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入秋之後,小寶寶護理要更上心。尤其是早晚溫差大,在增添衣物上,很多寶媽都把握不準。所以,這個季節也是寶寶最容易生病的時候。
昨天,表妹跟我說,她一大早又跟婆婆吵了一架。其實,不是什麼大事,就是寶寶穿不穿襪子的問題。婆婆覺得,現在天氣涼快了,一定要給寶寶穿上襪子,還說就是因為她不知道給寶寶穿襪子,才把寶寶凍感冒的。但是,表妹說,給寶寶穿襪子,寶寶沒一會兒就拽掉了。而且,醫生也說了,寶寶感冒是因為病毒感染,不是凍的。結果,婆媳倆就因為給不給寶寶穿襪子的事吵起來。
要不要給小寶寶穿襪子?穿襪派和光腳派各有道理,寶媽別大意。
①「穿襪派」的觀點
「穿襪派」,大多是老人,他們覺得小寶寶怕疼,溫度稍微一低,就趕緊給寶寶添衣服,裡三層外三層的,而且襪子也早早穿上。他們的理由是,人的腳掌穴位最多,很容易腳底生寒。而且,因為小寶寶體溫調節系統還未完全發育完善,散熱能力大於產熱能力,所以只要氣溫降低,就小腳冰涼。老人們一摸,就特別緊張,趕緊給寶寶穿襪子。
而且,從科學角度來說,如果小腳受涼時間過長,會導致腹部著涼,進而引發消化不良、腹瀉和感冒等症狀,所以穿上襪子保暖很有必要。
②「光腳派」的觀點
而「光腳派」,大多是年輕人,他們自己身體好,比較耐凍,覺得寶寶也沒有那麼怕冷。關鍵是,他們更注重科學育兒,覺得一變天就給寶寶捂得嚴嚴實實更容易出汗,然後一見風也更容易感冒。而且,他們覺得寶寶穿上襪子不舒服,而且萬一有線頭纏著腳趾也很危險。關鍵是,光腳接觸地面對寶寶發育更好。
「穿襪派」和「光腳派」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從寶寶發育來說,確實是光腳更有優勢。
①光腳更有平衡感,能讓寶寶學走路更輕鬆
寶寶光腳走路的時候,腳底和地板的摩擦力更強,寶寶的腳趾也能更有力地抓住地板,進而保持平衡感。而且,經常光腳站立,寶寶的小腿肌肉群也能得到鍛鍊,學起走路來會更加輕鬆。
②光腳走路,有助於寶寶身體的神經發育
寶寶光腳走路時,腳底會跟地面直接接觸,會刺激腳底神經,而腳底神經會傳遞信息到大腦皮層,然後大腦又會更好地調節身體各部的神經系統,這樣會更有助寶寶身體的神經發育。因此,寶寶身體的神經發育好,不管是對身體健康,還是對大腦發育來說都有好處。
③光腳走路有助於散熱,讓寶寶感覺更舒服
我們知道,如果寶寶穿上襪子活動一會兒,很快就會出汗,而光腳更利於散熱。而且,小寶寶一般活動量大,如果一直穿著襪子,悶熱得難受,他們精神狀態就不會太好。如果光著腳,寶寶就算運動量大,因為腳把熱量散出去了,他們會感覺更舒服。
說起「散熱」,現在已經到秋季了,顯然「散熱」不是寶寶最迫切的需求。所以,溫度降低時,該給寶寶穿襪子還是要穿的。
①學會挑選合適的襪子
給小寶寶挑選襪子,一定要舒適和安全。舒適就是要經歷挑選透氣性好的襪子,而且大小要適中,不能太緊,容易勒著寶寶;也不能太松,容易掉,寶寶會感覺不舒服,不穿鞋時還容易踩到。安全,就是材質和成分要安全,儘量選純棉的、線頭少的、顏色淡一些、沒有刺鼻味道的襪子。要是那些劣質襪子,化學添加劑太多,會對寶寶的健康不利。
②新襪子穿之前一定要清洗和檢查
寶媽們要記住,新襪子買回來,不能直接給寶寶穿。要注意先清洗一下,這樣更衛生。而曬乾穿的時候,要先翻過來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麼線頭。因為如果有線頭,很容易纏著寶寶的腳指頭,輕則會讓寶寶哭鬧不舒服,重則可能導致腳趾壞死。
③給寶寶穿襪子,不要光看季節,也要看當天溫度
雖然現在是秋季了,但是早晚氣溫低,到中午其實還是挺熱的。所以,寶媽給寶寶穿襪子,不能光看季節,也要看看當天的溫度。如果一天溫度都很低,那就最好全天穿襪子。如果中午太熱,就要給寶寶脫掉一會兒襪子,否則捂出汗,寶寶不舒服,且等到溫度轉涼,穿著汗溼的襪子也更容易感冒。
【話題討論:寶媽們,入秋後你開始給寶寶準備穿襪子了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