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中國|阿里山中的神木

2020-12-20 主持人褚笑

阿里山,空谷幽蘭。

旅行的時候,每離開一個地方,我喜歡帶走一片樹葉,一枚石子,一朵小花,或是任何一樣自然中的東西,用塑膠袋封好,像標本一樣,小心地裝在包裡。

它們會隨著我一起登上飛機,回到千萬裡之外的家,被仔細地拿進書房,放進桌上的一隻木頭盒子裡。那裡收藏著旅行中最好的紀念品,也記錄了我去過的所有地方。

阿里山,上山的火車站。

因為語文課本,阿里山和日月潭為大陸所熟知。不過,這次來臺灣,我其實並沒有主動安排去這兩處的行程,直到昨天才決定去一趟阿里山。

我有一點猶豫。因為擔心旅遊景點太過熱門,欣賞不到那種自然和靜謐,也聽很多人說,其實就那麼回事。

但昨天從山上下來,我的感受是:很值得。只有一首詩能完整概括阿里山的感覺: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在舊的生命下面,馬上就長出新的生命,森林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生命的循環。

草葉微微顫動的時候,就是在呼吸。

離開阿里山的時候,我帶走了一片樹葉。不過,這樹葉是針形的,所以更準確地說,我帶走的是一簇樹葉。

我是在一棵有1100年樹齡的柏樹旁邊取下它的。這棵樹是樹神,被稱為神木,它是巨大的,以至於每個人從棧道上拐過來,看到它的時候,都「譁」地發出驚嘆。

神木,1100歲。

1100歲。我面對著這棵樹,再一次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我知道,它在我出生之前很多年就存在,在我離開世界之後,也還會繼續存在下去。

它的生命長度涵蓋了我。見到它,是我的緣分。

以往的經驗告訴我:下一次來,可能是在十年之後。它可能會頷首微笑,搖動葉子說:你老了,但我還記得你。

也可能這之後我的生命中發生一些意料之外的變故,或者是有其他的事情,沒有再來。

一個事實是:旅行中的任何相逢,都可能是唯一一面,也是最後一面。

阿里山,山中輕霧。

人的記憶是很短的,照片能讓我們回想起一些東西,但更好的是觸摸。

在我的盒子裡,收藏著去年從瑞士帶走的一枚黑色的石頭,一看就是在極寒之地的巖石。

比起牆上的明信片,它讓我瞬間回想起:我真實地到過那裡——甚至馬上回到恐懼和興奮交雜的感受。

馬特洪峰被稱為阿爾卑斯山脈上最美麗的山峰,在瑞士瓦萊州一個叫做採爾馬特一的小鎮。它獨特的三角錐形峰頂是瑞士的標誌。每當朝暉夕映,山體折射出金屬一般的光芒,令人心醉神迷。

馬特洪峰下的採耳馬特。

我其實是恐高的,但是對於奇景的嚮往讓我戰勝了自己的恐懼。

行走在冰川上,兩邊是從來沒有見過的人間奇景:巨大的,黑色的山脈上覆蓋著白色的冰川,站在它的面前,你幾乎不敢呼吸。

天是寒冷的深藍,甚至只看一眼,就從內到外凍住,像是掉進了冰窟窿。

歐洲很多的山是沒有防護措施的,腳下細碎的石子,看似美麗,其實很危險,因為它們很容易打滑,旁邊即是萬丈深淵。

那時,在四千多米的冰川上,我彎下腰,用發抖的手拾起了這顆石頭。

正因為此,它象徵著勇敢,也象徵著理性和謹慎。

一年了,這枚石頭並沒有在盒子裡變得溫暖,還是帶著冷若冰霜的溫度,好像有著不屈的意志,帶著自己的來處。

那是一種記憶,也是一種本色。

阿里山,板慄紅薯。

小女孩眼裡純淨的光,讓我著迷。

這是前一張空谷幽蘭的特寫,有的時候,你的照片不夠好,可能是離得不夠近。

很多人在旅行的時候是帶著塑料殼子的。即使拍了很多照片,經常給人這樣的感覺:都是遠距離的,模模糊糊的遊客照。

拍攝了什麼?記住了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和照片一樣,是模糊的。

現代攝影技術和手機的普及,讓拍攝變得越來越便利,但我在想:這種便利有時也讓我們失去了一種珍惜——對於拍攝對象的珍惜,對於旅行中感受的珍惜。

你不可能打卡世界上所有的地方。到達什麼地方本身不是目的,旅行的意義在於生活,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察覺。

阿里山,下山火車。

感謝你走到這裡。

相關焦點

  • 神木在走遍中國阿里山
    阿里山,空谷幽蘭。旅行時,我喜歡帶一片葉子,一塊石頭,一朵小花,或任何其他天然的東西,像標本一樣,小心地包裝在包裡中。他們會跟著我上飛機,回到千裡之外的家,他們會被小心地帶進書房,放在桌子上的木箱裡。這是我旅行中最棒的紀念品的集錦,也是我去過的所有地方的記錄。
  • 去人間仙境阿里山觀雲海賞神木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唉……」一首《阿里山的姑娘》唱出了太多人的嚮往。   在去寶島的旅途中,多數宗親對牡丹晚報特派記者說,去臺灣,一定要看看阿里山。  阿里山雲海,讓人陶醉   對大多數未到過臺灣的遊客來說,阿里山是神秘的,對它的了解也僅停留在那首傳唱度較高的《阿   裡山的姑娘》上。
  • 山東2對新人赴臺參加「阿里山神木下婚禮」
    中國臺灣網10月10日消息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風景加上發達的婚紗產業,吸引陸客赴臺拍婚紗及度蜜月。臺當局「觀光局」明天在阿里山舉辦集團結婚,光山東就吸引15對大陸新人報名,原本開放山東1對新人的名額,最後只好再增加1對,讓山東2對大陸新人參加。這2對新人已與親友從濟南出發赴臺,參加明天舉行的「阿里山神木下婚禮」。
  • 灣環島遊之,阿里山的神木與仙霧
    我們為了節省時間,沒有到嘉義乘4小時的登山火車去阿里山風景區,而是從駐地彰化縣員林鎮南平四街的爵仕九號商旅坐大巴直接到阿里山火車站,再由阿里山坐森林小火車到神木。目前領銜阿里山巨木群的"阿里山香林神木",是一棵在阿里山海拔2207米高處,胸圍12.3米、高45米的紅檜,樹齡2300年,誕生於東漢光武帝年間,所以原來稱為光武檜。在原來樹齡3000年的地標「阿里山神木」遭雷擊枯死之後,經選舉,2007年1月1日加冕為「阿里山香林神木」。
  • 臺灣嘉義阿里山一日遊,搭小火車看神木!
    說起臺灣的經典景點,嘉義「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絕對榜上有名! 享譽中外的千年神木、姊妹潭與阿里山森林小火車,多年後再訪也有不同感覺。這篇來分享阿里山一日遊的行程規劃,以及園區裡交通及景點,周末就健康走步道,好好"森"呼吸吧!
  • 臺灣寶島的阿里山神木,最老的已有叄千多歲。
    在美麗的阿里山主峰神木車站東側,生長著一棵被稱為活化石的樹木,紅檜大樹。此樹樹高52米,樹圍23米,需十幾人才能合抱。樹木蒼勁挺拔,鬱鬱蔥蔥,被尊為阿里山神木。阿里山神木又稱周公檜,約生於周公攝政時期。
  • 阿里山除了有神木,還有三代木!
    龍隱寺,它位於阿里山山脈的起點,是前往阿里山的必經之路。寺裡主要供奉的李修緣師父,就是濟公禪師,關於濟公的電視劇很多,所以聽到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只是覺得很幸運。龍隱寺前有一吊橋,名為地久橋;而龍隱寺左後方山上則有座天長橋,是山上與山下來往必經的吊橋,合稱「天長地久橋」。
  • 阿里山神木的百年悲情:臺灣特有木材卻被運往日本建神社
    阿里山神木的百年悲情:臺灣特有木材卻被運往日本建神社 一直嚮往阿里山。朋友說,阿里山美景多了,你最想看什麼呢?是呀,是什麼讓我這麼牽掛阿里山呢?
  • 臺灣阿里山神木集體婚禮:20對新人熱情擁吻(圖)
    阿里山神木婚禮:在千年香林神木見證下,20對新人結婚。臺灣聯合報圖中新網10月2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阿里山神木下婚禮1日溫馨舉行,20對新人念出愛的誓言,與另一半熱情擁吻,氣氛浪漫到最高點,來自馬來西亞謝勁程、方慧婷,因為分隔兩地兩度分手,8年戀情修成正果,堅持要讓神木做見證。
  • 臺灣漫遊,搭乘小火車,探尋阿里山的神木
    這也算是彌補遺憾了吧,小編來了幾次臺灣都沒去成阿里山,這次突如其來的變化,讓我有幸完成心願,又應了中國的那句古語,福也福也。小編踏上旅程,花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從臺北來到了嘉義火車站,利用車程的時間訂好了阿里山上的民宿。小編溫馨提示各位小夥伴,要是想在阿里山吃好喝好玩好睡好,一定不要找錯位置訂民宿。景區內的民宿都位於阿里山的中正村哦。
  • 跟著好行逛臺灣|神木下的約定,愛在阿里山
    神木下的約定,愛在阿里山小火車、奮起湖便當、逐鹿部落、高山茶園……滿滿都是愛啊比起花蓮,去阿里山會更方便一些,從臺北到嘉義,可以坐高鐵或者臺鐵,每天的班次都很多。#臺灣好行阿里山線觸口遊客中心站下車愛情大草原和可愛的雕塑們拍照的網紅打卡點每年在神木都會有阿里山神木下的婚禮,所以這裡也成了對愛宣誓且充滿愛意的旅行景點。
  • 臺灣獨有婚禮,阿里山神木見證你們的愛情,老外搶著報名
    各地集團結婚行之有年,舉凡神木下婚禮、郵輪婚禮、日月潭婚禮或女王頭婚禮,各有噱頭和賣點,有的還會用豐厚的禮品,如家電、禮券、伴手禮、免費旅遊等,吸引新人參與,甚至連國外遊客也趨之若鶩,意外帶進觀光財。永志不渝,阿里山神木絕對夠格見證愛情。
  • 臺灣最知名的景點,神木、櫻花、雲海、日出是阿里山的四大勝景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群峰環繞、山巒疊翠、巨木參天,非常雄偉壯觀。神木、櫻花、雲海、日出是阿里山名揚四海的四大勝景。阿里山的美是自然的、生態的,不僅是臺灣最知名的景點,更是海內外遊客心目中最佳的旅遊聖地。阿里山鐵路有70多年歷史是世界上僅存的三條高山鐵路之一,途經熱、暖、溫、寒四帶,景致迥異,搭乘火車如置身自然博物館。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是櫻花季,滿山偏野的櫻花同時綻放,美不勝收。一提到嘉義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到阿里山和火雞肉飯。至於阿里山到底是美不美,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 到臺灣旅遊時,你可知阿里山神木的悲慘命運嗎
    巨大的神木樹樁。孩子從課本讀了到臺灣,要我暑假帶他去臺灣看看。飛機從杭州過去高雄,也就2小時不到,本來就是盈盈一水間。按行程第三天到阿里山,大雨,一個臺灣地理、歷史中揮之不去的標誌性高山,淹沒在雲霧雨水中。阿里山以五奇著稱,登山鐵路、森林、雲海、日出及晚霞,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 《阿里山的姑娘》歌聲迴蕩在耳邊,一家三口的臺灣阿里山旅行攻略
    本人一家三口剛從臺灣回來不久,準備記錄一下阿里山的旅行攻略。提到臺灣,不得不想起日月潭和阿里山,它們太有名,如果不去一下這兩個地方,似乎跟沒到臺灣似的。阿里山位於嘉義,交通非常不便。如果攻略沒有做好,可能會非常狼狽。
  • 阿里山
    中新社發 宗金柱 攝 版權聲明:凡標註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森林·神木   阿里山為臺灣三大林場之一,因地形、氣候的影響,森林自山下而上呈熱、暖、溫三帶垂直分布,林相清晰可辨,資源富而不竭。   然在阿里山蓊鬱俊美的大片森林中,以已逝的舊神木最負盛名,其不單是阿里山的地標,更是國際級的印象表徵。
  • 臺灣的美麗:阿里山中的五大「奇」,比中國歷史還早上百年?
    臺灣的美麗:阿里山中的五大「奇」,比中國歷史還早上百年?不到阿里山,不知臺灣的美麗:不到阿里由,不知臺的偉大登山鐵道、森林、雲海、日出、晚霞五者,確是阿里山的特色,可稱為「阿里山五奇」。樹齡之高,最著名的為神木站的紅檜,所謂「阿里山神木」即指此而言。未到神木站,即望見此號稱「神木」的檜樹,矗立山間,枝疏而葉濃,身略前俯,做然不屈,有如倔強老人之以杖荷物。此樹年齡在3000歲以上,高53米,身圍19米強,地上周圍34米,如果人們想以兩臂合抱它,約雷15名壯丁手牽著手方能圍它一周。
  • 遊走阿里山:逛鄒族部落,乘高山火車,謁千歲神木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到阿里山,誘因是這首歌吧?阿里山,位於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裡,區域由18座高山組成,林木蔥翠,山巔海拔為2216米。氣溫夏季平均14.3度,冬季平均氣溫6.4度,被譽為臺灣最理想的遊覽勝地。
  • 臺灣阿里山——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
    阿里山在嘉義縣東北,屬玉山山脈的支脈,隔同富溪與玉山主峰相望。阿里山由大武巒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峰組成,最高峰海拔2905米。阿里山的日出、雲海、晚霞各景都很秀麗,而山上豐富的森林資源和獨特的登山鐵路,亦為山區美景增色不少——尤其是乘火車從海拔,僅30米的嘉義爬升到海拔2216米的阿里山頂,更是當地盛行的山區觀光經典方式。   阿里山屬玉山山脈的支脈,地跨南投、嘉義兩縣。主峰塔山海拔2600多米,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山上美景紛呈,早為人所稱道,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更不知阿里山之偉大」的說法。
  • 【青春課堂】阿里山風光美如畫 ——《阿里山紀行》教學設計
    二.教材簡解:《阿里山紀行》是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材「江山多嬌」專題中的遊記散文,作者按照遊覽的順序,用富有音樂美的語言描繪了阿里山如詩如畫的風光。無論是頗具古韻的森林火車、涼氣透骨的山嵐雲霧、蔥鬱如染的曲徑幽路,還是拔地參天的神木,都讓人感到如在畫中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