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殘酷事實,癌症逐漸年輕化!最近10年,年輕人患癌數量正不斷增加

2020-12-27 MedPeer

全球癌症發病率不斷增長,這其中的原因很複雜,既反映了人口的老齡化和增長,也反映了癌症主要危險因素的流行和分布的變化。總體來說,癌症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升高,人均壽命越長的國家癌症發病率也越高。

近年來,全球癌症發病率不斷增長,這其中的原因很複雜,既反映了人口的老齡化和增長,也反映了癌症主要危險因素的流行和分布的變化。總體來說,癌症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升高,人均壽命越長的國家癌症發病率也越高。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口老齡化到來,癌症作為主要死因的情況日益突出。相對於老年人,年輕癌症患者往往被忽略,然而,近年來研究數據表明,癌症正呈現年輕化趨勢。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年輕癌症患者的腫瘤在分子上不同於兒童和老年癌症患者,這意味著他們在癌症病因和有效治療方法上可能存在差異。年輕癌症患者本應有更多的時光,一旦患癌,相比老年患者影響更大,而且,年輕人本不是癌症高發人群,很容易因忽視而延誤診斷和治療。

2020年9月17日,全球影響因子的最高學術期刊 CA (IF=292)發表了來自美國癌症協會等單位的題為:Cancer statistics for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2020(2020年青少年癌症統計)的研究論文。

這項研究針對的是15-39歲的年輕人群,研究人員將其分為三組,分別是:15-19歲,20-29歲,30-39歲。

該研究統計了最近10年數據(2007年~2016年),在這10年裡,各年齡段年輕人(15-39歲)的癌症發病率都在不斷地上升,預計在2020年,15-39歲的年輕人中將有大約89500例新增癌症病例和9270例新增癌症死亡病例。

不同年齡層的年輕人群的癌症類型有很大差異

對於15-19歲的青少年,淋巴瘤發病率最高,而對於20-29歲年齡層,甲狀腺癌、睪丸癌和黑色素瘤發病率最高,到了30-39歲,女性乳腺癌、甲狀腺癌和黑色素瘤位居發病率前三。值得一提的是,每個年齡層中發病率排名前三位的都有甲狀腺癌。

從上表可以看出,隨著年齡增長,除了白血病、霍奇淋巴瘤等兒童高發癌症以外,幾乎所有癌症發病率迅速升高。

癌症發病率性別差異明顯

在15-19歲年齡層,男性和女性的癌症總體發生率相似,每10萬人口中男性和女性的癌症發病率分別為23例和24例。

在20-29歲年齡層,每10萬人口中男性和女性的癌症發病率分別為42例和55例,女性癌症發病率比男性高30%。其中女性甲狀腺癌發病率為男性的5倍(15/10萬人 vs 3/10萬人)。

在30-39對年齡層,每10萬人口中男性和女性的癌症發病率分別為84例和161例,女性癌症發病率比男性幾乎高出一倍,這主要是因為這個年齡段女性乳腺癌、甲狀腺癌及皮膚黑色素瘤高發,尤其是女性乳腺癌,尤其是在30-39歲年齡層,女性乳腺癌發病數量迅速升高,較20-29歲年齡層,發病數量增長超過600%。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很少吸菸,但30歲以下女性的肺癌發病率竟然高於男性,,這其中的原因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近幾十年來,癌症發病率一直在升高

該研究統計了自1975年以來的各年齡層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很明顯,所有年齡段的癌症死亡率幾乎一直在下降,這自然是經濟發展和醫療水平進步所帶來的。

癌症發病率的變化則較為複雜,總體來說,自1975年以來,各年齡層的年輕人群體的癌症發病率在上升。

20世紀80年代末,20-29歲和30-39歲年齡層的男性的癌症發病率突然迅速上升,隨後又在90年代初恢復,這與愛滋病的爆發時間相吻合,這是由於愛滋病暴發導致的卡波西肉瘤患者增加。

其中甲狀腺癌發病率上升明顯,其在各個年齡層均顯著上升,尤其是在女性中,各年齡層女性中甲狀腺癌發病率顯著增加。這其中一大原因是影像學的進步導致檢驗水平提高。

癌症死亡率在不斷下降

除了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中期,因為愛滋病流行,導致20-39歲男性癌症死亡率增加以外,自1970年代以來,總體年輕人群的癌症5年生存期一直在增加,死亡率一直在下降,近十年來,癌症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1%。

根據2009-2015年統計數據,15-39歲年輕人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83%-86%,遠超40歲以上癌症患者的66%。

15-29歲的男性癌症死亡率高於女性,這是由於男女癌症發病種類不同,以及黑色素瘤等男性死亡率高的癌症高發。但30-39歲,由於女性乳腺癌高發,女性癌症死亡率隨之增加。

對於15-39歲的各年齡層年輕人群來說,白血病和腦腫瘤是所有性別和年齡層主要癌症死亡原因,除了30-39歲女性,她們主要癌症死亡原因為乳腺癌和宮頸癌。

雖然這項研究統計針對的是美國人群,但實際上我國的整體情況也類似,根據中國國家癌症中心2018年統計數據,我國癌症發病率在持續上升,也呈現癌症年輕化趨勢。

整體來看,年輕人的癌症發病率仍遠低於老年人,但近年來不斷增長的年輕人癌症發病率提醒我們必須重視這一問題。

此外,現代社會帶給年輕人的生活壓力、熬夜、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以及環境汙染等等,都會加速年輕人的不健康狀態,甚至誘發癌症。

儘管近年來對年輕群體癌症的科學理解有了快速進步,但在病因學、基礎生物學、治療和提高生存期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多。

所以,除了寄希望於科學進步以外,更重要的還是靠自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運動,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相關焦點

  • 事實證明:為什麼得癌症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加速癌症到來的習慣
    隨著年齡的增長,原癌基因的力量會變得逐漸強大,再加上人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接觸一些致癌因素,抑癌基因會變得弱小,患癌的風險便會增加,這也是為什麼中老年人患癌的機率更高。但現在我們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癌症盯上,癌症有著年輕化的趨勢。這種現象的發生,固然有某些來自外界的因素,比如空氣品質差、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等,但主要還是和年輕人自身的生活習慣太差有關。
  • 為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癌?遠離身邊的癌症「助燃劑」,那是自毀
    核心提示:01 我想給他們多存點錢,但後來發現我錯了2018年6月初,37歲的阿峰在拉了幾天肚子後,發了條朋友圈調侃「感覺快要走到生命盡頭了」,結果,一語成讖。03 為什麼患癌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遠離3個癌症「助燃劑」數據報告顯示,中國是世界第一癌症大國,每年新發癌症429萬例,死亡人數300萬人。在中國,每天約有1萬人確診為癌症,平均每一分鐘7個人。
  • 20-39歲患癌人數上升 肥皂牙膏或致癌
    不過,根據最新的統計,癌症已經顯現出了年輕化的趨勢,20歲至39歲群體患癌的人數有所上升,而這是患者和醫生此前都不曾預料到的情況。另外,現在結腸直腸癌的年輕人發病率也在直線上升,不僅源於肥胖和不良飲食的流行,還有肥皂、牙膏等中的化學物質「助推」。看來,要想對抗癌症年輕化,任務還很艱巨,不僅要克服自身不良的生活習慣,還要遠離患癌因素。
  • 長期喝果汁增加患癌風險!癌症患者該喝什麼?
    圖源於:BMJ官網 研究人員發現近幾十年來,全球範圍內含糖飲料的消費一直在不斷增加;與此同時,肥胖的風險也在快速上升,而肥胖被認為是導致許多癌症的一個顯著影響因素
  • 才20歲就確診癌症,為什麼年輕人得癌的越來越多?
    在我們傳統的觀念裡, 年輕人不會得癌症,為什麼現在患癌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總的來說,患癌的人數每年都在增加,癌症已經成為全球性的醫療難題。根據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腫瘤學》的文章顯示,2012年全球20歲至39歲年齡段,新發癌症患者為96.5萬,因癌症去世的年輕患者高達35.8萬。
  • 肥胖顯著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
    肥胖會增加食管癌和胃癌風險doi:10.1038/bjc.2017.29一項新的研究提示著超重的20多歲年輕人如果在生命後期變胖的話,則會顯著增加他們的食管癌和胃癌風險。這項研究是基於40多萬人的測量數據開展的。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2月14日在線發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期刊上。
  • 喝熱茶患癌風險增加90%?中國人注意了
    最近的幾篇報導表明,如果每天大量喝茶,且茶水溫度高於60度,患食管癌的風險會增加近一倍。 65度的熱茶容易導致食管鱗癌 科學家研究了喝茶者的茶類型、以及飲茶的溫度,在中國食管鱗狀細胞癌的高發地區進行了對照分析。
  • 癌症男孩圓夢奧特曼,癌症面前我們還能做什麼?
    這些年來癌症逐漸年輕化,孩子患癌的新聞越來越常見了。 在中國,平均每年有3~4萬兒童被確診患惡性腫瘤,2017年大約有3.5萬名15歲以下的兒童被診斷患癌症,患兒年齡多在6歲以下,以3~5歲者居多,男孩患癌率明顯高於女孩。 據統計,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兒童癌症的發病率增加了25%,目前兒童癌症發病率正以每五年5%的速度上升。
  • 為何古代很少得癌症,如今患癌人數逐年增加?癌症是「新」病嗎?
    於是有讀者就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古時候是不是沒有癌症呢?癌症難道是一種「新」病?為什麼近年來患癌人數才逐年增加?對於大家的這種疑問,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們答案,古代是有癌症的,它並不是新出現的病種。2014年,羊城晚報曾經刊登過一篇報導,內容是說英國人在考古過程中發現了一具特殊遺體,這是一副來自三千年前人類的骨骼,令人驚奇的是,考古學家在這幅骨骼上發現了癌症轉移的痕跡,這是目前人類史上發現最早的轉移癌,這次發現可以說是人類研究癌症歷程中的裡程碑式的存在
  • 兩千萬人研究數據:個子越高患癌風險越大,你是癌症高危人群嗎?
    一項由韓國的學者主導,發表在2019年《英國癌症雜誌》學術期刊上的研究,揭示了身高和癌症發病風險的關係。 研究人員從韓國國家醫療保險公司中,選取了2280,9722名年齡超過20歲的群體信息,對這部分群體進行了持續5年的隨訪,在這期間,有超過76萬的人患上了癌症。
  • 為什麼日本人的平均壽命長,患癌率卻極低?他們究竟有什麼絕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溫飽已不再是大家的追求,越來越多的人現在都開始注重養生,很多年輕人都開始清淡健康飲食,中老年人更是從理念到產品統統吸收了個遍。近兩年市面上大大小小的理療館層出不窮,遍地開花。但即使是這樣,我國的患癌率卻遠遠高於鄰國日本,並且日本作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國家,平均壽命超過了80歲,那麼日本人究竟有什麼絕招保持這麼低的患癌概率呢?日本人的長壽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了,有調查顯示日本有一般國民終身有一次患癌機會,那麼日本人在養生方面領先我們這麼多的原因有哪些呢?
  • 含糖飲料即使沒有增加你的體重也可能增加你的患癌機率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含糖飲料的消費量在世界範圍內有所增加,它與肥胖風險增加之間的關係為人所知,而肥胖也被公認為是致癌的重要風險因素,但對含糖飲料和癌症風險的研究仍然有限。每天100毫升含糖飲料就能增加18%總體患癌風險一個法國研究小組開始評估含糖飲料(含糖飲料和100%果汁),人工加糖(飲食)飲料的消費與整體癌症以及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直腸癌風險之間的關係。
  • 40年來,青年「打工人」癌症風險增加了30%
    該研究以「Trends in Cancer Incidence in US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1973-2015」為題在線發表在最近一期的 JAMA 雜誌上。青年人,被忽視的「特殊癌症群體」我們都知道,癌症的發生與年齡密切相關,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患癌的風險會明顯增加。雖然,癌症的發生需要一個過程,不會出現在某一確定的時間,但是癌症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毀掉一個人,無論是兒童、青少年,還是老人。
  • 目前腸癌越來越年輕化,年輕人如何預防?醫生跟你說仔細
    不得不說,目前我們國家腸癌的發生呈增長趨勢,並且還有年輕化趨勢。據2019年《中國結直腸腫瘤早診篩查策略專家共識》的統計顯示,2018年預計我國結直腸癌新發病例超過52.1萬,死亡病例約24.8萬,新發和死亡病例均接近全世界同期結直腸癌病例的30%。從新確診患者的年齡分布來看,年齡呈下降趨勢,50歲以下人群中診斷出的結直腸癌,佔所有新發病例的12%。
  • 人得了一次癌症,為什麼不會產生「抗體」?有人甚至多次患癌?
    這位老人同樣是患過三種癌症,1999年結腸癌,2009年胰腺癌,2018年肺癌。 臨床上,像上述兩個人都發生過三次癌症的,被稱為「多原發腫瘤」。多種癌症發生在一個人身上,而且各個癌種之間沒有任何關聯,後面癌症的發生不是因為復發或者轉移導致的。
  • 全球首次確認:患癌孕婦會「傳染」癌症給胎兒
    一直以來,空氣汙染、吸菸與遺傳因素是肺癌發生的重要原因[2],但最近在日本,卻有兩個尚在幼年就罹患肺癌的小男孩,他們的患病原因著實讓人大吃一驚…… 1月7日,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報導了兩例十分罕見的案例[3]:兩名日本幼童身患肺癌,竟然是母親將癌症「傳染」給他們的!
  • 穿鋼圈內衣容易患癌嗎?乳腺癌逐漸「年輕化」,如何不讓它找上門
    在很多人的傳統認知裡,乳腺癌還是一種中老年女性才會得的疾病,其實乳腺癌正逐漸「年輕化」,若不重視後果往往令人唏噓。乳腺癌年輕化,往往一發現就是晚期「我見過一位19歲的小姑娘,這麼好的年紀卻是乳腺癌晚期。21歲、23歲、26歲…30歲以內我見過像這樣的小姑娘太多了。」
  • 為什麼年輕人會得癌症?看完你就知道了
    而會患癌則是因為體內細胞的平衡被打破了,正常細胞無法壓制住癌細胞。反而讓癌細胞逐漸的吞噬正常細胞,不斷的壯大起來它的群體,在體內形成腫瘤。引起癌細胞發展的病因目前科學上還沒有確切的定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和日常的不良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是侵害不開的。 人為什麼會患上癌症?
  • 有重大出生缺陷的個體患癌風險增加,且持續至成年
    有重大出生缺陷的個體患癌風險增加,且持續至成年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4 16:46:36 挪威卑爾根大學Dagrun Slettebø Daltveit團隊研究了有重大出生缺陷個體的患癌風險。
  • 看血型就能預測癌症?真不是玩笑,這兩種血型患癌風險就是高!
    通過ABO血型預測患癌風險,究竟是玄學還是科學?數十年過去了,研究結果又如何呢?A血型患癌風險是非A血型的1.12倍一項涵蓋30個國家過去60年、納入100554例癌症患者和30個患癌部位的大樣本量研究顯示,A血型的整體患癌風險是非A血型的1.12倍,即前者患癌風險增加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