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單純皰疹病毒中和抗體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20-12-17 環球健康

新華社武漢10月31日電(記者李偉)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是嚴重的全球性健康問題,目前尚無有效預防疫苗。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在篩選針對單純皰疹病毒中和抗體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科研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國際專業期刊《抗病毒研究》上。

據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王華林研究員介紹,儘管以阿昔洛韋為代表的抗病毒化學藥物可以用於臨床治療,但是耐藥病毒株的出現和藥物的毒副作用,使得探索治療和預防單純皰疹病毒及其耐藥株的新策略顯得迫切。

單純皰疹病毒的包膜糖蛋白能夠誘導機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反應,是誘導機體產生中和抗體的主要免疫原。這一蛋白也是病毒進入宿主細胞和病毒傳播的過程中的關鍵分子,因此科學家研究病毒疫苗和病毒感染新型治療策略的重要靶標分子就是其包膜糖蛋白。

王華林研究團隊成功篩選到一株新的單克隆抗體,發現其識別包膜糖蛋白中一段新的連續抗原表位,具有很高的單純皰疹病毒中和活性,並在細胞水平上和動物模型上的對單克隆抗體的中和效果進行了評估。

研究結果表明,這一株新的單克隆抗體不僅能夠有效中和病毒的感染,而且能夠阻斷病毒細胞間傳播方式。同時,這一抗體也能有效抑制病毒感染引起的合胞體的形成。

這一研究為後續單純皰疹病毒疫苗設計和病毒感染的新型治療策略研究奠定了基礎。

相關焦點

  • 餘宏傑課題組在腸道病毒A71型母傳抗體 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餘宏傑課題組在EV-A71母傳抗體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結果以「The transfer and decay of maternal antibodiesagainst enterovirus A71, and dynamics of antibodies due to later naturalinfections
  •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取得C型肝炎病毒預防性疫苗研究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在C型肝炎病毒疫苗研究取得重要進展,於11月27日在國際學術期刊Gut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A trivalent該研究在C型肝炎病毒(HCV)1b基因型Con1株可溶性包膜蛋白E2(sE2)亞單位疫苗的基礎上,根據全球基因型流行情況以及該單價苗誘導的中和抗體譜,製備了包含流行覆蓋率和感染人數較多的1a基因型H77株、3a基因型S52株及1b基因型Con1株的sE2的三價亞單位疫苗。
  • 不止是新冠,中和抗體新功效:可抵抗致癌病毒
    2020年6月23日,來自美國西雅圖兒童研究所、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疫苗和傳染病科、華盛頓大學兒科與免疫學系和華盛頓大學全球衛生系的科研人員在TOP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發表重要文章。
  • 嘴邊長水泡是感染了單純皰疹病毒?
    在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單純皰疹病毒1型的報告後,有許多人以為這種病毒是一種新發現和病毒,來信問:「我國什麼時候開始研究這個病毒,目前有哪些進展?」實際上,單純皰疹病毒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病毒。早在古希臘,人們就記載了人類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疾病。當時的古希臘醫生將其命名為「herpes」,意思是指皮膚的皰疹像動物爬行一樣呈條型擴散。
  • 我國在伊波拉病毒糖蛋白致病效應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伊波拉病毒是目前已知的對人類最為致命的病毒之一,其致病機理尚不清楚。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科研團隊通過構建一系列腺病毒基因轉移載體,系統地研究了伊波拉病毒包膜型糖蛋白在細胞以及小鼠模型中表達的致病效應。
  • 孕婦查出單純孢疹病毒抗體陽性必須要引產嗎?
    最近有好幾位國內的朋友問我關於孕前查到單純孢疹病毒抗體(HSV)IgM陽性,說是他們的醫生說這說明有近期感染,建議終止妊娠。滿腔喜悅的小倆口被當頭潑了一瓢冷水,憧憬中的小寶貝轉眼就要被扼殺在胚胎,心情的惶恐和擔憂可想而知。
  • 我科學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半年後中和抗體仍在人體內...
    【科技前沿】    光明日報上海9月17日電(記者孟歆迪)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上海)相關研究取得最新進展:具有保護性的中和抗體在新冠病毒感染半年後仍在人體內穩定存在。
  • NEJM:生殖器皰疹疫苗研究的新進展
    該疫苗部分有效地防止單純皰疹病毒1型(HSV-1)的感染,但不能保護女性免受單純皰疹病毒2型(HSV-2)的感染。接受研究性疫苗的女性中少於一半的人感染了HSV-1,比接受對照疫苗的女性相比,降低了58%。
  • 兩篇Cell論文揭示強效人類中和抗體有望抵抗東部馬腦炎病毒、亨德...
    2020年12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雖然COVID-19搶佔了頭條新聞,但是科學家們在對抗其他危險病毒的鬥爭中正穩步取得進展。其中包括東部馬腦炎病毒(Ea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 EEEV)、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 HeV)和尼帕病毒(Nipah virus, NiV)。
  • 微生物所高福院士團隊在γ皰疹病毒侵入機制研究中獲進展
    卡波氏肉瘤相關皰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和愛潑斯坦-巴爾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屬於γ皰疹病毒亞科,是與惡性腫瘤密切相關的人類癌症相關病毒。
  • 與病毒賽跑需要加速度!華山醫院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臨床試驗進展順利
    這是全球首個在健康受試者中開展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臨床試驗,JS016也是中國最早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審批經歷「超音速」華山醫院張菁教授和張文宏教授聯合主持的中和抗體臨床試驗項目,通過健康受試者靜脈輸注JS016後的耐受性、安全性和藥代動力學特徵及免疫原性的研究,為探索JS016在人體中抗新冠病毒的治療與預防效果提供依據。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0年基礎科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2020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廣大科教人員堅持「四個面向」,嚴謹治學、追求真理、勇攀高峰,一大批科研團隊圍繞國家重大需求,集智攻關、團結協作、潛心研究,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進展。  植保學院:病原真菌功能基因組學團隊在赤黴病菌和小麥互作領域取得新進展, 揭示了病原真菌和寄主的孤兒蛋白在病害發生過程中的功能,闡明了其競爭互作機制,建立了病原真菌和寄主植物互作的新模式,為開發小麥赤黴病防控新策略打下重要基礎。
  • 多篇文章解讀近年來皰疹病毒領域重要研究成果!
    皰疹病毒是一類具有包膜的DNA病毒,其常備分為α、β、γ、未分類皰疹病毒四個亞科,這種病毒主要侵犯外胚層來源的組織,包括皮膚、黏膜和神經組織。近年來,科學家們在皰疹病毒研究領域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對相關研究進行了整理,分享給大家!
  • 最新研究:大羊駝體內抗體能中和新冠病毒!
    研究顯示,「草泥馬」可產生消滅新冠病毒的抗體新冠病毒目前在全球已肆虐大半年了,雖然部分國家在疫情防控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面對強大的敵人,人類猶如「原始人」一般,手上沒有一件能打的「裝備」,疫苗、特效藥,統統沒出世。
  • 《細胞》:中國科學家從新冠康復期患者血漿中篩到高活性中和抗體...
    其中編號為BD-368-2的中和抗體表現突出,在體外對新冠病毒的半抑制濃度(IC50)達到驚人的15ng/mL(100pM)。更重要的是,研究團隊還在秦川教授團隊研發的hACE2轉基因小鼠模型上驗證了BD-368-2的效果。
  • 大羊駝中兩種納米抗體可中和新冠病毒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7月14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雜誌14日發表了一項藥物發現:源自大羊駝(llama)的兩種小而穩定的納米抗體,可以在細胞培養中阻斷該病毒與人ACE2受體的相互作用,從而中和新冠病毒
  • 上海企業參與研發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登上《自然》雜誌
    北京時間2020年5月26日,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雜誌(Nature,IF 43.070)在線刊登論文,發表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發的中和抗體臨床前研究成果。研究發現了兩種具有較強新冠病毒(SARS-CoV-2)特異性中和活性的特定人類單克隆中和抗體,其中代號為CB6的抗體在恆河猴動物實驗中能夠顯著抑制病毒感染,顯示出治療和預防效果,具有進行臨床轉化的價值。
  • 我國科學家成功篩選到乙型流感新型中和抗體 人類或將不再懼怕乙流...
    但這一局面可能即將被我國科學家改寫。10月18日,世界頂級學術期刊《科學》旗下的《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在線刊登了夏寧邵教授領導的廈門大學—養生堂聯合團隊的流感研究最新成果,他們找到了一種針對幾乎所有乙型流感病毒的新型廣譜中和抗體,對1940年至今的乙型流感病毒均能發揮抑制作用。從動物實驗看,該抗體的治療效果大大優於抗感冒神藥「達菲」。
  • 中國團隊的中和抗體研究登上Nature/Cell讓新藥可期
    而在疫苗開發成功之前,中和抗體可以提供短期的保護效力。何謂中和抗體?中和抗體被國內外科學界普遍認為具有對抗新冠疫情的潛力。作為一種治療性抗體,可以通過中和或抑制病原體的生物學活性來保護細胞免受侵害。憑藉特異性和高親和力特點,中和抗體能夠搶先與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結合,從而阻斷病毒與宿主細胞結合,病毒無法感染正常細胞,就很容易被免疫系統清除。
  • 俄羅斯:首次獲得可中和新冠病毒抗體
    科技日報莫斯科7月15日電 (記者董映璧)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成功地從新冠肺炎患者血液中獲得了一種可以中和新冠病毒的抗體。據俄塔社報導,這是俄科研人員首次獲得能夠中和新冠病毒的抗體。此前,已有其他國家的科研人員發現了可以中和新冠病毒的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