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捨棄之道,領悟「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妙諦

2020-12-19 中國軍網

成事需要懂捨棄

■武警警官學院 張宇軒

人生之路雖漫長,但關鍵之處往往只有幾步。特別是在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可供選擇的路有多條,需要有所捨棄。懂得捨棄之道,方能成就更好的人生。

捨棄是一個修枝剪葉、攥指成拳的過程。人的欲望是多種多樣的,但人的時間精力又是有限的。用有限的時間精力把事情做得更好,就要懂得拋棄不合理的欲望、修正不切實際的目標。捨棄不是不思進取,而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是一種更實際更科學更合理的追求。只有捨棄該捨棄的,才能收穫想收穫的。

捨棄也不是得過且過,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一種人生智慧,一種做事境界。「孟母三遷」,捨棄不良環境因素,造就了聖人孟子;魯迅「棄醫從文」,選擇用筆喚醒中國民眾,成就了一代文豪;錢學森捨棄了國外優厚待遇,投身祖國建設,成為中國載人航天的奠基人。他們的成功一般人雖難以企及,但他們的故事卻給人啟示、催人奮進。然而現實中也有一些人在面對舍與得時,因為捨不得放下眼前所擁有的,往往猶豫不決,錯失時機,最終與成功失之交臂。

學會正確捨棄,我們才不會被欲望所羈絆,被名利所左右。懂得捨棄之道,我們才能輕鬆生活,領悟「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妙諦。

相關焦點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正確看待得失
    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錯過,是一種別樣的美。或許一開始會令人沮喪,,但細細想來,錯過其實是另一種得到。 這不恰好說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嗎?不要讓悲傷的眼淚蒙蔽我們的雙眼, 不要苦苦糾結於不小心錯過帶來的遺憾,那會阻礙我們思考。
  • 【每日成語積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成語】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拼音】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你知道東隅、桑榆是哪嗎?
    有古代百科全書之稱的《幼學瓊林》內容豐富,不僅涵蓋了古代天文地理知識,還收錄了一些歷史典故、神話故事。有些典故和故事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逐漸演變成了我們現在常用的成語,如我們之前學過的「問舍求田」「掀天揭地」「滄海桑田」等等。
  • 古人常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細細品味,令人感嘆古人的智慧
    古人常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細細品味,令人感嘆古人的智慧文|歷史趣味學說時間是非常神奇的,隨著時間的變化,滄海變桑田,田地變荒漠,誰也阻止不了時間的逝去。就像我們古人常說的「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句話,就包含了許多古代人們總結出來的人生經驗,這也是他們生活在世上幾十年之久的智慧結晶。在《後漢書·卷十七·馮異傳第七》中,就有這句話:璽書勞異曰:「赤眉破平,士吏勞苦,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方論功賞,以答大勳。
  • 6月13日《黃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東隅指的日出(早晨),桑榆指的日暮(傍晚)。中國的文化精深之處在於「中庸」二字,就是通過用辯證法看待問題。從危險之中看到機會,從機會之中看到危險,福禍相互依存。本日地支為子,不要去佔卜算命之事,容易自己禍災上身。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人生的平衡
    人生在世追名逐利應該是無可非議的,關鍵在於,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求名,水到渠成。一個人的胸懷在名利的面前就能看出來。曾子說:「退已而讓人。」意思是說,作為一個有修養的人應該約束自己而豐厚他人。有了這樣一份責任就能讓人感德;而在有成就時,能讓功於他人,就能讓人感恩。
  • 讀《楓橋夜泊》: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相信自己值得擁有更美好的未來,相信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前提是,你一直在努力,努力過好每一天,努力做好每一件自己能做的事。
  • 王瀅丨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儘管只是最初的一步,後面的挑戰仍在等著我,但我還是非常欣喜——在簡歷上的突破,讓我開始正視自己在此前法律人職業大賽的失敗經歷,「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想必這句格言不僅僅是一種「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運氣,更多的是,對前者失敗的思考和改進促成了下一次成果的降臨。短暫的欣喜之後,我就陷入了下一步的躊躇。與郵件隨之而來的,還有發送三篇文章和視頻面試的通知。
  • 人生,不過只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而已
    而貓卻能做到這樣,大概是因為心安、心靜,懂得順其自然。女人胎生兩靨之愁,她們在乎很多的事物,把日常瑣碎的事都放在了心裡。前一刻她會為他人贈送的一個小的物件興奮不已,後一刻她又可能因為自己丟了一個物件而傷心憂鬱。有些看上去無關緊要的事,到了女人這裡,就變得至關重要了,而這種判斷僅僅是依靠個人的判斷,對了,女人的判斷總是感性沒有理智的,甚至有點兒不著邊際。
  • 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
    各位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失之東隅得之桑榆。這句話本意指在開始的時候失敗,但在結束時獲得最終勝利。
  • 晉惠公與晉文公: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在筆者眼中,「韓原之戰」是一場十分精彩的戰役,那麼戰後的形式究竟如何?這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分析。站在秦國的角度來看,得益於「韓原之戰」的勝利,秦穆公成功搶佔了「河外列城」這片險要之地,也終於為自己創造出了劍指諸侯、東進中原的機會。
  • 一天一個成語·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這裡失望會別處獲得希望
    ,收之桑榆【成語拼音】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成語釋義】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是一個漢語成語,原指在某處先有所失,在另一處終有所得。【成語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卷十七·馮異傳第七》:「璽書勞異曰:『赤眉破平,士吏勞苦,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方論功賞,以答大勳。』」解釋:東隅,太陽初升之所,指東方,也指事情開始之時;桑榆,黃昏太陽落下之所,也指事情最終結果。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楊紫面試《左耳》被淘汰,錢楓淘汰蔡徐坤
    雖然沒能參演《左耳》,但2014年楊紫合作楊志剛參演《大秧歌》,這部劇當年的口碑也很高,這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而娛樂圈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錢楓主持《天天向上》已經十多年,汪涵身邊的主持人換了一波又一波,但是錢楓一直屹立不倒,而且他的身影還出現在湖南衛視的各檔綜藝中。此前錢楓曾以評委的身份參加《向上吧!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野蠻人」姚老闆年末併購大戲上演
    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因廚邦公司20%股權收購失利,中炬高新股價大跌,可另一隻不為人所關注的南寧百貨於12月4日、5日、6日連續三天漲停,起因就是「寶能系」上位為南寧百貨第一大股東。此外,公告還披露,公司就上述權益變動事項向南寧富天詢問,得到的書面回復是,「截至回復函件出具之日,沒有謀求公司控股權的計劃。」換句話說,目前寶能系雖為第一大股東,但仍是戰略投資者角色,尚未對控制權發起進攻。
  • 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
    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出自《後漢書•馮岑賈列傳》:「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說的是東漢洛陽雲臺28將第7位——馮異。  河南禹州人馮異被稱作「大樹將軍」。他跟隨劉秀數十年,南徵北戰,戰功顯赫。更令人欽佩的是馮異從不居功自傲,越是戰功累累,越是謙虛謹慎。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原來這些偉大的發現,都源於美麗的意外! | 科學加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故事,在科學探索中也經常發生。我們熟悉的微波爐、青黴素、X射線、特氟龍、偉哥等,均來自於「美麗的意外」。下面我們要介紹的,就是幾個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幸運故事。當然,科學上的意外發現還遠不止文中的8種,多注意身邊的細節,一定還會有新的發現。正如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Louis Pasteur)所說:「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對待未知,無論是科學家還是我們,都應持有一種開放的態度。
  • 白居易讀了高僧的禪詩,如夢初醒,立刻領悟到安身立命之道
    有一次白居易讀了高僧的禪詩,如夢初醒,立刻領悟到安身立命之道。這位高僧就是鳥窠禪師,俗姓潘,本號道林,法名圓修,享年99歲。鳥窠大師經常雲遊四方,也交接了很多朋友。有一次他看見西湖背面的山上有一棵枝繁葉茂的松樹,盤屈如蓋,大師就旁若無人地像一隻鳥兒一樣棲居在上面,後人便稱他為鳥窠禪師。
  •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懂得捨棄才能收穫更多
    我們要想事事順心,就要學會捨得,要懂得拿得起放得下。懂得捨棄的人,才是擁有大智慧的人。在合適的情況下懂得放棄遠勝於盲目地執著,這樣可以讓我們更加有時間和精力去追求更有價值的事情。善於捨棄,是一種人生大智慧。
  • 耐心是等待時機成熟的一種成事之道
    成功學大師卡耐基說,成功人士和平庸之輩的差別,就在於前者注重積累,注意利用身邊的每一件點滴小事來鍛鍊自己,將生活中一個個平凡的目標當成自己實現卓越的階梯。而平庸之輩只會好高騖遠,輕率冒進,或者因為目標過於困難而放棄了奮爭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