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定的年齡,我們才發現: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兩面派」

2020-12-23 琢磨君專欄

文章作者:琢磨君(助力個人成長,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

《易經》云:一陰一陽之謂道,一陰一陽的相反相生,運轉不息,為宇宙萬事萬物盛衰存亡的根本,這就是道。

事物都是互相對立而出現的,比如說,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這是永遠不變的道理。

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還有很多灰色地帶需要我們去理解、包容、處理。當我們眼中看不慣的事物越來越少,我們越成熟;判斷一個人的智力是否屬於上乘,就看他腦子裡是否能同時容納下兩種不同的思想,而無礙於其處世行事。

到了一定的年齡,思維和認知到了一定的程度,我們就會發現: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兩面派」,而不是「單線思維」。

如果我們哪一天大徹大悟了,便會發現之前的很多偏執想法是錯誤的,繼而轉向「正反兩面」思考問題,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加接近於大道,即孔子所說的——「隨心所欲不逾矩」。下面我通過三個方面來向大家闡述「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兩面派」。

第一:內用黃老,外示儒術

中國人有兩套思想體系——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這兩種思想和而不同,共同作用於一個人身上,並且互相補充。比如說,人年輕的時候,一無所有,需要多用儒家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努力進取,分發作為;但是到了功成名就後,又要多用道家思想,清心寡欲,將「功成身退,天之道」牢記於心,最後得以善終。

儒家的精神是「入世」,告訴我們要有理想,要有抱負,要進取不懈,但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做人難、辦事難,光是一個勁地冒進,撞了南牆也不回頭,這樣也是於事無補。所以說,我們做人做事還得要有點道家的「出世」精神。

我們要以「出世」的精神幹入世的事情,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志存高遠,卻又不拘泥於眼前的小事、雜事、亂事,這樣才能以坦蕩的胸懷幹成大事!

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更是形象地比喻:儒家像糧食店,是中國人的精神糧食;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不必去理會它;可是精神上一生病,就非去不可。

所以說,真正思想成熟的厲害人物,兼具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他們內用黃老,外示儒術,講得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屬於典型的「兩面派」。這種人是矛盾對立的統一體,就像上面所說的「一陰一陽之謂道」,以及「腦子裡能同時容納下兩種不同的思想」一樣。

第二:外柔內剛;

《易經》乾卦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告誡大家做人要剛勁,奮發作為;

《易經》坤卦又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告誡大家做人要謙柔,以柔克剛。

易經的乾卦強調的是男人剛健的品質,易經坤卦講得是女人陰柔的品質。但是真正厲害的人,身上往往融合了男人的剛健,以及女人的陰柔,處於「剛柔並濟」境界。

因此,魯迅所說:「古之成大事者,必是北人南相,南人北相之人」。作家維吉尼亞·伍爾芙說:「偉大的靈魂都是雌雄同體」,作家周國平妻子更是說:「優秀的男人都有女性氣,同時又是真正的男子漢」。

晚清名臣曾國藩在人生低谷的時候,認真研讀老子《道德經》,悟出了一條心得:至柔非柔,至剛非剛。他之前做人做事過於剛強,四處樹敵,阻礙很多,人至察則無徒;但是在大徹大悟後,他更加崇尚「剛柔並濟」的處世風格。

在家書中,他說:近來見得天地之道,剛柔互用,不可偏廢,太柔則靡,太剛則折。大改之前過於剛強的處世風格,從此以後剛柔並濟,於是「變則通,通則久」,曾國藩做人做事越來越順利,直到最後取得「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功勳。

所以說,一個人太過於剛強,不是好事;太過於柔弱,也不好;而是要懂得外柔內剛,同時具備兩副面孔,這樣才能在俗世中更加遊刃有餘,人事通達。外柔內剛,外圓內方,就是內聖外王之道,做到這樣的人能不厲害嗎?

第三:外小人,內君子

傲慢和偏見是人性當中根深蒂固的弱點,喜歡隨便給人貼標籤就是其表現形式之一。比如說,某人站在道德制高點,點評誰是君子,誰是小人,誰是好人,誰壞人。其實,這個世界上並沒有覺得的君子與小人,也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

就如老子《道德經》所講: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也如曾國藩所言:天下無一成不變之君子,無一成不變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曉事,則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曉事,則為小人。

既然君子和小人是沒有絕對的,那麼我們自身又該如何做人做事呢?

五代時期的不倒翁宰相馮道在其《小人經》中說道:外君子而內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內君子者,真君子也。

即:做人,對外表現出如君子般仁義道德,而內心則是耍陰謀詭計的小人的想法,這是真正的小人;對外表現出如小人般陰險狡詐,但內心卻如君子般高風亮節,這樣的人才是真君子。

為什麼我們最好選擇「外小人而內君子」呢?其實,用四個字就可以解釋——和而不同!

如果你不能與世俗「和光同塵」,就會顯得格格不入,四處樹敵,最終難以做成事情。但是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丟了做人原則和良心,內心對於真善美、對於忠孝仁義的追求不能丟失。

莊子用另一個詞語來解釋這種高明的處世之道——外化而內不化。「外化」,就是與外界相處,學會變通,適應環境,搞好人際關係;「內不化」,就是無論外界風雲怎樣變幻,都堅持自己的原則,不隨波逐流。

所以說,我們會發現那些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是一半君子一半小人,準確來說就是:外小人而內君子,同樣是具備「兩面派」的作風。但是他們做人做事更加順暢,因為他們才是更加接近於大道。

結語:

曾經看人在網上抱怨說:社會上有兩套邏輯——第一套是浮於明面的,往往圍繞道德展開,往往只說不做。第二套是潛於暗處的,往往圍繞利益展開,往往只做不說。我們之所以活得痛苦,就是因為我們會把道德邏輯當真。

其實,不管是道德邏輯,還是利益邏輯,我們都不能偏廢,該講道德就講道德,該講利益就講利益。如果大家感覺自己被道德邏輯欺騙了,然後以後只講利益邏輯,這就是矯枉過正,屬於偏廢一端,還是不可取,因為「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任何時候,真正厲害的人,都能夠從正反兩面看問題,保持「兩面派」的作風,而不是「非黑即白」。真正能夠從生活中大徹大悟的人,也都是屬於「兩面派」,但是他們更加接近於大道,生活越來越走上坡路。

朋友們,您覺得呢?關注我,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我們都是「兩面人」,其實每個人都是矛盾體,這不是缺點
    但很多人可能也意識不到,多數人的個性當中都有這樣一種元素,人前人後的差異性,不是說想避免、想控制就一定能夠控制的成。這也可以理解為人的矛盾性,任何人都是矛盾的集合體。,問「是不是我們都將變成自己所討厭的那一類人」。
  • 真正厲害的人,通常都是相似的
    我們的遇見,就是久別重逢。點擊上方「關注」,我們做一輩子的朋友!文:十裡插圖:來源於網絡你相信嗎?在這個世界上,真正厲害的人大多都是相似的,他們身上有很多類似的特點,甚至是品質。他早上四點鐘起床,然後學三個小時,七點鐘之後開始準備吃早餐,並且去上班,就這樣,他堅持了整整一年,一年以後大家都非常驚訝,他的英語真的進步很快,而且和合作夥伴聊天特別順暢。那些自律到讓人覺得非常可怕的人通常都是非常厲害的,這種厲害常常帶著非凡的實力,不管他們走到哪裡,都讓人不容小覷。
  • 真正厲害的人,都喜歡「獨來獨往」
    而我們,還會發現,真正厲害的人,都喜歡「獨來獨往」。因為捨去了依靠誰的想法,才有了無所畏懼的勇氣,才憋一口氣,一舉成功。也許,你還是要反駁這樣的觀點,因為成功的人,身邊有很多人關心關注。其實不然,他們內心依舊是「獨來獨往」的,身邊大部分的人,都是利益關係,或者是工作關係,稱不上真心朋友。大家相安無事,其實是各需所得。
  • 「孩子一定要有一個怕的人」這句話害了多少父母,還要被誤導多久
    文/赫媽育兒在我們傳統的教育理念中,都認為在家裡只要有一個人能夠鎮得住孩子,這樣才能管好孩子,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心理才會有所忌憚。讓孩子有一個怕的人,同時在家裡也就會有孩子不怕的人,這就會讓孩子很難用平等的心態去對待自己的家人,孩子今後就很有可能養成「兩面派」的性格。
  • 實用英語口語:「兩面派」怎麼說
    有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天飛禽和走獸之間爆發了戰爭,蝙蝠哪邊都不參加。最後大家都知道蝙蝠是兩面派,當然哪邊都不歡迎它啦!可見,做個兩面派可能會一時有點好處,但若被人發現,可就是四面楚歌了。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討厭的「兩面派」怎麼說。當然了,大家都知道它討厭,就千萬不要這麼做了。
  • 人前人後大不同,非常「兩面派」,理性和感性並存的星座
    一聽到「兩面派」,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貶義詞,其實不然。本期我們要分享的這個「兩面派」,意思是一個人在社會中,會根據不同的情況,表現出兩種不同的狀態。而這兩種狀態,並不一定是貶義的,或者負面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人前人後大不同,非常「兩面派」,理性和感性並存的星座都有誰吧?
  • 這貨玩「兩面派」!華碩TAICHI超極本評測
    【PConline 單機評測】兩面派,生活中特殊存在的一種人性,往往用於形容表裡不一,有目的有企圖故意為之的人,暗示所搞的種種行動與公開的面目是不相容或者是相牴觸,有時表示背叛行為。不過這次筆者所說的「兩面派」並不是貶義,而是用來形容一款數碼設備,因為它具備正反兩塊屏幕,所以採用了「兩面派」這個詞,筆者感嘆:以前的兩面派都弱爆了,它才是真正的兩面派——華碩TAICHI 31超極本!
  • 其實魔尊是個「兩面派」,這都是冰妹的心機
    老大不論在什麼作品裡,總是畫風清奇,給人說不出的感覺,總之洛冰河是個嚶嚶怪是沒錯了!但其實這都是他的心機,畢竟是魔尊!墨香三部曲墨香三部曲分別是《人渣反派自救系統》,簡稱《渣反》,老二是《魔道祖師》,老三是《天官賜福》。
  • 在家小霸王,在外小慫包,我家孩子怎麼是個「兩面派」?
    小王家的兒子樂樂今年四歲了,正是調皮搗蛋的年齡,在家就是個「小魔王」。家裡人怎麼說話都不聽。比方說去逛超市不給他買喜歡的玩具,那就別想出這個超市的門了。以至於家裡到處都是他亂扔的玩具;媽媽跟他講玩具不玩了要收好,也不聽,還和媽媽大喊大叫。早上去上幼兒園死活要賴床,遲到了又要哭鼻子。
  •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沉默是金」
    真正厲害的人,都清楚「沉默是金」的道理。一個人但凡能成就大事,首先就是要學會沉默,就像魯迅先生所言「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去」,雖然沉默的寓意不同,但還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在「沉默中爆發」,成為真正厲害的人。
  • 你的孩子是在學校乖乖仔,在家小霸王的「兩面派」嗎?
    難道小朋友小小年紀就會做「兩面派」了?正值開學季,我們今天一起來談一談這個話題~為什麼寶寶會「窩裡橫」?現在很多小朋友,從小在家裡眾星捧月,成長過程中家長們都給予了極大的愛,在家多少有些「釋放天性」「格外自我」。有些家庭管束較松的,還可能出現「不餵不肯吃飯」「耍賴打滾」等等的行為。
  • 如何面對「兩面派」的孩子?要怎樣改變孩子這種不良態度?
    有些孩子在幼兒園吃飯很好,可到了家裡卻這不吃,那不吃的;還有一些孩子在幼兒園聽話又勤快,能主動把桌椅擺得整整齊齊的,還能關心照顧小夥伴,可到了家裡不僅什麼活都不幹,還非常淘氣、任性。孩子為何在幼兒園與在家的表現會有天壤之別?為何在集體中養成的好習慣,回家後不能保持下去?這恐怕是許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孩子變成了「兩面派」呢?
  • 英語熱詞:「兩面派」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熱詞:「兩面派」英文怎麼說? 2019-04-29 14:56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兩面派」,一般指「表裡不一、虛偽的,說一套做一套的人(a person who says one thing and does another)」,帶有貶義
  •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有這幾個特徵
    所以,他們的為人處世,必然有與眾不同的地方,具體有以下幾個特徵:第一個特徵:真正厲害的人,往往不擺架子。我們不能說,所有厲害的人,都不擺架子,其實,大多數有成就的人,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他們的確不會擺啥架子。
  • 真正「厲害」的人,脾氣都很「壞」
    作者:新咖聊情感說到脾氣我從小被灌輸這樣的一種思想:脾氣壞的人都是難成大事,真正的成功人士,波瀾不驚都是不會發脾氣的。簡單的來說也就是脾氣不好的人都是沒本事的,成大事的人都不沒脾氣。我們要學會用不同的方式,恰當地表達憤怒的情緒,有時候需要委婉,有時候需要直接,有時候需要心平氣和等等,但是生氣一定要注意場合、時機和人物。不知道你們在生活中工作中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愛發脾氣?還是不管發生了什麼都選擇忍受呢?不過我想針對這個問題,每個人可能都不太一樣。
  • 找到原因,搞定他的「兩面派」
    文|文兒最近,我發現一件事情,很多孩子都是「兩面派」,出門像小貓一樣乖順,誰也不敢惹,但是回到家就對著父母大呼小叫,非常霸道。家長很苦惱,卻不知道如何是好。朋友家的女兒就是典型的,出門低眉順眼,在家囂張跋扈的性格。
  • 真正厲害的人,其實都很孤獨
    在這個錯綜複雜的世界裡,有著很多很多厲害的人,他們奔騰在一個個匆忙的城市裡,經常一個人躲在角落細數著自己的孤獨,找不到一個能說真心話的人,更加找不到懂自己的人。有時候孤獨並不是人的本身而是精神世界的無處安放。很多人都害怕著孤獨,但也有很多人享受著孤獨。人在孤獨的時候總是會想得很多。
  • 一個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是比較安靜的
    真正厲害的人,不一定是五大三粗,令人懼怕,或者是家財萬貫,用錢來衡量一個人是比較庸俗的。而用長相來評價一個人,只能說看太過表面了。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會比較安靜。他們活的是從容、自由、灑脫。得與失很坦然,內心很強大。能夠活得安靜是一個人本事。
  •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教養方式不同,小心培養出「兩面派」
    在家裡則恰恰相反,好像誰都不怕,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簡直是無法無天的小霸王。這種情況許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居然變成了煩人的「兩面派,這可怎麼辦呢?可謂能偷懶就偷懶,能玩會就玩會,往往作業一寫寫到晚上11點多。有時爸爸媽媽講這樣不行,爺爺奶奶還幫忙說,孩子作業那麼多,不休息會累著咋辦?所以,隔代教育中爺爺奶奶幫孩子撐腰也會成為培養孩子「兩面派」性格的決定因素。在學校裡老師則不同。
  • 做人一定要學會低調,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低調而不張揚
    常言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低調而不張揚。高山不解釋高度,人們見其巍峨挺拔;大海不炫耀深度,依然容納百川;大地不說明厚度,默默承載萬物。低調做人,是一種難得的處世絕學。1真正厲害的人,從不擺架子庫克常說:「我喜歡提醒自己來自哪裡,將自己置身於不起眼的環境,有助於自己前行。」擺正位置,不顯擺自己,才有助於自己更好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