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檢測點一天檢測上千樣本,醫生站立近10小時

2020-12-20 新京報

17日,新京報記者探訪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發現,醫院在戶外區域設置了專用的核酸檢測和發熱篩查門診通道,可現場排隊預約做核酸檢測。檢驗科的工作人員介紹,每日可檢驗上千個樣本。工作人員介紹,早上7點、下午3點兩個時間段人員較少,排隊等候時間短。

18日,該院一座新建立「臨時方艙」也投入使用,被用於提供核酸檢測服務。

6月14日,北京98所醫療衛生機構面向公眾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服務。6月17日,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日均核酸採樣約40萬人。不少檢測點前排起了長龍。

6月17日,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工作人員用喇叭提醒前來進行核酸檢測的人們保持安全距離排隊。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早7點、下午3點人流量少

6月17日,在北京大學首鋼醫院急診樓東側的道路上,新京報記者看到,醫院設立了長達數十米的核酸檢測預約、掛號通道。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核酸檢測通道自14開始設置,開設已有4天,每日都有數百人前來檢測。其中14日、15日,有不少社區、市場及餐飲行業人員集體來檢測,排隊的人「基本處於爆滿狀態」。

現場,正在預約和掛號的市民排起長隊,不斷有工作人員提醒排隊人員要保持一米間距。自費檢測的市民排隊掛號後,繳費180元開出檢測單據,便可前往採樣。

隊伍中的曾先生說,他在海澱一商店內從事銷售工作,因僱主要求要持有核酸檢測報告才能上崗,所以他來此預約。正在排隊的徐女士則說,因自己喉部不適,「希望檢測有個結果能讓自己放心」。

17日下午,新京報記者看到,排隊的人數明顯減少。工作人員介紹,在人流量較小時可直接檢測,免去排隊等候時間。「建議早上7點或者下午3點左右來,這兩個時間段人比較少」,工作人員說。

在檢測通道處,數名工作人員在此接受預約諮詢,同時將發熱病人引導至不遠處的發熱診區,以減小感染風險。發熱診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如果發現確診病人,將聯繫定點醫院轉移治療,疑似病人則會被安排在隔離區留觀。6月16日,有近800人參與篩查,其中有50餘例發熱,但該院至17日還未收到疑似新冠病例。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副院長王海英介紹,6月11日,在接到北京市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報告後,醫院啟動應急預案成立應急隊伍,做到核酸檢測「應檢必檢」,同時保證原有病人的正常就診。

為緩解前幾日出現的檢測人員排隊情況,醫院在空地上新建了一座長約十五米的「臨時方艙」。醫院信息中心工作人員王磊向新京報記者介紹,「臨時方艙」 由3個長約5米的房間組成,從6月16日晚間開始修建,目前搭建完畢,已通電通網。「臨時方艙」 作為核酸檢測掛號收費和集中採樣的新增場所,已在18日正式投入使用。

6月17日,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醫護人員為市民採集咽拭子。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每天站立檢測10小時採樣

「摘口罩,抬頭,張大嘴」。6月17日,北京大學首鋼醫院急診樓旁的一處紅色帳篷下,兩名身穿白色防護服、頭戴防護面罩、戴手套的護師,正對排隊的市民依次進行咽拭子採樣。棉籤在被檢測者的喉內刮過,不到十秒鐘,樣本便被收集到一個試管當中。使用消毒液消毒手部後,護師再進行下一次採樣。

消化內科護師劉思宇主動報名,從14日開始在採樣點值班。14日之後,被安排前來核酸檢測的人員大量增加,當日的隊伍即使「拐了彎」也延綿數十米,排到了急診門口。

15日晚間,在發熱門診幫忙的劉思宇,臨時接到了區裡下派的核酸檢測任務。當晚,200多位來自蘋果園東附近市場的市民,手持社區的介紹函前來檢測,她和同事一直忙到凌晨3點,將全部樣本送往了檢測實驗室。

她和另外兩名同事,每天要在採樣點站立將近10個小時。新京報記者在現場看到,為了緩解疲乏僵硬,她會時不時微微蹲下或者伸伸腿。

儘管有一臺電風扇對著她擺頭,但30多度的高溫下,隔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劉思宇還是被悶得全身溼透。實在受不了,她會在中午休息時完成消毒後,稍微拉開臉部的縫隙,讓風吹進去,「那個時刻特別舒服」。

聲音也因防護被層層包裹。劉思宇只能喊出來,才能讓面前的檢測者聽見。她常常覺得「嗓子冒煙,腦瓜子嗡嗡的」。15日晚間,大批市場人員前來檢測時,劉思宇怕大家聽不到,只能將急診門口的擴音器拿來維持秩序,回答諮詢。

一些被檢測者喉部敏感,採樣時會忍不住咳嗽。劉思宇告訴他們,要儘量憋住一口氣,張大嘴不要呼吸。她操作時,也會稍微偏下頭,防止唾沫飛濺到面罩或防護服上。還是有不可避免的情況,她總能感覺到患者咳嗽後,一股熱氣噴在她手套上。這次採樣結束後,她只能更換手套,清洗手部。

試劑準備區,檢驗技師準備將樣本滴到用於核酸提取的預製板內。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檢驗科一日檢測上千個樣本

在住院樓二樓的檢測實驗室,樣本被放在一個金屬制的「傳遞窗」內。這個銀色通道是樣本進入實驗室的第一步,表面貼著「新冠核酸檢測標本接收處」字樣。採樣點工作人員將閥門打開後,將樣本放在通道中。

一牆之隔的實驗室有高度的安全防護要求。據檢驗工作人員介紹,樣本經傳遞窗進入實驗室內部後,將被工作人員消毒、掃碼、錄入、核收,並放入56℃溫箱中滅活30分鐘。

實驗室內,檢測人員身著密閉的防護服、護目鏡,雙手帶著手套在生物安全櫃中,用「加樣槍」將檢測者的樣本吸入,滴進提取試劑盒的預製板中,完成「加樣」。

實驗室由多個具備不同功能的房間和區域組成。樣本的實驗操作經過分工,通過各個房間的「傳遞窗」傳遞完成。「傳遞窗」同時僅有一方可打開,中間設有紫外燈用以消毒。室內均處於負壓狀態,防止氣體外洩造成可能的汙染。

樣本此後需要在一臺「擴增儀」中進行基因擴增。「通俗地來講,試劑盒有可以找到核糖核酸的『偵察兵』,經擴增儀找到之後擴大,我們就可以根據圖表分析出結果」。檢驗技師許月鵬介紹。兩小時後,相關數據便顯示在電腦中,工作人員判斷結果,並將報告審核發放。

從周日(14日)開始,隨著篩查人數上升,核酸檢測量陡增。檢驗科工作人員介紹,實驗室在14日當天檢測樣本約500多個,15日600多,到16日完成了1200多個樣本的檢測。17日中午,又有500多份樣本在這裡等待檢測。

實驗室明顯忙碌了起來。許月鵬和同事們將一波樣本檢測完成後,馬上便要開始下一批次的檢測,連續幾日來都在晚上12點以後才能回家。「基本停不下來」。平時的核酸檢測大多來自住院,2個人可以完成工作,但現在,6個人都忙不過來。

從14日開始,檢驗科副主任鄭鳳芝已連續三天沒有回家休息,為了將檢驗任務完成,她每天都要忙到凌晨兩三點。因為太困,她便直接在值班室內睡覺,第二天六七點繼續起床工作。在實驗室拿著加樣槍「加樣」,需要高度的注意力,幾個小時下來,身體總會疲憊。但鄭鳳芝說,自己的體質不錯,能熬得下來。

「對於我來說,就是工作擺在這裡,我必須要去完成」。

新京報記者 張熙廷

編輯 康佳 陳婉婷

校對 盧茜

相關焦點

  • ...實驗室,72小時近2000萬人核酸檢測!你關心的石家莊,現在怎麼樣了?
    本文轉自【央視財經】;從1月6日開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石家莊和邢臺兩個人口大市同時按下「暫停鍵」,防控迅速升級,除一線抗疫人員,社區居民全部居家,而且僅用72小時就完成了近兩千萬人的全員核酸檢測。被稱為抗疫「偵察兵」的「火眼」實驗室僅用了10個小時就迅速建成啟用,日最高可檢測核酸樣本100萬人份。
  • 山西如何做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上午採集樣本,下午就出結果
    侯彥說,對於團體的,有單位自採送來的樣本,也有上門服務。當天上午採集的樣本,下午5點左右就能出檢測結果。 「核酸檢測採集的是呼吸道的樣本,主要為咽拭子樣本,這就要求需要注意口腔衛生。抗體檢測採取的樣本主要是血液,沒有空腹的要求。」
  • 視頻記錄,襄陽百萬核酸檢測樣本去哪了?
    根據襄陽教育局前段時間發布的《2020年全市學校秋季開學工作的通知》,襄陽各所學校近期都在組織學生進行咽拭子採集,做核酸檢測這些被採集的檢測樣本送到了哪裡? 如何進行檢測?誰來檢測? 近百萬的核酸樣本, 那些距離病毒最近的人, 他們每天工作的環境是怎麼樣的?
  • 直擊成都核酸檢測實驗室:最快4小時拿結果,奮戰30個小時完成近7萬...
    成都千麥醫學相關檢測人員在一線進行採樣工作,物流人員則來回奔波在各個採樣點和實驗室,確保樣本能第一時間安全到達實驗室。時間撥回幾個小時前。7日晚上10時許,成都千麥醫學總經理李瑩接到郫都區疾控中心電話,希望成都千麥醫學前往郫都區進行緊急支援。當晚,成都千麥醫學連夜調集相關人員共60餘人,奔赴採樣一線。
  • 為何中國核酸檢測比國外更快?我們醫生24小時工作
    早在1月21日,中國就已向世界公布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引物和探針序列,為各國開發檢測試劑提供了科技支撐。但從目前來看,國外在檢測試劑的生產和使用過程中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比如某些國家核酸檢測試劑盒需要12-24小時,甚至72小時的流轉時間才能完成採樣到出結果的全過程。中國的核酸檢測試劑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為何中國檢測效率更高?
  • 直擊成都市郫都區全員核酸檢測:24小時內完成90萬人採樣
    (抗擊新冠肺炎)直擊成都市郫都區全員核酸檢測:24小時內完成90萬人採樣中新網成都12月12日電 題:直擊成都市郫都區全員核酸檢測:24小時內完成90萬人採樣作者 單鵬>「等了近3個小時,終於快輪到我了。」
  • 核酸檢測幕後:樣本滅活需56℃水浴30分鐘,靜置20分鐘
    檢驗科醫生在生物安全櫃內進行核酸提取核酸檢測呈陽性,表明又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確診。2月11日,四川綿陽一名患者的樣本經核酸檢測並通過覆核,確診為陽性,綿陽新增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那麼,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報告是如何出爐的呢?
  • 核酸檢測怎麼做?成都15家醫院給出核酸檢測最新提示
    10日,四川新聞網記者梳理了成都市15家醫院信息了解到,為方便群眾進行核酸檢測,這些醫院分別發布了最新的新冠病毒核酸篩查流程和注意事項。「應檢盡檢」的核酸檢測12小時內出報告,「願檢盡檢」的核酸檢測24小時內出報告。  五、報告查詢  1.各檢測點自助報告印表機上均可列印。  2.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微信服務號報告查詢。  重要提醒:入院患者及陪護均需提供核酸結果陰性報告方可辦理入院。
  • 核酸檢測:爭分奪秒出報告 與時間的賽跑
    為提高檢測能力而努力7月3日下午,在中日友好醫院9號門附近的核酸採樣點,小王通過手機預約到了該院7月7日的核酸檢測號。聽到現場工作人員說,核酸檢測一天就能出結果,這位21歲的小夥子高興地笑了。小王在一家洗車行工作,平時利用中午的時間送外賣。
  • 核酸檢測該做些啥?成都13家醫院核酸檢測最新提示
    「應檢盡檢」的核酸檢測12小時內出報告,「願檢盡檢」的核酸檢測24小時內出報告。五、報告查詢1. 各檢測點自助報告印表機上均可列印。2. 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微信服務號報告查詢。重要提醒:入院患者及陪護均需提供核酸結果陰性報告方可辦理入院。
  • 北京宣武醫院:「願檢盡檢」核酸檢測12小時出結果
    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宣武醫院黨委書記張國君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醫院先後派出45支醫療隊馳援武漢、守護首都、執行臨時航班醫療保障和採集核酸檢測樣本等任務。截至7月10日,全院門急診共接診患者64.3萬人次,接診發熱患者1.3萬人次,救治急危重症患者9.1萬人次;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發生後,共完成核酸檢測6.3萬人次。實現了醫務人員和就診患者零感染。
  • 葉縣已開展核酸檢測7000餘份
    據葉縣人民醫院醫學檢驗科主任劉軍玲介紹,按照「國務院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關於核酸篩查稀釋混樣檢測技術的指引要求,該院對人群樣本篩查時可通過「5合1」的採集樣本,日篩查能力可達3200例;按照「10合1」的採集樣本方法,日篩查能力可達6400例。實驗室已經培養14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樣本的檢測工作,以滿足疫情擴散時新冠核酸篩查能力的要求,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提供有效的保障。
  • 從每天檢測200份樣本到10000份!武漢新冠肺炎病毒檢測緣何「提速...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一位檢驗科醫生曾在接受採訪時帶著哭腔說,他們一天都檢測500份(樣本)了,人手不夠都在連軸轉。相比之下,集團化、連鎖化、專業化的第三方醫檢機構有更大提升空間。截止3月29日,金域醫學集團核酸檢測樣本近200萬例,全集團單日產能可達7萬例。華大方面也表示,武漢華大醫學檢驗所團隊運營的武漢「火眼」實驗室已具備每天2萬人份檢測能力。運行期間樣本接收峰值接近1.6萬例。截至3月22日24時,已在湖北地區累計完成近23萬人份樣本的檢測。
  • 武漢核酸檢測AB面:患者急、醫院忙,第三方機構「吃不飽」
    官方數據顯示,1月16日以前,湖北省內沒有試劑盒,所有檢測樣本需送往北京指定的檢測機構,一個樣本的結果往返時間為3~5天。即便後來有了試劑盒,湖北省疾控中心每天的檢測能力也只有200多份,根本無法與每日遞增的疑似病例人數相匹配。1月22日,武漢市衛健委批准10家幫扶醫院和疾控中心開展新冠病毒的病原檢測,如果全部運行,一天可檢測樣本數為近2000份。
  • 從每天檢測200份樣本到10000份 武漢新冠病毒檢測緣何提速50倍
    據媒體報導,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每日核酸檢測能力達1000份。武漢協和江北醫院一天最多可以完成256個樣本的檢測。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一位檢驗科醫生曾在接受採訪時帶著哭腔說,他們一天都檢測500份(樣本)了,人手不夠都在連軸轉。相比之下,集團化、連鎖化、專業化的第三方醫檢機構有更大提升空間。
  • 我省第三方檢測機構告訴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全流程
    據了解,5家檢測機構分別是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黑龍江金域醫學檢驗所、黑龍江迪安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黑龍江金準醫學檢驗所、黑龍江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哈爾濱海關口岸門診部),有需求的企業和市民可自主選擇。 14日,記者走訪了部分檢測點。 主要有三類人來做檢測 「我預約10點鐘的檢測,需要什麼手續嗎?」
  • 核酸檢測費用多少?檢測過程如何?檢測結果什麼時候出來?
    1.核酸採樣前2小時儘量避免進食,半小時內禁止吸菸、飲酒、嚼口香糖;天氣炎熱,排查排隊時間相對較長,做好個人防曬準備。2.在採集口咽拭子時檢測者頭後仰,張口發出【啊】音,充分暴露咽喉。7.採集後立即離開採集點,避免在採集點周圍吐痰,嘔吐。主要檢測過程有哪些?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檢測方法了,只要在咽喉部位擦拭幾秒鐘就可以採集到標本。
  • 返鄉必備的核酸檢測報告,你拿到了嗎?
    按照國家衛健委此前發布的疫情防控方案:返鄉人員需持7天內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返鄉,返鄉後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外加節後回程也需要核酸檢測,每位返鄉人員來回至少需要4次核酸檢測。「預計約17億人次出行」的2021年春運,讓承載了近六成核酸檢測服務的第三方檢測機構(ICL)就此迎來春運行情。
  • 西班牙一農場8成動物樣本核酸檢測陽性 近10萬隻貂被撲殺
    貂 圖源:Getty近日,西班牙一農場7名工人被確診新冠肺炎,近10萬隻貂將被撲殺。據英國天空新聞網報導,該農場位於馬德裡以東125英裡的阿拉貢自治區特魯埃爾省巴爾韋德鎮。今年5月份,一名農場工人妻子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這引起了當局的注意。阿拉貢自治區農業部門負責人華金·奧洛納(Joaquin Olona)周四(16日)告訴記者,包括該婦女的丈夫在內,7名農場工人隨後被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反應。
  • 核酸檢測10秒完成取樣 半天可查結果
    記者近日來到深圳大學總醫院直擊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現場,市民經過在線填寫流行病學調查表、問診、採樣等環節即可進行核酸檢測,10秒完成取樣,最長12小時內可在手機上查結果。4月9日,深圳市衛健委發布的《給武漢來深人員的健康告知書》顯示,武漢返深人員在抵深前7天之內,在武漢進行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抵深後7天內再進行一次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