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為何沒在武大轉正?他離職時說:武漢天氣不好

2020-12-27 騰訊網

「過去酒逢知己千杯少,現在酒逢千杯知己少」,在現實生活中就是這樣,易中天老師說的這句話,是很多正在為理想和信念而拼搏、奮鬥的年輕人的心聲

遇到一個知己,很難,讓千裡馬遇上懂自己的伯樂,更難。前幾年一檔火爆螢屏的電視節目——《百家講壇》,讓易中天老師火了一把,他品讀的三國可謂是經典之作,而誰能想到,這樣一位大咖在武大任教期間,卻只評為副教授

從湖南來到武漢,易中天考取武大並走上教書之路

前些年,在《易中天品三國》欄目出品之後,全國各地掀起了讀三國,品三國的熱潮,而來自廈門大學的易中天教授,也憑藉著其詼諧幽默的講課風格,收穫了許許多多的粉絲。

雖然人們只要一提起三國,就會想到易中天,但是很少有人關注過易中天老師的背景和他的個人經歷。其實易老師一開始並不在廈門大學執教,而是在武漢大學,根據易老師口述,他離開武漢大學的原因,是武漢夏天太熱了

事實真是這樣嗎?易中天出生於湖南,從小在家裡長大的他來到湖北,是父親的原因,當時父親因為工作需要,被調到了武漢,易中天和母親就跟著父親來到了武漢,結果沒想到這一呆就是幾十年。

武漢這座城市緊鄰長江,風景秀麗且浪漫富饒,易中天慢慢的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對於家鄉那邊土地,他不願意再回去了。高中畢業之後,他以非常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武漢大學,留在了這座城市。

從武大結束學業之後,因為表現突出加上他自身能說會道,學校把這位才子留了下來,讓他擔任講師,就這樣,易中天開始了自己的武大任教之路。

很多人對易中天的第一印象,這個老師應該很嚴謹,比較高冷,估計不太好說話。但事實正好相反,幾年下來,易中天成為了學校當中最受學生們歡迎的老師之一,而他本人,也同時被武大評為"四大名嘴"之一

性格與眾不同的易中天特別受學生歡迎,成為"四大名嘴"

易中天平日裡穿著一身中山裝,眉頭微皺,走起路來腰板筆直,面部沒有多餘的表情,所以給人一種無法接近的感覺。

易老師講起課來,非常有技巧,特別是能夠抓住同學們的心,再加上其本身富有才華,在課堂上經常妙語連珠,引得眾學生紛紛拍案叫絕。學校有個校規,每節課上課之前,老師必須要點名,查查有哪個學生沒來。

但是在易老師的課堂,完全不需要點名,每次教室裡都坐的滿滿當當的,實際來的人數遠超過班級裡的學生,甚至很多旁聽的學生為了聽易老師講課,直接席地而坐,聽了一場,還想聽第二場。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逐漸成為學校"紅人"的易中天,免不了遭受一些流言蜚語,有些人說他這樣是炒作,最看不慣他的,當數系裡其他老師和學院裡的其他教授。

俗話說"人紅是非多",此話一點不假,易中天生來就是直,富有正能量和正義感的人,雖說擁有這種性格是件好事,但是做人如果不夠圓滑,不懂得人情世故的話,很容易遭小人算計,尤其是那些課堂上經常有學生缺席,天天在學校裡"混日子"的老師,更是看不慣易中天的作風,並心生嫉妒之感,這對易中天來說非常不利。

易中天任教前期,當時的武大校長是劉道玉,他對於易中天來說,可謂是"伯樂"和貴人,易中天的才華和行事作風,劉道玉都非常欣賞,所以那段日子裡,易老師順風順水,曾一度爬上了系副主任的位置。

但是自從武大換了新校長之後,他的職位再也沒有往更高的方向發展,即使眼看著身邊的同事步步高升,逐漸都成為了教授,他還是一名普通的講師。

生活拮据的易老師在無奈之下離開武大,前往廈大

在普羅大眾的眼裡,大學老師的工資肯定很高,特別是985,211的國內重點大學,老師肯定是富得流油的,實則不然,易中天和妻兒一家三口,住著一個只有三十多平的小房子裡。

以前的易中天有抽菸的習慣,後來他戒掉了,因為連自己最愛的黃鶴樓都買不起了,這樣拮据的生活是大家萬萬沒有想到的,為了家裡能夠正常開銷,易中天不得不出去找兼職,給人家代課,晚上再回來備課。

有人說,是易中天特立獨行的性格害了他,的確存在這方面因素,但是其他方面的原因也有。系裡的其他老師對於院領導和校領導,都是阿諛奉承的,不僅經常拍領導的馬屁,而且金錢往來和送禮等手段也是層出不窮。

相反,易中天從來不與他們同流合汙,他最看不慣的,就是這種行為,所以即便是即將離開武大的那段時間,他也只是一個副教授,永遠沒有轉正

大家在螢屏中看到的易中天,下面的簡介上顯示——廈門大學教授,沒錯,離開了武大,易老師來到了沿海城市廈門,鑑於早些時候學校提出的"提調計劃",即離開原來的大學去到另一所同級別的大學,這個人的職位就會有所提高。

這對於易中天來說,不可謂不是一件好事,他離開前的職位是副教授,而如今他終於可以堂堂正正的成為一名正教授了。

改變作風卻不改性格,易中天不詆毀自己的母校

雖有些許的遺憾,畢竟那是他待了那麼多年的母校,可是為了生活上能過得好一點,易中天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在新的校園裡,他慢慢的改掉了以往"直腸子"的性格,逐漸變得圓滑,世故

面對自己熱愛的課堂,他還是永遠保持著滿腔熱血,將自己從小熟讀歷史書籍所積累的知識,全部奉獻給下一代。做事情雷厲風行,勤懇認真,這是易中天時刻提醒自己的態度。

他相信,自己是學生的榜樣,如果他都不嚴於律己,那學生們就會像一盤散沙,沒有規矩,沒有目標。

來到廈大執教以後,易中天的教學之路越來越好,和往常一樣,他的課堂永遠圍得水洩不通,登上《百家講壇》之後,那是易中天人生的巔峰,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報導他的事跡,可是同時也招來了一些人從中作梗,謾罵他是為了出名而作秀,並沒什麼真才實學。

面對記者的鏡頭,易中天顯得很平靜,當被問及為何離開武漢和武大時,他只是微微一笑,說"武漢的天氣不太好,夏天太熱了",一句很委婉的話語,將關於母校的話題岔開,實在是高明,武大是易老師的母校,他當然不會說有損母校的話,對於自己的信仰,即使去往異處,心中依然明確。

在他眼裡,過去的恩怨已經釋然,他只想過好當下,做一個為學生默默付出的教書人

相關焦點

  • 人氣爆棚的副教授易中天為何沒能轉正?他離職時說:武漢天氣不好
    這樣的處事態度也使易中天備受同學的敬愛,武漢大學曾經的校長劉道玉也是非常欣賞他,然而,易中天在武大卻只是「永遠的副教授」,這是為何?那些課堂裡學生從來都沒有來齊過的老師,不是去想怎麼提高自己的水平,而是去嫉妒易中天。易中天也是個耿直的人,有話就直說,從來不會因為是領導就溜須拍馬,加上有同事暗中迫害他,易中天一直都沒有被提拔為教授。在校長劉道玉離職後,易中天的日子更是難過。
  • 副教授易中天為什麼沒能轉正?
    他在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和《百家講壇》任職期間都是兢兢業業,未曾有一點馬虎。這樣的處事態度也使易中天備受同學的敬愛,武漢大學曾經的校長劉道玉也是非常欣賞他,然而,易中天在武大卻只是「永遠的副教授」,這是為何?易中天是湖南人,因為父親工作的原因來到了武漢這座城市,很快,武漢的美麗吸引了易中天,讓他決定一直待在這裡。
  • 談易中天與武漢大學的恩怨,任教十年也沒有評上教授,仍大度對待
    但是易中天的課堂卻是一個意外。每堂課上他的課,總是坐滿了人,學生們都喜歡聽他的課,不僅如此,每次新生入學,他們都會告訴學弟學妹們易中天老師一定要聽。易中天已經成為武漢大學的名人。但是他一直沒有轉正,在武漢大學教書十年也沒有評教授。
  • 真實的易中天:清貧困苦,抑鬱不得志!
    這樣的處事態度也使易中天備受同學的敬愛,武漢大學曾經的校長劉道玉也是非常欣賞他,然而,易中天在武大卻只是「永遠的副教授」,這是為何?最受歡迎的中文老師,課上座無虛席易中天是湖南人,因為父親工作的原因來到了武漢這座城市,很快,武漢的美麗吸引了易中天,讓他決定一直待在這裡。雖然他曾經去新疆支教過一段時間,但是他最終還是回到了武漢這一方天地。
  • 如何看待鄭強,易中天,王德峰?各取其長,善莫大焉
    結果易中天從報考該專業的140多人當中脫穎而出,成為被錄取的七名考生之一。由此可見,當時易老師的中國古代文學功底非常紮實。易中天從武漢大學轉投廈門大學的前因後果據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的說法,易中天1981年從武大畢業時,本來按相關規定他要回原籍工作。
  • 我與武漢大學那些事-第三篇:網紅武大
    2014年浙江衛視的《奔跑吧兄弟》來武漢大學取景拍攝時,黃燦燦便作為武大櫻花女神參與了節目錄製和互動,一時輿論上大有壓制Angelababy的苗頭,可謂是把武漢大學的網紅身份進一步實槌定音。當然人們除了關注易中天本身,對和易中天有密切關係的武漢大學也是愛屋及烏,以至網上甚至出現了N多的坊間傳聞類的文章《易中天為什麼離開武漢大學》、《人氣爆棚的易中天在武漢大學為什麼只是副教授》、《武漢大學是成就了易中天,還是埋沒了易中天》。
  • 閒侃「網紅校長」鄭強,「學術超男」易中天,「哲學王子」王德峰
    在一次訪談中,魯豫問他為何沒有參加高考,易中天坦然回答說:「考試這個事,一是命,二是運,三是風水,平時學習成績好的可能考砸了,平時成績不好的反而發揮得不錯。易中天從武漢大學轉投廈門大學的前因後果據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的說法,易中天1981年從武大畢業時,本來按相關規定他要回原籍工作。但是,易中天的導師找到時任校長劉道玉,請求讓易中天留下,那位導師說易中天是他一生培養的唯一研究生,他已是古稀之年,後繼乏人。
  • 為什麼受歡迎的副教授易中天未能成為全職教授?當他離開時
    在閱讀歷史書籍的過程中,易中天會加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正是因為這樣,易中天獨特的歷史解釋風格才得以形成。當易中天第一次跟隨父親來到武漢時,他被武漢的美麗景色深深吸引住了,從那以後,易中天秘密地決定他必須留在美麗的城市。新中國恢復高考制度後,易中天順利考入武漢大學研究生,畢業後選擇留在該校任教。他實現了留在武漢的夢想。
  • 從文化名人到被人告上法庭,易中天為啥不火了?
    易中天從武大出走在成為《百家講壇》的主持人之前,易中天是武漢大學的老師。聽說,作家野夫也曾到武漢插班,問武大的學長在武大都有什麼注意事項。他對易中天的才華十分賞識,一心想要提拔他,還曾想過讓他做武大中文系的副主任。
  • 被天氣搞暈的武大櫻花,誤以為春天來了
    10月12日,武漢大學的學生們驚奇發現,學校櫻花大道旁鯤鵬廣場的部分櫻樹枝頭上,已有星星點點的花瓣隨風搖曳,顯得格外嬌嫩,引不少下課的學生及遊客興奮不已,紛紛駐足拍照留影。「為何櫻花會在秋季開放呢?」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採訪了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所植物專家董立坤。
  • 武漢大學校長為何用5個本科生,換得易中天留校任教
    當時,已經31歲的易中天正在新疆支教,任教於新疆烏魯木齊鋼鐵公司廠子弟中學——1965年,易中天受蘇聯小說《勇敢》的影響,自願報名支援新疆,並在那裡度過了13年時光。易中天得知恢復研究生招生的消息後,非常高興,報名參加了武漢大學的研究生考試。易中天雖然是湖南長沙人,但他6歲時就跟著父親在武漢生活,並在這裡讀完了小學、初中、高中。
  • 原來這些牛人都是武大畢業的,第一個身價上千億,超想有這樣校友
    說是武漢大學,這絕對是武漢人的驕傲,武漢大學是湖北最好的大學,它的歷史悠久,是近代中國的第一批大學,也是第一批雙一流大學,建校以來為中國的建設培養了不少人才。而且武漢大學的環境非常好,一般能上武漢大學的都是學霸。
  • 易中天講曹操時為何說:但凡小時候老實的孩子,長大後都沒出息?
    我們經常聽到家裡長輩在議論一個小輩時,如若說他學習好,工作好,為人優秀,這樣的人一般會被冠以「有出息」的標籤。有人說見過世面的孩子有出息,有人說自信的孩子有出息,有人說能吃苦的孩子有出息。或許是不想得罪家長,沒有一個人會對一個小孩說你長大沒有出息。不過凡事沒有絕對,易中天曾在節目裡講曹操時講到,但凡小時候老實的孩子長大後必定沒有出息,而這又是因為什麼呢?
  • 劉道玉:寧做校長不做市長,力推武漢大學改革,卻為何提前退休?
    憑藉在學校的優異表現,武大推薦其赴蘇聯學習。回國後,劉道玉任武漢大學講師,並在33歲時開始走上仕途,擔任武漢大學副教務長。自此仕途進步很大,在39歲時便被任命為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成為武漢大學乃至中國最為年輕的重點大學校領導。1977年,劉道玉被借調到教育部工作,任教育部黨組成員兼高等教育司司長,成為部門的正職領導。
  • 馬未都:易中天問我最害怕什麼,我說了2個字,他陷入沉思!
    馬未都:易中天問我最害怕什麼,我說了2個字,他陷入沉思!馬未都常說一句話,叫做「關係一定是吃出來的」,這句話的涵義很簡單,如果你跟一個人從沒有一塊吃過飯,那你們的關係就算不上好,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這句話可以說是非常恰當,比如馬未都跟易中天兩人,就是「吃」出來的關係。
  • 武大打破評職稱鐵飯碗 副教授9年不轉正要轉崗
    副教授9年內不能轉正要轉崗  武漢大學打破評職稱論資排輩「鐵飯碗」  新華社電 剛剛晉升為副教授的武漢大學某文科院系的張老師,高興之餘卻感到壓力:「我捧的並不是鐵飯碗。」因為根據學校推行的教師職務聘任制,如果她9年內不能成功晉升教授的話,將被轉崗。
  • 武漢大學教師聘用設限 副教授9年沒轉正就下崗
    武大教師聘用設限 副教授9年內沒轉正就下崗  漢網消息(記者劉莉)剛剛晉升為副教授的武大某文科院系張老師,高興之餘卻備感壓力:「我捧的並不是鐵飯碗。」根據該校推行的教師職務聘任制,如果她9年內不能成功晉升教授的話,將被轉崗。
  • 武漢大學35歲以下升正副教授有單列通道
    英雄不問出處五湖四海廣攬才俊  如果沒有上世紀80年代武大的破格留任,「學術超男」易中天到今天也許還只是新疆的一名中學教師。  1981年,原本在烏魯木齊鋼鐵公司子弟學校當老師的易中天,在武漢大學讀完了定向培養的3年研究生,按計劃應回到原單位工作。
  • 武漢大學為何逼迫青年教師離職?中國高校已經呈現出來的馬太效應
    武漢大學3+3逼迫青年教授離職2019年武漢大學開啟了首屆引進人才入職大會,從引進的名單來看,不乏國內外的科研大牛,然而在2018年卻有數百名武大青年教師被迫離開自己的崗位,2018年是武漢大學對於青年教師的「3+3」聘任考核制的第一個考核年份
  • 教育|武漢高校拉開秋季開學序幕,武大近萬名本科生今起補習上課
    22日晚7時許,賀宏傑抵達武漢火車站,辦理相關登記手續後,他所在班級的輔導員張植老師將其接回學校。「我抵達學校時,已經快到晚上10時了。」賀宏傑笑著說,「一路上,看著萬家燈火和來來往往的車輛,我在想:『這不就是我們熱鬧的大武漢嗎?』」其實,在澳門老家期間,賀宏傑一直惦記著自己的老師和同學,天天在新聞中關注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