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GPCR磷酸化模式如何協調抑制素介導的信號傳導

2020-12-11 科學網

研究揭示GPCR磷酸化模式如何協調抑制素介導的信號傳導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0 16:23:07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Ron O. Dror、Matthieu Masureel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GPCR磷酸化模式如何協調抑制素介導的信號傳導。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12月8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上。

使用原子級模擬和定點光譜法,研究人員揭示了G蛋白偶聯受體(GPCR)的磷酸化如何通過對抑制素的結合和構象來影響其行為。研究人員發現,有利於結合的模式不同於那些傾向於激活相關構象變化的模式。結合和構象都更多地依賴於磷酸根的排列而不是它們的總數,在不同位置的磷酸化有時發揮相反的作用。磷酸化模式選擇性地支持各種各樣的抑制素構象,從而不同方式影響抑制素位點。

研究人員還揭示了這些現象的分子機制。這項工作揭示了「條形碼」猜想的結構基礎,並對功能選擇性GPCR靶向藥物的設計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抑制蛋白與磷酸化的GPCR的結合控制著細胞信號傳導的許多方面。對於給定的GPCR,磷酸根的數量和排列方式可能會發生很大變化,並且不同的磷酸化模式會觸發不同的抑制素效應。

附:英文原文

Title: How GPCR Phosphorylation Patterns Orchestrate Arrestin-Mediated Signaling

Author: Naomi R. Latorraca, Matthieu Masureel, Scott A. Hollingsworth, Franziska M. Heydenreich, Carl-Mikael Suomivuori, Connor Brinton, Raphael J.L. Townshend, Michel Bouvier, Brian K. Kobilka, Ron O. Dror

Issue&Volume: 2020-12-08

Abstract: Binding of arrestin to phosphorylated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s) controlsmany aspects of cell signaling. The number and arrangement of phosphates may varysubstantially for a given GPCR, and different phosphorylation patterns trigger differentarrestin-mediated effects. Here, we determine how GPCR phosphorylation influencesarrestin behavior by using atomic-level simulations and site-directed spectroscopyto reveal the effects of phosphorylation patterns on arrestin binding and conformation.We find that patterns favoring binding differ from those favoring activation-associatedconformational change. Both binding and conformation depend more on arrangement ofphosphates than on their total number, with phosphorylation at different positionssometimes exerting opposite effects. Phosphorylation patterns selectively favor awide variety of arrestin conformations, differently affecting arrestin sites implicatedin scaffolding distinct signaling proteins. We also reveal molecular mechanisms ofthese phenomena. Our work reveals the 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long-standing 「barcode」hypothesis and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design of functionally selective GPCR-targeteddrugs.

DOI: 10.1016/j.cell.2020.11.014

Source: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1531-2

Cell:《細胞》,創刊於1974年。隸屬於細胞出版社,最新IF:36.216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揭示植物硝酸鹽信號傳導通路
    細胞膜定位的硝酸鹽轉運蛋白NRT1.1(擬南芥AtNRT1.1和水稻NRT1.1B)作為硝酸鹽受體(sensor),可以感知外界硝酸鹽信號並觸發下遊應答基因表達。然而,長期以來NRT1.1如何傳導硝酸鹽信號的分子機制卻不清楚,這也是制約全面理解硝酸鹽信號通路的核心問題。
  • BEBC科研人員研究揭示整合素團簇生存時間依賴的細胞力學信號轉導機制
    該研究建立了整合素團簇(integrin cluster)依賴的細胞力學信號轉導模型,探討了細胞通過整合素團簇將力學信號轉導為生化信號的過程及其分子機制,從細胞骨架牽張力作用下整合素團簇生存時間的角度揭示了基質剛度依賴的細胞黏著斑激酶磷酸化水平差異的分子機制。研究成果為進一步理解「應力-生長」理論提供了重要依據。同時,研究成果也被《Science Advances》特別推薦在其主頁上。
  • 定量磷酸化蛋白質組學 nature新發,擬南芥植物氣孔免疫調節機制
    研究團隊結合生化實驗和定量磷酸化蛋白質組學技術,揭示了擬南芥鈣離子滲透通道OSCA1.3控制免疫信號傳導期間氣孔關閉的機制。BIK1協調多個由病原相關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s)或損傷相關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觸發的免疫輸出。
  • 中國科學家揭示植物硝酸鹽信號傳導通路和氮磷營養平衡分子機制
    細胞膜定位的硝酸鹽轉運蛋白NRT1.1(擬南芥AtNRT1.1和水稻NRT1.1B)作為硝酸鹽受體(sensor),可以感知外界硝酸鹽信號並觸發下遊應答基因表達。然而,長期以來NRT1.1如何傳導硝酸鹽信號的分子機制卻不清楚,這也是制約全面理解硝酸鹽信號通路的核心問題。
  • 磷酸化狀態:RNF43的抑癌開關
    ENF泛素連接酶RNF43通過誘導Wnt受體捲曲的降解來負調控Wnt信號的傳導。在這項研究中,我們發現RNF43活性需要在保守的絲氨酸三聯體上進行磷酸化。RNF43的這種磷酸調節是斑馬魚發育和小鼠腸道類器官的生長所必需的。RNF43是一種E3泛素連接酶,可以通過誘導Frizzled(捲曲蛋白,Wnt信號通路受體蛋白)的降解來負調控Wnt信號轉導通路。
  • 中樞神經醯胺信號傳導介導肥胖引起的性早熟
    中樞神經醯胺信號傳導介導肥胖引起的性早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2 13:26:51 西班牙科爾多瓦大學和雷納索非亞大學醫院Manuel Tena-Sempere和Juan Manuel Castellano
  • 生物物理所揭示肌醇多磷酸激酶IPMK抑制轉錄因子TFEB的液-液相分離...
    ,該文揭示了肌醇多磷酸激酶IPMK通過調節轉錄因子TFEB的液-液相分離,進而調控自噬活性和溶酶體產生的機制。進一步研究發現,IPMK對自噬活性的調控依賴於轉錄因子TFEB的活性。敲減TFEB能夠抑制IPMK敲除細胞中異常增強的自噬活性和增多的溶酶體。TFEB是調控自噬-溶酶體通路相關基因的關鍵轉錄因子,目前已發現多種信號通路通過影響TFEB的磷酸化水平,來控制其入核轉運進而調控自噬。然而,IPMK敲除不影響TFEB的磷酸化和入核水平。
  • 研究揭示植物中引導生長素運輸的機制
    研究揭示植物中引導生長素運輸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1 21:59:30 奧地利科學與技術研究院Jií Friml研究組揭示了植物中引導生長素運輸的機制。
  • 第 17 章 細胞信號傳導的分子機制
    (一)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酶是信號通路開關分子蛋白質的可逆磷酸化修飾是最重要的信號通路開關: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與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催化蛋白質的可逆性磷酸化修飾,對下遊分子的活性進行調節。蛋白質的磷酸化修飾可能提高其活性,也可能降低其活性,取決於構象變化是否有利於反應的進行。
  • ...院化生學院炎症代謝課題組系列研究揭示抑制PFKFB3介導的糖酵解...
    丙酮酸水平降低導致對PHDs的抑制能力減弱,使細胞中HIF2A被降解增多,最終使生長因子、促炎細胞因子和細胞黏附因子的表達降低,進而抑制肺血管平滑肌細胞的異常增殖,以及肺血管周炎症細胞的浸潤,抑制了缺氧誘導的肺動脈高壓的發展(圖1)。該研究成果於2019年6月發表在PNAS。
  • 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王西瑤教授:定量磷酸化蛋白質組學和靶向蛋白質組技術揭示馬鈴薯休眠萌芽的調控通路
    定量磷酸化蛋白質組學和靶向蛋白質組技術揭示馬鈴薯休眠萌芽的調控通路研究背景:馬鈴薯在世界各地深受歡迎,具有重要的產業價值。提但是馬鈴薯發芽問題(有毒)嚴重製約了馬鈴薯的健康食用。解決這一問題,除了先進的加工技術之外,利用生物技術手段從上遊抑制馬鈴薯的發芽,也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揭示植物硝酸鹽信號傳導通路—新聞—科學網
    日前,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儲成才團隊首次在植物中建立了硝酸鹽信號從細胞膜受體到細胞核內的核心轉錄因子完整的傳導通路,相關論文在最近的
  • 三、PCR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
    三、PCR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   BCR的交聯可以激活多種酪氨酸激酶,引起許多蛋白酪氨酸磷酸化,酪氨酸激酶底物有Igα和Igβ鏈、LC的γ1和γ2異型、p21ras蛋白以及PI-3K等。這些分子發生要酪氨酸磷酸化後可被激活,從而介導信號的傳導。
  • 肌醇多磷酸激酶通過抑制轉錄因子TFEB的液-液相分離調控自噬活性
    ,該文揭示了肌醇多磷酸激酶IPMK通過調節轉錄因子TFEB的液-液相分離,進而調控自噬活性和溶酶體產生的機制。進一步研究發現,IPMK對自噬活性的調控依賴於轉錄因子TFEB的活性。敲減TFEB能夠抑制IPMK敲除細胞中異常增強的自噬活性和增多的溶酶體。TFEB是調控自噬-溶酶體通路相關基因的關鍵轉錄因子,目前已發現多種信號通路通過影響TFEB的磷酸化水平,來控制其入核轉運進而調控自噬。出乎意料的是IPMK敲除不影響TFEB的磷酸化和入核水平。
  • 【學術前沿】韓家淮/莫瑋合作揭示解除Caspase-8對Necroptosis抑制...
    體內和體外研究的大量證據表明,caspase-8通過剪切RIP1/RIP3破壞壞死小體(necrosome)的穩定性,從而阻滯壞死樣凋亡的誘發【2】。Caspase-8基因敲除的小鼠胚胎會自發產生RIP3-MLKL介導的壞死樣凋亡,導致胚胎死亡【2,3】;而大多數細胞系都需要抑制caspase-8活性,如額外添加caspase抑制劑如zVAD,才能發生壞死樣凋亡。
  • 【科技前沿】張宏團隊揭示自噬調控新機制:IPMK通過抑制轉錄因子...
    近年研究發現,轉錄因子、轉錄中介體Mediator和RNA聚合酶等轉錄組份通過液-液相分離形成轉錄凝聚體(transcriptional condensates),激活下遊基因轉錄【1-3】。但是當沒有受到轉錄信號刺激時,這些液-液相分離的轉錄因子與其他轉錄組分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如何被調控的尚未被闡明。
  • 科學家揭示內質網鈣離子通道三磷酸肌醇受體在胚胎幹細胞
    該研究揭示了IP3Rs家族在調控胚胎幹細胞(ESCs)向造血和心肌譜系分化命運決定中的重要作用和其作用機制。細胞分化命運的決定依賴於多種信號分子和轉錄因子精確而嚴格的調控。鈣離子(Ca2+)是細胞內重要的第二信使,參與調控細胞的增殖、凋亡和分化等多種重要生理過程,但對其在哺乳類細胞的確切調控作用和調控通路了解甚少。
  • 研究揭示白細胞介素33抑制肺部固有γδT細胞反應的機制
    研究揭示白細胞介素33抑制肺部固有γδT細胞反應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30 15:12:43 白細胞介素(IL)-33通過激活調節性T細胞(Treg)來抑制肺部固有的
  • 國防科大合成生物學研究團隊揭示微重力先天性免疫新機制
    該論文建立了地基模擬微重力下先天性免疫研究的動物模型,揭示了TRIM25介導的正反饋免疫調節環路受阻是模擬微重力下先天免疫功能失調的關鍵因素。與此同時,該論文登上了該期刊2021年第一期的封面。全基因組表達譜分析結果全面揭示了斑馬魚胚胎中響應微重力的先天性免疫相關基因,發現抗病毒先天性免疫系統中的炎症免疫響應、先天免疫應答、NF-κB信號通路和病毒響應機制在微重力環境下均存在顯著抑制。
  • 高通量蛋白質組和磷酸化組分析揭示化療藥物耐藥性和糖酵解過程的...
    在此背景下,如何全面系統地理解耐藥性產生的機理是當前癌症研究的熱點之一。最近,德國慕尼黑理工大學的研究者在國際著名期刊Cancer Research發表論文,綜合分析了拉帕替尼敏感和耐藥細胞系中的蛋白質組和磷酸化組,發現AKT信號通路和糖酵解過程在耐藥細胞系中發生顯著改變,並可以作為針對性的治療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