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不大的啃老族 | 有遠見的父母 都捨得讓孩子吃苦

2020-08-23 卓訓


曾看過一篇新聞,講述了一位母親含辛茹苦地養大了自己的兒子,兒子畢業後找到了一份工作,可是沒多久就辭職回家啃老了。面對母親的指責,兒子振振有詞吼道:「你不能養我一輩子,那為何從小要嬌慣我!」
面對這樣的故事,媒體評價道:「兒童和少年時期是人生的基礎階段,父母有意識地創造一些條件,對孩子開展吃苦教育,非常重要,也有必要。」




Pa


rt


真正疼孩子的父母

都捨得讓孩子吃些苦


望眼當下,無論是富豪家庭還是普通家庭,都不捨得讓孩子吃一丁點苦頭,甚至有部分的父母依舊在溺愛自己的孩子。殊不知溺愛過了頭,往往都害了孩子:


怕孩子辛苦,從小就讓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最後上了大學孩子連鞋帶也不會系;


在家裡寵著慣著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最後給不起了只能換回孩子的大吵大鬧和埋怨,得不到孩子一丁點理解;


放任孩子沒有規律的生活,睡懶覺、不按時吃飯、玩手機遊戲等,讓孩子形成習慣,影響了一生的做人做事。


老話說的好,「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胡同裡也跑不出駿馬」。真正有遠見且疼愛孩子的父母,一定捨得讓孩子吃點苦。


都說「怕吃苦的人苦一輩子,不怕吃苦的人苦一陣子」,要想孩子有所成就,或是有一技之長,就必須讓孩子吃點苦。




Pa


rt


讓孩子體會吃苦的過程,

才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古話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意思就是父母愛孩子的愛意,體現在父母為孩子的考慮到了長遠的未來。


考慮孩子的未來並不是手把手規劃和鋪就孩子的未來,而是讓孩子在生活和學業上一點一滴中去磨練自己。想讓孩子走得更遠,飛得更高,就一定要」狠點心」。


老話經常講:「人這一輩子,吃多少苦,享多少福。」不捨得讓年幼的孩子吃苦,那麼將來世界就會讓他更苦。


在適當的吃苦教育中增強孩子的體力和智力,磨練孩子的意志,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更強大,是所有父母的心願。




Pa


rt


吃過的苦,

終會成為通往成功的基石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生命應該有堅韌的底色,奇蹟的背後常常有超乎尋常的勞作。」


讓孩子吃苦,並不是讓孩子不享福,而是讓孩子用自身奮鬥的智慧,去度過將來未知的挫折,斬獲想要的幸福人生。


捨得讓孩子吃苦,是為了讓孩子明白,他奮鬥過的汗水與努力,都是他日後蒸蒸向上的底氣,都是他向更高處走去的階梯。


捨得讓孩子吃苦,是因為只有讓孩子多一份歷練,才能在孩子羽翼豐滿之時在廣闊的天空展翅翱翔。


如何培養孩子的吃苦精神?

01

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家裡,自己獨立完成生活起居,打掃自己的房間,清理自己的物品等;學習上,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完成。心理上要獨立,首先,家長不能代替孩子去考慮問題,要孩子自己去思考,尊重孩子的意見,這樣孩子能獨立思考問題,能有主見,從而為孩子以後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02

設置生活挫折和障礙


在生活中,設置一些挫折,讓孩子去面對。要孩子完成適當的家務,如打掃衛生,洗碗,清理房間等,可以物質和精神獎勵,以調動積極性。也可以要孩子參加社會實踐,如農村生活體驗,夏令營等形式的活動。

03

放手讓孩子參加勞動


曾有調查表明孩子不參加勞動並非他們不願意勞動,而是有些父母不願讓孩子參加勞動,連拖個地也以為孩子拖不乾淨,稍重一點的活就怕孩子累壞了身體,稍花些時間的活又以為會浪費時間、影響孩子的學業,更不願讓孩子參與。許多父母在孩子求學期間包攬了所有家務,只讓孩子一心一意學習。殊不知,從小做家務的人的生活比不做家務的人要充實、幸福得多。而教育的秘訣卻在於:使孩子的身體鍛鍊、思想鍛鍊、能力鍛鍊互相調節。只有讓孩子的各種能力都得到鍛鍊培養,孩子才會處在健康成長之中。

來源 | 央廣網教育

相關焦點

  • 有遠見的爸媽,都捨得讓孩子在這3方面「吃苦」,將來有出息
    近幾年最流行的教育方式,無疑就是「吃苦教育」!畢竟孩子的一生要經歷不少風雨,只有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能重新站起來的孩子,才能會更加優秀,有句話我一直銘記:「溫室裡的花朵經不住風雨的洗禮,野外的花朵卻能在風雨中燦爛綻放。」
  • 別指望孩子「自覺」,有遠見的父母,總是捨得對孩子「狠心」
    「有遠見的父母,總是捨得對孩子狠心」說到當孩子想要零花錢的時候,會讓孩子通過付出勞動來獲取,而不是讓孩子直接伸手向父母要錢,從小就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金錢是來之不易的。每一個孩子來到世界上,都像是一張白紙,等著父母在這張白紙上進行創作,孩子的性格往往受到家長教育的影響很大。儘管家庭條件好,家長也千萬別指望孩子能夠「自覺」的接受生活中的苦難,人的天性往往都會選擇簡單易行的道路去行走。
  • 周聖超: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苦
    老人們常說:「人這一輩子,吃多少苦,享多少福,都是有定數的。」是啊,你捨不得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就會讓他更苦。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是早早放手,讓孩子獨立。你今天對他的「狠心」,只為換得明天他被世界溫柔以待。
  •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苦
    《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中有一句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句話的意思是:天下之大愛就是父母對孩子的那種愛,父母習慣為孩子做長遠打算,想給孩子謀一個好的前程。但是我認為這個「計深遠」,並不是為孩子鋪就好一切,而是應該讓孩子自己去經歷和鍛鍊,通俗的說就是捨得讓自己的孩子吃苦。因為,那些你為孩子避開的苦,遲早都會繞回來。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苦。
  • 有遠見的媽媽,捨得讓孩子吃苦
    不少媽媽在自己小時候走過很多彎路,吃過很多虧,所以當有孩子之後,就特別不希望孩子再去經歷一次自己走過的彎路。 我們常聽到一句話:當老師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當老師;當醫生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當醫生,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他們這份職業裡吃了很多苦,所以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再吃了。
  • 梁啓超: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苦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古人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有格局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這三種苦。父母再愛孩子,也要捨得讓他吃讀書的苦。在孩子想要放棄時推他一把,在孩子貪玩偷懶時,教育他不要半途而廢。等孩子長大了、走向社會,自然會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 有遠見的父母 都捨得花時間陪伴孩子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孩子都和我們不太「親」。原因很簡單,你每天忙於工作應酬,根本無暇顧及孩子,他怎麼跟你親近?所有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每天花時間來陪伴孩子。這並不意味著24小時的不離身,而是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愛!
  • 胡可曬小魚兒練琴大哭照片,那些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做這件事!
    不禁感慨,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任何時候父母都在為孩子的未來擔憂著。孩子小時候擔心他生病長不高,長大了擔心他學習不好,學習好了,擔心他沒有特長。明星與我們普通人都是一樣的,胡可曬出小魚兒練琴的照片,照片中小魚兒崩潰大哭,可依然表示:我會好好練琴的!
  • 父母育兒原則不一樣:爸爸捨得花時間,媽媽捨得讓孩子吃苦
    爸爸要捨得花時間多給孩子一點陪伴,媽媽要捨得讓孩子吃點苦頭,多給孩子一些放手。03有遠見的媽媽捨得孩子吃苦,要捨得孩子去嘗試,去差使孩子,什麼都替孩子幹,反而剝奪了孩子獨立成長的機會和可能。有遠見的媽媽從來不覺得,貼身的保護是愛的唯一表達方式,適當減少細心呵護,多捨得讓孩子吃點苦。
  • 有遠見的父母都教孩子「吃苦」,包括施一公
    最重要的是,通過這次「吃苦」,讓孩子們「理解身邊一切事物來之不易,只有懂得了才能學會珍惜。」不吃苦的孩子,最容易長成熊孩子我們有一些父母,可能會覺得孩子還小,怎麼能夠吃苦呢?我有這麼好的物質條件,我為什麼讓他受那份罪?於是,就出現了一些父母把孩子當成小皇帝一樣供著,不讓孩子做任何家務。
  •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孩子的成長,是從自願吃苦開始的
    對比日本,再看看中國的孩子們,我們就知道有多大的距離了。想一想,這種情況也是情有可原的。現在的家庭,大多都是一個孩子,孩子就是自己的希望,父親們能捨得讓孩子吃苦嗎?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寧肯自己吃千般苦,也不讓孩子受一丁點兒累。孩子從小便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缺少自立性和吃苦精神。
  • 父母育兒原則不一樣:爸爸捨得花時間,媽媽捨得讓孩子吃苦
    「我要什麼都給孩子最好的,哪怕自己累點也不讓孩子受苦受累,這才是愛孩子。」雖然爸爸媽媽都愛孩子,但因為男人和女人的思維方式本就存在差異,所以在當了父母以後,在孩子的養育問題上也應該區別對待:爸爸要捨得花時間多給孩子一點陪伴,媽媽要捨得讓孩子吃點苦頭,多給孩子一些放手。
  • 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苦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古人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有格局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這三種苦。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年少無知時,總以為讀書是天底下最熬人的差事;長大成人後才明白,讀書是世界上最公平、最好走的路。梁啓超說:「我們讀書,並不是想向所讀這一本書裡討現錢現貨、得多少報酬的。
  • 白巖松的教育理念,期待孩子將來有出息,父母要讓孩子捨得吃苦
    人們都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金貴,其實就是只現在的父母都不捨得讓孩子吃一點點苦頭。白巖松的育兒觀,值得眾多家長學習白巖松是著名的新聞節目主持人,不少人應該都是看他節目長大的,論資質和能力都是前輩級別。,就要捨得讓孩子吃苦,不可心軟。
  • 有遠見的父母,一定會讓孩子吃這6種苦
    盧梭曾說:「你知道用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誠然如此。現在捨不得孩子吃苦,將來他會吃一輩子苦。真正的愛,不是給他一個保護罩,而是教會他在暴風雨來臨前做好萬全準備。有遠見的父母,一定會讓孩子吃這六種苦。
  • 有遠見的父母會讓孩子承受這幾種苦
    隨著社會進步,孩子成為每個家庭的核心,就像人們常說的「全民富二代」,即便家裡條件不好,父母也會想盡一切辦法滿足孩子的「願望」,導致「白眼狼」越來越多,這樣既害了父母,毀了家庭,也毀了孩子的一生。 現在捨不得孩子吃苦,將來他會吃一輩子的苦。
  • 爸爸購萬斤西瓜讓孩子賣: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苦
    導讀:爸爸購萬斤西瓜讓孩子賣: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購萬斤西瓜讓孩子賣: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有遠見的父母,都在培養孩子愛的能力
    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談到如今的孩子,物質生活豐富,兄弟姐妹又少,比過去的孩子自私很多。他們對於父母的照料與付出,認為是應該的,不覺得有什麼;喜歡的東西就覺得別人都要讓給他,不懂得分享。一個不懂得愛的孩子,很難建立起良好的親密關係、社交關係,在社會中也容易碰壁,內心情感的貧乏,也會造成人生中幸福感的缺失。畢淑敏曾在一篇文章中寫到:「天下的父母,如果你愛孩子,一定讓他從力所能及的時候,開始愛你和同圍的人。這絕非成人的自私,而是為孩子一世著想的遠見。
  • 這3件事情,父母越捨得,孩子越優秀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為了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父母不惜花重金投入,從小送孩子參加早教班,參加各種補習班,希望孩子能領先同齡人。其實,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既要重視物質投入,更要關注精神層面的培育。有3件事情,父母越捨得,孩子就越優秀,你是否做到了呢?
  • 有遠見的父母,捨得娃在以下方面吃苦
    有遠見的父母,捨得娃在以下方面吃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你們當初不逼我?」有遠見的父母,捨得娃在以下方面吃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幾天前,我以客人的身份去了姑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