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方式統一 孩子不做「兩面派」

2020-12-23 中國教育新聞網

萱萱今年4歲,是我們班的大姐姐,性格活潑開朗,很多小朋友都愛和她玩。平時開展各種活動,萱萱也都是最積極的。

一天早晨9點半左右,我在去活動室的路上,看見萱萱和媽媽站在走廊上,萱萱手上還提著書包。我心想:萱萱平時很早就來幼兒園了,今天怎麼這麼晚呢?我準備走過去看看究竟,結果看見萱萱一臉淚水,萱萱媽媽也是一臉生氣的樣子。萱萱媽媽看到我來了,嘆了一口氣說:「老師,萱萱簡直要把我氣死了。」我請萱萱回到班級,然後聽萱萱媽媽講講究竟怎麼了。

原來,萱萱之所以來這麼晚,是在家裡選裙子。媽媽催促了好幾次說來幼兒園要遲到了,萱萱就是不聽,在家又哭又鬧,才把時間耽誤了。除了今天的事,萱萱媽媽還說了很多萱萱的「事跡」。比如喜歡纏著爸爸買各種玩具、髮夾,家裡有一堆了還要買;出去吃飯,只要不合她心意就直接躺地上鬧脾氣……

我感到很詫異:一向在幼兒園表現不錯的萱萱,在家為什麼這樣?萱萱媽媽接下來的話給了答案:「在家裡爸爸總袒護她,各種無理要求都滿足她,我在家時她還有所收斂,只要我不在就無法無天。」我勸萱萱媽媽不要著急,我們一起想辦法。

像萱萱這種典型的「兩面派」,主要是家庭成員教養方式不統一造成的。教育態度的不一致會給幼兒的成長帶來很多消極影響。

首先,容易使幼兒形成雙重性格。幼兒知道父母要求不同,按照趨利避害的本能,就會在大人面前有選擇地表現自己。比如,幼兒得到爸爸的寵愛比較多,當他要吃糖時,媽媽不同意,爸爸覺得沒問題。當媽媽不在家,爸爸對幼兒說:「給你吃但不許告訴媽媽,媽媽問你也堅決不承認。」這時,爸爸就會無意識地培養幼兒陽奉陰違的壞習慣。

其次,幼兒缺乏一個可以認同的行為標準,不利於社會性發展。對行為標準認識的混亂,容易導致幼兒進入社會後無所適從,甚至漠視社會準則,造成與他人交往的困難。

再其次,教養態度不一致,會極大地削弱父母的教育權威。例如,當問一個5歲男孩「在家最怕誰」時,男孩說「我誰也不怕,爸爸吼我,我叫媽媽,爸爸就拿我沒辦法了」。這種做法會直接抵消家庭教育效果。

針對萱萱身上出現的問題,我和萱萱父母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深入交流。在交流中,可以明顯感受到萱萱媽媽和爸爸在教育觀念、教養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明顯差異。為了讓他們感受到這種差異帶給幼兒的危害,同時儘可能調整教育言行,讓教育標準達成一致,我將工作中遇到的一則真實案例告訴萱萱父母。

佩佩小朋友,剛入園時非常不適應,因為哭鬧不入園,父母非常頭疼。佩佩爸爸溺愛孩子,答應孩子不去幼兒園,媽媽卻覺得入園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必須入園。因為父母態度不一致,佩佩覺得有「靠山」,變得更任性,來園都很隨意。現在雖然上小學了,佩佩仍然很難適應。

這個具有比對性的案例,對萱萱父母,尤其是對萱萱爸爸觸動很大,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與萱萱媽媽的態度不一致會對孩子造成如此不良影響,並決定改正。同時,我還給萱萱父母分析了身心發展特點以及規律:4歲幼兒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較差,易受外界環境刺激,尤其是父母的影響。父母意見不統一,會導致幼兒情緒產生偏差,只接受自我認知中滿意的,抗拒不滿意的。

我告訴他們,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在家庭中父母雙方建立「統一戰線」。對同一問題處理意見不一致時,要儘可能避免幼兒在場時爭執。同時,父母雙方都要增加對幼兒發展規律的認識和理解,這樣,在對幼兒提出教育要求時就會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和依據,也比較容易達成一致。兩位家長答應回家後試試我的建議。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第六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19年11月03日第3版 

相關焦點

  •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教養方式不同,小心培養出「兩面派」
    家庭成員教育的不一致性,有的家庭可能是父母教育不一致,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這是最容易導致孩子教育方式的不一致,孩子在爸爸和媽媽面前表現的態度完全不一致,容易養成孩子「兩面派」的性格。有的家庭則是父母教育方式一致,而和爺爺奶奶的教育方式不一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隔代教育」問題。
  • 在父母間左右逢源的「兩面派」孩子該怎麼矯正?一次教會你怎麼做
    我不在他就是混世魔王,誰都欺負。我一在他就表現的是另外一個人,也挺可怕的,兩面派啊。」「兩面派」是真的很可怕。我們很多孩子是在學校一個樣子,在家一個樣子。這種算一個類型的「兩面派」。今天我們集中說另一種「兩面派」,在家也有兩副面孔的這些小屁孩兒。
  • 父母紅白臉教育容易導致孩子「兩面派」,這麼Low的手法該拋棄了
    我不在他就是混世魔王,誰都欺負。我一在他就表現的是另外一個人,也挺可怕的,兩面派啊。」我們很多孩子是在學校一個樣子,在家一個樣子。這種算一個類型的「兩面派」。今天我們集中說另一種「兩面派」,在家也有兩副面孔的這些小屁孩兒。
  • 如何面對「兩面派」的孩子?要怎樣改變孩子這種不良態度?
    有些孩子在幼兒園吃飯很好,可到了家裡卻這不吃,那不吃的;還有一些孩子在幼兒園聽話又勤快,能主動把桌椅擺得整整齊齊的,還能關心照顧小夥伴,可到了家裡不僅什麼活都不幹,還非常淘氣、任性。孩子為何在幼兒園與在家的表現會有天壤之別?為何在集體中養成的好習慣,回家後不能保持下去?這恐怕是許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孩子變成了「兩面派」呢?
  • 父母的教養方式,真的就能決定孩子的一生嗎?
    這是一本關於家庭教育的顛覆性的書籍,即它否定了原生家庭決定論,否定了父母的教養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眾所周知」的論調。它從各種角度說明了,同一家庭的孩子,甚至同卵雙胎,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性格。這是因為決定孩子成長的兩個要素是先天稟賦和後天教養,而教養是父母與孩子互動的結果。
  • 家庭的教養方式要統一,決定權在孩子母親
    洪蘭老師回想起來說,這可能也是職場媽媽的優勢,她從來沒為兒子做功課的事操心過,你不用跟他解釋為什麼學生需要做作業,因為他從小到大看到的,都是大學生在完成作業。「做作業是理所當然的事,這就是從眾。」洪蘭老師說。
  • 實戰派美式育兒專家教你「不打罵不溺愛」優雅教養孩子的0-6歲
    在美國和日本有一種大受歡迎的「不打罵、不溺愛」優雅教養法——這種教養法提倡父母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法,從孩子的心理出發,家長應用科學的教養方法,對孩子不打罵不溺愛,優雅的教養孩子養成好習慣。這一理念是由美國教育家,家庭教育演說家,暢銷書作家伊莉莎白·克拉裡(Elizabeth Crary)提出來的。
  • 不同的教養方式造就不一樣的孩子
    為什麼有的孩子能考清華北大?為什麼有的孩子初中沒畢業就出去工作?不同的家庭,自然就會有不同的教養方式,不同人生。總體來說,教養方式可以分成三類:1、嚴厲性這種教養方式的主要特點是:家庭中所有的規則都是由家長制定;孩子不參與決策過程,但要絕對的服從,否則會受到懲罰。
  • 三種父母教養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
    世界上千百門學問,都是選修課,人生唯一的必修課就兩門一個是怎麼做夫妻一個是怎麼做父母可惜這兩門學問,所有人都自稱是專家。既做不好父母,也做不好夫妻~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是父母的教養方式,會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常聽到一句話,有其父必有其子,大約就是指孩子與父母的某些為人處事上近乎相同。
  • 父母教育理念有差別,給孩子成長帶來傷害,當心孩子變「兩面派」
    這種差異讓他們在說話做事的風格上有不同,在教育孩子上也很容易出現分歧。比如,很多家庭中「唱紅臉」的永遠是孩子的父親,而「唱白臉」攔著父親懲罰孩子的則是母親。這種差異啊也是父母在教育理念上不統一的最根本原因。
  • 實用英語口語:「兩面派」怎麼說
    有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天飛禽和走獸之間爆發了戰爭,蝙蝠哪邊都不參加。最後大家都知道蝙蝠是兩面派,當然哪邊都不歡迎它啦!可見,做個兩面派可能會一時有點好處,但若被人發現,可就是四面楚歌了。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討厭的「兩面派」怎麼說。當然了,大家都知道它討厭,就千萬不要這麼做了。
  • 英語熱詞:「兩面派」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熱詞:「兩面派」英文怎麼說? 2019-04-29 14:56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兩面派」,一般指「表裡不一、虛偽的,說一套做一套的人(a person who says one thing and does another)」,帶有貶義
  • 哪些教養方式會誤導孩子性格?
    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深刻的,對孩子的性格養成有決定性作用。這裡必須注意的是,以下幾種教養方式卻是會誤導孩子性格的,爸爸媽媽們必須注意避免。 1、專制型父母 這類父母的統一表現就是「高要求、低反應」,會拿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反而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高要求是對孩子個性的扼殺
  • 教育孩子不同的教養方式!
    為什麼有的孩子能考清華北大?為什麼有的孩子初中沒畢業就出去工作?不同的家庭,自然就會有不同的教養方式,不同人生。總體來說,教養方式可以分成三類:1、嚴厲性這種教養方式的主要特點是:家庭中所有的規則都是由家長制定;孩子不參與決策過程,但要絕對的服從,否則會受到懲罰。
  • 孩子出門低眉順眼、在家囂張跋扈?找到原因,搞定他的「兩面派」
    文|文兒最近,我發現一件事情,很多孩子都是「兩面派」,出門像小貓一樣乖順,誰也不敢惹,但是回到家就對著父母大呼小叫,非常霸道。家長很苦惱,卻不知道如何是好。朋友家的女兒就是典型的,出門低眉順眼,在家囂張跋扈的性格。
  • 「兩面派」的熊孩子,家長該怎麼治
    你們肯定覺得這就是個正面案例,別人家的孩子。別急,這才一半兒呢。接下來看看她在家裡的表現。說來也奇怪,只要馨馨一回到家,就像變了個小孩。挑食、不好好吃飯,一頓飯能吃一個小時;老霸佔著電視看動畫片;做作業拖沓,開小差;媽媽說啥都頂嘴,脾氣大得很。我嫂子對她很頭疼,百思不得解,總跟我嘮叨:「也不知道怎麼了,她小時候挺乖的,越長大越不懂事兒了。」
  • 你的孩子是在學校乖乖仔,在家小霸王的「兩面派」嗎?
    難道小朋友小小年紀就會做「兩面派」了?其實,這真的不怪孩子,而是家庭教育、環境和心理因素共同構成的結果。首先,孩子會「窩裡橫」肯定與家庭教育有關係。很多孩子在家只要一撒嬌,爸爸媽媽就會無底線退讓,從而讓孩子沒有正確的規則意識。這種情況面對外界的「規則鐵拳」,肯定會不適應。
  • 什麼樣的教養方式最被提倡?
    可是,一到小學畫風全變,家長開始焦慮孩子的作業和成績,虎爸虎媽分分鐘上線。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我也一直在思索該如果教育好孩子。01 目標聽了陳默老師的課《如果做不焦慮的小學生家長》,對於想培養什麼樣的孩子,我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養育,養育,先養後育。
  • 孩子性格問題源於父母教養方式
    有著良好教養的父母,知道用正確的教養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才能使幼兒生活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從小接受父母傳遞的良好習慣。教養成功是對父母最大的獎賞和鼓勵,看到自己的兒女有出息是做父母的最大心願。良好的教養方式也能大大增加父母的自我價值和生活滿意度,深化父母之間的感情,從而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及親情。
  • 家庭教養方式
    二、家庭教養方式的類型、特點及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一)家庭教養方式的類型  據調查研究發現,家庭教養根據父母的教養方式不同,可分為常見的以下幾種類型:專制型、溺愛型、縱容型、民主型這四種類型。  (二)家庭教養方式的類型特點及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據調查顯示,不同類型的父母教養方式的特點對幼兒性格的影響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