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教養方式最被提倡?

2020-08-27 惠心元記


在幼兒園時期大家都提倡快樂成長,孩子們無憂無慮。可是,一到小學畫風全變,家長開始焦慮孩子的作業和成績,虎爸虎媽分分鐘上線。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我也一直在思索該如果教育好孩子。

01 目標

聽了陳默老師的課《如果做不焦慮的小學生家長》,對於想培養什麼樣的孩子,我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

養育,養育,先養後育。

首先,最主要的是讓孩子有個健康的身體,這是基礎。其次,在將來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能獲得不低於社會平均水平的收入。然後,有來自於內心需求的奮鬥動力,能安下心來工作,能在自己喜歡的崗位上耕耘,他就一定會成為優秀的人。最後,學會獨處(閱讀或者一樣興趣特長),還要學會群處(社交及親密關係)。

我希望孩子有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優秀的品格和終身成長的心態。

02 教養方式

在發展心理學領域,有三種主要的教養方式:專斷型(authoritarian)、放任型(permissive)和權威型(authoritative)。

♞專斷型

專斷型的父母要求孩子絕對的服從,會對孩子施加嚴格控制。這類型的父母喜歡用懲罰性、強迫性的手段來限制孩子的自我意志。

♞放任型

讓孩子們自主決策,鼓勵他們獨立。放任型父母允許孩子儘可能自我調節、規範自己的活動,避免控制孩子的行為,並不鼓勵他遵循外部給定的法則。

♞權威型

權威型父母通過說理和溝通為孩子塑造價值觀。父母在孩子和自己發生分歧時對孩子施加堅定的控制,但不完全限制孩子。

還有一種教養方式是忽視型。這種教養方式不是主流的教養方式,所以不考慮。

03 什麼教養方式對孩子發展最好

權威型>專斷型>放任型>忽視型

經研究表明,權威型父母的孩子在學校中比其他教養方式下的孩子表現得更好。不僅在學業方面表現更好,還有更高水平的幸福感和自尊感。同時,這些孩子健康狀況和行為習慣也更好。

在權威型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孩子更不畏懼失敗,相信努力可以改變能力。同時,權威型父母會更多地參與了孩子的學校活動,更了解孩子。最後,權威型父母比其他父母更推崇追求卓越和勤奮的重要性。

04 怎麼做權威型父母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所以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才能以理服人。

♞明確規則後,父母要統一原則,形成一致性。

♞《陪孩子終身成長》裡提到的三大支柱:無條件的愛、價值感和終身成長的心態。推薦閱讀這本書。

權威型教養方式要求父母有較高的文化水平,並且在育兒上有比較豐富的知識。同時,由於密集型的教育方式,通常需要一方家長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這就要求有較高的經濟收入。

05 避免掉進育兒陷阱

《愛、金錢和孩子》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告訴了我們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教養方式。其中,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要避免掉進育兒陷阱。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經濟快速發展,帶來了收入的不平等。經濟收入高的群體在育兒上投入了越來越多的金錢,甚至從胎教開始。從而帶來了育兒差距,兩級分化的現象出現。

在育兒上的大量資金投入並不會給富裕的家庭任何影響。而低收入家庭在這方面會量力而行。育兒陷阱最有可能出現在中下收入階層。

這一部分的人大多受過高等教育,明白教育投入的重要性,願意在教育上投入。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報大量的輔導班,咬牙換學區房。然後,努力工作,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質,盯著孩子學習。

《學區房72小時》描述了一位教授為了女兒上名牌幼兒園從兩年前就開始尋找合適的房源。現在的劃片學校也不錯,但是他想讓女兒進入最好的學校。最後找到了一間又小又破的學區房。由於要在短時間內全額付款而引起了一些紛爭。在幾經周折下,大家都達成了好的結果。最具諷刺的是在影片最後,這位教授接到電話,被告知由於拆遷,剛入手的學區房已不再是學區房,甚至未來讀哪都不知道了。

不平等將加劇不同階層的育兒差距,育兒差距必然又帶來更多的不平等,從而陷入育兒陷阱。

結語

外在的環境對於孩子的成長固然有一定的影響,但更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孩子的軟實力。做權威型家長,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樹立價值觀,讓自己放鬆,用更好的心態和狀態陪孩子一起終身成長。


相關焦點

  • 教養方式幫助孩子大腦開發,決定他成為什麼樣的人
    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是可塑造的嗎?人的大腦有許多神經元,神經元之間的活動所形成的網絡連接,會決定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對周遭世界的預期,以及如何與他人互動的技巧。所以,家長在教養中的選擇,具有精心打造那些能在孩子大腦發育過程中被保留下來的神經網絡的力量。
  • 三種父母教養方式,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
    既做不好父母,也做不好夫妻~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是父母的教養方式,會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常聽到一句話,有其父必有其子,大約就是指孩子與父母的某些為人處事上近乎相同。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孩子的所有教養,都是來自你話語背後的三觀、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當下親子教育最大的誤區,就是我們以為最需要提升的是孩子的情商,其實,我們應該做的是「親職教育」,父母最需要提升的是自己。有人會反對我的說法:我同意你說的父母只有言行一致,才能讓孩子真正受教的說法,可我也見過很多父母,他們言行都非常一致,但為什麼孩子還是不能受到良性的影響呢?
  • 孩子性格問題源於父母教養方式
    [摘 要]  幼兒的性格各有不同,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受到父母的影響,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幼兒的性格影響是最深刻的
  • 中國兒童中心:中國家庭教育應提倡共情潤心教養概念
    大多數家長在孩子心靈成長方面的教育指導缺失,應提倡共情潤心的教養概念。調查顯示,0-6歲是人格和心理社會能力形成的關鍵期。在這個特殊的階段,兒童不僅需要在智力上獲得發展,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需要在情感層面有所收穫,他們從撫養者身上學習如何與人互動、如何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理解他人、控制自我,學習如何處理生活和人際問題,這些非智力因素會影響人的一生。
  • 家庭教養方式
    一、家庭教養方式的定義  家庭教養方式是指父母在撫養、教育兒童的活動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種教養行為的特徵概括,是一種具有相當穩定性的行為風格。  二、家庭教養方式的類型、特點及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一)家庭教養方式的類型  據調查研究發現,家庭教養根據父母的教養方式不同,可分為常見的以下幾種類型:專制型、溺愛型、縱容型、民主型這四種類型。  (二)家庭教養方式的類型特點及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據調查顯示,不同類型的父母教養方式的特點對幼兒性格的影響是不同的。
  • 錢志亮:教養方式的影響
    父母對孩子有什麼樣的態度,孩子就會有什麼樣的表現,所以孩子的性格,是由父母的態度決定的。
  • 常見的家庭教養方式分類
    1.權威型教養方式,採用這種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現得過於支配,兒童的一切都是由父母來控制的,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兒童容易形成消極、被動、依賴、服從、懦弱,甚至不誠實的人格特徵。2.放縱型教養方式,採用這種方式的父母對兒童過於溺愛,讓兒童隨心所欲,對兒童的教育有時達到失控的狀態。
  • 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有多重要?
    每一對父母對孩子教養方式,或多或少都有所不同。父母的文化水平、性格、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傳遞知識的方法、對孩子日常行為舉止的要求、面對孩子的成長或犯錯所表現出來的態度,無一例外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人格形成。
  • 錯誤的教育方式是什麼樣的?正確的教育方式又是什麼樣的呢?
    那今天,我想邀請大家一起來思考一個問題:你們知道錯誤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什麼樣的?正確的教育方式又是什麼樣的呢? 如果你要讓孩子馬上關掉電視去寫作業,但孩子就是不關的時候,你是會選擇直接關掉電視,還是會對孩子說:「那好嘛,你就只能再多看一集哦」呢?
  • 教養方式對兒童學業能力的影響
    研究發現,教養方式對兒童的語文學業能力的影響效應存在年齡段的差異,一般來說,權威型教養方式對童年中期(6~9歲)的語文能力有更為顯著的正向效應,進入青少年早期(10~15歲)後,寬容型教養方式則顯示了更為積極的作用。
  • 什麼樣的教養,是我們應該交給孩子的呢?
    很多時候,家長都在忙著教孩子的文化課,希望孩子能在班上名列前茅,但不注重孩子品德的培養,不對他的教養進行教育。 通常當我們諷刺一個人時,不要說他沒有文化,而是說他沒有教養,這幾乎是最尖銳的諷刺。良好的教養能帶來如沐春風的感覺,讓人願意與他交往。什麼樣的教養,是我們應該交給孩子的呢?懂禮貌受到別人的幫助,懂得說「謝謝」,一不小心碰到別人,要知道說「對不起」,不僅光要說,碰掉了別人的東西,還要幫忙撿起來。 仔細聽,不要打斷,即使你想說什麼,也要等到你說完。 。
  • 父母教養方式評價量表
    通過小朋友自己在線作答,了解家長的教養方式;或者由家長朋友協助小朋友作答,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養方式。當然此量表也適合成人填寫。該量表分父親教養方式和母親教養方式,分別對父親、母親的情感溫暖與理解、過度保護與幹涉、拒絕與否認、懲罰與嚴厲、偏愛被試等方面進行了評估。
  • 不同的教養方式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適合的才是正確的
    美國心理學家黛安娜·鮑姆林德,根據父母對孩子的支持程度、控制要求程度的高低,提出了不同的教養方式。每一種教養方式,都對應著一種典型的父母,對應著一類典型的孩子。據美國心理學家鮑姆林德對一百多個家庭的研究發現,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孩子容易有較高的攻擊性,平時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也容易發怒,會經常性暴躁。那在我們的生活中,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教養孩子?父母又該避免哪些不合適的教養方式呢?
  • 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未來影響其實並不大……
    ②這裡說的環境不是家庭環境,不是父母的教養方式,而是社區環境、學校環境,以及最重要的,孩子跟怎樣的同輩群體相處,孩子認同了怎樣的同輩為「自己歸屬的群體,自己應該模仿的榜樣」。⑥父母教養子輩的方式,不太影響子輩教養孫輩的方式。人們教養孩子的方式與他們的朋友、鄰居、當時正權威的專家的方式一樣,而不是沿用自己父母的教養方式。⑦語言問題。
  • 論父母教養方式與高中生職業生涯探索
    摘要:在中國文化中,父母對子女的職業生涯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其中父母教養方式顯著預測職業生涯探索效果。因此幫助父母樹立合理的生涯發展觀,引導父母採用合適的教養方式,不僅有助於喚醒高中生的生涯發展意識,積極探索自己的職業生涯,也有利於提高職業生涯探索實效。
  • 你的教養方式決定了你孩子的樣子
    你的教養方式決定了你孩子的樣子你的教養方式決定了你孩子的樣子,中國正面管教高級導師張宏武,同時也是微課傳奇家庭教育籤約導師說過,教養方式可以從父母對子女的情感支持程度和父母對子女的控制程度,分為權威型,控制型,放任型和忽視型四種教養方式。
  • 家長不得不知道的知識:覺醒對教養方式產生的影響
    覺醒的教養方式需要我們做什麼呢?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孩子上臺,他說,媽媽,對不起。原來這個孩子過去總嫌母親煩。認為母親沒有理解,他和母親關係緊張,但在今天這個場域中,他釋然了。一份良好的親子關係,是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的。你同意嗎。不僅是孩子,家長同樣需要成長,在平時的相處中,父母們的諸多行為並不是傾聽。比如我們經常還沒聽他講完就開始下結論,孩子有話不能表達完,慢慢的他就不願意和我們說了。
  • -家庭教養方式的不同
    那家庭的教養方式對一個人的成長到底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一、權威型教養方式權威型教養方式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現得過於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來控制,孩子則會表現得消極、被動、缺乏安全感、退縮、服從、膽怯,甚至會形成不誠實的人格。在電影中母親對伊萬就是典型的權威型教養方式,伊萬說:「你連我吃多少紅燒肉都要控制。」
  • 四種不同的教養方式培養出四種性格的孩子,你的孩子屬於哪一種?
    據美國心理學家鮑姆林德對一百多個家庭的研究發現,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孩子容易有較高的攻擊性,平時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也容易發怒,會經常性暴躁。那在我們的生活中,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教養孩子?父母又該避免哪些不合適的教養方式呢?
  • 從黃磊夫婦對黃多多的教育看家庭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黃磊曾在採訪中說過,多多的日記本、手機他都不會看,孩子應該有自己的秘密,那是她心中最珍貴的財富,應該要尊重,而且孩子有孩子自己的人生,做家長應該正確地引導,而不是批判,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家庭是人們生活的最基本單位,承擔著生養和教育子女的基本社會職能,家庭對兒童和青少年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至關重要,而家庭的教養方式決定著家庭教育的效果,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