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社保剛推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選擇不相信。都覺得社保是騙人的,天下哪有那麼好的事情,生病住院產生的醫療費用可以報銷,等老了還可以領錢養老等等,都覺得不可思議。
隨著國家的大力支持與推廣社保,以前的不可思議都變成了現實,現在去醫院看病基本都是憑社保卡就診;領取養老金也是直接就打在了自己的社保卡帳戶上。
但也還是有很多人在自己年輕的時候沒有為自己交過社保。
昨天就有個人在微信上問我,說自己已經48歲了,以前只交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想以個人名義交下社保中的養老保險,不知道劃不划算?
像他這樣的年齡,會存在兩個風險:
一個風險是資金問題,現在交社保的話,最少要連續交15年,而且不能斷繳。並且每年的7月份,社保的繳費基數都在變,這幾年都在上漲。而且很多人到了六十幾歲的時候,能賺到的錢就那些,所以後期的繳費壓力會越來越大,如果需要交的話,估計需要子女的支持了。
另一個風險就是自身的因素,也就是說是身體原因。如果退休前,一旦身故,會比較吃虧。像他48歲開始交社保,至少15年後才可以開始拿退休養老金。如果在開始領取養老金之前不幸身故,大部分地區只會退還個人帳戶的錢,大概只佔40%左右。
如果這兩個風險能避免的話,還是比較支持購買社保中的養老保險的。畢竟有總比沒有好,這也是國家給予每個公民的基本權利。
如果條件允許的,還建議你補充商業保險中的分紅險,在你退休時,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同時,可以通過分紅險適當提高自己的養老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