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在走遍中國阿里山

2020-12-20 把心熬成鐵25

阿里山,空谷幽蘭。

旅行時,我喜歡帶一片葉子,一塊石頭,一朵小花,或任何其他天然的東西,像標本一樣,小心地包裝在包裡中。

他們會跟著我上飛機,回到千裡之外的家,他們會被小心地帶進書房,放在桌子上的木箱裡。這是我旅行中最棒的紀念品的集錦,也是我去過的所有地方的記錄。

阿里山,上山火車站。

因為語文課本阿里山和日月潭在中國大陸很有名。然而當我來到臺灣時,我並沒有主動安排去這兩個地方的旅行,我直到才決定去阿里山。

我猶豫了一下。因為我擔心旅遊景點太受歡迎而無法欣賞自然和靜謐,很多人都說是這樣。

當我下山時,我的感覺是:值得。只有一首詩能完全概括阿里山的感覺:

松下要求童子,言師收集草藥。只有在這座山上,雲深是未知的。

在舊的生命下,新的生命會立即生長,森林每時每刻都在生命的循環中。

當草葉顫動時,他們在呼吸。

當我離開阿里山時,我帶了一片葉子。葉子是針形,所以更準確地說,我拿了一堆葉子。

我把他放在一個1100歲的柏樹旁邊。這棵樹就是樹神,被稱為神木,他太大了,每個人都從棧道轉過來,當他們看到他時,他們都「譁」驚呼。

神木,1100歲。

前。我面對這棵樹,再一次感受到我自己微不足道。他在我出生前已經存在了很多年,並且在我離開世界之後將繼續存在。

他的生命長度覆蓋了我。看我的命運。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下次我來,可能是十年以後。他可能會頷首微笑,搖動著葉子說:你老了,但我還是記得你。

也有可能是在我的生命之後發生了一些意外的變化,或者發生了其他一些事情而沒有回來。

事實是:旅途中的任何遭遇都可能是唯一的,也是最後一次。

阿里山,山中輕霧。

人的記憶力很短,照片可以讓我們想起一些東西,但最好是觸摸。

在我的盒子裡,有一張去年從瑞士拿走的黑色石頭,他是一塊位於極寒的巖石。

與牆上的明信片相比,他讓我想起了我曾經在那裡——甚至立刻又回到了恐懼和興奮的感覺交雜。

澤馬特在洪峰下。

我其實是恐高,但是嚮往這個場面讓我克服了恐懼。

走在冰川上,兩邊都是一個前所未有的人類奇觀:巨大的黑色山脈覆蓋著白色冰川,站在他前面,你幾乎不敢呼吸。

天空冷而深藍色,即使你只是看看他,他也會從裡到外結冰,就像掉進冰洞裡一樣。

許多山沒有保護措施,山腳下的細石看起來像美麗,但他們非常危險,因為他們很容易滑動,深淵就在他們旁邊。

當時,在4000米的冰川上,我彎下腰,用顫抖的手撿起了石頭。

正因為如此,他是勇氣的象徵,也是理性和謹慎的象徵。

一年來,這個石頭在盒子裡沒有變暖和,但是他仍然有冷若冰霜的溫度,他似乎有著不屈不撓的意志,並帶來了自己的源泉。

這是一種記憶,也是一種自然。

阿里山,慄子紅薯。

小女孩眼睛裡的純光讓我著迷。

這是前一個空谷幽蘭的特寫鏡頭,有時候,你的照片不夠好,也許不夠近。

許多人帶著塑料殼旅行。即使拍了很多照片,也常常讓人覺得自己都是遙遠而模糊的遊客照片。

拍了什麼?你還記得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和照片一樣,是模糊的。

現代攝影技術和手機普及使拍攝變得越來越方便,但我想:這種方便有時會讓我們失去一種珍寶——拍攝對象的珍寶和旅行的感覺。

你把不可能上世界上的所有地方都打掉了。去哪裡本身並不是目的,旅行的意義在於生活,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到的。

列車阿里山,下山。

謝謝你來這裡。

相關焦點

  • 走遍中國|阿里山中的神木
    阿里山,上山的火車站。因為語文課本,阿里山和日月潭為大陸所熟知。不過,這次來臺灣,我其實並沒有主動安排去這兩處的行程,直到昨天才決定去一趟阿里山。我有一點猶豫。因為擔心旅遊景點太過熱門,欣賞不到那種自然和靜謐,也聽很多人說,其實就那麼回事。
  • 去人間仙境阿里山觀雲海賞神木
    > 日期:[2015年08月05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8] 去人間仙境阿里山觀雲海賞神木為表示對勇敢首領的尊敬,高山族同胞把這座山命名為阿里山。  阿里山神木,歷史的見證   不知轉過多少彎,爬過多少坡,只感覺大巴車越往上走天越藍。挺拔的山峰、茂密的森林,還有沿途的翠綠的茶樹,都有一種想讓人下車走一走的衝動。
  • 山東2對新人赴臺參加「阿里山神木下婚禮」
    中國臺灣網10月10日消息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風景加上發達的婚紗產業,吸引陸客赴臺拍婚紗及度蜜月。臺當局「觀光局」明天在阿里山舉辦集團結婚,光山東就吸引15對大陸新人報名,原本開放山東1對新人的名額,最後只好再增加1對,讓山東2對大陸新人參加。這2對新人已與親友從濟南出發赴臺,參加明天舉行的「阿里山神木下婚禮」。
  • 灣環島遊之,阿里山的神木與仙霧
    我們為了節省時間,沒有到嘉義乘4小時的登山火車去阿里山風景區,而是從駐地彰化縣員林鎮南平四街的爵仕九號商旅坐大巴直接到阿里山火車站,再由阿里山坐森林小火車到神木。這樣的高山氣候條件下盛產阿里山烏龍 阿里山火車站前石階長滿苔蘚,並不是這裡人跡罕見,而是空氣溼度太大,綠色植被鋪天蓋地。我們到的早,空氣還很清新,據說過不了中午,這裡就會雲霧繚繞,能見度不會超過5米。阿里山的鐵路與「阿里四景」(神木、櫻花、雲海、日出)合稱「五奇」。候車廳。
  • 臺灣嘉義阿里山一日遊,搭小火車看神木!
    說起臺灣的經典景點,嘉義「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絕對榜上有名! 享譽中外的千年神木、姊妹潭與阿里山森林小火車,多年後再訪也有不同感覺。這篇來分享阿里山一日遊的行程規劃,以及園區裡交通及景點,周末就健康走步道,好好"森"呼吸吧!
  • 臺灣寶島的阿里山神木,最老的已有叄千多歲。
    在美麗的阿里山主峰神木車站東側,生長著一棵被稱為活化石的樹木,紅檜大樹。此樹樹高52米,樹圍23米,需十幾人才能合抱。樹木蒼勁挺拔,鬱鬱蔥蔥,被尊為阿里山神木。阿里山神木又稱周公檜,約生於周公攝政時期。
  • 阿里山除了有神木,還有三代木!
    龍隱寺,它位於阿里山山脈的起點,是前往阿里山的必經之路。寺裡主要供奉的李修緣師父,就是濟公禪師,關於濟公的電視劇很多,所以聽到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只是覺得很幸運。龍隱寺前有一吊橋,名為地久橋;而龍隱寺左後方山上則有座天長橋,是山上與山下來往必經的吊橋,合稱「天長地久橋」。
  • 阿里山神木的百年悲情:臺灣特有木材卻被運往日本建神社
    阿里山神木的百年悲情:臺灣特有木材卻被運往日本建神社 一直嚮往阿里山。朋友說,阿里山美景多了,你最想看什麼呢?是呀,是什麼讓我這麼牽掛阿里山呢?
  • 臺灣阿里山神木集體婚禮:20對新人熱情擁吻(圖)
    阿里山神木婚禮:在千年香林神木見證下,20對新人結婚。臺灣聯合報圖中新網10月2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阿里山神木下婚禮1日溫馨舉行,20對新人念出愛的誓言,與另一半熱情擁吻,氣氛浪漫到最高點,來自馬來西亞謝勁程、方慧婷,因為分隔兩地兩度分手,8年戀情修成正果,堅持要讓神木做見證。
  • 臺灣漫遊,搭乘小火車,探尋阿里山的神木
    這也算是彌補遺憾了吧,小編來了幾次臺灣都沒去成阿里山,這次突如其來的變化,讓我有幸完成心願,又應了中國的那句古語,福也福也。小編踏上旅程,花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從臺北來到了嘉義火車站,利用車程的時間訂好了阿里山上的民宿。小編溫馨提示各位小夥伴,要是想在阿里山吃好喝好玩好睡好,一定不要找錯位置訂民宿。景區內的民宿都位於阿里山的中正村哦。
  • 跟著好行逛臺灣|神木下的約定,愛在阿里山
    神木下的約定,愛在阿里山小火車、奮起湖便當、逐鹿部落、高山茶園……滿滿都是愛啊比起花蓮,去阿里山會更方便一些,從臺北到嘉義,可以坐高鐵或者臺鐵,每天的班次都很多。#臺灣好行阿里山線觸口遊客中心站下車愛情大草原和可愛的雕塑們拍照的網紅打卡點每年在神木都會有阿里山神木下的婚禮,所以這裡也成了對愛宣誓且充滿愛意的旅行景點。
  • 臺灣最知名的景點,神木、櫻花、雲海、日出是阿里山的四大勝景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群峰環繞、山巒疊翠、巨木參天,非常雄偉壯觀。神木、櫻花、雲海、日出是阿里山名揚四海的四大勝景。阿里山的美是自然的、生態的,不僅是臺灣最知名的景點,更是海內外遊客心目中最佳的旅遊聖地。阿里山鐵路有70多年歷史是世界上僅存的三條高山鐵路之一,途經熱、暖、溫、寒四帶,景致迥異,搭乘火車如置身自然博物館。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是櫻花季,滿山偏野的櫻花同時綻放,美不勝收。一提到嘉義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到阿里山和火雞肉飯。至於阿里山到底是美不美,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 臺灣獨有婚禮,阿里山神木見證你們的愛情,老外搶著報名
    各地集團結婚行之有年,舉凡神木下婚禮、郵輪婚禮、日月潭婚禮或女王頭婚禮,各有噱頭和賣點,有的還會用豐厚的禮品,如家電、禮券、伴手禮、免費旅遊等,吸引新人參與,甚至連國外遊客也趨之若鶩,意外帶進觀光財。永志不渝,阿里山神木絕對夠格見證愛情。
  • 《阿里山的姑娘》歌聲迴蕩在耳邊,一家三口的臺灣阿里山旅行攻略
    本人一家三口剛從臺灣回來不久,準備記錄一下阿里山的旅行攻略。提到臺灣,不得不想起日月潭和阿里山,它們太有名,如果不去一下這兩個地方,似乎跟沒到臺灣似的。阿里山位於嘉義,交通非常不便。如果攻略沒有做好,可能會非常狼狽。
  • 到臺灣旅遊時,你可知阿里山神木的悲慘命運嗎
    巨大的神木樹樁。孩子從課本讀了到臺灣,要我暑假帶他去臺灣看看。飛機從杭州過去高雄,也就2小時不到,本來就是盈盈一水間。按行程第三天到阿里山,大雨,一個臺灣地理、歷史中揮之不去的標誌性高山,淹沒在雲霧雨水中。阿里山以五奇著稱,登山鐵路、森林、雲海、日出及晚霞,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 阿里山
    中新社發 宗金柱 攝 版權聲明:凡標註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阿里山山脈屬玉山支脈,西臨深谷與小塔山對峙,東有祝山、對高嶽隔著陳有蘭溪遙望玉山主峰,北有如削的大塔山巍立,南以萬歲山、水山、石山延至玉山前峰。阿里山涵蓋範圍雖大,但一般所指為沼平公園一帶(海拔2274公尺)的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阿里山景觀多元,春可賞花、夏能避暑,秋冬觀日出、看雲海,一年四季皆有可觀,高山鐵路、森林、雲海、日出及晚霞,更號稱阿里山五奇。
  • 遊走阿里山:逛鄒族部落,乘高山火車,謁千歲神木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到阿里山,誘因是這首歌吧?阿里山,位於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裡,區域由18座高山組成,林木蔥翠,山巔海拔為2216米。氣溫夏季平均14.3度,冬季平均氣溫6.4度,被譽為臺灣最理想的遊覽勝地。
  • 臺灣阿里山——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
    阿里山在嘉義縣東北,屬玉山山脈的支脈,隔同富溪與玉山主峰相望。阿里山由大武巒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峰組成,最高峰海拔2905米。阿里山的日出、雲海、晚霞各景都很秀麗,而山上豐富的森林資源和獨特的登山鐵路,亦為山區美景增色不少——尤其是乘火車從海拔,僅30米的嘉義爬升到海拔2216米的阿里山頂,更是當地盛行的山區觀光經典方式。   阿里山屬玉山山脈的支脈,地跨南投、嘉義兩縣。主峰塔山海拔2600多米,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山上美景紛呈,早為人所稱道,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更不知阿里山之偉大」的說法。
  • 臺灣印象——沉重的阿里山
    抗戰期間,中國軍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據統計,整個14年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人數在3500萬人以上,損失各類財產共計5000億美元,人員傷亡總數僅次於蘇聯,位居世界第二。中華的流浪兒女——寶島臺灣也深受其害。作者曾親遊阿里山,感慨萬分,故作此文。
  • 【青春課堂】阿里山風光美如畫 ——《阿里山紀行》教學設計
    作者重點描繪了阿里山的神木,由外在特徵到內在精神,表達了作者對神木所象徵的在苦難中頑強不屈、堅忍不拔的民族精神的讚美之情。三.目標預設:1.指導學生理清作者的遊蹤,概括作者所描繪的阿里山風景及特點。2.組織學生進行文本賞讀活動,體會富有情韻的語言特色。3.指導學生理解並體會神木所蘊含的深刻意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