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66歲癌症患者捐獻眼角膜:讓別人替我繼續看世界的美好

2020-12-15 大眼新聞

「如果走了,也能給這個世界留下光明。」相信很多人從小就看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從那之後也開始關注起了盲人的世界。就在12月6日,抱著想要留給世界一點光明的想法,魏阿姨做了一個決定。

在陝西西安大興醫院,今年66歲的魏阿姨半年前確診為胰腺癌,一直以來都備受病魔的折磨,儘管她一直生活在山西侯馬,但是為了治療,她慕名來到西安大興醫院。

到醫院腸胃外科後,結合病情,施海主任與老師王為忠教授共同商討制訂手術方案來改善她日後的生活。就在手術前一天,魏阿姨鄭重的寫下了一份聲明書交給主任。

在聲明書中寫道,不管自己的治療結果如何,決定把身上能用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聽到這個消息後醫院的人都感到震驚和感動,為了實現魏阿姨的心願,醫院聯繫了西安紅十字會,結合魏阿姨的病情決定捐獻了眼角膜。

「我想要別人替我多看看世界的美好」,12月2日,醫院為魏阿姨舉行了眼角膜捐贈儀式。醫生們都說魏阿姨平時特別熱心,她們都被魏阿姨的大愛精神所感動。目前魏阿姨還在醫院接受治療中。

這樣無私的大愛讓我們十分感動,也希望魏阿姨早日康復!

相關焦點

  • 六旬老人捐贈眼角膜:讓別人替我看世界的美好!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人間從不缺乏愛,一位身患癌症的六旬老人,就想用自己的行動,幫助更多的人。66歲的魏學英阿姨,退休前在山西一司法局下屬的公證處工作,本該安享晚年的她,不久前卻檢查出身患胰腺癌。手術前夜,她主動給主治醫生寫了這樣一份聲明書。「我是一名癌症患者,無論治療結果如何,不管時間長短,在我餘生之年,發自肺腑的莊嚴宣誓,我願意把我全身能用的器官全部捐贈給最需要的人。」
  • 讓別人替我看世界的美好
    市民王鵬用大愛與大家做了最後的告別,完成了眼角膜的捐贈,實現了自己生前最後的願望。王鵬生前是我市烏爾其漢鎮林業局一名在職職工,同時也是一名無償捐獻人體器官志願者。2020年12月5日,王鵬突發腦出血陷入昏迷住進內蒙古林業總醫院重症監護病房。12月9日6時20分,年僅41歲的他走完了短暫的人生。
  • 大愛!10歲男童患病離世 父母捐獻兒子眼角膜|「也許不經意的一次...
    增仕的父母永失所愛,但他們卻將大愛留在了人間,成功捐獻兒子的眼角膜,成功治癒了兩名眼疾患者。" 兒子用另外了一種方式活在世間,我要善待每一個人,也許不經意的一次回眸就是兒子給我最好的禮物 ……" 增仕的爸爸嶽先生期待著與兒子的每一次 " 相見 "。10 歲男孩命運多舛10 的小增仕命運多舛,出生時被診斷為小兒腦癱。
  • 廣西癌症男子捐獻遺體遺願實現 生前曾為妻徵婚
    ,得到了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希望走後可以捐獻遺體和眼角膜回報社會。」在與癌症抗爭的過程中,廣西北海市合浦縣身患癌症的李峰輝做出了這樣一個決定。7日晚上,李峰輝因病去世,而他的遺願也與當晚得到了實現。據了解,這是北海市第一例成人捐獻眼角膜者。  今年38歲的李峰輝此前在知道自己身患癌症後,為了不拖累妻子,堅決與妻子離婚,並通過當地媒體和參加電視節目多次為前妻徵婚,希望可以幫助前妻圓一個「婚紗夢」。
  • 癌症患者捐獻角膜被婉拒 姚貝娜事件後終如願
    兩年前,老王找到台州市紅十字會表示要捐獻眼角膜,但工作人員聽說他是淋巴癌患者後,就面露難色,說按照有關規定,癌症患者的眼角膜是無法捐獻的。老王興衝衝而去,失望而歸。「其實在很多年前,我就萌生了捐獻眼角膜的心願,許多人都不理解。我雖然文化水平不高,小學都沒有畢業,但多年來走南闖北做生意,比較看得開,人死了就是一堆灰,為什麼不把有用的東西捐獻出來呢?
  • 我希望她(他)能替我看世界
    魏阿姨66歲,自來山西侯馬。今年6月確診為胰腺癌,曾在外院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及5周期的化療。兩月前出現四肢、面部皮膚黏膜黃染。11月3日,為求進一步治療,魏阿姨慕名來到西安大興醫院消化外科。根據魏阿姨的病情,施海主任與老師王為忠教授共同商討制訂手術方案。
  • 讓生命延續,癌症患者能捐獻器官嗎?—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提示:當癌症患者的生命走到最後,你會選擇成為一抹黃土,還是成為一盞明燈? 他們的選擇...... 18歲的湖南高三女學生陳薇薇,本應該參加今年的高考,卻在5月14日因淋巴瘤不幸去世。
  • 癌症患者去世後捐獻器官,會不會把癌症傳染給別人?醫生這麼說
    根據其遺願,醫生摘取了姚貝娜的眼角膜,而其眼角膜將捐獻給深圳和成都的兩位年輕受捐者。姚貝娜雖然逝世,但她的歌聲卻留在了人們心中,也為眼疾患者帶去了光明。 網友們惋惜、敬佩的同時,也提出自己的疑問:為什麼癌症患者也可以捐獻器官呢?這樣不會把癌症傳給受捐者嗎?
  • 17歲白血病女孩欲捐眼角膜:讓別人替我看世界
    10月14日,17歲的高中生李小紅躺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上錦分院的病床上,3年前她被確診為白血病。如果不能實現,她希望把自己的眼角膜捐出去,「如果我走了,讓別人替我看看世界。」  但是,目前的治療費和配型成功後的手術費,成了她面對的最大難題。
  • 讓生命延續下去 來聽聽揚州這些人的大愛故事
    王萬剛出生在儀徵市大儀鎮千棵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65歲的父親王恆超是二次中風患者,母親王翠萍已經52歲,王萬剛的兒子年僅7歲,還有一個84歲的奶奶需要照顧。家裡的頂梁柱倒塌了,這個家庭在悲傷之餘,做出了一個艱難而又偉大的決定——捐獻王萬剛的器官。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老兩口決定捐出兒子器官?
  • 這些年,捐獻的眼角膜去哪兒了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官銘 張嘉詩 長沙報導16年前,譚素蘭的丈夫張立波捐獻了自己的眼角膜。今年4月30日,88歲的譚素蘭老人逝世,她將自己的眼角膜捐出。由此完成夫妻兩人捐獻眼角膜的壯舉。眼角膜,位於眼球的最前端,被視為眼睛和外界接觸的第一道屏障,如相機的鏡頭一樣重要。
  • 32歲同仁醫院眼科醫生王輝突然離世 一雙眼角膜捐獻患者
    本報記者 郭婧婷 北京報導北京同仁醫院團委副書記、眼科青年醫師王輝帶病堅持工作6天後,於2019年6月30日凌晨逝世,終年32歲,王輝與妻子育有一名一歲的女兒。王輝生前深愛著醫生這個職業,在他離開後,同為醫生的妻子選擇用捐獻眼角膜的方式,延續他的醫者仁心與追求。
  • 22歲女大學生捐獻眼角膜,幫助兩名患者重見光明
    1月5日,22歲的女大學生陳琦因病搶救無效不幸去世。陳琦媽媽根據女兒生前的願望,馬上與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及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遺體捐獻接收站取得聯繫。經專業評估,陳琦的眼角膜質量非常優秀,昨日,在長沙愛爾眼科醫院成功為兩名角膜患者實施了移植手術。
  • 84歲湘雅醫學院校友捐獻遺體眼角膜
    2020 年 4 月 23 日,全國勞模、全國 " 三八紅旗手 "、84 歲的湘雅醫學院校友——劉錦桃老人將愛永駐昆明,成為昆明醫科大學一位大體老師,在生命的最後還踐行 " 我一生的歲月,就是做一名純粹的醫生。"
  • 「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光明」 勉縣22名醫務人員集體籤訂眼角膜捐獻書
    近日,勉縣醫院22名醫護人員集體籤訂了眼角膜捐獻志願書(《志願捐獻遺體(角膜)登記表》),他們自願在自己去世後,將眼角膜捐獻給需要的人。在現場,志願者們的誓言字字鏗鏘,籤下捐獻志願書的他們沒有太多猶豫和顧慮。「我願意成為一名眼組織捐獻志願者,弘揚人道、彰顯博愛、崇高奉獻,踐行志願精神,傳播捐獻理念,履行生命之約,傳遞人間大愛。」
  • 49歲眼科女醫生去世,將眼角膜和遺體分別捐獻給醫院和大學
    49歲眼科女醫生去世,將眼角膜和遺體分別捐獻給醫院和大學 楊永青 郭升/央視新聞 2020-10-17 02:26
  • 53歲癌症患者捐器官遺體
    核心提示: 「能捐的我都捐,要那麼多沒啥用,我活著幸福,死了也幸福!」18年前郭雙根見義勇為,落下終身殘疾。今年年初他查出淋巴癌,堅持捐獻器官遺體,昨天,郭雙根填寫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 心懷人間大愛捐獻器官,他深情告別世間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陳彥仿)8日,25歲的齊先生和50歲的劉先生將進行眼角膜移植手術。為他們帶來光明的是新疆愛心志願者周先生。 與此同時,周先生的心臟、肝臟和腎臟,已通過國家人體器官計算機分配共享系統分配結束,找到了不同的受捐者,經過器官移植手術後將繼續「工作」。
  • 愛心接力獻血未能挽回19歲女孩生命 家人捐獻眼角膜
    不久前,19歲雅安女孩姚戀嬌在稻城亞丁突遭意外傷重,亞丁當地醫院、警方和武警官兵愛心接力為其獻血,以挽救她的生命。然而,不幸的是,在搶救10多天後,她於10月9日凌晨停止心跳。「這麼多人幫助她,雖然她最後走了,但我希望她的眼睛能幫助別人重見光明,看到更多美好的東西。」
  • 2019年東營區首例眼角膜捐獻完成
    黃三角早報1月6日訊(記者 王帥 通訊員 張惠) 1月6日中午,今年東營區首例眼角膜捐獻成功,至少可以讓2名以上失明者重見光明。眼角膜捐獻者馬海亮今年44歲,家住東營區翠湖小區,是熱力公司勝東熱力管理區的一名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