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赫媽育兒
在我們傳統的教育理念中,都認為在家裡只要有一個人能夠鎮得住孩子,這樣才能管好孩子,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心理才會有所忌憚。讓孩子有一個怕的人,同時在家裡也就會有孩子不怕的人,這就會讓孩子很難用平等的心態去對待自己的家人,孩子今後就很有可能養成「兩面派」的性格。
堂哥的孩子就是這樣的性格,在我們一大家子人裡面,孩子最害怕的就是他媽媽。他媽媽不在家,那今天誰都不會有好日子過了,不是把家裡弄得一團糟,就是上手打長輩打其他人,總之沒有人能夠鎮得住這個「小魔王」。只要一聽到他媽媽停車的聲音,那就別管了。一瞬間仿佛變了個人一樣,給他媽媽拿拖鞋,倒水真是隨手就來,這一波操作簡直是讓我們為之驚嘆。
時間一長,孩子奶奶也就學會了孩子只要調皮搗蛋,就會用他媽下班回家嚇唬孩子。當孩子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兩面派」的生活方式之後,孩子長大之後也可能會變成一個「兩面派」的性格。我親戚家的孩子這樣的情況,相信很多家長都經歷過,也很認同家裡就是要有一個孩子怕的人。事實上,這樣的教育理念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危害。
1. 孩子會變成兩面派。
多少家庭都是「虎媽貓爸」式的教育模式,一個對孩子唱紅臉,一個對孩子唱白臉。這樣的教育理念之所以流傳下來,正是因為對孩子有效果。每次只要孩子不聽話,讓孩子害怕的人鎮壓孩子,孩子自然也就變得聽話了。事實上,當孩子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孩子也有自己的對策。久而久之,孩子沒有改變壞習慣,只是知道了自己應該怎麼在兩邊自由的切換。
2. 孩子不會尊重和平等。
堂哥的孩子從小怕媽媽,但是卻不害怕其他的家庭成員,甚至還會大打出手。這正是因為在孩子的心中,已經有了誰厲害誰就是老大的錯誤思想,其他人沒自己厲害,那就可勁的欺負其他人。孩子沒有意識不到其他家庭成員,對自己的一再忍讓,是出於愛。孩子只會覺得這是因為自己厲害,惡性循環,孩子也就學不會尊重其他人,和別人平等的相處。
3. 缺乏獨立意識。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會發現家長對孩子越是嚴厲,孩子越是怕家長,就會更加依賴。很多家長會把孩子的這種依賴,看作是親近。其實這是因為在孩子的心中,把家長當成是權威。因此也就養成了事事依賴的性格,而喪失了自己的獨立意識。
「孩子在家裡一定要有一個怕的人」,這句話誤導了我們多少家長,大人想要用這樣的方式,讓孩子變得乖巧懂事,變得順從自己。其實這樣的教育方式導致的結果,只會讓孩子變成「兩面派」的錯誤性格。而我們很多家長,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是很多家庭卻沒有當回事兒,反而還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非常正確。
1. 家長希望通過「權威」的方式,讓孩子變得順從。
起初孩子會因為年齡小,害怕恐懼,屈服於家長的權威之下,這也是正是因為利用了孩子的年齡小,會起作用有效果,孩子會變得順從乖巧。但隨著孩子的年齡不斷增長,孩子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那麼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由於身高和學識各個方面的原因,孩子從小時候的仰視父母,變成了和父母平等的對視,孩子對家長的恐懼感消失之後,家長這個時候就更難管教孩子。
2. 對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夠自信。
我們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很難有自己的一套正確的教育理念。而這樣「恐嚇」孩子的方式,卻是一個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可以算是非常的「簡單粗暴」。家長也就會自然的就喜歡用這樣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健康的親子關係,不只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關係,更應該是朋友和夥伴的關係。家長需要成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而不是一個嚴厲的指揮者、控制者。孩子害怕家長,表面上是孩子是順從了,實際上家長卻沒有得到孩子真正的認可。想要改變這樣的錯誤認知,家長應該這麼做。
1. 家庭成員之間,教育保持一致。
想要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環境,就要從小給孩子一個一致的教育思想。但是往往我們很多家庭,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卻很難保持統一的教育理念,這就會讓孩子有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不知道聽誰的。也就導致孩子變成了,誰厲害我就聽誰的錯誤思想。對於孩子的教育,從來不屬於任何一個家長,而是一個家庭的職責,教育理念只有步調一致,孩子才能有教養。
2. 以身作則。
最好的教育從來不是控制恐嚇,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孩子也就註定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想要讓自己變成孩子真正的權威,只有成為孩子的榜樣,讓孩子真正的從心裡信服自己,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教育好一個孩子,從來不是依靠強制性的手段,而是家長要採取適當的方式。
3. 尊重和理解孩子。
我們身邊不缺愛孩子的家長,但是缺乏理解尊重孩子的家長。很多家長總是把自己任何最好的強制性的給給孩子,卻很少去思考孩子到底想要的是什麼?讓孩子害怕,只是起到一時的效果,卻無法給孩子帶來好的教育,只有尊重和理解才是最好的教育。
總之,很多父母把孩子聽話乖巧,當做是成功教育的標準。用盡一切方法,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殊不知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不會讓孩子乖巧懂事,還會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孩子怕你嗎?你和孩子平時是怎麼相處的?歡迎大家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