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陷校園貸溺亡 生前在多個借貸平臺上借款

2020-12-23 TechWeb

 

學生陷校園貸溺亡 生前在多個借貸平臺上借款 【TechWeb報導】高額利息、暴力催收、裸條借貸,這是近年來校園貸給人們留下最多的印象,高校學生因之身陷「泥潭」的新聞也屢見報端。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今年20歲的範澤一是一名大學生,開學將升入大三。8月3日在吉林老家過暑假期間,範澤一留下遺書後出走,兩天後,警方在距離範澤一老家30公裡外的一處河流,發現了一具男性屍體,經過DNA比對,警方出具了一份「死亡證明」,死者是範澤一,死亡原因為「溺死」。

原來,範澤一此前曾在多個網絡借貸平臺上借款,累計13萬餘元,其中一筆借款數額為1100元,但一周後需要還1600元,一周的「利息」高達500元。範澤一生前多次遭到催債者言語威脅。

學生陷校園貸溺亡 生前在多個借貸平臺上借款

大學生們消費娛樂的需求旺盛,卻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自然導致信用消費的意願強烈;加上近年來「網際網路金融」的崛起,亦給行業市場注入了強勁的動力。於是,社會上數量眾多的網絡貸款開始了野蠻生長、無序擴張,一個個「某某貸」們如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大學生金融服務成了近年來P2P金融發展最迅猛的產品類別之一。

一些第三方校園借貸平臺利用學生金融知識匱乏以及虛榮心態,鑽監管的空子,謀取暴利。據業內人士介紹,許多網上金融借貸平臺頭頂「資助困難大學生」「支持大學生微創業」等名義給學生借款,實際上卻是掛羊頭賣狗肉。公開報導顯示,「校園貸」在多地高校呈現多樣性、普遍性、熱度高等特點。

相關焦點

  • 學生陷校園貸溺亡 當心這7種典型案例
    北京某知名外語高校一大三學生暑期放假返回吉林家中,在給家人留下遺書後失蹤,隨後其家人不斷受到追債的簡訊和電話。8月16日,失蹤大學生被確認死亡,家人發現其曾經在多個網絡借貸平臺貸款,同時還有多條威脅恐嚇追債的信息及視頻。目前警方已開展調查。
  • 高校學生陷「校園貸」借1.3萬欠100餘萬
    法制日報訊 記者唐榮 通訊員張寶峰 近日,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檢察院批捕了一件以在校大學生為作案對象的「校園貸」「套路貸」案件,涉及詐騙、尋釁滋事等多個罪名,現階段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1人。
  • 大二女生陷校園貸在賓館自殺 僅從一家平臺就借57萬
    在2月27日,因校園貸一事,陳老師已經約談過如夢,但如夢給出明確答覆,已經償還清楚。對此,陳老師相信了如夢,就沒有進一步跟進。       那麼,如夢為何捲入校園貸?事發至今,家屬也不得而知。但據陳老師透露,在先前交流中,如夢跟她說在做代購方面的微商生意,可能因為虧了錢,從而走上校園貸,最終越陷越深。陳老師說,針對校園貸,他們有多次強調,但因滲透非常大,防不勝防。
  • 監管叫停校園貸 學生仍可在部分借貸軟體獲得貸款
    9月16日,一名學生在分期樂APP註冊樂卡時,登記了自己的學歷水平和在校情況。「緊急聯繫人」一項中還出現同學和室友的選項。9月16日,大四學生張麗(化名)在分期樂上申請到了12000元的額度,其中樂卡借款額度為6000元。她在開通樂卡的時候選擇的是「我未工作」,學歷選擇的是「本科在讀」。同一天,張麗在趣店也申請到了1500元的借款額度,趣店並未向她核實過學生身份。
  • 正規校園貸來了 廣東150家高校學生可低利率借款
    國內商業銀行首款針對在校大學生的網際網路信用貸款產品推出,廣東150家高校學生可低利率借款  「裸條」、高息、暴力催收……這幾乎成為此前人們對於校園貸的刻板印象。早在2016年9月8日,羊城晚報就曾刊登過《校園貸年利率高達70%有學生竟說「很划算」》的報導,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和監管層的注意。
  • 大四學生兩個月貸了33家,禁令下的校園貸穿上了年輕貸馬甲
    高峰慢慢發現自己還不上,就又借其他的平臺,拆東牆補西牆,以貸還貸,父母給的生活費大部分也用來還帳。就這樣,高峰半年內從38家網貸機構借款,欠帳金額也從最開始的7千多到了現在的5.2萬。從八月份開始,無法補上大窟窿的高峰開始收到許多催收信息,「整天提心弔膽,怕他們聯繫老師和家長。
  • 漂亮女學生陷校園貸 裸照/裸體視頻隨意看
    95後女生小於(化名)向多個校園貸平臺借款本金30萬元,並部分提供「裸條」擔保。如今,利滾利,小於要償還借貸平臺總計本息達50多萬元。相關借貸「裸條」被發至網絡。為此,她精神瀕臨崩潰。無奈之下,小於父親只能將家裡僅有的住房掛在網上售賣 ,「填坑」還債。
  • 大學生無力償還高額借貸自殺 校園貸莫要變成校園害
    這些錢,有的是從優分期、名校貸、大學貸、分期樂等這些網上平臺上借的,有的是他從朋友那裡借的。  小陸承諾一個月後還錢,利息10%,這對很多人來說頗有吸引力。借錢給小陸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在校生,手裡沒什麼錢,於是小陸說服他們可以用學生身份從校園貸公司貸款,並承諾由自己來還,還有的則是主動從校園貸公司貸款。
  • 女生裸照借款背後的冷思考 七問校園貸如何規範發展
    現在網際網路金融中的校園貸通常分為三種:一是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臺,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還提供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二是P2P網貸平臺,用於大學生助學和創業,如投投貸、名校貸等;三是阿里、京東、淘寶等傳統電商平臺提供的信貸服務。  近日,引發公眾關注的女大學生「裸照抵押貸款」事件,發生於P2P網貸平臺的校園貸。
  • 關愛大學生、警惕非法「校園貸」
    趙教授:「校園貸」是指針對在校大學生的資金需求,貸款給在校大學生的一種借貸形式。校園貸嚴格來說可以分為四類: (1)消費金融公司 —— 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還提供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 (2)P2P貸款平臺(網貸平臺),用於大學生助學和創業,如名校貸等。
  • 校園貸禁而不止:女大學生身背50家平臺欠款 催債簡訊不堪入目
    然後就發消息……」陝西一名學生的家長何濤(化名)向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反映,自己的侄女已經深陷校園貸,目前已經休學,親戚、朋友與老師等也都都收到不堪入目的催債簡訊,並且部分附有圖片。據何濤介紹,自己在上學的侄女吳寧(化名)在多個網貸平臺借款,累計超過十多萬。自己陸續還了11萬餘元,但仍剩餘多無法償還。「借了十幾萬,7.28號開始,我陸續還上了十一萬多」何濤稱。
  • 比「裸貸」還暴力 大學生陷「套路貸」借5000還30萬
    詐騙團夥各種手段催債,在借款大學生家的牆上噴上各種威脅性和恐嚇性的語言,有的大學生已經離家出走,甚至全家搬遷……警方表示,放貸團夥的規則一般是借款一萬元,要打兩萬元的借條。這叫借一押一,也有借一押二的。
  • 斬斷伸向學生的「魔爪」——起底西華師範大學「校園貸」案件
    近年來,「套路貸」披上了「校園貸」的外衣後,將罪惡的魔爪伸向了純潔校園,部分學生因涉世未深,缺乏判斷能力,便輕易陷入「校園貸」泥潭,難以自拔,原本借款幾萬,利息卻像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最後竟面臨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高額還款。
  • 分期樂出聲澄清:我們不是校園貸 而是電商平臺
    【PConline資訊】9月20日消息,本月19日,有媒體發布《監管叫停校園貸學生仍可在部分借貸軟體獲得貸款》一文,文中提到,「儘管監管叫停(網貸開展)校園貸,但大學生仍能從多個平臺上借款。學生在分期樂、愛又米申請時均填寫了學生身份,仍然拿到了貸款額度。」
  • 可在借貸軟體獲貸款不等於違規校園貸 分期樂躺槍
    」不等於違規校園貸 分期樂躺槍校園貸  19日,有媒體發布《監管叫停校園貸學生仍可在部分借貸軟體獲得貸款》一文,文中提到,「監管叫停校園貸學生仍可在部分借貸軟體獲得貸款。」該文作者將「可在部分借貸軟體獲得貸款」等同於「網貸平臺在非法開展校園貸」,這樣的判斷並不科學,分期樂等為金融機構提供金融科技服務的平臺「躺槍」。  6月28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的表態及銀監會聯合教育部、人社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疏堵結合,一方面「任何網絡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但同時,允許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為大學生提供金融服務。
  • 通過網絡借貸平臺借款,網絡借貸平臺是否需要承擔連帶還款責任?
    近幾年網絡借貸平臺很火,很多人通過網絡借貸平臺貸款,但是由於個人自身經濟問題導致無法還款,那麼網絡借貸平臺是否需要承擔還款責任呢?案情簡介:2013年,唐某在網貸平臺即拍拍貸公司網站上註冊,並根據網站上發布的借款需求提供了8000元借款。
  • 校園貸、套路貸...滿滿的借貸「套路」該收斂了
    網絡配圖近日,中國銀保監會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於規範民間借貸行為維護經濟金融秩序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規範民間借貸行為,嚴厲打擊包括暴力催收、高利轉貸、「校園貸」、「套路貸」等在內的非法金融活動。但是,一些人打著民間借貸的幌子,從事以此謀取暴利的勾當,慢慢就遠離了民間借貸的正常屬性。因為法律規定,超出36%的民間借貸利息不受法律保護,因此高利貸放貸者往往採用各種暴力手段催收本息。2016年4月,山東聊城青年於歡,因為其母被催債人杜志浩羞辱,憤而將杜志浩刺死。
  • 學生借校園貸五千需還2萬多 輔導員談判砍成7500
    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鬥爭中,他們發現,從線下到線上,不良校園貸形式不斷翻新,瞄準大學生及其背後家庭吸金的本質不變;放貸、催債甚至培養大學生參與其中的灰色完整產業鏈早已形成;大學生從最初借款幾千元,發展至需還款數十萬元的案例都已出現,往往是落入「套貸」圈套。讓老師們痛心的是,一些學生為此付出償還高額本息甚至退學、失去生命等代價。
  • 優秀小額現金貸網貸平臺代表:閃電借款、手機貸、現金巴士
    此項指數基於各地的網貸生態環境、網貸規模、網貸人氣、網貸安全度、資本認可度等二十多個維度指標進行綜合賦權,展示全國各地區網貸發展綜合競爭力,北京安全得分飆升。北上廣網貸競爭仍處明顯優勢,來自北上廣的優秀網貸平臺備受關注。
  • 「校園貸」被喊停!教育部出招:禁止網貸機構放款,鼓勵銀行對大學生小額貸款 ​
    2016年4月7日,又曝出福建大四學生餘某飛,自創青鳥創聯的金融服務公司,騙取同學身份信息,在8家網貸平臺上貸款。涉及19名學生,總金額70餘萬元。2016年8月10日,校園貸再爆亂象:學生刷單負債百萬。吉林一高校校學生梁某聯合校園貸客戶經理及線下代理商找學生「刷單」,導致學生巨額錢財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