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門低眉順眼、在家囂張跋扈?找到原因,搞定他的「兩面派」

2020-09-29 小屁孩兒

文|文兒

最近,我發現一件事情,很多孩子都是「兩面派」,出門像小貓一樣乖順,誰也不敢惹,但是回到家就對著父母大呼小叫,非常霸道。家長很苦惱,卻不知道如何是好。

朋友家的女兒就是典型的,出門低眉順眼,在家囂張跋扈的性格。朋友帶她出去玩,路上遇見熟人她都要繞道而行,但是在家非常兇,說她兩句,她能衝過來打人,稍有不順心就哭鬧個不停,撒潑打滾,哄也哄不好的那種。朋友總說,真是要愁死人了,是不是我命不好,攤上這麼個孩子......

孩子出門低眉順眼,在家囂張跋扈,對家人的傷害很大

孩子出門和在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有的家長認為,這可能是孩子膽小,或者任性,等孩子長大了就好了。不過,孩子這種「窩裡橫,外面慫」的狀態,弊端很大,最好及時糾正,不要等以後。不然,孩子習慣了傷害家人,他今後的家庭關係很難穩定。

之前,網上有一個點擊量很高的視頻,一個男人在外面不順心,回家打了老婆一巴掌,老婆氣不過,就跟他提出離婚。男人不解,感到很委屈,都是一家人,為什麼不能體諒一下他......家人是跟我們關係最親密的人,當孩子小的時候,習慣了把負面情緒發洩到家裡人身上,父母會理解他,不跟他追究。但是孩子長大以後,很難有像父母一樣的人,沒有底線的包容他。孩子建立起的家庭,隨時可能面臨著解體的風險。


為何孩子會「窩裡橫,外面慫」?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人前人後兩副面孔,未免不讓人想到「兩面派」。不過,孩子的這種兩面派,和成人為了爭取個人利益,善於偽裝不同。孩子的世界都是單純的,不帶有太多功利心的,他們的「兩面派」,大多是由於以下原因造成的:

①家長太過溺愛孩子,給孩子創造了「窩裡橫」的條件

孩子是非常聰明的,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通過一些小伎倆測試周圍人的底線,得出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的經驗。比如,很多孩子在家哭鬧,只不過是假哭,看看家裡人容忍度在哪裡。結果他發現一旦哭泣,不論真假家人都會滿足他,他就會樂此不疲,在家變得越來越霸道。

但是,孩子在外面,沒有人讓著他,寵著他,孩子嘗試了幾次撒潑意識到無效,別人還會討厭他,孩子為了融入人群,在外人面前就會變得比較乖巧。所以,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和家長太過溺愛、縱容孩子有關。


②孩子無法很好地融入外部世界,沒有安全感造成的

日本著名的企業家、哲學家稻盛和夫講述過自己童年的經歷,就是典型的「窩裡橫,外面慫」。他在家喜歡大哭大鬧,很霸道,但是出門就是一個脆弱的愛哭鬼。因為他在家裡得到了太多的愛,一離開家就全身不適應,沒有安全感。所以,他在家裡和外面有兩種不同的狀態。可能是孩子無法很好地融入外部世界,沒有安全感造成的。

③家長對孩子的約束過嚴,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在家情緒不穩定,容易大喊大叫,但是在外面一切正常,家長可以考慮是不是平時總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替孩子做決定,忽略了孩子的個人感受。因為孩子長大了,也有了想要表達自己想法的需要。如果家長還給孩子包辦一切,孩子感覺到自己的邊界遭到侵犯,他就會故意跟父母反著來,表現出「窩裡橫,外面慫」。


巧用兩招,改善孩子的「兩面派」

①「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家建立一個明確的規則。家長教育孩子,一定要講規矩、守原則,比如,告訴孩子要尊重長輩、不能浪費糧食、每天玩電子產品不能超過1個小時等等。規矩立下來以後,家長就要嚴格督促孩子執行,不能因為孩子的撒嬌、哭鬧心軟。這樣孩子就會知道,有些事情是有底線的,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來。


②多帶孩子出門「露臉」。家長要多帶孩子出去見世面,陪孩子出門遊玩、運動、參加社會活動等等,讓孩子熟悉外面陌生的環境,學會應對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孩子會變得更有安全感,他的情緒也會更加積極穩定,就不會再「出門低眉順眼、在家囂張跋扈」了。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在外面是什麼樣?】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你的孩子是在學校乖乖仔,在家小霸王的「兩面派」嗎?
    難道小朋友小小年紀就會做「兩面派」了?十六世紀法國著名散文家蒙田在其著作《論文》三卷之一的《論兒童的教育》中說過:一旦發現孩子的某項短處,一定要先從自身找原因,孩子的行為一定來自家長的影響,或者你的基因,或者你給他們創造的環境。只要認真觀察,多少會發現孩子們的「窩裡橫」都是有目標的,越是包容溺愛自己的人,越是他們選擇的對象。同時,如果家裡有長輩在管束孩子的時候為他們「撐腰」,孩子也會越來越「膽大」。
  • 在家小霸王,在外小慫包,我家孩子怎麼是個「兩面派」?
    小王家的兒子樂樂今年四歲了,正是調皮搗蛋的年齡,在家就是個「小魔王」。家裡人怎麼說話都不聽。比方說去逛超市不給他買喜歡的玩具,那就別想出這個超市的門了。以至於家裡到處都是他亂扔的玩具;媽媽跟他講玩具不玩了要收好,也不聽,還和媽媽大喊大叫。早上去上幼兒園死活要賴床,遲到了又要哭鼻子。
  • 在家「小霸王」出門「膽小鬼」,孩子兩面派,原因或在家長身上
    對於孩子在外和在家時,表現完全不同的現象,家長們總結了三個字:「兩!面!派!」,可是孩子為什麼小小年紀就有兩副面孔了?這有很大原因是家長的內部教育出現了問題。那麼,這樣孩子的父母。到底是哪裡沒有做好呢?
  • 在家小霸王,出門變慫包?「兩面派」的娃如何搞定?「悅寶課堂」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的形成原因1、家庭環境規則不明確仔細觀察會發現,在家裡「小霸王」類型的孩子,他們並不是對誰都「霸道」,而是會「看人下菜碟」。孩子很明白自己可以霸道的對象是選擇性的,於是他們出門遇到不確定的人,就會秒慫。他們內心明白,對方不會像爸媽那樣無條件妥協。很經常的,在外壓抑的情緒或者受到的氣,就會反過來在家裡更加頤指氣使。
  • 窩裡橫,出門慫,寶寶「兩面派」怎麼治?
    「哎呀,說話這麼大聲幹嘛,都嚇著孩子了。」婆婆有些埋怨地說了一聲,走過去抱起孩子。婆婆這一抱可好,碩碩覺得找到了「靠山」,「哇」地一聲大哭起來,邊哭邊蹬腿,好像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這樣的事情不止一次了,稍有不合心意的地方,就對著長輩大發脾氣,尤其喜歡「欺負」疼愛他的爺爺奶奶。
  • 如何面對「兩面派」的孩子?要怎樣改變孩子這種不良態度?
    有些孩子在幼兒園吃飯很好,可到了家裡卻這不吃,那不吃的;還有一些孩子在幼兒園聽話又勤快,能主動把桌椅擺得整整齊齊的,還能關心照顧小夥伴,可到了家裡不僅什麼活都不幹,還非常淘氣、任性。孩子為何在幼兒園與在家的表現會有天壤之別?為何在集體中養成的好習慣,回家後不能保持下去?這恐怕是許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孩子變成了「兩面派」呢?
  • 「兩面派」的熊孩子,家長該怎麼治
    馨馨不僅在學校表現優秀,連出門逛街,或者在小區遛彎,碰到鄰居都特別有禮貌。看見陌生的小朋友、小動物也很有愛心,主動去溝通交流,一會就玩熟絡起來。你們肯定覺得這就是個正面案例,別人家的孩子。別急,這才一半兒呢。接下來看看她在家裡的表現。說來也奇怪,只要馨馨一回到家,就像變了個小孩。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教您3招,搞定孩子兩面性格
    上周末我帶孩子去公園玩,公園裡有幾個寶寶在一起玩,我們幾個寶媽在一旁聊天,在聊天中我觀察到別的小男孩想走了我家孩子的小汽車,本以為我家孩子會和他打起來,畢竟我家寶寶在家時可是個小暴脾氣,我剛要去阻止,誰想到我家孩子竟然一聲不吭,呆呆地站那看著別人玩,一句話都沒說,過會就跑到我旁邊,委屈的躲在我懷裡,我則是打趣地問:
  • 在家自製香蕉派和蘋果派,兩張餃子皮就能搞定,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說到蘋果派,香蕉派,大家都非常嘴饞,直流口水,確實剛從烤箱拿出來的香蕉派蘋果派,顏色金黃,外酥裡嫩,要上一口一整天的煩惱就此消散。這麼好吃的美味,其實用兩張餃子皮在家就能輕鬆搞定的香甜香蕉派和蘋果派,隔壁小孩都饞哭了,今後早餐就是那麼簡單幸福。餃子皮除了包餃子竟然還能做這種東西?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態我嘗試在家開始做起香蕉派和蘋果派,補充我們家早餐的食譜,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總結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 出門變慫包,在家小霸王,孩子竟然還有「雙面性格」?
    可一回到家,奧吉就怒氣衝衝地闖進姐姐房間,找到梳妝檯抽屜裡的剪刀剪掉自己的辮子。姐姐關心地問他情況,他也不理睬,而是狠狠摔了下門跑出去了。從來奧吉對老師和同學都彬彬有禮,以為好朋友欺騙了他,他十分痛苦,卻仍然沉默忍讓。
  • 孩子出門變慫包,在家小霸王,是性格原因還是家庭互動出了問題?
    前段時間有位朋友留言說,孩子在家嘴皮子可厲害了,經常可以把大人說得一愣一愣的,可是一出門就秒慫,啥事都謙讓,而且是毫無原則的謙讓。我正好和我們團隊的想想媽媽聊起這件事,她說她孩子也有這個趨勢,家裡倒也是不橫,但出門就異常乖。
  • 在父母間左右逢源的「兩面派」孩子該怎麼矯正?一次教會你怎麼做
    老狼:「哈哈,他肯定也怕劉芸是吧。」鄭鈞:「就怕我,誰都不怕。我不在他就是混世魔王,誰都欺負。我一在他就表現的是另外一個人,也挺可怕的,兩面派啊。」「兩面派」是真的很可怕。我們很多孩子是在學校一個樣子,在家一個樣子。這種算一個類型的「兩面派」。今天我們集中說另一種「兩面派」,在家也有兩副面孔的這些小屁孩兒。
  •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教養方式不同,小心培養出「兩面派」
    在家裡則恰恰相反,好像誰都不怕,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簡直是無法無天的小霸王。這種情況許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居然變成了煩人的「兩面派,這可怎麼辦呢?父母有時間管孩子的時候,孩子作業寫的工整,態度認真效率高。而到了爺爺奶奶管孩子的時候,孩子作業潦潦草草,一會看電視、一會吃蘋果、一會上廁所。可謂能偷懶就偷懶,能玩會就玩會,往往作業一寫寫到晚上11點多。有時爸爸媽媽講這樣不行,爺爺奶奶還幫忙說,孩子作業那麼多,不休息會累著咋辦?所以,隔代教育中爺爺奶奶幫孩子撐腰也會成為培養孩子「兩面派」性格的決定因素。
  • 父母紅白臉教育容易導致孩子「兩面派」,這麼Low的手法該拋棄了
    老狼:「哈哈,他肯定也怕劉芸是吧。」鄭鈞:「就怕我,誰都不怕。我不在他就是混世魔王,誰都欺負。我一在他就表現的是另外一個人,也挺可怕的,兩面派啊。」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老狼與鄭鈞聊起兒子對啊,孩子「兩面派」是真的很可怕。
  • 教養方式統一 孩子不做「兩面派」
    原來,萱萱之所以來這麼晚,是在家裡選裙子。媽媽催促了好幾次說來幼兒園要遲到了,萱萱就是不聽,在家又哭又鬧,才把時間耽誤了。除了今天的事,萱萱媽媽還說了很多萱萱的「事跡」。比如喜歡纏著爸爸買各種玩具、髮夾,家裡有一堆了還要買;出去吃飯,只要不合她心意就直接躺地上鬧脾氣……我感到很詫異:一向在幼兒園表現不錯的萱萱,在家為什麼這樣?
  • 「窩裡橫,出門慫」,有多少孩子輸給了「兩臉派」性格?
    經常收到家長留言:我們家孩子就是「窩裡橫,外面慫,在家像條龍,出門像條蟲」。在家裡,看到什麼都是一句「都是我的」,出了門,自己的玩具被搶了都不敢要回。總是受人欺負,我也覺得非常焦慮!16歲的男孩因為當快遞員的父親沒給孩子買想要的手機,破口大罵讓他跪在自己面前認錯。22歲在日本留學的中國男生花了200萬,最後連畢業證都沒拿到,回國後天天在家打遊戲,奶奶還一口一口餵他吃飯。在舒適區裡待久了的孩子,一出門就像被剪斷了翅膀,久而久之,便失去獨自與社會接軌的勇氣。
  • 德雲社郭德綱的「兩面派」,嶽雲鵬無話不說,他卻害怕不敢溝通
    對於郭德綱,外界褒貶不一,不過作為草根出身的他,可以說是當今少有的相聲大師。在事業的追求上,郭德綱吃得了苦,下得了力。多年的演藝生涯,吃苦耐勞對於郭德綱本人來說是不爭的事實。如今成為行業內的相聲大師,無疑證明了郭德綱慧眼的存在。
  • 父母教育理念有差別,給孩子成長帶來傷害,當心孩子變「兩面派」
    一、父母教育理念不統一的原因。1男性和女性在思想方面有本質上的差異男人和女人的差別不僅存在於生理上,他們在思想上也存在著很大差異,男人更偏向於理性思維,看待事物的時候首先講的是邏輯,而女性則更感性,遇見一件事的時候第一反應是從感性的角度出發。
  • 出門變慫包,在家小霸王?我家小孩竟然還有兩副面孔
    可一回到家,奧吉就怒氣衝衝地闖進姐姐房間,找到梳妝檯抽屜裡的剪刀剪掉自己的辮子。姐姐關心地問他情況,他也不理睬,而是狠狠摔了下門跑出去了。從來奧吉對老師和同學都彬彬有禮,以為好朋友欺騙了他,他十分痛苦,卻仍然沉默忍讓。
  • 家中「小霸王」出門「小慫包」,為啥孩子只會「窩裡橫」?
    不管是作為小孩還是大人,蘇明成在家裡仗著有母親為他撐腰,多次欺負妹妹,但一到外面就變成了一個點頭哈腰的男人,極具反差。不少網友也留言說家裡孩子窩裡橫的現象很嚴重,在家裡玩具隨便玩,叫他收拾也不收拾,一副不管不顧的模樣。但是一到外面,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一直跟在家長身後,不敢離開家長,也不敢上前和小朋友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