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最近,我發現一件事情,很多孩子都是「兩面派」,出門像小貓一樣乖順,誰也不敢惹,但是回到家就對著父母大呼小叫,非常霸道。家長很苦惱,卻不知道如何是好。
朋友家的女兒就是典型的,出門低眉順眼,在家囂張跋扈的性格。朋友帶她出去玩,路上遇見熟人她都要繞道而行,但是在家非常兇,說她兩句,她能衝過來打人,稍有不順心就哭鬧個不停,撒潑打滾,哄也哄不好的那種。朋友總說,真是要愁死人了,是不是我命不好,攤上這麼個孩子......
孩子出門和在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有的家長認為,這可能是孩子膽小,或者任性,等孩子長大了就好了。不過,孩子這種「窩裡橫,外面慫」的狀態,弊端很大,最好及時糾正,不要等以後。不然,孩子習慣了傷害家人,他今後的家庭關係很難穩定。
之前,網上有一個點擊量很高的視頻,一個男人在外面不順心,回家打了老婆一巴掌,老婆氣不過,就跟他提出離婚。男人不解,感到很委屈,都是一家人,為什麼不能體諒一下他......家人是跟我們關係最親密的人,當孩子小的時候,習慣了把負面情緒發洩到家裡人身上,父母會理解他,不跟他追究。但是孩子長大以後,很難有像父母一樣的人,沒有底線的包容他。孩子建立起的家庭,隨時可能面臨著解體的風險。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人前人後兩副面孔,未免不讓人想到「兩面派」。不過,孩子的這種兩面派,和成人為了爭取個人利益,善於偽裝不同。孩子的世界都是單純的,不帶有太多功利心的,他們的「兩面派」,大多是由於以下原因造成的:
①家長太過溺愛孩子,給孩子創造了「窩裡橫」的條件
孩子是非常聰明的,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通過一些小伎倆測試周圍人的底線,得出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的經驗。比如,很多孩子在家哭鬧,只不過是假哭,看看家裡人容忍度在哪裡。結果他發現一旦哭泣,不論真假家人都會滿足他,他就會樂此不疲,在家變得越來越霸道。
但是,孩子在外面,沒有人讓著他,寵著他,孩子嘗試了幾次撒潑意識到無效,別人還會討厭他,孩子為了融入人群,在外人面前就會變得比較乖巧。所以,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和家長太過溺愛、縱容孩子有關。
②孩子無法很好地融入外部世界,沒有安全感造成的
日本著名的企業家、哲學家稻盛和夫講述過自己童年的經歷,就是典型的「窩裡橫,外面慫」。他在家喜歡大哭大鬧,很霸道,但是出門就是一個脆弱的愛哭鬼。因為他在家裡得到了太多的愛,一離開家就全身不適應,沒有安全感。所以,他在家裡和外面有兩種不同的狀態。可能是孩子無法很好地融入外部世界,沒有安全感造成的。
③家長對孩子的約束過嚴,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在家情緒不穩定,容易大喊大叫,但是在外面一切正常,家長可以考慮是不是平時總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替孩子做決定,忽略了孩子的個人感受。因為孩子長大了,也有了想要表達自己想法的需要。如果家長還給孩子包辦一切,孩子感覺到自己的邊界遭到侵犯,他就會故意跟父母反著來,表現出「窩裡橫,外面慫」。
①「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家建立一個明確的規則。家長教育孩子,一定要講規矩、守原則,比如,告訴孩子要尊重長輩、不能浪費糧食、每天玩電子產品不能超過1個小時等等。規矩立下來以後,家長就要嚴格督促孩子執行,不能因為孩子的撒嬌、哭鬧心軟。這樣孩子就會知道,有些事情是有底線的,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來。
②多帶孩子出門「露臉」。家長要多帶孩子出去見世面,陪孩子出門遊玩、運動、參加社會活動等等,讓孩子熟悉外面陌生的環境,學會應對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孩子會變得更有安全感,他的情緒也會更加積極穩定,就不會再「出門低眉順眼、在家囂張跋扈」了。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在外面是什麼樣?】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