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同情心,從來就不應該被人利用

2021-01-10 高嶺善水

人是有感情的,對於比自己弱小或者可憐的人、動物,都會產生同情心。正是因為同情心,讓我們伸出了自己的雙手,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只是,我們的同情心,從來就不應該被人利用。

在冬天的雪地裡,農夫看見了一條凍僵了的蛇,選擇了用自己的身體溫暖蛇,最後命喪蛇手。農夫對蛇的同情心讓他選擇了救蛇一命,蛇的本性讓它選擇送農夫上路。

同情心用錯了對象,被人給利用後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

我曾經因為自己的同情心而被人利用,從那時起我便相信: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在與人交往時,不要隨隨便便下定義,認為這個人可憐。

當時的我在職場上認識了一個年紀比我大的姐姐,這個姐姐對我很是關心,因此讓我產生了一種想法:這個姐姐是個善良、可以交往的人。

後來,事情的走向有些奇怪。

這個姐姐告訴我很多她男朋友的事情:男朋友的控制欲很強,不允許自己與其他男人有太多交集,為此自己的生活一直被監視,有時候男朋友甚至翻看她的手機,時間久了,自己實在是有些受不了了,因為太痛苦了。突然有一天,她告訴我,那個男人打她了,自己不能再忍受了。

這種情形下,我對她的心疼到了極點,在她告訴我說要搬出來在我家借宿幾天後,我沒多想就答應了。而這件事情便是我最後悔的事情了。

這位姐姐是帶著全部家當搬進我家的,剛來的時候告訴我會馬上去找房子。可隨後卻像是自己沒說過這話一般,在我家住了下來。每天藉口工作忙,沒空找房子。自從她來後,我的作息被完全打亂:凌晨3點左右洗衣服、洗澡,我被吵醒後沒有道歉的話,只有一句教導:你們這些年輕人啊,連夜都熬不得。

最後,我忍無可忍,陪著她去找了房子,然後強制性把鑰匙收回來了。房子找到後,她還是不願意搬走,最後是被我轟走的。

後來對於這個人的了解越多才發現自己是被人給利用了:公司裡我是新來的,因此對於有些情況不太了解,而她正是利用了這一點。

她喜歡和男人曖昧,每次被自己男朋友抓住還理直氣壯的說男朋友窺探自己的隱私。她住的、穿的、吃的都是用男朋友的錢,最後男生忍受不住了要和她分手,所以她才搬出來的。

所以,一開始,她就決定扮可憐方便以後利用我,結果很明顯:她成功了。

我們對一個人的認識不能只停留在語言交流階段,同時不能輕易地對剛認識的人產生同情心。可憐是會假裝出來的,並且大多時候,可憐的人都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事或者品行不端而被人唾棄的。

自古以來,恩將仇報的例子不在少數,很多故事的走向都爛大街了:因為處境可憐,所以心善之人對其伸出援手,結果等到的不是感恩,而是歹心作祟、被人殘害的故事。

可是有些事情聽得多了也不會在意,因為自己沒經歷過。

所以,一開始就控制好自己的同情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同情心可以有,但同時要保持警惕:不要讓他人利用自己的同情心。

相關焦點

  • 看到弱者,就會同情心泛濫的星座,心地善良,反而容易被人利用
    老話說:人善被人欺。主筆:老巫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天生心地善良,看到弱者,就會不自覺地同情心泛濫,不願看到任何人受到傷害,一心想要給予幫助,最後反而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那麼今天一起來看看,哪些星座是這樣?
  • 利用父母的同情心,廣告人的良心何在?
    可以說,這個網站搭上了父母同情心這班順風車,來了一次廉價的營銷。  這無非是用一個吸引眼球的熱門話題去包裝自我推廣目的的網絡營銷案例,而這次的曝光率利用的是人們的同情心。這場營銷觸動人的敏感情緒、形成情感波動,人們通過宣洩、表達、轉發來完成情緒平復,形成大規模的網絡行動。情緒的宣洩、利益的角逐、別有用心的攪局、無意識的跟風,充斥其中。此類惡意營銷等網絡亂象,已成為社會「毒瘤」。
  • 「水泥姐」走紅的背後,利用大眾同情心,真實生活卻十分可笑
    如今的網絡時代中,許多人都喜歡獲得關注度,從而讓自己在網絡環境下產生價值,獲得財富。正因為有越來越多人通過成為所謂的網紅而獲得流量與財富,導致人們都蜂擁而入,踏入這個網絡世界當中。但網絡就是一個虛擬世界,人們處在這樣的環境中所看到的故事,真真假假又有誰能確定呢?
  • 是我們對許可馨沒有同情心嗎?不要低估了我們的愛國赤子之心!
    世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說出去的話,拋出去的水,既然做了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這一次我們輕易的就這麼過去了,那下一次保不齊,還會出個什麼這可馨,那可馨,出來噁心我們,!2、同情心與赤子之心發生矛盾,愛國永遠是第一位的!
  • 虛擬實境(VR)技術可以讓我們更有同情心嗎?
    在內格爾看來,即使一個人晝伏夜出,甚至長期倒掛在晦暗的山洞裡,也不可能知曉蝙蝠的生活感受。蝙蝠的內在認知方式與人類迥異,即使面對相同的顏色、氣味、痛感等外部信息,實際的感受也會截然不同。即使我們用最大的努力以蝙蝠的身份生活,我們也無法以蝙蝠的視角看待世界。VR模擬的場景也是如此。即使每天用四隻腳走路,體驗者也不可能知道一頭奶牛面對屠宰場的真實情感。體驗者只是從人的視角想像奶牛的無助。
  • 人而無信則不立!利用人的同情而編造故事謊言是否要嚴懲?
    利用人的同情心,造就一個很「吸睛」有爭論的話題,讓看到的人都樂意奉上三言兩語,甚至有人站在法律的角度探討法院「調解」的是與非。更有陰謀論,暗黑論的網友紛紛指責法院,甚至很多人在居心不良的人引導下指責國家和評論國家的各種不是!
  • 「正能量殺人事件」,和同情心的區別
    他們會利用各種各樣的卑鄙手段和陰謀詭計,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對於一個小學五年級學生來說,有這樣的早熟看法,的確令人震驚。但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看到小繆的獨闢蹊徑,她的作文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已經有了鞭辟入裡的雛形,她的思想相對比較獨立。這是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是這麼小的孩子,已經感受到社會上的一些黑暗。
  • 反對派在策劃一場騙局,先利用香港人的恐懼心,再到同情心
    從前不明白,那些模特兒騙案、電話騙案為什麼騙極都有市場?今日終於知道了,不是騙徒騙術高明,而是他們捉心理的能力高超。這次反逃犯修例,絕對稱得上是一宗世界大騙案,反對派以厲害的心理戰,先捉香港人恐共心理,引他們出來抗爭,再捉香港人泛濫的同情心,把矛盾直指鎮暴的執法者。分析他們早期的文宣,以靠嚇為主;至近期渲染的,主要是「警察的暴」和「孩子的慘」,旨在激起民憤,讓怒火掩蓋理智。
  • ​孩子沒有同情心怎麼辦?
    當有個孩子不小心摔倒時,好多孩子卻都是站著看笑話而沒有一個孩子站出來幫助扶起他。這些都不得不讓我們深思: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又是誰奪了孩子們的同情心?我們成人又應該怎麼樣來培養孩子的同情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對別人的不幸要有同情心。
  • 用戶體驗中的同情心與同理心
    在體驗設計中,我們常常提到要利用同情心創造打動人心的產品。但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人誤以為同情心就是同理心。你在工作中用到的是同情心還是同理心呢?這篇譯文的作者,Nielsen Norman Group的首席設計師Sarah Gibbons解釋了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區別,並且分享了建立同理心的方法,希望能幫助你運用同理心進行設計。
  • 熱點/什麼是同情心?當下「同情心教育」該如何有效實施
    正是這種情感,在自然狀態代替著法律、風俗和道德,而且這種情感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沒有一個人企圖去抗拒它那溫柔的聲音。」由於同情心的存在,人們會設身處地為他人的煩惱而感到不安,為他人的痛苦感到憂傷。盧梭認為,同情心的產生基於以下三條原理:第一,人在心中設身處地想到的,不是那些比我們更加幸福的人,而是那些比我們更可同情的人。
  • 大鼠具有同情心嗎?
    這對我們看待動物的方式有何意義呢? 追蹤非人類動物認知、情感以及道德生活最新、最重大發現的人都知道,「驚訝」幾乎每天都在上演,許多非靈長類動物表現出了可以與大猩猩相媲美的智力與情感能力。關於實驗室大鼠同情心的一些令人感覺新奇的研究結果警示:「我們是那麼的特殊」這樣的號角被吹得太響亮和過於自負了。
  • 同理心≠同情心 同理心與同情心有什麼區別?
    同理心≠同情心 同理心與同情心有什麼區別?時間:2016-10-21 11:03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同理心同情心 同理心與同情心有什麼區別? 如果,你曾經不惜與最親密的人絕裂,痛徹心扉。 如果,你曾經一次又一次地吶喊:為什麼沒有人了解我。
  • 「善良」的人,請關閉你的惡魔同情心
    貴陽警方通告「貴州公交車墜湖」真相——張某鋼因生活上的不如意做出了報復社會的行為。在一片指責聲、唏噓聲中,也夾雜了一些同情聲。「拆遷不公」、「走投無路了」、「他也是可憐的弱勢群體」......張某鋼一手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墜湖事件,導致幾十個家庭的支離破碎、痛苦不堪,一味同情這種人的人,是不是也很危險?驚愕之餘,不禁又想到,有這種惡魔同情心的心何止他們。
  • 同理心不等於同情心
    「同理心了」這個詞的出現有一百年了,據說發明這個詞,就是為了區別「同情心」而出現的。「同情心」是說你看到別人的遭遇處境,心生憐憫,想用實際行動幫助他。但是,由於我們人性中普遍存在「自我為中心」的偏見,導致在處理實際問題的時候,總是效率低下。比如,教師教不會學生,卻很少有自我反思,根本原因是「知識的詛咒」。一個人在掌握了一門知識之後,回頭看,發現學習過程並非那麼困難,所以,他們無法理解還沒有掌握知識的學生,眼裡所看到的困難。
  • 孩子缺乏同情心,通常有這三種表現,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同理心
    按理來說,看到老人摔倒了之後,應該上前去攙扶才是。孩子非但沒有去攙扶,而且還在嘲笑對方,顯然是一點同情心都沒有的。張先生也是感覺到非常疑惑,為什麼孩子身上完全看不到同情心呢?而且這類孩子的身上還存在著一個更大的缺陷,那就是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從來都不需要考慮別人的感受。不論是在怎樣的場景下,這些孩子所展現出來的樣子都是相同的,而且這些孩子會非常直觀地忽略身邊的人。
  • 把善良的人們的同情心、愛心騙光了,誰來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呢?
    小編前語:舞臺上,一些綜藝節目,往往一些選手在表演之前總會說一段故事,這就是所謂的「親情牌」「草根」吧,希望可以得到評委和觀戰們的支持;比如大街上的一些假裝殘疾的人,明明健全有手有腳卻利用人們的愛心、同情心獲得利益;再比如,屢見不鮮的老人訛人事件等等。
  • 造假,擺拍引公憤,被自媒體玩壞的「同情心」
    但最不該的是編造劇情來博取民眾的同情心,騙取大家的流量。毫無疑問,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同情心的心理。當看到社會上出現一些比我們過得慘的人時,我們就會不自覺地去同情人家,甚至伸出援助之手。但如果當我們發現自己所付出的同情心,讓自己反而變成要被同情的人,我們還快樂得起來嗎?曾經身邊的朋友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當他在車站等車的時候遇到一個沒錢搭車向他求助的婦人。出於好心和同情心,他將身上剩下的現金給了求助的婦人,然後離開了等車的地方。可令他沒想到的是在搭上車的時候,他突然又看到了那位向他求助的婦人正在向別的路人求助。
  • 同理心、同情心傻傻分不清?自閉兒需要的是...
    一般人對自閉症孩童的印象通常是不懂他人的感受,缺乏同理心;也有人說自閉兒不懂得同情他人但同理心與同情心我們真的分的清楚嗎?對自閉症患者來說,具不具備同理心,又有何重要性?今天,編編就要帶各位來一探究竟。
  • TED演講 | 為什麼我們漸漸地失去了同情心?
    TED的隱性主題之一是同情心,這讓我很受觸動。我們已經傾聽了這些感人的演說:例如昨晚關於非洲愛滋病、柯林頓總統等的演講。而我也想談一些與同情心相關的想法我會從全球的層面談到個人的層面。我是一個心理學家,但請儘管放心,我不會談到陰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