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西市密山市柳毛鄉助力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
水泥路寬闊平坦,通達各戶;道路兩旁、房前屋後綠樹成蔭,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村民怡然自樂,展現著新時代農村的新風貌……這是記者走進密山市柳毛鄉,一幅多姿多彩的優美畫面映入眼帘。柳毛鄉位於密山市東部,距離市區25公裡,下轄7個行政村,32個自然屯,37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10215人,農業種植以水稻、玉米為主;菌類發展、雜糧、外出勞務、畜牧業養殖正在成為當地農民致富增收的新途徑。
-
助力脫貧攻堅持久戰 探索金融扶貧譜新篇
光大銀行在助力脫貧攻堅戰中,充分發揮其網點網絡、信息科技和人才資金等優勢,引導金融資源流向農村地區,提高貧困地區的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的工作要求,為提高信貸支持力度,以信貸資源催生發展動力,截至11月末,光大銀行永州新田支行、婁底新化支行表內貸款餘額7.49億元,較年初新增2.48億元,重點支持了新化支行支持舊城改造,投放新化縣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資有限公司棚改貸款3億元、為新化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員投放1萬元至5萬元不等的扶貧信用貸款,湘西分行還為吉首富華扶貧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發放1億元項目貸款資金等,不斷將金融活水融入貧困地區,多點開花助力脫貧攻堅
-
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造血式」扶貧助力對口幫扶地高質量脫貧
因地制宜 規劃引導產業發展對大瀝扶貧幹部而言,群眾有了脫貧的欲望,增強幫扶地區造血功能,使群眾就地就業是幫扶工作的長遠之計。大瀝扶貧幹部趁熱打鐵,在科學調研,因地制宜,精準規劃的基礎上,投入幫扶資金,規劃引導當地產業發展。大瀝幫扶幹部採取長短結合的形式來規劃引導當地產業發展。
-
【脫貧攻堅在涼山】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讓彝區百姓摘掉「貧困...
村民俄的曲西的新舊屋子。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溫維娜/攝 賈古爾哈的生活變化得益於村內因地制宜發展的特色產業。 村民俄的曲西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孩子上學的壓力大,家裡缺乏勞動力,小小的五口之家沒什麼增收的技能,之前一直擠在小小的土房子裡。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之後,按照村裡提供的增收思路,俄的曲西通過養豬、養雞和參與其他扶貧項目,現在一年最多能拿到3萬多元。 錢袋子鼓起來了,如何減少村民的生活成本?
-
信義街道:因地制宜謀出路 產業扶貧促增收
相較於「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特困地區來說,貧困發生率雖然不高,但是因人均土地少,貧困戶自身的脫貧能力較弱等特點,脫貧難度還是比較大的。脫貧攻堅戰打響後,信義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結合轄區實際,因地制宜謀出路 ,產業扶貧促增收,走出了具有信義特色的脫貧攻堅之路。今天的「鄉村振興這一年」特別節目,我們就來看看信義街道的脫貧攻堅之路。
-
郵儲銀行福建省分行:「黨建+金融」鞏固脫貧攻堅「政和模式」
本網訊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是中央蘇區縣和革命老區,也曾是福建省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之一。郵儲銀行福建省分行堅持「從硬骨頭開始啃」,自2014年郵儲銀行政和縣支行成功向政和縣外屯鄉蓮子專業合作社發放110萬元全國首筆郵儲「三農」小額擔保貸款,打破困擾政和縣多年的扶貧金融困境,6年多來,久久為功,打造了金融精準扶貧的「政和模式」,探索出多元化「黨建+金融」扶貧新路徑。截至2020年7月末,全縣貧困人口3564戶1.34萬人,40個貧困村全部實現脫貧,成功摘帽省級貧困重點縣。
-
助力百色貧困戶脫貧「摘帽」,這群人掀起「易捷+」雲銷售風潮
2019年,全村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由46%下降至0.5%。剩餘未脫貧5戶計劃2020年全部「摘帽」。近日,中國石化廣西石油百色分公司掀起「百日攻堅創效」熱潮,依託現有90多座加油站網點,大力開展「易捷+」雲銷售,解決了爛木幹村村民優質農產品銷路難題,也大幅提升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信心。
-
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組織學子下鄉實踐助力「保就業」
為助力大學生畢業就業,建行福建省分行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暑期公益實踐活動,為廣大學子搭建了解社會、參與公益、服務社會的平臺,幫助即將走向社會大舞臺的大學生群體提升職業素養,提高就業適應能力。7月以來,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組織學子就近開展下鄉進企實踐活動76場,通過職場面對面、入企觀摩學習、田間實地體驗等有意又有趣的方式,為大學生打造「職場能量站」。
-
「譜好」脫貧「五線譜」 奏出小康最強音
2017年12月,福建省司法廳派5位幹部分別赴閩北的順昌、政和,福州的5個貧困村擔任下派第一書記。三年來,他們大力加強村級組織建設,致力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通過產業扶持、科技培訓、示範帶動,幫助貧困群眾轉變觀念、提升自我脫貧能力。如今,5個貧困村全部摘帽,建檔立卡的43戶(148人)貧困戶全部脫貧。
-
脫貧攻堅「火車頭」 鐵路部門展作為
在和田縣罕艾日克鎮罕艾日克村,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因地制宜,整合分散經營的打饢小作坊,成立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走上了產業化發展之路。新疆鐵路勇當「先行官」,助力脫貧攻堅按下「快進鍵」。 人民鐵路為人民,致富路上顯擔當。
-
淄博淄川:窮村落變成「聚寶盆」 民宿經濟助力脫貧攻堅
過去靠種地為生的貧困戶,如今一下子成為拿房屋租金、務工薪金和收入現金的「三金農民」,鄉村民宿成為群眾致富脫貧的不二法寶。太河鎮魯子峪村過去是出了名的窮村,全村有127戶,210名村民,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8戶,貧困人口180人,被認定為省定重點貧困村。
-
錦繡小康|一尾大黃魚「解鎖」脫貧密碼
1988年6月至1990年4月,習近平任福建省寧德地委書記。彼時的寧德俗稱「閩東老九」,經濟總量排名全省末席,9個縣有6個是貧困縣。正是在這樣一個「老少邊島窮」的東南沿海欠發達地區,剛滿35歲的習近平以深入調研起步,用腳步丈量了這裡的山容海納。1988年9月,走完閩東九縣後,習近平重新梳理了「山」與「海」的辯證法。
-
【扶貧攻堅看河南】新縣:特色產業助力脫貧
4月27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委網信辦主辦的「學習踐行十九大助力決勝全面小康——網絡名人看河南」一行來到了信陽市新縣,先後參觀了田鋪鄉田鋪大壪創客小鎮和搜斛鐵皮石斛種植基地。 「以前村落很破敗,經過美麗鄉村建設,基礎設施變好了,環境面貌都好了,可以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韓光瑩,也是「老家寒舍」鄉村民宿的負責人說。
-
南龍鎮楊家村:推進環境衛生整治 助力脫貧攻堅
南龍鎮楊家村:推進環境衛生整治 助力脫貧攻堅 2020-04-10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扶貧篇】潘小漢:大佃有小漢,助力脫貧真好漢
【扶貧篇】潘小漢:大佃有小漢,助力脫貧真好漢 2020-07-15 1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孝昌小河:小香蔥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日前,在孝昌縣小河鎮曙光社區小香蔥種植基地,連片的香蔥綠意濃濃,蔥香飄溢,村民們忙著採收香蔥,分揀、清洗、整理成捆,到處呈現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一提到香蔥,村民劉自珍是滿滿的幸福感。與此同時,曙光社區將以香蔥基地建設為抓手,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種植,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助力村民增收。「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擴大基地面積,並進行甜玉米和小香蔥的輪作,既能提升經濟效益,又能提高小香蔥的品質 ,還能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在基地就業增收。」王金東說。
-
霞浦縣第一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培訓班
4.允許犯錯5.鼓勵孩子,為孩子賦能 039月1日 下午❤ 《培養良好習慣 注重孩子身心健康 》主講人:郭正光福建省特級教師中國家庭教育指導師福建省特級教師協會郭正光名師工作室領銜名師福建省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寧德市社區大學家庭教育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