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陷校園貸溺亡 生前在多個借貸平臺上借款 【TechWeb報導】高額利息、暴力催收、裸條借貸,這是近年來校園貸給人們留下最多的印象,高校學生因之身陷「泥潭」的新聞也屢見報端。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今年20歲的範澤一是一名大學生,開學將升入大三。8月3日在吉林老家過暑假期間,範澤一留下遺書後出走,兩天後,警方在距離範澤一老家30公裡外的一處河流,發現了一具男性屍體,經過DNA比對,警方出具了一份「死亡證明」,死者是範澤一,死亡原因為「溺死」。
原來,範澤一此前曾在多個網絡借貸平臺上借款,累計13萬餘元,其中一筆借款數額為1100元,但一周後需要還1600元,一周的「利息」高達500元。範澤一生前多次遭到催債者言語威脅。
學生陷校園貸溺亡 生前在多個借貸平臺上借款
大學生們消費娛樂的需求旺盛,卻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自然導致信用消費的意願強烈;加上近年來「網際網路金融」的崛起,亦給行業市場注入了強勁的動力。於是,社會上數量眾多的網絡貸款開始了野蠻生長、無序擴張,一個個「某某貸」們如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大學生金融服務成了近年來P2P金融發展最迅猛的產品類別之一。
一些第三方校園借貸平臺利用學生金融知識匱乏以及虛榮心態,鑽監管的空子,謀取暴利。據業內人士介紹,許多網上金融借貸平臺頭頂「資助困難大學生」「支持大學生微創業」等名義給學生借款,實際上卻是掛羊頭賣狗肉。公開報導顯示,「校園貸」在多地高校呈現多樣性、普遍性、熱度高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