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人生的平衡

2020-12-19 知秋驛站

人生在世追名逐利應該是無可非議的,關鍵在於,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求名,水到渠成。一個人的胸懷在名利的面前就能看出來。曾子說:「退已而讓人。」意思是說,作為一個有修養的人應該約束自己而豐厚他人。有了這樣一份責任就能讓人感德;而在有成就時,能讓功於他人,就能讓人感恩。我們平民百姓沒什麼大動作,大舉措讓世人矚目,但在日常生活瑣碎中能夠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以平常心態處世就能獲得好名聲,到晚年回首往事無愧人生,安然歡渡夕陽紅豈不快哉!

上帝安排人生是平衡的。貪官的痛苦懺悔是對黑心斂財快樂的平衡;領導退休後的失落是對在位時風光的平衡。農村有「死不下燒笊籬」的說法,就是一些做過不良事的人,在臨去世時病得受不了以為是自己作孽的報應而想的一種促早死的辦法,那也是心理安慰的平衡。如果做官不貪,領導為民,為人賢善會有這種懺悔、失落和愧疚嗎?要想人生無愧,就應該從小培養做人的道德。憑勤勞發家,憑智慧出仕,憑賢善處世為人。

記得80年代我在試驗場工作時,單位車從西安拉回來議價面,每人一袋,按來人次序挨著拿。我下去時已拿走一部分,旁邊有幾個人誰也不拿,怎會事呢?原來是該拿的那一袋面袋子破了,麵粉露了出來,都不願拿。我毫不猶豫地把那個破袋面拿走。其實麵粉也沒有漏出多少,只是面袋掛破了個小口,我用針線縫了一下就拿回家了。當時同志們就發出讚嘆:「還是人家不一樣」。你說能吃多少虧?在群眾眼裡你自然高了一籌啊!房改時我有條件分兩孔窯洞,和一位科長發生衝突,按理他是爭不過我的,但我們都是好關係,從工作上我也想充分調動他的積極性就主動讓於他,當時他還來我家表示感謝。後來我買了樓房,結果也不比他差,但好名聲也獲得了,你說吃虧了嗎?人生就是這樣,與人為善自己也舒暢啊!我一生處奉信:不比人少幹活,不比人多拿錢,和誰一塊幹事會不滿意呢?現在快退休了,回首往事雖無大惠於世而稱頌,亦無留惡於社會而遭罵名,無愧無悔,心安理得啊!

古人說:「吃虧是福。」其實得與失是轉化的,人生的平衡讓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啊。細想人赤條條地來去,何必為名利所羈絆呢?輕鬆活出自己的賢善人格不是很好嗎?為了無悔的人生應該從小做起,以勤勞善良,忠厚誠實為本,活出應有的人生風採,也不枉來世一趟啊!

相關焦點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正確看待得失
    人生,總是在不斷地得到與失去。失去總讓人遺憾。因為錯過而失去,更令人悔恨。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錯過,是一種別樣的美。或許一開始會令人沮喪,,但細細想來,錯過其實是另一種得到。 這不恰好說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嗎?不要讓悲傷的眼淚蒙蔽我們的雙眼, 不要苦苦糾結於不小心錯過帶來的遺憾,那會阻礙我們思考。
  • 【每日成語積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成語】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拼音】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 古人常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細細品味,令人感嘆古人的智慧
    古人常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細細品味,令人感嘆古人的智慧文|歷史趣味學說時間是非常神奇的,隨著時間的變化,滄海變桑田,田地變荒漠,誰也阻止不了時間的逝去。成語、俗語、對聯、詩詞歌賦等一些文化都是我們國家獨特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裡面不僅有著我們國家的歷史,還蘊含著許多人生的道理。就像我們古人常說的「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句話,就包含了許多古代人們總結出來的人生經驗,這也是他們生活在世上幾十年之久的智慧結晶。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你知道東隅、桑榆是哪嗎?
    這句話是說:做事情開頭不順而最終獲得成功,就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做一件事情快要成功時卻終止了,就說「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其中「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和「為山九仞,功虧一簣」都是成語,「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比喻在這個時間喪失機會或失敗了,在另一個時間會得到補償。
  • 懂得捨棄之道,領悟「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妙諦
    成事需要懂捨棄■武警警官學院 張宇軒人生之路雖漫長,但關鍵之處往往只有幾步。懂得捨棄之道,方能成就更好的人生。捨棄是一個修枝剪葉、攥指成拳的過程。人的欲望是多種多樣的,但人的時間精力又是有限的。用有限的時間精力把事情做得更好,就要懂得拋棄不合理的欲望、修正不切實際的目標。捨棄不是不思進取,而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是一種更實際更科學更合理的追求。只有捨棄該捨棄的,才能收穫想收穫的。捨棄也不是得過且過,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一種人生智慧,一種做事境界。
  • 讀《楓橋夜泊》: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人生在世幾十年,不會總是暢快淋漓,也不會總是落寞徘徊。相信自己值得擁有更美好的未來,相信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前提是,你一直在努力,努力過好每一天,努力做好每一件自己能做的事。
  • 人生,不過只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而已
    女人懂得:人生的快樂是多方面的,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有快樂的理由。人的一生應該是奮鬥的一生,那種忙,那種苦,那種累都是一種收穫。有了奮鬥,我們的生活會充實起來,不管奮鬥的結果如何,我們都應該為自己曾經做出的努力而高興,亦或內心油然生出一種欣慰。
  • 6月13日《黃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東隅指的日出(早晨),桑榆指的日暮(傍晚)。
  • 王瀅丨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儘管只是最初的一步,後面的挑戰仍在等著我,但我還是非常欣喜——在簡歷上的突破,讓我開始正視自己在此前法律人職業大賽的失敗經歷,「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想必這句格言不僅僅是一種「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運氣,更多的是,對前者失敗的思考和改進促成了下一次成果的降臨。短暫的欣喜之後,我就陷入了下一步的躊躇。與郵件隨之而來的,還有發送三篇文章和視頻面試的通知。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楊紫面試《左耳》被淘汰,錢楓淘汰蔡徐坤
    雖然沒能參演《左耳》,但2014年楊紫合作楊志剛參演《大秧歌》,這部劇當年的口碑也很高,這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而娛樂圈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錢楓主持《天天向上》已經十多年,汪涵身邊的主持人換了一波又一波,但是錢楓一直屹立不倒,而且他的身影還出現在湖南衛視的各檔綜藝中。此前錢楓曾以評委的身份參加《向上吧!
  • 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
    各位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失之東隅得之桑榆。這句話本意指在開始的時候失敗,但在結束時獲得最終勝利。
  • 晉惠公與晉文公: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此後,他不僅沒有一蹶不振,反而在國內實行了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政策,這為未來晉文公的霸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那麼,為何秦穆公沒有殺掉晉惠公,反而放掉了他?晉文公又因何得以崛起?帶著這些問題,筆者來分析一下晉惠公戰後的命運和晉文公崛起的緣由。
  • 一天一個成語·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這裡失望會別處獲得希望
    ,收之桑榆【成語拼音】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成語釋義】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是一個漢語成語,原指在某處先有所失,在另一處終有所得。【成語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卷十七·馮異傳第七》:「璽書勞異曰:『赤眉破平,士吏勞苦,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方論功賞,以答大勳。』」解釋:東隅,太陽初升之所,指東方,也指事情開始之時;桑榆,黃昏太陽落下之所,也指事情最終結果。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野蠻人」姚老闆年末併購大戲上演
    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因廚邦公司20%股權收購失利,中炬高新股價大跌,可另一隻不為人所關注的南寧百貨於12月4日、5日、6日連續三天漲停,起因就是「寶能系」上位為南寧百貨第一大股東。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原來這些偉大的發現,都源於美麗的意外! | 科學加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故事,在科學探索中也經常發生。我們熟悉的微波爐、青黴素、X射線、特氟龍、偉哥等,均來自於「美麗的意外」。下面我們要介紹的,就是幾個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幸運故事。當然,科學上的意外發現還遠不止文中的8種,多注意身邊的細節,一定還會有新的發現。正如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Louis Pasteur)所說:「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對待未知,無論是科學家還是我們,都應持有一種開放的態度。
  • 經典人生感悟:人生就像學算術,加法過後是減法
    人生就像一場修行,修行的路上你總會遇到各種苦難、坎坷,修行的多了,自然閱歷也多了,對於很多事情也就看的更明白了。只是修行者也會分聰明與愚笨。聰明的修行者善於總結經驗,為了成功不斷歷練,使得自己的人生更加絢麗多彩;而愚笨的修行者依然會懷揣一顆浮躁的心,糾結著某個事物或者某個人,不肯妥協,最終路途還是無比困難。有人說人的一生就像在做加減法, 做加法是為了得到,做減法也相應地意味著失去,畢竟有得有失才是人生。
  • 高考後留學加拿大~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選擇,你會擁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 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出自《後漢書•馮岑賈列傳》:「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說的是東漢洛陽雲臺28將第7位——馮異。  河南禹州人馮異被稱作「大樹將軍」。他跟隨劉秀數十年,南徵北戰,戰功顯赫。更令人欽佩的是馮異從不居功自傲,越是戰功累累,越是謙虛謹慎。
  • 牢記「三個法則」,讓你順利走出人生低谷
    每個人的人生都會經歷低谷。 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曾經說過一句話: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倒低谷的反彈力。 很多人在低谷一蹶不振,同時也有很多人在低谷涅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