說多了,孩子雖然會被貼上「好孩子」的標籤,但也會暴露一些成長過程中的小問題。因為,很多孩子說「謝謝」,並不是自己真的想說,而是被父母強迫。
  • 高情商的父母,絕不會把這幾句話掛在嘴邊
    著名的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在孩子的情商問題上曾直言:「情商低的孩子,並非天生就是如此的,而是源於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所以,不想孩子情商低,父母千萬不要把這幾句話掛在嘴邊:對外表的惡毒評價「好胖」、「好矮」、「好瘦」、「頭髮好醜」、「穿衣服好難看」,這樣的詞彙,別說是孩子,大人聽了都會感到刺耳
  • 常把這3句話掛嘴邊,說明孩子「情商」較高,中一個父母偷著笑吧
    常把這3句話掛嘴邊,證明孩子情商高,有些父母還埋怨孩子想太多1、我可以試試豆丁是小區裡出了名的穩重男孩,8歲的年紀卻有著18歲的心裡,小朋友們都愛找他玩,豆丁家也是孩子們聚集的場所,孩子有這麼好的人緣父母也很高興。
  • 生氣也不要對孩子說這4句話,可惜很多父母常掛嘴邊,你有嗎?
    導讀:生氣也不要對孩子說這4句話,可惜很多父母常掛嘴邊,你有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生氣也不要對孩子說這4句話,可惜很多父母常掛嘴邊,你有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長大不孝順的孩子,從小就愛把「3句話」掛嘴邊,家長要及時糾正
    不孝順的孩子,最愛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第一,「你給我滾開」很多大人在情緒憤怒激動的時候會無意說出一個「滾」字,孩子們聽多了自然也就學會了。「滾」這個字實際上是非常沒有禮貌的,如果孩子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會給人一種很沒有教養的印象。為了貪一時的口舌之快,還會傷害到身邊親近的人,所以「你給我滾開」這句話一定不能讓孩子說。
  • 父母掛在嘴邊的話會「毀」了孩子?袁詠儀:我成了孩子最討厭的人
    父母掛在嘴邊的話會「毀」了孩子?日常生活中,這幾句父母常掛在嘴邊的話如果長期採取此種教育方式,孩子要麼格外順從聽話,要麼異常叛逆。過於溫順的孩子沒有主見,長大容易受人欺負;性格叛逆的孩子,則時時刻刻喜歡與父母對著幹,父母在未來的教育中會面臨更多的問題,嚴重是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人生。◆你看人家某某某,好好學著點!
  • 別拿懷孕當「藉口」,孕媽常將這三句話掛嘴邊,很容易得罪身邊人
    ,包括愛自己的家人。要是關於懷孕,並且真的關乎自身和寶寶健康時,可以這麼說,但要是別人的事,非插嘴,並將這種話掛在嘴邊,那真的非常容易得罪身邊人哦!所以就會對身邊的人說出:「我肚子裡有寶寶,就不能遷就一下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