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就能給你機會拓印城牆磚 研學機構「童樂學丫」被指違反「城牆...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最近,接連發生了鎮江丹陽南朝陵墓石刻遭大學生私自拓印、南京紫金山明孝陵下馬坊神烈山碑被人塗汙描紅的事件,為戶外文物的保護敲響了警鐘。然而,近日又有南京文物愛好者反映,一家名為「童樂學丫」的幼教機構組織孩子活動,私自對南京明城牆的城磚製作拓片。記者了解到,這一行為直接違反了南京城牆保護的相關法規。

記者 張可

 拓印城牆磚活動成研學機構宣傳亮點

10月13日上周日,一張微信朋友圈截圖在文物保護公益組織「主題南京」等幾個南京本地文物愛好者微信群裡廣泛傳播。在截圖中,一位名為「A溫妮童樂學丫創始人」的網友,發布了一條朋友圈「深度研學半日營ing~石頭在說話找文字,拓印城磚,登城牆,版畫印刷,助力申遺……下周繼續招募」。

在這條朋友圈配發的活動照片中可以看出,現場十幾名孩子來到南京城牆的石頭城—清涼門段,兩人一組直接在城牆磚上用宣紙、墨汁、拓包等工具,拓印南京城牆城牆磚的銘文。孩子在操作過程中還有老師在一旁指導。活動現場還打出主辦單位「童樂學丫」的旗子,活動最後孩子們還舉著「探秘明城牆助力申遺」的標語在清涼門城門前合影。

非會員參加活動要交200多元

組織此次活動的「童樂學丫」是南京本地一家幼教研學機構。其微信公眾號「童樂學丫」顯示,該機構企業全稱為「南京童童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童樂學丫」經常組織孩子進行以「關注文化遺產」為主題的活動。

記者以孩子家長諮詢報名的名義,與該機構負責「城磚拓片」活動的陳老師取得了聯繫。陳老師介紹,10月13日的城磚拓片活動是在石頭城公園進行的,而且10月19日本周六上午還將繼續在同一地點進行,現在就可以報名。「如果是非會員一名孩子活動費用為248元,加入會員的費用為499元。參加的孩子10人左右為一隊,一隊孩子由2名老師帶領,一名是機構的老師,一名是南京本地藝術院校美術專業畢業的老師。如果是5周歲以下孩子參加,須有一名家長陪同,每個家長還要額外繳納50元的陪同費。」

 私自拓印城牆磚被指違法

2015年4月1日起,由南京市人大制定的《南京城牆保護條例》正式實施。這部地方法規在第十九條中,明確規定「城牆的城磚、條石、內包夯土、門楣、碑石、擂石及古建構件等屬文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城牆上的城磚銘文不得擅自拓印」。《條例》規定,造成城牆損壞後果尚不構成犯罪的,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南京一位城磚保護專家告訴記者,拓片製作有嚴格的工藝程序。「從圖中看,孩子們是直接將墨水沾在拓包上,把城磚銘文突出的字拓印出來,是不規範的。」更重要的是,孩子們沒有經過專業訓練,拓印城磚時用力不均勻,對文物是一種破壞。

「南京城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在領銜中國明清城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作為戶外文物,常年遭受日曬雨淋難免風化,城磚表面上的銘文經不起破壞。」記者注意到,文物愛好者們絕大部分議論都是在批評活動「名為保護文物,實則破壞文物」。

有位網友直接在「A溫妮童樂學丫創始人」這條朋友圈下留言,指出私自拓印的行為是破壞文物,希望更多傳授給孩子保護明城牆、愛護文物的理念。也有網友認為,該事件的責任應當由組織者承擔,孩子們是無辜的。「這些孩子願意參加這樣的活動,也說明對歷史文化有一定興趣,成年人應該以正確的方式培養、引導。」

 城牆管理部門已介入將叫停拓印活動

「童樂學丫」準備繼續組織拓印城牆磚活動的情況,記者立即向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反映。中心安保負責人介紹,上周該機構私自組織拓印城牆磚,中心發現後立即與該機構負責人麻女士取得聯繫,說明相關法律法規。對於記者調查發現了活動還在開放報名的情況,「我們也再次向其詢問並提出警告。」該負責人表示,接下來管理部門將加強巡查,一旦發現其屢教不改,將立即向文化執法部門舉報。

來源:中國江蘇網

相關焦點

  • 南京城牆磚上發現來自明代的貓狗腳印
    □金陵晚報記者 於峰  明朝的一隻小貓(也可能是小狗),在南京城牆磚上留下了腳印,竟然奇蹟般保留到了現在。近日,有文物愛好者在南京城牆一塊城磚上發現了多個動物腳印,初步判斷是貓狗所留。這隻貓或者狗,到底來自明朝還是清朝,為什麼又要在磚頭上留下腳印,網友們展開了一番討論。
  • 你的臉皮跟城牆一樣厚!扒一扒西安古城牆到底有多厚?
    生活裡大家肯定聽過這樣一句俗語:那XXX臉皮跟城牆一樣厚!沒聽到這樣的說辭,小編不由會聯想到:西安的古城牆到底有多厚?今天我們就一起談談你不知道的西安城牆到底有多厚?西安城牆在古代是軍事防禦系統,擔負著抵禦外敵、保護百姓的重任,這樣「厚」的「臉皮」才讓城中百姓人更有安全感。城牆裡居然藏著糯米?
  • 湖口老祖宗600多年前製造的城牆磚,至今屹立在這裡!
    近日,有熱心市民在南京明城牆遊玩時,竟然發現一塊印刻著湖口的磚石,這是怎麼一回事?咱們老祖宗怎麼會製作一塊城牆磚,大老遠送去南京?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南京大陽溝驚現明城牆磚圍牆 可看到銘文刻字
    南京解放南路大陽溝附近驚現一垛明城牆磚圍牆,圍牆外粉刷層脫落,露出古城牆磚,發現了一塊磚塊上可以模糊看到類似銘文的刻字,初步估計有千塊之多明城磚。筆者來到解放南路大陽溝附近,發現此處有一段幾十米長、2米多高的圍牆,牆垛和圍牆居然都是用城牆磚砌成的。因圍牆粉刷層脫落,露出古城牆磚,多為青色,一般長40-50釐米,寬20釐米,厚10-12釐米,青磚上並沒有特殊文字,有的風化損壞。「這些銘刻著明城磚特有標誌的文物歷經600多年的風雨,十分可貴,值得我們加倍保護。」這段圍牆那來的明城牆磚呢?
  • 大同城牆 :城牆之內是歷史,城牆之外是未來
    大同城牆 :城牆之內是歷史,城牆之外是未來 2019-09-11 15: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西安城牆你不知道的事兒
    我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無敵小編想起回憶的傷,在閒暇的時候,點擊我的內容,會讓你開心到懷疑人生,原來看文章是這麼的美好,每天安排的任務就是給大家送來不一樣體驗的娛樂小新聞,好了現在是到給大家送消息的時間了,大家可以通過小編的這一篇文章盡情去享受閱讀的快樂哦,所以不要停下你的雙手,可以動一動你們的手指點讚關注哦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你的意見是我最大的認可和幫助,來啊,別客氣!
  • 南京有個城牆村?13個明城牆冷知識!
    南京明城磚並不只有青灰色,還有純紅色、淺紅色、白色等。這是因為,明初南京築城,城磚主要來自長江中下遊的五個省:江蘇、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由於地域廣袤,各地土質不同,城磚顏色也就五花八門。這時,城牆就變成了攔水壩。在強大的水壓之下,雨水滲透城牆,從城牆的縫隙中流了出來。「龍吐水」的現象,到底是古人智慧的排水系統,還是工程修繕的疏漏問題,知乎上對此爭議不下。
  • 記者探訪南京棲霞明代官窯 揭秘城牆磚燒制秘密
    城磚,又稱官磚,也有稱「稅糧磚」,是明初建造南京都城工程中一項最大的建材。初步計算,全城共用城磚上億塊,朝廷要求質量很高,官吏查驗時要求,「敲之有聲,斷之無孔」。今天,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前往南京棲霞區攝山鄉官窯村一帶,探訪明代官窯群遺址,據悉,這是目前為止江蘇發現的唯一一座明城磚窯址。
  • 畢設|明清城牆申遺為何遲遲申不下來?
    朱偰先生等一批有識之士對拆除南京城牆所做的批評並未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隨著1958年「大躍進」運動的到來,拆城不僅沒有被遏制,還有了擴大化的趨勢。2020年1月,南京城牆「顆粒歸倉」項目建成磚集館。據統計,該項目在三年內從民間回收了20多萬塊城磚,這個數字不包括已用於建築或建設過程中毀損的部分,真正流失的城磚數目驚人。
  • 25公裡南京城牆17萬塊銘文城磚信息有了永久「數字檔案庫」
    「獅子紋」肖形印磚、「金山寺」銘文磚、「合同」合文磚……這些最新發現的罕見而有趣的銘文,你在南京城牆上見過沒?記者近日從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獲悉,耗時3年的南京城牆本體磚文信息採集項目圓滿結束,順利實現了對城磚銘文的搶救性保護,讓25公裡城牆本體的17萬塊城磚信息擁有了永久「檔案庫」。
  • 古代城池的城牆、垛口、馬道
    全國所有的城池,凡是城牆,基本上都是用土做的,所 以叫做土城。如果是磚城,則是僅僅用磚塊包皮,其內部也 都做土城。漢代有一些城用磚包皮。到明代國力經濟穩固, 版圖恢復又擴大,所以明代對城牆進行大量的包磚,成為 磚城。
  • 勁道:老銀川的城牆哪去了?
    可我要告訴您,這土城牆是咱銀川留下的為數不多的老家底時,您會作何感想?寧夏史學家常說的銀川文化遺蹟「兩塔兩閣一樓一門一廟半殘牆」中的半殘牆,指的就是這裡。作為西夏國都及歷代西北軍事要塞,銀川確實有過地道而標準的城牆,老銀川人應該清晰地記得,當年的東環路、北環路、鳳凰街、南環路圍成的方形便是老銀川城牆的昔日所在。
  • 西安城牆與西安人:情感的守護
    50年代初,在制訂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總體規劃時,圍繞著城牆的保留和拆除發生過激烈的爭論。西安市城市規劃組提出總體設想:保留老城格局,工業區避開漢唐遺址,放在東西郊區,已知的名勝古蹟遺蹟將規劃為綠地,城牆和護城河將作為公園綠地保留。在當時擔任總圖繪製工作的周幹峙看來,城牆與護城河將成為「西安的一條綠色項鍊」。
  • 戊土生午月,可做城牆之土
    城牆土的概念古時城牆土都是用磚砌築而成,但磚都是用火燒製作成的。午火為爐,爐火烘烤戊土那是什麼意思?在研究丙丁火的時候,燃丙烤土取象於燒磚和篝火烤肉,燒磚是正常情況下的烤土,若是土火緊貼則為篝火烤肉,烤土取富格烤肉取貴格。
  • 明城牆小桃園南段外層坍塌
    &nbsp&nbsp&nbsp&nbsp昨天凌晨,下關小桃園公園南頭處的一段明城牆外立面發生坍塌,掉落的磚塊幾乎將城牆腳下幾件健身器材掩埋。目前,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已經採取措施搶險、加固,後續將制定維修方案,報國家文物局批准後實施。
  • 大同城牆,是一個古蹟復建理念、旅遊與現代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在古代,城牆無疑是一座堅固,協調良好,防禦力強的城市,並且已經成為外國入侵和該國城邦的敵人。在現代,經過「修復」和「重建」的城牆無疑是旅遊勝地,美術館和文物保護區。在這裡,我們使用兩個詞:「修復」和「重建」。
  • 明城牆植物譜:野菊易"相處"爬山虎最孤獨
    依附城牆「爬行」的爬山虎和薜荔、從城磚縫隙中「擠」出來的構樹和泡桐……還有無數種你可能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已經600多歲的南京明城牆養育著無數條「生命」。城牆上到底有多少種植物?有人數過。從2005年開始,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張光富博士帶領他的學生龍雙畏、張維、張俞、沈露等,經過對城牆上的植物詳盡地調查後,整理出南京明城牆植物名錄。
  • 西寧明代古城牆荒草叢生 千瘡百孔亟待修繕
    然而在七一路中醫院對面還有一段亟待保護的古城牆——明代西寧衛城城牆,歲月的侵蝕和人為的破壞已經使這段城牆上荒草叢生、千瘡百孔。現在由於城市擴建,城牆大部已被拆除,現餘北城牆一段,細心的市民在中醫院站等公交車時還可以看見城牆遺蹟一角。這段城牆也是我市僅有的一處磚包城牆。
  • 西安城牆刻滿神秘文字,本以為是遊客塗鴉,真相其實很簡單
    正因如此,西安城牆修築得十分高大堅固。古時候的西安城牆可以並排奔跑6輛馬車,現存的西安城牆寬度超過12米,相當於馬路上的四車道;周長達到13公裡,每年在城牆上都會舉辦盛大的「馬拉松大賽」。或許你曾經去過很多次西安城牆觀光遊覽,然而卻很少會低頭仔細看一看自己腳下所踩的地面。
  • 拆了古城牆修馬路?唯一倖存者告訴你,這是真事,不用懷疑
    民國時候大規模的搞城市建設,廣州古城牆被夷為平地,拆下來城牆的地基和城磚剛好用來修建馬路。現存明朝古城牆因在越秀公園內,所以得以保留。明朝古城牆城牆用堅硬的紅砂石做城基,堅固牢靠,城磚是厚大的青灰色城牆磚,明城牆會為二段,一段在進門處,一 段在鎮海樓外。鎮海樓的城牆是明朝嘉靖年間所修,距今也500年有餘。鎮海樓的古城牆是建立在鎮海樓主體基座上的,離地面高二十多米,主要是防禦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