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Kindlin-3介導β2整合素激活的分子機制

2020-12-25 澎湃新聞

Blood:Kindlin-3介導β2整合素激活的分子機制

2020-08-27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梅斯醫學 MedSci梅斯

整合素介導的中性粒細胞粘附從滾動停止開始。整合素的激活涉及構象變化,從不活躍的彎曲構象變到對配體結合(H+)具有高親和力的延伸構象(E+)。

細胞質蛋白kindlin-3是白細胞粘附所必需的;kindlin-3突變可導致白細胞粘附缺陷-III。Kindlin-3與β2整合素的胞質尾部結合的位點與Talin-1的不同。但迄今為止,Kindlin-3激活β2整合素的分子機制仍未完全明確。

在該研究中,Wen等測量了Kindlin-3和β-2整合素在中性粒細胞和HL-60細胞在流動狀態下滾動和停滯過程中構象的時空動態變化。

通過高解析度動態足跡顯微鏡和Kindlin-3-螢光蛋白(FP)融合蛋白,研究人員發現Kindlin-3在誘導H+β2整合素構象變化之前被IL-8募集到質膜上。

CXCL1處理前後中性粒細胞在血管內皮上的粘附變化

活體成像顯示,EGFP-kindlin-3重組的kindlin-3基因敲除的中性粒細胞在CXCL1刺激時在體內停滯。原代小鼠中性粒細胞中的EGFP-kindlin-3也在停滯前被招募到質膜上。停滯後,研究人員在膜近端的β-3-FP的大面積區域內發現了高親和力的Kindlin-2整合素分子的小簇。

在中性粒樣HL-60細胞中,Kindlin-3或其Pleckstrin同源基因(PH)的缺失可完全廢除H+β-2整合素的誘導。IL-8還可在停滯前觸發了游離的kindlin-3 PH結構域在質膜上的募集。

綜上所述,該研究證明Kindlin-3 PH結構域對質膜招募必不可少,而全長的Kindlin-3對於誘導高親和力的β2整合素是必不可少的。

原始出處:

Lai Wen,et al. Kindlin-3 recruitment to the plasma membrane precedes high affinity β2 integrin and neutrophil arrest from rolling. Blood. August 10,2020.

原標題:《Blood:Kindlin-3介導β2整合素激活的分子機制》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BEBC科研人員研究揭示整合素團簇生存時間依賴的細胞力學信號轉導機制
    該研究建立了整合素團簇(integrin cluster)依賴的細胞力學信號轉導模型,探討了細胞通過整合素團簇將力學信號轉導為生化信號的過程及其分子機制,從細胞骨架牽張力作用下整合素團簇生存時間的角度揭示了基質剛度依賴的細胞黏著斑激酶磷酸化水平差異的分子機制。研究成果為進一步理解「應力-生長」理論提供了重要依據。同時,研究成果也被《Science Advances》特別推薦在其主頁上。
  • 中國在血栓形成分子機制研究領域獲得進展
    新華網上海8月17日電(仇逸 章米力)著名血液學專業雜誌《血液》(Blood)日前刊出中國醫學家在血栓形成分子機制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這項為期3年半的研究認為整合素β3是血栓形成的關鍵「控制點」,如果能對整合素β3及相關信號轉導通路進行有效控制,將有助於防治血栓性疾病。
  • 激活棕色脂肪的「秘鑰」是β2腎上腺素能受體,而非小鼠的β3-AR
    然而此前,靶向被認為是介導棕色脂肪產熱作用的β3腎上腺素能受體(β3-AR)的藥物刺激在人體臨床試驗中幾乎「全軍覆沒」。口服β3-AR激動劑Mirabegron只會在最大允許劑量下引起棕色脂肪產熱的增加。這導致與β1-AR和β2-AR的脫靶結合,從而分別增加了心血管反應和白色脂肪組織的脂解。
  • 上海藥物所發現整合素aIIbβ3的種屬差異與單抗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症...
    上海藥物所發現整合素aIIbβ3的種屬差異與單抗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症相關 2018-05-28 上海藥物研究所   單抗誘導的該類食蟹猴血小板減少症已被多次報導,但鑑於對mAbs誘導的該類毒性分子機制研究不深入,相關的種屬差異認識不足,多個治療性mAbs因此而終止研發,帶給研發機構很大的經濟損失。該研究通過深入探討CH12的食蟹猴特異性血小板減少毒性的分子毒理學機制,以及其中涉及到的種屬差異,為評估和預測人體臨床試驗的不良反應提供科學依據。
  • 天然免疫中caspase活化和識別GSDMD介導細胞焦亡的完整分子機理
    然而,天然免疫中caspase在響應上遊信號後如何活化,活化的caspase又是如何特異地識別和切割GSDMD的精確分子機制仍然不清楚,這也是細胞焦亡研究的關鍵科學問題。Caspase-1和caspase-4/11屬於保守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家族,該家族因在細胞凋亡通路中發揮關鍵作用而被廣泛研究,caspase以非激活的酶原形式存在於細胞質中,在響應上遊信號後通過分子內或分子間的剪切形成由大亞基p20和小亞基p10組成的異源二聚體而激活。
  • 「珍藏版」Nature綜述|纖維化:從發生機制到藥物研發
    舉例而言,最近已顯示巨噬細胞衍生的雙調蛋白通過整合素-αV介導的TGFβ的活化誘導間充質基質細胞分化為成肌纖維細胞。先前的研究表明,「鄰近性」對於使巨噬細胞和收縮性成纖維細胞之間的相互影響至關重要。然而,截至目前仍不清楚這兩種細胞類型之間如何建立「鄰近性」。
  • 上海生科院等發現m6A修飾介導RNA降解的分子機制
    上海生科院等發現m6A修飾介導RNA降解的分子機制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6-09-22   今日/總瀏覽:6/3519
  • Cell丨非經典分泌蛋白進入膜泡的分子機制
    鑑定未知轉運體策略有趣的是除了IL-1β外,非經典分泌蛋白IL-1家族其它成員(包括:IL-1α、IL-18、IL-33、IL-36、IL-37和IL-38)以及分子伴侶(HSP5B)、糖鏈結合蛋白(galectin 1和galectin 3)、 磷脂結合蛋白(Annexin A1)和神經毒性蛋白(Tau)的分泌也受TMED10調控,提示TMED10調控一系列
  • 上海生科院等發現m6A修飾介導RNA降解的分子機制---中國科學院
    上海生科院等發現m6A修飾介導RNA降解的分子機制 2016-09-22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其中m6A結合蛋白YTHDF家族可以促進RNA的降解,但其介導的RNA降解途徑及其分子機制尚屬未知。
  • 第三節 其它免疫細胞膜分子
    第三節 其它免疫細胞膜分子   免疫細胞膜分子種類繁多,分類的方法各有不同的角度。如前所述,CD抗原主要是應用單克隆抗體等技術,對於執行各種功能的細胞膜分子所進行的分類,幾乎是包羅萬象。在CD中,實際上包括了粘附分子中部分Ig超家族成員、大部分粘合素超家族成員和所有選擇素成員。
  • 生物物理所揭示皰疹病毒免疫逃逸及宿主天然免疫調節的分子機制
    胞質核酸介導的天然免疫反應在抵抗病原體入侵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接頭蛋白STING和MAVS的磷酸化修飾對激活I型幹擾素反應是必需的。若天然免疫反應太弱,宿主則不能有效抵抗病原體的入侵;天然免疫反應過強,可能導致自身免疫疾病。STING和MAVS介導的信號通路如何被精確調控?
  • 鄧紅雨課題組揭示皰疹病毒免疫逃逸及宿主天然免疫調節的分子機制
    胞質核酸介導的天然免疫反應在抵抗病原體入侵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接頭蛋白STING和MAVS的磷酸化修飾對激活I型幹擾素反應是必需的。若天然免疫反應太弱,則宿主不能有效抵抗病原體的入侵;而天然免疫反應過強,則可能導致自身免疫疾病。
  • 研究揭示GPCR磷酸化模式如何協調抑制素介導的信號傳導
    研究揭示GPCR磷酸化模式如何協調抑制素介導的信號傳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0 16:23:07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Ron O.
  • 第 17 章 細胞信號傳導的分子機制
    ① 在完整細胞中,其濃度或分布可在細胞外信號的作用下發生迅速改變多數小分子信使的上遊信號轉導分子是酶類。這些酶被其自身的上遊信號轉導分子激活,從而催化小分子信使的生成,使其濃度在細胞內迅速升高。第二信使的濃度變化是傳遞信號的重要機制,其濃度在細胞接收信號後變化非常迅速,可以在數分鐘內被檢測出來。
  • 激素的細胞作用機制
    2.胞內受體結合的激素:即使激素受體定位在細胞質,最終也要轉入細胞核內發揮作用,因此也可視為核受體。主要有皮質醇、醛固酮、孕激素、雄激素、雌激素、鈣三醇、甲狀腺素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核受體是主要作用是調節轉錄過程,所以其發揮作用與mRNA有關,表現為刺激mRNA生成,轉錄激活。
  • 分子所肖瑞平課題組發現活性氧介導心臟保護的新機制
    近日,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肖瑞平教授課題組報導了活性氧介導心臟保護的新機制,發現在心臟缺血預適應過程中,心肌細胞活性氧水平增加,激活蛋白激酶C-δ(PKC-δ),誘導MG53蛋白分泌,介導心臟保護作用,從而為缺血性心臟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策略。
  • 新冠肺炎致死元兇:「細胞因子風暴」或由ACE2介導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是一把雙刃劍:在病毒感染過程中,它是新冠病毒的膜上結合受體,與病毒和宿主細胞的融合、入侵過程有關;在流感病毒、SARS引起炎症和急性肺損傷的情況下,ACE2促進血管緊張素II轉化為血管緊張素1-7,抑制血管緊張素II介導的NF-κB信號,從而避免大量炎症信號引發的細胞因子風暴,減緩病程。
  • 上海藥物所等揭示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因子受體的激活機制
    CRF1R和CRF2R在體內被內源性配體CRF和UCN1-3 (urocotins 1-3)激活。CRF初次在羊下丘腦中被發現,能促進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的釋放從而在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HPA)中發揮關鍵作用。
  • 研究揭示細菌ECFσ因子介導的轉錄起始分子機制
    該文主要研究了細菌ECF σ因子的結構、ECF σ因子特異性識別啟動子DNA序列,以及ECFσ因子起始轉錄的分子機制,重點探討了ECF σ因子的σ2/σ4 linker區域的結構與功能。結構顯示ECFσ因子和看家σ因子與RNAP的相互作用方式類似,識別啟動子DNA的方式類似,但是打開啟動子雙鏈的機制不同。ECFσ因子的σ2/σ4 linker區域伸入到RNAP的催化活性中心,穩定單鏈的模板鏈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