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捐獻的眼角膜去哪兒了

2020-12-18 新湖南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官銘 張嘉詩 長沙報導

16年前,譚素蘭的丈夫張立波捐獻了自己的眼角膜。今年4月30日,88歲的譚素蘭老人逝世,她將自己的眼角膜捐出。由此完成夫妻兩人捐獻眼角膜的壯舉。

眼角膜,位於眼球的最前端,被視為眼睛和外界接觸的第一道屏障,如相機的鏡頭一樣重要。

我國角膜盲症患者數量龐大,很多人因等不到匹配的角膜一直生活在黑暗中。一片薄薄角膜,成了他們光明與黑暗的分界線。

來自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總站的數據顯示:自2016年9月起,湖南累計眼角膜捐獻680例,成功救治了1700餘位角膜盲症患者。

(*數據來源: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總站)

今年年初,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職工李伯新因癌症醫治無效不幸離世,遵其生前遺願,家人將其眼角膜捐獻。

記者了解到,像李伯新這樣的角膜捐獻者不在少數,他們一般是因癌症、心腦血管疾病、器官器質性病變或意外去世。

捐贈者的角膜將用於治療患有感染性角膜穿孔、角膜白斑、圓錐角膜、角膜變性及角膜先天發育異常、角膜腫瘤等眼部疾病的患者。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團隊為患者做角膜移植手術)

長沙愛爾眼庫主任楊麗紅告訴記者,角膜從接收、採集、實驗室檢測與質量評估再經移植手術提供給患者,這個過程一般需2天的時間。

(楊麗紅在實驗室給採集回的角膜做質量評估)

23歲的唐建就是角膜移植手術的受益者。

因先天性的圓錐角膜,2013年,唐建左眼視力開始下降。

但當時唐建的父母並未在意,誤以為兒子跟很多正值青春期的同齡人一樣,只是普通近視,帶他在老家永州的眼鏡店配鏡後,便沒再關注。

直到2019年,唐建隨母親唐秋月到廣東江門務工,他入職體檢報告上「白內障或其他眼病」的字眼引起了全家人的重視。

與此同時,戴鏡的這幾年,唐建左眼視力不僅未被矯正,反而還出現了驟降。

隨著湖南疫情逐步穩定,5月1日,唐秋月帶著兒子來到長沙,找到了愛爾眼科醫院。

「他當時已經不抱希望了,但我覺得無論如何都要試一試。」唐秋月說。

幸運的是,這一次,醫院不僅找到了病因和治療方法,還找到了合適唐建的角膜供體。

(手術前醫生從保存液裡取出來的眼角膜)

5月4日,唐建順利完成移植手術。

術後第二天,唐建的左眼視力就從0.06恢復到了0.12,「康復後保護得當的話,通過戴鏡矯正可以恢復到0.5以上。」主刀醫生王科華的這句話給了唐建極大的精神鼓勵。

(術後,唐建進行角膜康復檢查)

在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發布的《視力殘疾全球數據報告》中,中國共有角膜盲症患者約500萬人,其中每年新增角膜盲症患者約10萬人,而我國每年接受角膜移植手術的患者僅有5000至10000人。大量的角膜盲症患者在等待捐獻者的出現。

角膜材料稀缺是造成角膜盲症患者不能及時接受治療的主要原因。唐建是幸運的,他的幸運來自媽媽的堅持,更來自角膜捐獻者的偉大奉獻。

這些捐獻者中,有出生不到一天的嬰兒,有古稀之年的老者,有對世界懷著眷戀深情的年輕人,他們的生命之火正在以另一種方式重燃。

[責編:官銘]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年輕歌唱家姚貝娜的眼角膜,去哪兒了?
    參加過中國好聲音,發過專輯,是多起公益事業的愛心大使,2015年被評為「廣東好人」,深受大眾喜愛的音樂家。在2015年1月16日下午16時55分,因乳腺癌復發,於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病逝,無情的病魔奪走了年僅33歲姚貝娜。善良的姚貝娜在她最後清醒時表達了捐獻自己的角膜,而且還叫她的父母在她死後把所有遺物拍賣,得款全部捐獻山區孩子,將自己的愛心留在人間。
  • 2019年東營區首例眼角膜捐獻完成
    黃三角早報1月6日訊(記者 王帥 通訊員 張惠) 1月6日中午,今年東營區首例眼角膜捐獻成功,至少可以讓2名以上失明者重見光明。眼角膜捐獻者馬海亮今年44歲,家住東營區翠湖小區,是熱力公司勝東熱力管理區的一名工作人員。
  • 南陽女子想在去世後捐獻眼角膜 曾報名捐造血幹細胞
    王昭軍向記者展示她的榮譽證書□本報記者 王 冕 文/圖38歲的王昭軍 想成為捐獻眼角膜志願者她1979年出生,今年才38歲。她有一個心願——去世後捐獻眼角膜,為他人帶來一片光明。於是不知手續如何辦的她,撥打了晚報熱線求助,才讓記者了解到她和她這個心願背後的故事。她叫王昭軍,是市公交總公司的一名現場管理員,就是以往人們所稱的「調度員」。「我想做些幫助別人的事。」王昭軍說,自己經常看到媒體關於捐獻眼角膜的報導,其實也是想了很長時間才做出的決定。
  • 五歲寶寶捐獻眼角膜和遺體
    >泰興一名5歲男童因為疾病離世其父母強忍悲痛毅然決定將兒子的遺體無償捐獻在泰興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醫院眼科的醫生取走了他的眼角膜,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接走了他的遺體。截至2020年11月5日,泰興市遺體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線上與線下合計1405例。
  • 「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光明」 勉縣22名醫務人員集體籤訂眼角膜捐獻書
    近日,勉縣醫院22名醫護人員集體籤訂了眼角膜捐獻志願書(《志願捐獻遺體(角膜)登記表》),他們自願在自己去世後,將眼角膜捐獻給需要的人。在現場,志願者們的誓言字字鏗鏘,籤下捐獻志願書的他們沒有太多猶豫和顧慮。「我願意成為一名眼組織捐獻志願者,弘揚人道、彰顯博愛、崇高奉獻,踐行志願精神,傳播捐獻理念,履行生命之約,傳遞人間大愛。」
  • 49歲眼科女醫生去世,將眼角膜和遺體分別捐獻給醫院和大學
    49歲眼科女醫生去世,將眼角膜和遺體分別捐獻給醫院和大學 楊永青 郭升/央視新聞 2020-10-17 02:26
  • 中斯兩國首次合作劇《你永遠在我身邊》 聚焦眼角膜捐獻
    《你永遠在我身邊》是中斯兩國首次進行影視文化項目合作,聚焦眼角膜捐獻題材,以戰鬥在眼角膜捐獻第一線的眼科醫護人員、角膜捐獻宣傳志願者以及眼角膜捐獻者為原型,截取真實故事和案例,展現了他們的生命觀、人生觀、價值觀。劇中深入講述了眼科醫生、眼角膜移植專家姚可凡歷經萬難,推動組建海南省第一家眼庫的故事,反映了當下中國眼角膜捐獻的現狀。
  • 「英雄無畏 歲月有痕」 90歲抗美援朝老兵身後捐獻遺體和眼角膜
    「父親走了,我們慢慢整理他的遺物,找到了一枚五角星帽徽、一塊毛主席接見紀念手帕……」19日,說起捐獻遺體和眼角膜的父親鄒鑑,鄒寧的話語裡透著滿滿的敬意和不舍。有愛 留給他人一片光明2020年10月14日,祖籍重慶的抗美援朝老兵鄒鑑在長沙病逝,享年90歲。當天上午,鄒鑑的小女兒鄒寧聯繫湖南省紅十字會,按照父親遺願,決定將他的遺體和眼角膜分別捐獻給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和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
  • 22歲女大學生捐獻眼角膜,幫助兩名患者重見光明
    陳琦媽媽根據女兒生前的願望,馬上與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及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遺體捐獻接收站取得聯繫。經專業評估,陳琦的眼角膜質量非常優秀,昨日,在長沙愛爾眼科醫院成功為兩名角膜患者實施了移植手術。
  • 愛心接力獻血未能挽回19歲女孩生命 家人捐獻眼角膜
    為了回報社會的愛心,家人毅然決定捐獻眼角膜等器官。目前,捐獻的眼角膜已通過檢測,醫院將聯繫符合條件的受體接受移植。女孩意外傷重愛心接力獻血未能挽回生命姚戀嬌來自雅安,事發前在稻城當地打工。母親周女士介紹,9月27日,女兒在亞丁當地朋友家中遭遇意外,不幸從3樓墜下,致使頭部嚴重受傷。緊急送往醫院後,因傷勢嚴重,急需大量輸血,以挽救生命。
  • 完成患病丈夫最後心願,妻子代籤下眼角膜捐獻書
    完成患病丈夫最後心願,妻子代籤下眼角膜捐獻書
  • 10歲男童患病離世 父母捐獻兒子眼角膜|「也許不經意的一次...
    ZAKER 哈爾濱記者 楊豔2021 年元旦臨近,每到這個時候,道裏區撫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院長劉璐都要翻開工作日誌,給曾經在腦癱康復中心康復訓練的小朋友送去節日的祝福,可當她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嶽增仕,淚水瞬間迷濛了雙眼,兩行熱淚划過臉頰
  • 90歲老兵捐獻眼角膜,網友熱議:致敬,您老這是燃盡了最後一絲餘光...
    虎撲9月25日訊 近日,河北90歲的老軍醫李和堂與世長辭,家人按照其遺願,將老人的眼角膜捐獻。新聞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90歲老兵捐獻眼角膜# 發條微博,致敬老兵!】近日,河北90歲的老軍醫李和堂與世長辭。家人按照其遺願,將老人的眼角膜捐獻。
  • 西安49歲眼科女醫生病逝捐獻眼角膜和遺體 從醫經歷讓人動容
    10月6日,年僅49歲的小兒眼科醫生邢詠新因重病遺憾離世,在生命的盡頭,她將眼角膜捐獻給自己工作的醫院——西安市第一醫院眼庫,成為西安首位捐獻眼角膜的眼科醫生。年幼時醫療條件有限,醫院只知道是血液疾病,過敏源很難查清,只能對症治療。出現過敏和紫癜就用激素壓制免疫,出現水腫就脫水。每次生病,她就和患白血病的孩子們一起住進血液科的病房,病情穩定了就去上學,靠著異於常人的堅強和努力,成了醫學生、碩士、博士直至專家。  多年後,她才終於知道自己患的是過敏性紫癜,一種尚未明確發病原因和機制的罕見疾病,過敏源頭竟然是自身紅細胞。
  • 衡陽男子去世後捐獻眼角膜
    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登記衡陽分站的工作人員為李斌進行角膜摘取手術。家人依照他的遺願,在衡陽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由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登記衡陽分站的工作人員為其進行角膜摘取手術,完成了他的遺願。李斌的一生命途多舛,幼年時他便患上了癲癇,被病魔折磨了50年之久。初中時因病無奈輟學,結婚生子後,工作的工廠倒閉,為了維持一家的生計,他跟人學習補胎以此補貼家用。在他的辛勤努力下,兒子順利考入大學。
  • 貴州福泉80後男子罹癌獲捐愛心款 病逝捐獻眼角膜回饋社會
    隨後,來自貴陽的兩名醫療專家為何佳華做了眼角膜摘除手術。「在外打工多年,聽過、也見到過很多捐獻器官的事例,耳濡目染,深受感動,而且我們家的家境不好,常年受到政府的幫扶。在得知弟弟的病情已經惡化,無法治療時,與弟弟和家人溝通後,弟弟同意將器官捐獻出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回饋政府的幫助和社會好心人的關懷」。
  • 癌症患者捐獻角膜被婉拒 姚貝娜事件後終如願
    電話那頭,他說:「朱大哥,你要我去做的B肝、梅毒、愛滋病等四項傳染病的化驗報告出來了,都是合格的,我應該可以捐獻眼角膜了吧?」朱強榮笑著說:「老王,只要這四項合格,而且家屬同意,就可以填寫捐獻眼角膜的志願書了,你的心願終於達成了。」老王之所以這麼高興,要從兩年前的經歷說起。
  • 32歲同仁醫院眼科醫生王輝突然離世 一雙眼角膜捐獻患者
    本報記者 郭婧婷 北京報導北京同仁醫院團委副書記、眼科青年醫師王輝帶病堅持工作6天後,於2019年6月30日凌晨逝世,終年32歲,王輝與妻子育有一名一歲的女兒。王輝生前深愛著醫生這個職業,在他離開後,同為醫生的妻子選擇用捐獻眼角膜的方式,延續他的醫者仁心與追求。
  • 66歲癌症患者捐獻眼角膜:讓別人替我繼續看世界的美好
    在聲明書中寫道,不管自己的治療結果如何,決定把身上能用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聽到這個消息後醫院的人都感到震驚和感動,為了實現魏阿姨的心願,醫院聯繫了西安紅十字會,結合魏阿姨的病情決定捐獻了眼角膜。「我想要別人替我多看看世界的美好」,12月2日,醫院為魏阿姨舉行了眼角膜捐贈儀式。
  • 84歲湘雅醫學院校友捐獻遺體眼角膜
    2020 年 4 月 23 日,全國勞模、全國 " 三八紅旗手 "、84 歲的湘雅醫學院校友——劉錦桃老人將愛永駐昆明,成為昆明醫科大學一位大體老師,在生命的最後還踐行 " 我一生的歲月,就是做一名純粹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