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耳朵先生
來源:王耳朵先生(ID: huangezishiba)
「本人當局長。
這段他公開發表的言論,如平地驚雷,聽得所有家長一個激靈。
很多人不理解,說魏老師當教育局局長,研究的首先不是分數,不是考試,不是升學率,怎麼是家務勞動呢?
他說:「一個人的頭等大事,就是承擔家庭責任。」
「某個人說自己愛祖國,愛人民,看不見摸不著。
他如果不愛自己父母的話,你說他愛祖國愛人民,100%是騙人的,用不著論證。
愛父母,掛在嘴邊上說空話,那不是騙人的嗎?
人一定要學會,用行動去心疼父母。能承擔的家庭責任,從小承擔。
一個孩子從小知道心疼你了,長大了他自然會心疼老百姓,心疼集體和國家。」
不出意外,也有人不同意,對準魏書生和他兒子之間的相處模式開炮:
「光聽你把家庭責任掛在嘴邊,我看你在孩子的大事上,好像根本不負責任。」
作為一名父親,還是一名教育家,魏書生在兒子面前,似乎真如那名挑刺的家長所言,「不太負責任」。兒子念高中,學文科還是學理科,一句話沒問過父親。
魏書生很坦然:「不問我說明他有這個規劃,咱管這事幹嘛啊?」
兒子高中畢業考大學,考什麼學校報什麼專業,一句話沒問過父親。
魏書生很放心:「凡是沒問的那他肯定有這個能力,那自己管自己唄。」
兒子研究生畢業要參加工作,一句話沒問過父親。
魏書生笑得直樂:「沒問我這就是用不著我啊,不用我那咱管啥管呀,自己弄去吧。」
那名家長更疑惑:「什麼都不管,那你當家長到底管什麼!」
魏書生話鋒一轉,表情嚴肅道:「管小事。」
很小,魏書生就給兒子下死命令:自己能做的事情,必須自己做。
甚至,在兒子三四歲的時候,就威逼利誘地讓他給自己洗腳。
兒子很疑惑:「爸,你不會洗啊?」
魏書生連騙帶哄:「爸哪有你洗得好啊,你那小手揉得多好,真有一套。」
「趁他不懂事的時候,把他引向正確的軌道,長大以後,他養成習慣了,覺得惦記你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他和兒子出門,如果只有一個包,那一定是兒子搶著背。兩個包,兒子就一手挎一個。
有一次仨包,魏書生想著這回兒子肯定是拿不了了,便打算自己背。
結果兒子搶過去,背起一個,左右手各拎一個,大步流星地在前面走,顯示自己長大了,成熟了。
魏書生說:「既然孩子都覺得自己成熟了,咱一個當家長的幹什麼呀?非得搶過來替他背嗎?」
「我就在後面空著手,欣賞他的成熟,也是品嘗自己的教育成果。」
三毛曾說,人活著是件美好的事情,不在於風景多美多壯觀,而是在於遇見了誰,被溫暖了一下,然後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成為一個小太陽,去溫暖別人。
仔細想想,父母子女的關係,也是如此。
可中國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從小就剝奪孩子走向成熟的權利,然後自己付出全部,養出的卻是一匹匹白眼狼。
還記得我之前寫的武漢地鐵站狂踹母親6腳的小女孩嗎?
母親在前面拖著兩個行李箱,背著兩個包,還提著兩個大袋子,卻被身後雙手插兜、優哉遊哉的十多歲女兒推搡腳踹、大聲辱罵。
旁觀者看不下去,威脅小姑娘,再打就報警。
一直躲閃的母親卻站出來攔著,安慰發脾氣的女兒「沒事了,沒事了,別生氣」。
還有位媽媽,為了勸任性的兒子去上學,「撲通」一下面對著兒子直直地跪了下去。
而她兒子,翹著二郎腿靠在椅子上悠哉地玩手機,不顧長跪了一小時的生母,還把媽媽下跪的樣子拍照發了朋友圈,配文「開心每一天」。一如魏書生所說,你最悲慘的不是累著了自己,而是慣出了逆子這顆心。
他從小一點都不知道心疼你,他怎麼可能心疼更多的人?
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他更不知道心疼了。
最後,你的孩子一輩子都不會有幸福感。
因為人的幸福感更多的是在心疼別人,關心別人,為別人做事中產生的,被慣著的孩子心裡只裝著自己,這是人活著最大的悲哀。
4分鐘的視頻內容,魏教授如是總結:
「大家千萬別小看做家務勞動這件事情,全中國的學生如果都天天做家務,都知道心疼父母,你試試看,社會風氣不一樣。
老師們,特別是從小知道心疼父母,承擔家庭責任的孩子,你想讓他學習不努力,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是規律,這是問題的根。」
別讓那些毫無保留的給予,架空了孩子的心。
父母的終極使命,是培養出怎樣的孩子?
俞敏洪曾說,中國的孩子被給予的過多了,被給予的習慣了,以至於他把「被給予」當作理所當然的事情,當作天經地義的事情,當不再「被給予」的時候,就會感受到巨大的痛苦。
不懂感恩的孩子,喝著父母的血,賺著自私自利的快樂,不懂得為親情回饋一絲一毫,可以說是全無良知。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不過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犧牲掉周遭的一切。
一個只顧自己的人,即使混出點出息,你能指望他為家庭帶來什麼?又能為社會帶來什麼?
家庭裡不缺門門功課考第一的優等生,缺的是懂得體諒和關心父母,為他們盛碗飯、捏捏背的孩子;
社會上也不缺肩負大任的棟梁,缺的是懂回饋、擁有責任感和健全人格的有德之才。
《容忍與自由》裡,胡適有段話說得非常好。
「我們糊裡糊塗地替社會上添了一個人。
這個人將來一生的苦樂禍,這個人將來在社會上的功罪,我們應該負一部分的責任。
說得偏激一點,我們生一個兒子,就好比替他種下了禍根,又替社會種下了禍根。
他也許養成壞習慣,做一個短命浪子;他也許更墮落下去,做一個軍閥派的走狗。
所以我們「教他養他」,只是我們自己減輕罪過的法子,只是我們種下禍根之後自己補過彌縫的法子。」
父母的終極使命,就是從小讓孩子獨立、自信懂感恩,善良、謙遜有教養。
是讓孩子觸及到了父母給予的溫暖之後,自己也成為一個小太陽,去溫暖別人。
10年前,重慶「棒棒」冉光輝赤裸上身,一隻手扶著肩上扛著的貨,一隻手牽著兒子冉俊超的照片紅遍網絡。人們被他「肩上扛著家庭,手中牽著未來」的堅韌所感染。
10年後,冉光輝臉上多了不少皺紋,兒子冉俊超從幼童長成了少年。他把父親的辛苦放在心裡,爸爸憑自己的力氣、能力,為他扛出了一片天,而他自己想要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來安慰爸爸的辛苦。
在班裡當了班長的冉俊超,每天下課回家,都會給在外辛苦勞作的父母做好一桌飯菜。今年過年,他還給父母寫了一封信、錄了一段視頻當做新年禮物。
「生活其實並沒有那麼困難,不需要你去那麼拼命,我可以跟你們分擔一切,但是你並不一定非要一個人去承擔那個壓力,我可以跟你一起。
爸爸,我非常感謝你用扛貨扛來的錢養育了我14年,我現在很想對你說一句,爸爸,我愛你。」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
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
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所有的互動都是雙向的,你給孩子最好的寵愛,就是教他學會做人。
知恩感恩,不忘根,不忘本。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工資漲5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