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義程:構築良好政治生態的行動指南

2020-12-20 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理性審視我們黨面臨的紛繁複雜的國內外環境的基礎上,從黨和國家全局的戰略高度出發,針對新時代的政治生態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政治生態建設規律性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塑造良好政治生態的行動指南。全面把握新時代政治生態建設的豐富內涵,對於切實營造積極向上、幹事創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更好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時代政治生態建設是全面提升政黨質量的現實選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健康潔淨的黨內政治生態」是生成「黨的優良作風」、保持「黨的旺盛生機」、「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的重要條件,「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非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標誌」。

  新時代政治生態建設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迫切需要。政治生態是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綜合體現,風清才能氣正、氣正才能心齊,心齊才能事成。政治生態同自然生態一樣,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汙染,一旦出現問題再想恢復就要付出很大代價。有鑑於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是持之以恆正風肅紀、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鍛造優良黨風政風、確保改革發展目標順利實現的重要保障。

  新時代政治生態建設基本方略,主要包括七大方向性舉措,系統化地形成了七個「一以貫之」的整體布局。

  一以貫之地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黨不到位是造成政治生態惡化的根本原因。因此,為了全面淨化政治生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重整行裝再出發,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開創全面從嚴治黨新局面。

  一以貫之地推進作風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以改進作風來優化政治生態的基本思路,即為了「努力營造廉潔從政的政治生態」,「抓作風問題就要積小勝為大勝,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通過抓黨風政風帶社風民風」。

  一以貫之地開展反腐敗鬥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嚴懲腐敗分子……黨內如果有腐敗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態必然會受到汙染……必須做到有腐必反、除惡務盡」。「要全面淨化黨內政治生態,堅決糾正各種不正之風,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不斷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一以貫之地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為了「全面淨化黨內政治生態」,必須「要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同時,要「要尊崇黨章,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自覺抵制商品交換原則對黨內生活的侵蝕」。

  一以貫之地堅持正確選人用人。明確選人用人標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這個20字好幹部標準。同時,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完善幹部考核評價機制,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

  一以貫之地抓住關鍵少數。習近平總書記深刻認識到,營造良好從政環境,要從各級領導幹部首先是高級幹部做起,必須抓住「關鍵少數」。為此,他對高級幹部尤其是中央委員會成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提出了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 「五個過硬」的要求。

  一以貫之地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注重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倡導和弘揚忠誠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鬥、清正廉潔等價值觀,旗幟鮮明抵制和反對關係學、厚黑學、官場術、「潛規則」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斷培厚良好政治生態的土壤。

  (作者為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蘇州大學基地研究員、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相關焦點

  • 營造良好政治生態「三要訣」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黨校校長劉雲山出席並講話,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努力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提出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加強黨的建設,必須營造一個良好的從政環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這一命題,切中當下幹部隊伍作風狀況要害,針砭了官場環境的時弊,對深入推進黨的作風建設,端正選人用人風氣,踐行為民、務實、清廉的宗旨至關重要。
  • 淺析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的意義
    習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有一個良好政治生態。政治生態汙濁,從政環境就惡劣;政治生態清明,從政環境就優良。政治生態和自然生態一樣,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汙染,一旦出現問題,再想恢復就要付出很大代價。
  • 以良好政治文化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全面推進,其中政治文化建設作為政治建設的基礎性建設,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
  • 良好的政治生態是「拼」出來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認真貫徹中央關於從嚴治黨的部署要求,鮮明提出並嚴格落實管黨治黨「八個務必從嚴」,認真解決班子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推動形成良好政治生態。全國兩會期間,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3月13日四川日報)對一個地方來講,風氣正,環境就好、人心就齊、事業就順。
  • 深刻認識全面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的重大意義
    2016年9月18日,山西召開全面構建良好政治生態推進會,省委書記駱惠寧同志作重要講話,進一步分析全省管黨治黨形勢,明確全面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的方針、目標和重點任務。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貫徹省委決策部署和駱惠寧書記講話精神,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全面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的重大意義,不斷增強貫徹省委部署要求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為全面構建良好政治生態,不斷塑造山西美好形象、逐步實現山西振興崛起作出努力。
  • 發揮宣傳職能作用 推動形成良好政治生態
    ——省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解讀《嚴守政治紀律嚴明政治規矩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十項規定》□本報記者 張立東《嚴守政治紀律嚴明政治規矩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十項規定》充分體現了省委堅定不移打一場懲貪治腐、正風肅紀、刷新吏治的攻堅戰和持久戰,以良好的政治生態推進「四個全面」、實現「兩個跨越」、譜寫中國夢四川篇章的堅定決心和責任擔當
  • 青島市生態環境局構建良好政治生態促進生態環境事業發展
    生態環境監測人員現場採集海水水樣。  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讓人宜居樂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讓事業蓬勃發展。近年來,山東省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大力推進政治生態建設,堅持以政治清明促生態文明,以政治清明促擔當作為,有力激發了廣大黨員幹部的幹事創業熱情,推動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科學發展。青島市生態環境局被山東省評為「生態環境系統市級綜合工作先進集體」,被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評為「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先進集體」。
  • ...充分認識全面從嚴治黨、鞏固發展良好政治生態對我州工作的重要性
    省委十屆九次全會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堅決推動中央管黨治黨決策部署要求在四川具體化,審議通過《關於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嚴格黨內監督,鞏固發展良好政治生態的決定》,對推動全省深化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確保鞏固和發展風清氣正、崇廉尚實、幹事創業、遵紀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構建良好政治生態要把握好三層關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建設正氣充盈的黨內政治文化,努力實現黨內政治生態風清氣正。黨內政治生活、政治生態、政治文化是相輔相成的。黨員幹部面對複雜、嚴峻的從政考驗,要始終堅持汲取先進政治文化營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實現三者的有機統一,努力營造正氣弘揚的大氣候。
  • 新華時評:加強黨性修養 淨化政治生態
    原標題:新華時評:加強黨性修養 淨化政治生態 千裡之堤,毀於蟻穴。黨性修養的放鬆是最危險的隱患,制度堤壩的「管湧」是最嚴重的險情。
  • ...政治知識:易錯易混點知識點梳理—營造良好政治生態_北京中公教育
    黨的十九大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在考查中關於黨的知識點在事業單位考試中是容易涉及了,尤其是黨的政治建設,而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是政治建設的基本內容,也是我們考試中易混易考的知識點。
  • A106政治生態評價及政治生態建設情況的報告
    A106政治生態評價及政治生態建設情況的報告投稿:晉陽公 全文6400字 30片  現將2019年政治生態評價及政治生態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政治生態總體評價  2019年,xx局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堅持把政治生態作為檢驗管黨治黨是否有力的重要標尺,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全局呈現積極向上、幹事創業、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為xx改革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障。
  • 著力構建良好的社會輿論生態
    原標題:著力構建良好的社會輿論生態 隨著資訊時代和網絡社會的不斷發展,以網際網路輿論為主要代表的社會輿論及其生態變化,已經充分地展現出了其對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複雜而深刻的影響。為此,新形勢下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最大限度地凝聚社會共識,必須關注社會輿論生態的變化與發展。   社會輿論生態治理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內容。
  • 新時代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動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是指導高校做好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動指南。
  • 陳俊:高質量開展巡察工作 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對巡察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持續用力不鬆勁、一錘接著一錘敲,以巡察工作的高質量開展,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追趕超越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陳俊要求,要按照有形覆蓋與有效覆蓋相統一的原則,堅守職能定位,發揚鬥爭精神,如實反映情況,從嚴從實開展監督執紀問責,切實形成警示震懾效應。
  • 網站負責人:牢記使命營造良好網絡生態-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
    中經網與母媒體《經濟日報》聯合推出大型專題「砥礪奮進的五年」,全面回顧十八大以來的經濟建設成就;積極參與中宣部、中央網信辦組織的「脫貧攻堅」、京津冀協同發展等一系列主題報導,宣傳我國改革發展的大好形勢;獨家策劃「推動中國」「中國品牌」「一帶一路·中企在行動」等傳播項目,主動講好中國經濟故事,為迎接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健康的網絡輿論生態。
  • [人民日報]政治生態如何「山清水秀」
    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提出「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後,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參加江西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強調,「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  自然界有生態,政治也有生態。如果說前者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後者則關係到人們的精神健康。
  • 【政治生態看忻城】「兩個生態」的扭轉
    去年以來,忻城縣委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提出「圍繞打贏脫貧摘帽攻堅戰、推進政治生態建設與自然生態建設齊頭並進」的工作思路,2019年10月印發了《忻城縣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和自然生態專項治理方案》,以實施政治生態、自然生態「兩個生態」專項治理為抓手
  • 國平:政治生態靠什麼實現山清水秀
    」問題:「要著力淨化政治生態,營造廉潔從政良好環境」「政治生態汙濁,從政環境就惡劣;政治生態清明,從政環境就優良。」  這並不是總書記首次強調政治生態問題。從公開報導看,去年七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就強調:加強黨的建設,必須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此後在多個重要場合都有闡述。這表明,淨化政治生態已經成為管黨治黨的一個重大目標,清明的政治生態是治國理政必須的健康環境。
  • 2021甘肅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營造良好政治生態,以幫助大家備考。一、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內容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是黨的政治建設的基礎性、經常性工作。要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增強黨內政治生活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堅持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堅決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堅決反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二、涉及的相關記憶性的考點1.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地位:黨的政治建設的基礎性、經常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