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明清官場三節兩壽一定有送禮,除了常規,還有非常規的

2020-12-20 抱膝先生

易中天:逢年過節就得請客送禮,這大概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在我們古代,尤其是在明清兩代,官場上有個規矩,但逢三節兩壽是一定要送禮的。是哪三節呢?端午、中秋、大年。什麼叫兩壽呢?就是長官的生日和長官太太的生日,這是常規。

常規還有兩項,也是到時候要送的,一個是冬天一個是夏天,冬天送的叫炭敬,夏天送的叫冰敬。到了夏天,領導很辛苦啊,送點降溫費;到了冬天領導也很辛苦啊,送點烤火費。三節兩壽的打點和炭敬、冰敬是常規性的送禮。(除了常規)還有非常規的,叫門敬和跟敬,就是下級去拜見上級,門房要給你傳達,給門房送一紅包,否則門房不通報。門房會說領導不在,領導有病,領導休息,領導沒空,有空沒空就看你這個紅包,這叫門敬。

什麼叫跟敬呢?領導後面有一跟班,什麼秘書之類的,得送給他們,這叫跟敬。這個東西在明清兩代統稱陋規,所以這樣的一項開支呢到後來變得越來越重。本來這個陋規陋規,它雖然陋啊,也是有個規的,逢年過節大概多少錢它有一個行情價。但是你要知道它既然是潛規則嘛,你不能發文件明文規定三節兩壽送多少錢,只能看著辦啊。這一看著辦,價格慢慢地就給抬起來了。

有這麼個故事,有一位縣太爺過生日,下屬要給他送禮,縣太爺屬鼠,下級就給他送了一隻真金打造的老鼠。縣太爺很高興,哎呀,是啊是啊,我確實是屬鼠啊,你們送只老鼠,我告訴你下個月我太太過生日,她屬牛。

相關焦點

  • 郭德綱發特別聲明,首次禁止觀眾送禮,眾徒弟:師父那三節兩壽呢
    當年德雲社草創之初,郭德綱舉步維艱,有零星觀眾在聽相聲之餘,捎帶著給演員拿去點土特產,既在情理之中,也給當時事業不順的郭德綱帶去了些許認同和慰藉。隨著德雲社越來越火,送禮物的觀眾也越來越多,漸漸成了風氣。而郭德綱、嶽雲鵬等演員又經常拿送禮物的事兒砸掛,經常調侃「你們送了,讓沒送的可怎麼辦」,這些段子其實也起到了推波助瀾效果。
  • 三節兩壽記得給老師送酒、送肉!閒說古代怎麼過教師節?
    、「人有三尊,君父師是也!」 ……那麼古代是如何尊師重道的呢?古人對於老師的尊重除了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為老師聽從老師教導,服侍老師,代勞各種瑣事等等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三節兩壽!什麼是三節兩壽?三節指的是端午節、中秋節、年節;兩壽指的是老師生日和孔子誕辰日。
  • 是禍福主宰還是信仰指引:明清官場神秘的衙神崇拜
    明清官場神秘的衙神崇拜中國的傳統文化認為:萬物有靈。衙神崇拜的最早起源迄今已經無法考證,但明清以來文人們的各種野史、筆記、小說等文字中,對於衙神崇拜的描述和記載較多。例如袁枚的《子不語》、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汪輝祖的《學治臆說》、李綠園的《歧路燈》等作品裡,就對衙神崇拜作過詳細記述。這似乎也可以反證出,明清兩朝應該是衙神崇拜最為鼎盛的一個時代。
  • 海水淡化 市政汙水回用 非常規水資源利用替代常規水資源
    非常規水資源以往又被稱作非傳統水源、非傳統水資源等。我們普遍認為非常規水資源是指區別於傳統意義上的地表水、地下水(常規)的水資源,主要有再生水、海水、雨水、微鹹水、礦井水等,其特點是經過處理後可以再生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常規水資源。
  • 每日官場故事|「潛規則」官場上送禮
    你知道官場『潛規則』嗎?」見葉豆一臉茫然,小蘭接著說:「別以為你跟趙大嗓關係特殊,就十拿九穩,要是半路冒出個肯花本錢的主兒跟你競爭,別說是趙大嗓,就是你親叔,也保不準會改變主意。依我看,咱們得先出手,把趙大嗓的心籠絡住,不要給別人留下機會。」怎麼籠絡住趙大嗓的心呢?按當下的規矩,得給他送禮。說起送禮,葉豆先前倒是給趙大嗓送過兩回。
  • 端午節成了官場收禮節,各地官員紛紛提錢進京送禮
    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就有了端午節。端午節有個習俗,就是嫁出門的女兒帶老公孩子去娘家送節。普通人家的女兒去娘家送節,一般都是帶端午扇等禮品。再後來,端午節送禮之風進入官場,就變了味了。中國歷史上,官場有一個說法叫「節壽禮」。所謂的節壽禮,就是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和長官及夫人生日,下屬官員必須給上級官員送禮。節壽禮與冰敬、炭敬並為官場漏規。
  • 學術專著出版:常規出版和非常規出版的3點區別,明白後晉升才好
    關於學術專著出書,大家還是需要有個了解的。今天有一個高中的數學老師聯繫我想出版一本兒作品。這個老師最早的時候是加了我的號碼,隨後又給我打了電話。那麼非常規出版就是指作者很想出書,需要向出版社或者是出版機構支付一筆出版費用,就是咱們經常說的自費出版。但是大家要明白一點,非常規出版也是正規出版,和常規出版的形式是一模一樣的。因為出版社針對部分稿子沒有太大商業把握的時候,也不太願意冒很大的風險。所以支付一部分費用也說得過去。
  • 教師節是否送禮,看看古人的教師節:心意在我們,重要的是儀式感
    老師們紛紛表示很開心,工資有幾倍提升,內心很自豪,感覺到崗位的重要性了,提升班主任的幸福感了。看來這個「大禮」送到了老師們的心坎裡了,我國自古以來都有尊師重教的傳統,那你知道古代老師有教師節嗎?答案是不僅有,還有福利。
  • 古代如何給教師送禮:節令時支付束脩
    其實,早在古代便有類似「教師節」的節日,那便是聖人孔子的誕辰日和塾師生日。北京師範大學國學經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梓教授介紹,古代非常重視教育,重視教師,在孔子誕辰日和塾師生日這天,東家都會向家塾的塾師致送「節敬」。而針對近年來飽受質疑的「教師節經濟」、「給老師送禮」現象,徐梓認為,教育界不能一味跟著風氣走,而是要從制度管理以及教師自律兩方面雙管齊下,努力扭轉這種現象。
  • 《易中天中華史》:首部全球視野下的中華史
    、優美詩意的語言、獨特創新的全球視角,用五到六年時間,創作六部共三十二卷歷史巨著《易中天中華史》:套裝一《先秦》,套裝二《秦漢魏晉南北朝》,套裝三《隋唐》,套裝四《宋元》,套裝五《明清》,套裝六《近現代》。
  • 《易中天中華史》:一部被低估的歷史文化巨著
    、優美詩意的語言、獨特創新的全球視角,用五到六年時間,創作六部共三十二卷歷史巨著《易中天中華史》:套裝一《先秦》,套裝二《秦漢魏晉南北朝》,套裝三《隋唐》,套裝四《宋元》,套裝五《明清》,套裝六《近現代》。
  • 真實的易中天:清貧困苦,抑鬱不得志!
    他在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和《百家講壇》任職期間都是兢兢業業,未曾有一點馬虎。這樣的處事態度也使易中天備受同學的敬愛,武漢大學曾經的校長劉道玉也是非常欣賞他,然而,易中天在武大卻只是「永遠的副教授」,這是為何?
  • 副教授易中天為什麼沒能轉正?
    他在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和《百家講壇》任職期間都是兢兢業業,未曾有一點馬虎。這樣的處事態度也使易中天備受同學的敬愛,武漢大學曾經的校長劉道玉也是非常欣賞他,然而,易中天在武大卻只是「永遠的副教授」,這是為何?易中天是湖南人,因為父親工作的原因來到了武漢這座城市,很快,武漢的美麗吸引了易中天,讓他決定一直待在這裡。
  • 易中天的將心比心,讓全國公安文藝骨幹笑了
    然後入住使館一號院女兒家,方便今早按指定的時間去東城的漁陽飯店迎接易中天老師,驅車走南二環送到西城的公安大學。我是第一次跟易老師零距離接觸,沒想到他用慈祥和溫暖的目光迎接我,那樣和藹可親、妙語連珠、好像鄰家久違的大伯,似乎一點也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國學大師派頭,倒是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能讓人輕鬆自如地跟他聊天。其實,易中天老師走上《百家講壇》之前,就是南方名噪一時的作家了。
  • 廈大一研究院成立大會易中天申請不發言
    易中天在成立大會上發言  據海峽導報報導 昨天,廈門大學當代復文文化發展研究院成立大會,知名學者易中天應邀出席。會上,易中天被臨時要求發言,孰料以「講話」而成名的他居然「露怯」了。  成立大會上,一系列常規流程照常進行。中途,主持人臨時變陣,邀請易中天發言。不料話音未落,就被易中天「拒絕」。  「我能不能申請不講話,這、這、這種場合我特別不會講話,我特別特別怵這種場合。」在《百家講壇》上口若懸河的易中天,面對昨天的正式場合,主動「露怯」。  「今年省裡開兩會的時候,文化專題聯組會議時孫春蘭書記也有參加,我就沒說話。
  • 中國不急於開採非常規天然氣(雙語)
    自從美國開始大規模(從頁巖或煤礦)開採「非常規」天然氣以來,地質學家一直在尋找下一個非常規油氣領域的重大發現。  除了目前出產一定量非常規天然氣的歐洲,許多人都將目光盯上了中國。中國的地質極其多樣化,而勘探程度遠不及美國。
  • 易中天有話說!
    易中天有話說!(視頻最後為易中天評說)易中天說到點子上了二、多一個於歡,少一個黑社會,這是一個死局嗎?來源:經濟學博士 秦滅六國,漢承其粹。先人曾言,要替秦始王翻案,因為百代都行秦政法。哪怕你挺得過官場文章,也未必抗得過黑勢力的反撲!照常理黑社會肯定饒不過這對母子的,如果引起社會關注,可能會更安全一些。但貧道並不認為這是律師主觀這麼做,還對警察等人的不作為十分憤慨。
  • 古代如何給教師送禮:特定節令致送「節儀」 表示禮敬
    其實,早在古代便有類似「教師節」的節日,那便是聖人孔子的誕辰日和塾師生日。北京師範大學國學經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梓教授介紹,古代非常重視教育,重視教師,在孔子誕辰日和塾師生日這天,東家都會向家塾的塾師致送「節敬」。而針對近年來飽受質疑的「教師節經濟」、「給老師送禮」現象,徐梓認為,教育界不能一味跟著風氣走,而是要從制度管理以及教師自律兩方面雙管齊下,努力扭轉這種現象。
  • 「死也不原諒易中天」
    所以我實在忍不住要把這個故事重講一遍,以便有更多的人來分享這種感受。重講的原因,是因為尹宣先生翻譯的這部《辯論》,不但是研究美國憲法和歷史的重要文獻,而且是一部標準的學術著作,閱讀起來並非沒有一定難度;而像我這樣關心憲政問題,卻又並非研究憲法,更非專門研究美國憲法史的人,還真是不在少數。他們未必有時間和耐心讀完這部長達63萬字的巨著。
  • 易中天為何沒在武大轉正?他離職時說:武漢天氣不好
    易老師講起課來,非常有技巧,特別是能夠抓住同學們的心,再加上其本身富有才華,在課堂上經常妙語連珠,引得眾學生紛紛拍案叫絕。學校有個校規,每節課上課之前,老師必須要點名,查查有哪個學生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