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定點掛鈎助力聯繫點 因地制宜提升扶貧精準度

2020-12-23 新華社客戶端

泰順是浙江最南端的山區縣,隸屬溫州市,距離省城杭州400多公裡,也是該省26個加快發展縣之一。1997年,浙江建立定點掛鈎扶貧制度,23年來,省紀委監委機關專門成立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和駐村幫扶工作組,先後選派7位副秘書長、11任農村指導員,幫扶泰順4個鄉鎮12個村,累計落實項目80多個、資金8500多萬元,一步一步幫扶當地脫貧奔小康。

以茶興鄉鋪就富民之路

「1997年的泰順,貧困程度真的超乎想像。結對幫扶的萬排鄉,多數村集體經濟為零。當地一座水電站吸引了我們的注意,通過多方協調,水電站自主經營的第一年分紅就解決了5個『空殼村』問題。」時任省紀委幫扶工作組的有關負責人回憶道。23年後的今天,萬排水電站已成為當地最大水電站,每年收益達40萬元,大部分用於各村公益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

時隔一年,省紀委扶貧接力棒交到了時任省紀委副秘書長方芳手裡。幫扶工作組在對萬排鄉深入調研後,為當地梳理出一條「以茶興鄉,產業並舉」的富民之路。

搞農業,紀委幹部是「門外漢」,怎麼辦?幫扶工作組邀請了專家到當地指導,引進了浙農117、龍井43等新優品種,在一次次組織實用技術培訓和規劃基地選址後,將第一筆70萬元的幫扶資金投入上排村茶葉示範基地建設。此後3年間,當地所有的村子都建起了茶葉示範基地,全鄉茶園實現了良種化。

方芳退休後,繼任的省紀委副秘書長曾江一在此基礎上,狠抓茶葉附加值提升。幫扶工作組引導當地成立茶葉專業合作社,與企業籤訂單,同時幫助茶廠在大城市建立銷售網點,形成了「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市場」的產業發展模式。

生態旅遊帶動整村提升

村尾村是省紀委在2012年結下的「新親戚」,也是2019年開始精準幫扶的唯一結對點。村尾村山清水秀,擁有古道、古樹、古廊橋、古民居、古民俗等「五古」資源,但地處偏遠、基礎設施落後,多年來「養在深閨無人識」。

「村尾村山林多田地少,發展種植業很難形成規模。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發展旅遊業才是最好的出路,現在最緊要的是提升村莊整體環境。」幫扶工作組深入調研後的一席話,得到當地幹部群眾的認可。不久,20幢民房改造項目落地,原本普通的民房變成了整齊劃一的白牆黑瓦。

民房改造後緊接著是推進強弱電「上改下」項目,但線路「上改下」涉及諸多部門。幫扶工作組連續跑了多家主管單位,一次次爭取政策和項目資金的幫助,經過3個月的施工,村尾村成了全縣強弱電「上改下」第一村。

隨著村尾村「美麗鄉村」的品牌越來越響,原本冷清的小山村逐漸熱鬧起來。但狹窄的通村唯一公路仙嶺線成為制約旅遊發展的瓶頸。

2019年初,幫扶工作組經過調研,決心把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作為新一輪精準幫扶的重點。此後,幫扶工作組協調省交通廳落實扶持資金,協商電信、移動、國家電網等遷移沿路杆線。現在,仙嶺線拓寬工程已經如期通車,原來不足4.5米的路面拓寬到了6米。

「路一通,外地遊客就多了,下個星期的民宿和農家樂已經提前被預約了,真的是『一路通、路路通』了!」村尾村委會主任潘成注樂呵呵地說道。

清廉村居建設推動基層治理

隨著村尾村一系列建設項目的穩步推進,村級財務支出大幅增多,如何管住人、財、物尤為重要。

「在幫扶工作中,我們注重發揮省紀委監委政治機關優勢,堅持資金籌集、項目推進和黨建引領、廉潔建設兩手抓,著力推動構建鄉村善治新格局,打造清廉村居建設的示範點。」 現任駐村指導員、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張壽利介紹。

為此,幫扶工作組協同泰順縣紀委監委,以省紀委監委部署開展的「強化清廉村居建設,有力推動基層治理」專項工作為契機,把全省各地湧現出來的好做法,因地制宜「移植」到村尾村。

「我們村正在實施一個『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項目,大家有什麼好的想法都提一提。」今年7月25日,在新開闢的村民議事監督廣場上,一場議事會正在進行著,幫扶工作組、村「兩委」幹部還有村民們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為村裡即將實施的民生項目建言獻策。

「現在只要是涉及到村尾村的大事小事,都會在村民議事監督廣場上公開講,老百姓猜疑少了,我們做事也更踏實。」潘成注說。

去年年底,村尾村集體總收入已達到34.78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395元。

23年來,從杭州到泰順的400多公裡路上印下了無數車轍,也刻下了一任任扶貧幹部對泰順群眾的深厚情誼。(記者 顏新文 通訊員 陳信翰 林正瑜)

相關焦點

  • 強化責任擔當 突出公安特色 助力脫貧攻堅 ——公安部定點扶貧工作...
    (原標題:強化責任擔當 突出公安特色 助力脫貧攻堅 ——公安部定點扶貧工作掃描)
  • 元江:脫貧摘帽不摘責任 情系聯繫點「走親戚」成常態
    ……這是近日元江縣紀委監委組織紀檢監察幹部來到結隊幫扶聯繫點——羊街鄉浪支村「走親戚」,在哈尼『十月年』到來之前再次進村入戶與各自的「親戚」拉家常的一組畫面。自2011年以來近10年的時間裡,儘管該縣紀委監委的領導幾易其人,但持續開展「掛包幫、轉走訪」工作的力度未減,一直積極為掛鈎幫扶的羊街鄉浪支村委會出謀劃策,多方協調,先後實施了人飲工程、硬化了鄉村道路、因地制宜調整了產業結構,助力全村紮實推進脫貧攻堅鞏固提升。
  • ——北京科技大學定點扶貧秦安縣宣傳材料
    2012年,北京科技大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與秦安縣結對建立定點幫扶關係,由此雖遠隔千裡,但真情相接。北科大領導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校領導每年親自帶隊組織幹部、專家赴秦安考察調研,至今達268人次,先後選派3名幹部長期在縣、村掛職,4名研究生在秦安支教,選派專家學者開展培訓諮詢等。
  • 清華大學堅持定點扶貧不斷線 助力南澗縣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清華大學將定點扶貧雲南省大理州南澗彝族自治縣作為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責任、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工作、深化校地合作的重要舉措,在幫扶南澗縣於2019年4月脫貧摘帽後,持續加大資源投入,堅持「標準不降、決心不變、工作不松、架子不散、力量不斷、措施不減」,助力南澗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推進鄉村振興。  強化責任擔當,健全幫扶工作體系。
  • 武漢理工大學集中優勢做好定點扶貧工作
    武漢理工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深入落實教育部定點扶貧工作部署要求,把定點扶貧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充分發揮學校組織、科技、資源、校友等方面優勢和力量,切實做好定點扶貧各項工作,助力陝西省石泉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發揮組織優勢,強化領導夯實政治保障。學校黨委常委會每兩周專題研究部署一次定點扶貧工作。
  • 自然資源部:增減掛鈎政策釋放千億紅利助力扶貧
    自然資源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6年以來,允許集中連片的特困地區、國家級貧困縣以及省級貧困縣增減掛鈎節餘指標在省域範圍內流轉使用。2018年以來,允許「三區三州」及其他深度貧困縣增減掛鈎節餘指標由國家統籌跨省域調劑使用。通過實施跨區域的增減掛鈎政策,統籌了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的空間資源,為貧困地區提供了超過千億人民幣的「真金白銀」。
  • 華中農業大學抓好定點扶貧工作 助力湖北省建始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華中農業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落實教育部關於做好定點扶貧工作的部署要求,以黨建扶貧強志、以產業扶貧強技、以社會扶貧強效、以教育扶貧強智,助力湖北省建始縣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以黨建扶貧強志,鑄魂領航夯實基層攻堅堡壘。壓實責任鏈條,建立校黨委全面負責、學院黨委和機關黨組織具體落實的定點扶貧工作責任制。
  • 助力脫貧攻堅持久戰 探索金融扶貧譜新篇
    普惠金融提升貧困地區金融服務獲得性  普惠金融注重金融服務的全面性和普遍性,即讓每一個個體都可以平等享受金融服務。我國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這就要求金融機構提高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覆蓋面、滲透率。光大銀行在助力脫貧攻堅戰中,充分發揮其網點網絡、信息科技和人才資金等優勢,引導金融資源流向農村地區,提高貧困地區的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 長安大學紮實推進定點扶貧工作
    長安大學紮實推進定點扶貧工作 2019-03-11 來源:長安大學   長安大學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緊密結合定點扶貧縣陝西省商南縣脫貧攻堅需求
  • 用心用情 盡心盡力——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開展定點扶貧工作紀實
    部黨組高度重視定點扶貧工作,將定點扶貧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深入推進,特別是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以來,部黨組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成立由部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部扶貧攻堅領導小組,研究制定《關於做好「十三五」期間定點扶貧工作的通知》《定點扶貧三年行動計劃》以及年度幫扶計劃等系列文件,創新組團幫扶機制和部縣聯席會議制度,多措並舉支持定點扶貧縣脫貧攻堅工作。
  • 人民日報客戶端:中國郵政 探索定點扶貧路徑,助力縣區全面脫貧
    陝西省洛南縣扶貧開發局的一位負責人說。  事實上,以朝天椒種植為代表的產業式扶貧,只是中國郵政集團在當地精準扶貧的一個縮影,中國郵政在定點扶貧縣區的幫扶舉措遠不止於此,一切還得從20年前說起。  普惠+精準,既顧及面又顧及點  商洛地處秦嶺腹地,既是革命老區,也是連片深度貧困地區。
  • 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領導赴祥雲縣下莊鎮開展定點扶貧調研
    本報訊 11月11日,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馬永福一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祥雲縣委書記王正林等領導陪同下,赴祥雲縣下莊鎮開展定點扶貧調研,在大倉社區與縣鎮村各級幹部座談,共謀發展策略。
  • ——天津大學紮實做好宕昌縣定點扶貧工作
    六年裡,學校結合自身優勢與特色,充分發揮人才、教育、科技資源優勢進行對口支援,精準、有力、紮實推進定點扶貧宕昌縣工作。  傾「心」扶貧——完善領導機制,強化扶貧力量   2013年,學校專門成立定點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協調學校各職能部門和全校師生參與定點幫扶,形成工作合力。
  • 扶貧路上「建」新功——建行河南省分行定點幫扶陳集村蝶變掠影
    近年來,建行河南省分行先後派駐三任第一書記協助陳集村「兩委」班子,從自身做起,從組織建設抓起,切實提升凝聚力,助力將該村「兩委」班子打造成一支能打敢拼的幹部隊伍。該行22個支部與陳集村68個貧困戶「手拉手」結對子,建立了定點扶貧工作檯帳,制定了精準扶貧行動方案,為陳集村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規劃了清晰的線路圖和時間表。 計之長遠 培育扶貧產業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發展產業是重要抓手,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久之計。
  • ——中央美術學院定點扶貧典型案例
    2013年4月,在教育部滇西幫扶計劃和組織安排下,我校開始掛鈎幫扶雲南劍川。三年來,我校堅持「關注現實、服務社會」的辦學傳統,發揮藝術人才薈萃、藝術資源豐富的優勢,立足劍川、輻射大理,在挖掘民族文化藝術資源、推動民族工藝產業發展、助力藝術人才培養等方面不斷開拓實踐,並將縣校合作進一步擴展到州校合作,為滇西經濟社會和文化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 萬立駿在江西上饒調研僑聯定點扶貧工作
    原標題:萬立駿在江西上饒調研僑聯定點扶貧工作 為貫徹中央精神、抓好定點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10月20至21日,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在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調研僑聯定點扶貧工作。僑聯組織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參與定點扶貧、助力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政治責任,持續用力,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服務僑胞中發揮作用、展現作為。 關於僑聯組織如何更好貫徹中央精神、抓好定點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萬立駿提出三個方面要求。
  •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帶隊到科左中旗推進定點扶貧工作
    10月16日,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一行到科左中旗推進定點扶貧工作,先後深入協代蘇木哈久嘎查蒙深農產品扶貧車間,詳細了解了帶貧減貧機制及運行模式、線上銷售等情況;實地了解了協代蘇木中心校教育教學及援建科技樓項目建設情況;現場查看了協代蘇木千畝元寶楓基地建設情況
  • 信義街道:因地制宜謀出路 產業扶貧促增收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信義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結合轄區實際,因地制宜謀出路 ,產業扶貧促增收,走出了具有信義特色的脫貧攻堅之路。今天的「鄉村振興這一年」特別節目,我們就來看看信義街道的脫貧攻堅之路。渭南經開區信義街道下轄11個行政村,92個村民小組43個自然村,共有6659戶279950口人,耕地面積5.12萬畝,屬於典型的城鄉結合鎮辦。
  • 吉首市委宣傳部到扶貧聯繫點開展中秋走訪慰問
    在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之際,為讓困難群眾、低保戶能夠過上一個歡樂、祥和、幸福的傳統中秋節日,9月11日,吉首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向洪瓊帶領市委宣傳部、市文聯黨員幹部深入到駐村扶貧聯繫點矮寨鎮補點村走訪慰問結對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落實「幫扶一月一走訪、問題一月一清零、情況一月一報告」要求,深入推進「戶幫戶親幫親.互助脫貧奔小康」活動,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成效,並送去節日美好祝福。
  • 福建省霞浦縣竹江村因地制宜助力村民脫貧
    近年來,福建省霞浦縣竹江村因地制宜做大做強傳統產業,養殖海帶面積達5800多畝,助力當地村民脫貧致富。 圖為12月27日漁民在海上抓緊播種海帶苗。(責編:楊陽(實習生)、張雨) 推薦閱讀 易地扶貧搬遷稅收優惠政策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