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警惕「低碳生態城市」概念化

2020-12-27 搜狐網

  中新網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 馬海燕)氣候變化、環境汙染、交通擁堵……當人類面臨諸多挑戰時,對「低碳生態城市」寄予厚望。有關專家今日提醒,真正的生態城市應當讓人有幸福感、競爭力、城市高效運轉,而不是簡單的概念炒作。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氣候變化應對計劃主任楊富強認為,真正的低碳生態型城市應包含五個方面:一是對低碳的考量,二是從基礎建設開始注重生態環保,三是有知識經濟、科技創新等方面的競爭力,四要有幸福感,五要有規範的公共管制。

  楊富強1992年被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錄用,熟稔世界主要國家的環保和能源政策。2008年底加入世界自然基金會擔任全球氣候變化應對計劃主任,一直致力於中國的可持續能源戰略和政策研究。在不久前結束的「第七屆中外綠色人居論壇」上,楊富強號召公眾積極參與低碳環保行動,同時又對「低碳生態」概念被各方熱炒表示憂心忡忡。

  楊富強說,西方社會的城市發展在工業革命之後也經歷了一個水資源匱乏、空氣汙染、交通擁堵等問題叢生的時期。《霧都孤兒》就是這一時期的寫照,由此西方國家提出建設「生態城市」。而中國正處於這樣一個轉型時期。

  楊富強特別強調了「幸福感」在低碳生態城市中的作用。他舉例說,我住在北京,要是今天把窗戶一打開首先看到的是藍天,我就感到精神振奮;如果在小區裡面,有幼兒園、學校、社區醫院,我就不必發愁怎麼樣上醫院。而這些最簡單的幸福缺失正是北京這種超大城市面臨的最大問題。

  楊富強說,現在國內對生態城市的理解較多在技術層面上,比如單幢建築在建設過程中使用了哪些環保材料、節能技術;而在國外,是更多地從整個社區、整個城市的角度進行綠色規劃開發。他以招商地產的一樓盤用了節能外圍護技術、太陽能控制照明的裝置、再生能源利用、社區雨水回滲等近20項綠色技術為例,發現在建築質量相當的情況下,節能環保的綠色建築每平米增加的成本只有幾百元。

  「從這個意義上,綠色低碳對消費者是很有吸引力的,是可以創出品牌的,在美國,如果你的樓盤不是綠色的都很少有人會買。」楊富強希望以後這些具體的綠色項目都可以寫在合同裡,「這些信息是透明的、有法律約束力的,讓消費者更明白地去選擇」。

(責任編輯:renyue)

相關焦點

  • 「低碳生態城市」怎麼建?
    面向未來,人類的取向和選擇必然是生態化,城市及建築設計的生態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方面,它契合了「可持續發展」和「降低碳排放」的全球共識,另一方面,它為城市與建築設計發展開闢了一條新途徑。那麼,「低碳生態城市」將如何建設呢?
  • 第十六屆世界低碳城市聯盟大會暨低碳城市發展論壇在麗水召開
    【環球網綜合報導】7月27日,第十六屆世界低碳城市聯盟大會暨低碳城市發展論壇在浙江麗水開幕。本屆論壇匯聚了來自國內外有關智慧城市、新能源、創新驅動、環境健康等行業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各界精英人士,以「低碳城市與高質量綠色發展」為核心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周日星,麗水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曉東,世界低碳城市聯盟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孔英出席開幕式並作開幕致辭。
  • 【生態成都】綠色低碳,讓幸福成都更宜居
    近年來,成都市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攻堅戰和低碳城市建設「636」工程,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升,「雪山下的公園城市」成為城市嶄新名片。 龍泉山森林公園 成都作為全國第三批低碳城市試點,正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的產業、能源、城市、碳匯、消費和制度能力體系
  • 保定:確定「十二五」低碳城市建設「路線圖」
    保定:確定「十二五」低碳城市建設「路線圖」    河北新聞網11月29日訊(賀廣君、蘇蘭生、葛西勸)截至目前,利用世行貸款、亞行貸款和國債資金,累計投資近40億元的32座城鎮汙水處理廠全部運行、12座垃圾處理場和13個垃圾轉運站建成使用……「十二五」期間,該市將圍繞建設「綠色新城」,以強化低碳理念、發展低碳產業
  • 「龍崗元素」閃耀低碳盛宴
    圍繞主題,論壇重點探討經濟轉型新思路、產業發展新方向、應對氣候變化新挑戰、大眾參與綠色發展的新形式等話題,以此為城市綠色轉型發展搭建交流平臺、推動務實合作。與會專家表示: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的價值,並非只是深圳乃至龍崗在綠色低碳領域的探索、城區發展經驗的輸出;它更是一種聚合,是繼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之後,在此領域內的又一次國際盛會,也將進一步推動全球城市探索綠色低碳發展的進程。
  • 亞洲最大BIPV城市綜合體的低碳示範
    這是小英奉獻的第2397篇文章 說到保定的低碳示範窗口,本地人總會說一句「你說的是電谷城市低碳公園吧!」電谷城市低碳公園(下簡稱「低碳公園」)作為低碳保定的靚麗名片,以顯著的節能減排示範效應、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展示著低排放、低汙染、低消耗、生態化的城市形象。
  • 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這一「綠色低碳發展」既體現了生態文明的基本理念——「綠色」,也指明了實現美麗中國的主要路徑——「低碳」,將成為我國「十四五」期間生態文明建設的指揮棒。  綠色是「底色」,是發展的基本理念。在「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汙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 低碳大會聲音:降低生態足跡 走向綠色經濟
    大江網訊 記者朱超報導:11月11日下午,第二屆世界低碳與生態經濟大會暨技術博覽會之生態產業發展推進會在南昌紅谷灘會議中心舉行,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振鵬為推進會致開幕詞並作了學術報告。會議吸引了來自芬蘭、紐西蘭、德國、印尼等國政府相關機構、行業協會、國際組織近200位專業人士參與。
  • 生態旅遊 低碳出行 不一樣的牡丹江蓮花湖之旅
    最重要的是目的地的選擇,以前也曾去過蓮花湖,覺得風景很美,又是自然保護區,很符合我們低碳出行、綠色環保的主題,所以這次決定騎車旅行體驗一次生態旅遊。」臧育清說。  據了解,蓮花湖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下遊,是國家重點工程蓮花水電站建成後而形成的大型人工湖泊,湖面133平方公裡,平均水深40米,因電站大壩地址位於林口縣蓮花鎮而得名,現已被列為黑龍江省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自然保護區。
  • 低碳,節能減排……改造生態工業園區,要有生態文明的理念
    出品:「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製作:中國科普博覽監製: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生態工業園區是依據循環經濟理論和工業生態學原理,設計而成的一種新興工業組織形態,是生態工業的聚集場所,更是建設生態文明的主要陣地。
  • 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成立 專家解讀如何建設公園城市
    為了將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建設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城市發展研究頂級智庫,打造公園城市研究的核心科研機構,推動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園城市理論體系,探索實踐公園城市規劃建設路徑提供平臺、匯聚國內外權威專家智慧,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邀請到各專業領域的領軍人物擔任成都市公園城市規劃建設的顧問專家。
  • 保定電谷城市低碳公園獲「低碳示範窗口單位」
    長城網保定1月19日訊(葛曉雷 張豐偉 李艮春)1月19日,保定電谷城市低碳公園在保定市發改委指導下,實現了低碳升級,獲得「低碳示範窗口單位」。  據了解,電谷城市低碳公園建築屋頂和外牆的太陽能電池板全部採用英利自主研發與生產的全玻高效太陽能組件,是公園,更是一座小型發電站,總裝機容量3兆瓦,預計年發電量360萬度,全年可節約標準煤1512.2噸,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714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1.4噸,減少氮氧化合物排放量13.8噸。
  • 熱浪來襲,專家提醒:警惕重症中暑
    熱浪來襲,專家提醒:警惕重症中暑 2020-08-05 16:26:29   來源:市場星報
  • 四川發布2019年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10大事件
    為廣泛傳播低碳綠色和氣候韌性發展理念,分享低碳發展優良實踐,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專家評選產生了2019年四川省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10大事件。二、兩部門舉辦氣候變化形勢報告會6月11日,四川省直機關工委、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聯合舉辦省直機關生態文明建設形勢報告會,邀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專家專題報告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和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省直各部門和有關技術機構、學會、行業協會300多人參加。
  • ...能源的低碳城市發展前沿戰略學術研討會」在上海科學會堂順利舉辦
    如何在能源利用與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獲得博弈後的平衡,使城市經濟發展和城市生活質量走向良性互動,是每一個城市都要直面的重要問題。低碳城市以其「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已逐漸成為我國城市發展的重要方式。智慧能源以其在能源經濟性、集成性、可持續性方面的提升,以其對環境影響的減小,正成為低碳城市規劃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思想,是減少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汙染的有效途徑。
  • 清華大學與華盛頓大學「牽手」 在川研究打造低碳城市
    清華大學與華盛頓大學「牽手」 在川研究打造低碳城市來源:封面新聞 2017-09-10 劉秋鳳9月4日,2017中美「2+2」清潔能源論壇在成都科學城舉行。四川省與華盛頓州,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與華盛頓大學清潔能源研究院,四方共同牽手,深化雙方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合作。
  • 生態環境部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領導力能力建設」廳...
    ,上海交通大學中英國際低碳學院於2020年12月7日-11日舉辦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領導力能力建設」廳局級幹部培訓班,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主管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近40位領導幹部參加了本次培訓。
  • 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室(深圳市低碳發展...
    一、單位介紹  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成立於1987年,是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的直屬事業單位。  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室(暨深圳市低碳發展研究所)是深圳市從事城市生態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低碳與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等研究與管理的專業機構,現根據工作需要,面向全社會公開招聘科研人員及實習生。
  • 綠色低碳 全面小康 2020年全國低碳日活動在新竹社區舉行
    7月2日是全國低碳日,主題是「綠色低碳 全面小康」。今天,一場以生活垃圾回收,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的環保活動,在南寧新竹小區展開。南寧市生態環境局與新竹社區、環保社工組織聯合開展了這次低碳日的宣傳活動。他們設置了低碳行動之舊口腔牙具回收環節,現場設點回收口腔護理廢品回收箱,原來,這些的可回收物,如玻璃、牙膏皮等,因為回收利潤低,無法得到回收利用。而活動上回收到的舊口腔牙具都將由南寧市綠生活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送到相關的企業,進行材料循環利用。
  • 山泰種養殖生態餐廳引領低碳生活
    文登區山泰種養生態園帶著優秀的廚師團隊及參賽作品也參與到美食評選中,山泰生態園秉承「立足環保生態理念,發展綠色健康食品」的企業願景,以時尚周到的服務,引領健康低碳生活。  威海山泰種養殖生態園創立於2010年6月,2013年10月正式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