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莉事件:網絡暴力之殤

2021-02-22 每日川外

  「喔!不可能吧?」 14日下午5時左右,四川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大三的一名學生在課間休息時刷到一條消息,忍不住驚呼出聲,「雪莉死了。」

 

  「她怎麼去世了?太突然了!」

  「不敢相信!」

  「她才25歲啊!」

 

  議論紛紛,討論不斷。雪莉之死,一時成為川外學子關注的熱門話題,人們在驚愕和悲痛之餘,更加關注香消玉殞背後的真實原因!


1

  

  崔雪莉,這個名字在各大網絡平臺熱搜榜單已經掛了兩天,各大媒體和社交帳號都在討論著這個25歲卻韶華早逝的女孩,一個年輕漂亮的韓國女藝人。

  儘管浩若煙海的網絡信息都在猜測雪莉可能死於抑鬱症,或因韓娛樂圈財閥控制所致,但大量報導表明,網絡暴力至少是壓倒崔雪莉的最後一根稻草。

  中文系大三學生高志偉對雪莉的突然死亡表示惋惜,「在網絡上,人人都是旁觀者,人人都是受害者,人人都是加害人,我們只能謹言慎行才能避免對別人的傷害,也只有豐富自己才能避免別人傷害我們。」

  英語學院大四學生盧海霞向《每日川外》記者表達了對此事件的看法。她說,雪莉事件發生以後,部分網友表現大概就是「表演」吧,大家想參與到這個事件當中,表現自我的理性和人性,這是人的社會性所驅使。  

  新聞傳播學院大一學生張新千認為,「雪莉本人我並不是很了解。現在網絡上很多人發言悼念她,但這些發文告慰她的人,也許恰恰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網絡暴力不需要事後的漫天憐憫與惋惜,需要的是泛化生活中的一點理解和包容。」

  「這是網際網路時代很長時間會存在的現象,在短時間內沒辦法改變。」新聞傳播學院大三一位不願透露名字的覃姓同學向記者發表了對網絡暴力的看法。她說,「其實很多網際網路用戶的文化素質不高,很容易情緒化。而且現在是後真相時代,許多人並不是在尋找真相,他們更注重的是過程的討論,並且會以自己的想法揣測原因和未來的事態發展。」



2


  是的,又一個明星藝人選擇以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原因也許是抑鬱症,也許是網絡暴力,也許是她所處的被資本腐蝕嚴重的娛樂圈帶給她巨大的恐慌和絕望。但無論是何原因,崔雪莉生前的確在承受著我們難以想像的網絡輿論攻擊。

 

  什麼是網絡暴力?大家都略有耳聞,那麼在此次雪莉事件中,網絡暴力究竟發揮了什麼作用呢?

 

  網絡暴力或成為致其自殺的原因之一


  雪莉在生前很長一段時間內,飽受著網友的惡意評論的攻擊。儘管在鏡頭前依舊是「人間水蜜桃」,但鏡頭之後卻能看出她並非人們想像中的那麼堅強。鋪天蓋地的惡意評論,還是刺到了她原本緊繃的神經。雖然目前其死亡原因尚未公布,但據媒體報導,網絡暴力的客觀存在至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網絡施暴者不自覺地以暴制暴,陷入惡性循環,傷及死者親友

  報導顯示,雪莉葬禮消息發布後,其前組合成員隊長、我國女演員宋茜的微博竟遭到網友圍攻。

  無獨有偶,幾年前喬任梁去世之後,多數明星都在網絡上悼念友人,而沒有及時發聲的友人之一的陳喬恩也遭到了網友的攻擊和謾罵。不發聲,似乎也成了不可饒恕的罪過。

 

3

  網絡暴力頻頻發生,人們似乎總是在呼籲反思,但卻很難對症下藥。

 

  網絡暴力發生,你可能陷入了沉默的螺旋之中

  

  雪莉在生前飽受輿論攻擊之時,未必沒有人肯站出來為她說話,但這一微弱的聲音由於對多數人的意見屈從(不屈從的後果可能是被群起而攻之)而保留自己的觀點選擇了沉默。但當雪莉去世後,網友們討伐鍵盤俠的言論之中,也未必沒有人提出不同意見,但這種聲音也會因為沉默的螺旋而陷入寂靜之中。

  所謂「一邊倒」的言論,有時候除了「水軍」出沒之外,還有「沉默的螺旋」在發揮作用。

 

  網絡暴力發生,你也許陷入了極端情緒之中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朵雪花是無辜的」,「當你死去,世界突然愛你」。此類看似富有哲理和反思意味的言論在網上頻出,昭示著大眾在此時陷入了一種極端情緒。

  這種情緒就像是二戰之後,世界各國從巨大的創傷和悲痛中脫離,整個社會進入極度的興奮一樣,如嬰兒潮、大躍進、日本的泡沫經濟等。

  就像是《烏合之眾》中所言,「在理性和感情的衝突中,感情從未失敗過。」

  網絡暴力發生,媒體的指向偏差

  韓劇《匹諾曹》中,不良媒體和資本勾結起來引導民眾,將一起救火事件的輿論矛頭轉向在救火中失蹤的消防員,輿論的壓力致使其妻兒選擇了跳海自殺。

  當部分無良自媒體和專業媒體為了追逐新聞熱度和媒體流量,而不顧事實亂寫一通時,大眾很難得到真實、全面、客觀、平衡的信息,更不必說做出正確的判斷了。

  網絡暴力發生,多數網友缺乏獨立和理性思考

  網際網路時代帶給人們交流便利的同時,也帶給了大眾海量和碎片化的信息,在此情況下人們往往被削弱了思考能力,總是依賴權威觀點,缺乏獨立的思考和判斷。

  這就是網際網路時代的悲哀,人們似乎不會去想、也不知道怎麼去想「為什麼」。

4

  

  我們從來沒有小看言語的力量,鮮活的事例一次次告訴我們網絡暴力的可怕。在引起反思的同時我們似乎應該注意到:

  國家法律無法預防網絡暴力,只能起到事後懲戒作用,若要防治網絡暴力,還需道德手段規範個人和社會行為。記者認為,拒絕網絡暴力,你需要:

 

管住嘴,邁開腿,多讀書,多思考;

不信謠,不傳謠,慧眼辨真偽,鍵盤不亂敲。

 生命可貴,彼此珍惜!



  【乾貨學院】

  「沉默的螺旋」是一個政治學和大眾傳播學理論。

  理論基本描述了這樣一個現象:人們在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受到廣泛歡迎,就會積極參與進來,這類觀點就會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理會(有時會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意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如此循環往復,便形成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強大,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發展過程。 

——伊莉莎白·諾爾-諾依曼

《沉默的螺旋:輿論——我們的社會皮膚》

總編輯 / 嚴功軍 劉國強

執行總編輯 / 楊清波

主編 / 王琪琦

執行主編 / 劉襟懷

副主編 / 李春平

撰文 / 王琪琦 

圖片 / 網絡

相關焦點

  • 請假出席雪莉葬禮,宋茜斥網絡暴力後公開最新行程
    本文由90後小青原創,未經允許不得任何商業轉載 10月14日韓國25歲藝人崔雪莉在家中上吊自殺的新聞曝光,引起網絡一片譁然,經紀人透露雪莉生前有嚴重抑鬱症,受不了網絡暴力出現心理問題,經過警方屍檢結果顯示雪莉自殺沒有他殺嫌疑,她是想不開選擇了極端方式,圈內藝人紛紛發聲悼念雪莉
  • 雪莉事件問我:要不要使語言暴力波及下一代?
    網絡噴子雪莉事件的持續發酵,網絡噴子成了全民公敵,這些噴子們又在FX女團成員秀晶的微博下發起謾罵,圍攻秀晶的原因僅僅是秀晶沒有發微博表達心情。秀晶因為失去了十幾年深厚感情的好姐妹,為雪莉守靈柩整整三天,因為雪莉的突然離開秀晶難過到幾度崩潰,試問這種情況下還需要拍圖發微博嗎?
  • 破解校園暴力之殤
    原標題:破解校園暴力之殤 近來,校園暴力成為社會公眾所關注的熱點話題。校園暴力犯罪發生次數雖不是很多,但危害嚴重。 廣義上的校園暴力包括校園暴力犯罪和校園欺凌。
  • 竇靖童談網絡暴力:盤點遭受過網絡暴力的明星們
    下面帶大家了解下木村花因網絡暴力去世事件:據日本媒體報導,5月23日出演戀愛真人秀節目《二層公寓》的摔跤手木村花去世,年僅22歲。因其生前曾經控訴遭受網絡暴力,所以大家都揣測,其死因和網絡暴力有關係。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木村花也是網絡暴力的受害者之一。那麼,網絡暴力的危害有哪些呢?網絡暴力,其實是屬於暴力的一種,網絡暴力會傷人,也會殺人,因此網絡暴力是一種犯罪行為。
  • 雪莉今日出殯,王源發聲呼籲不要網絡暴力:像一把劍刺到心裡
    雪莉今日出殯,王源發聲呼籲不要網絡暴力:像一把劍刺到心裡上網是幾乎所有人都會做的事情,上至九十九,下到剛會走,網絡的魅力讓每個人都沉迷其中。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54億人。在網上,沒有人知道你的身份,人們可以自由的發言、評論。
  • 王源感同身受,呼籲不要網絡暴力,這些女明星都被網絡欺凌過
    大家也針對網絡暴力現象提出自己的看法。都對網絡暴力十分反對。所謂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TF-BOYS早年作為組合出道,因其成員年齡小,熱度高,一直飽受爭議。而成員王源在前段時間被拍到包廂內抽菸,一時間全網抨擊,而自抽菸事件之後到現在,王源也是鮮少在公眾面前露面。
  • 明星也是普通人,有權反對網絡暴力
    雪莉事件過去才沒有多少天,作為崔雪莉好友宋茜,頻頻在網上遭受到惡評,網絡上的言論表面上好像是崔雪莉打抱不平,但實際上就是用另一種種方法對宋茜進行網絡暴力。一開始是紛紛指責宋茜不發博文,又指責她沒有第一時間去韓國弔唁崔雪莉。
  • 許可馨事件,背後的網絡監督與網絡暴力之界定困境
    在行使網絡監督權利之中,夾雜了網絡暴力。這一直以來都是鑑別的難點,以前基本上聽之任之,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日新月異,這個問題越發嚴重。一方面,如果一律禁止,必然影響網絡監督權利的行使,畢竟這是目前最廣泛、最直接或許也是最有效的監督方式之一,解決了大量的社會「疑難雜症」;另一方面,如果不加以約束,那麼又會誤傷無辜的人。
  • 雪莉生前最後的影像曾因直播中沒穿內衣遭受網絡暴力
    據韓網消息,第一個報警的人是雪莉經紀人,平時抑鬱症嚴重的雪莉在13日最後通電話後一直沒有聯繫,於是經紀人到家裡找雪莉時,發現其死亡。警方接到雪莉的死亡申報後,正在進行現場鑑定並且確認事實關係。警方透露,經紀人14日下午3:20分許發現已經去世的崔雪莉而報案。警方趕到現場後確認了死者身份,目前正在確認現場是否留有遺書,並且正在對崔雪莉的死因進行調查。
  • 從《三年A班》到雪莉事件,到底帶給人們哪些警示
    震驚的同時,我注意到了雪莉經紀人的一番話,經紀人向警方陳述時傳達了雪莉患有嚴重抑鬱症的情況,16年她曾被傳出自殺割腕的消息。早前雪莉在採訪中也曾回應網絡爭議,表示:「為什麼要因為我被罵呢,都是很善良又可愛的朋友,感覺有很多人唯獨對我戴著有色眼鏡,也更加了解我一些,觀眾朋友也請疼愛我一些吧,記者們請疼愛我一些吧。」
  • 雪莉之死,揭開了韓國娛樂圈猙獰的潛規則 - 新京報
    從那時起,中國網上也同步關注雪莉的每一次「放飛」,有文章嘲謔:「目前她的顏值人設和清純人設已經垮掉了,下一次她又準備什麼驚喜給大家呢?崔雪莉可真是個寶藏女孩。」雪莉。雪莉的家屬沒有對她的非自然死亡提出質疑,「抑鬱症」也許是最為人接受也最簡便的死因概括。
  • f(x)最後的合體-雪莉的葬禮
    所以在她這短暫的25年的生命中,得到的愛也許少之又少吧。雪莉離世後,其前組合f(x)成員Amber劉逸雲在微博宣布暫停個人活動,並前往韓國,參加雪莉的葬禮。另一組合成員Luna再得知雪莉死訊後,也因悲傷過度,退出了音樂劇。
  • 宋茜發文悼念雪莉,鄭秀晶眼睛哭腫,雪莉死後願望終於實現
    崔雪莉退團後惡評如潮水一般向雪莉襲來,可雪莉似乎一點也沒看見一樣依舊我行我素。網友們紛紛評論她是不是有病,並不是擔心她的身體狀況,只是單純的對她的行為進行吐槽。就是這樣一個看似毫不在意,我行我素的女子,卻以一個令人震驚的方式告訴網友:她很在意。據了解雪莉死前接到了去韓國綜藝《惡評之夜》的演播行程。這個綜藝主要是讓明星讀出有關自己的惡意評論,從而宣揚不要網絡暴力。
  • 反對網絡暴力,這位委員為啥提阮玲玉?
    不久前韓國藝人雪莉與具荷拉相繼自殺去世她們生前都曾遭受網絡暴力引起了人們對網絡暴力危害的高度重視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作為從事新聞學研究的學者,在網絡剛剛開始普及之時,王潤澤就注意到網絡暴力現象,並撰文呼籲:加強監管,規範網絡言行。
  • 世界需要改變……別讓雪莉的名字成枉然
    10月16日,韓國演藝管理協會官方發文表示:「為杜絕盲目的網絡恐怖襲擊、語言暴力(惡意回帖)和惡意留言,將採取強硬措施」。目前,有100多個團體以及遭受過惡意留言經歷的200多位藝人自發參與該行動。
  • 公共事件不能成為網絡暴力的狂歡
    因確診前去過多個酒吧,成都新冠肺炎確診女孩趙某一度陷入網絡謾罵之中,姓名、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悉數被曝光。目前,當地公安機關已鎖定洩露擴散趙某隱私者,並依法予以行政處罰。在事實並不清晰之時,以「正義」為藉口,「人肉揭底」、一擁而上、惡語相向,完全超出了發表意見的正當邊界,顯然是對當事人的二次傷害。放眼輿論場,諸如此類的網絡暴力時有發生,動機與形式五花八門。有人看到新聞憤憤不平,便居高臨下大搞輿論審判,有人生活中遇到些微糾紛,一言不合即公布對方信息,揚言讓其「社會性死亡」。
  • 雪莉不是誰的保護傘!李晟敏發solo專輯,SJ粉絲不待見是有原因的
    點擊右上角「關注」,了解韓娛等更多娛樂資訊雪莉的離世,讓大家認識到了網絡暴力的嚴重性。雪莉短暫的人生有很多經歷,雖然雪莉的離世是讓人惋惜的,她在身前遭受了很多的網絡暴力,也遭受了很多記者的惡意報導。她的行為舉止與很多人不一樣,這是她被非議的主要原因。雪莉的離世很讓人惋惜,但是雪莉遭受網絡暴力,的確是與她自己的行為舉止有關,不然網絡暴力也不會這麼嚴重。
  • 雪莉離世,「正義之士」爭相揣度發聲,別再用偏見消費她
    10月14日,韓國女星雪莉被曝宣告死亡的消息更是將這一話題推向了新的高度。在這一消息被證實之後,很多自詡正義之士的人們紛紛發聲大膽猜測,甚至揣測雪莉的抑鬱症是來源於韓國高層的長期玩弄。各種不負責任的言論甚囂塵上,一部分不理智的網友甚至以沒有公開發聲悼念為由,炮轟雪莉的前隊友宋茜以及鄭秀晶。
  • 「史上最毒後媽」事件:是人性暴力還是網絡暴力
    中新網7月22日電 題:「史上最毒後媽」事件:是人性暴力還是網絡暴力?  記者 吳慶才  一個口吐鮮血命懸一線的江西六歲女童最近令全國數以萬計民眾揪心。她身上累累傷痕究竟是被「史上最毒後媽」狠打所致,還是另有其因?一場關乎人性暴力和網絡暴力的雙重爭論在坊間展開。
  • 雪莉去世前遭遇了什麼?宋茜連夜飛往韓國,蔡依林等數位明星發聲
    沒人覺得這不得勁,崔雪莉也一直表現得好像自己過得很好,沒有被網絡暴力所困擾。直到離世的前一天,她還在外出拍廣告,開朗地大笑。雪梨的離世給世人帶去很多的反思,大家開始再次正視抑鬱症這一疾病,也開始抵制網絡暴力、言語暴力。目前,韓國網友還發起請願,希望嚴懲雪莉的惡評者。就像這兩天流傳頗廣的一句話: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