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人生都會經歷低谷。
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曾經說過一句話: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倒低谷的反彈力。
很多人在低谷一蹶不振,同時也有很多人在低谷涅槃重生。
那麼到底有什麼力量能夠讓人跨過低谷,然後一飛沖天呢?在我看來只需要記住三個法則,並加以靈活運用,相信你一定能夠越過低谷。
01臨界點效應
物理學上有一個臨界點效應,冰在超過0℃後就會變成水,同樣水在超過100℃後就會變成水蒸氣。而0℃或者100℃就是臨界點。
臨界點效應揭示了一個道理,只要多堅持一分鐘,達到臨界點,那麼就可以達到完全不同的結果。
日常生活中,我們去爬山爬到一半的時候非常累,感到筋疲力盡,這時候只要你咬牙堅持過去,過一會兒你就會覺得身體舒服起來,爬山的樂趣也會油然而生。
又比如我自己,我當初學習英語的時候每天跟讀半小時的VOA,由於每天內容都不同,堅持了一段時間就想放棄,但是當我有一天看英語電影的時候發現自己居然能夠聽懂他們說什麼了。其實這個時候我已經達到臨界點了。
很多時候我們處於低谷感到非常的絕望,是因為我們很難感受到自己的成長。但是只要你在咬牙堅持一會兒,達到臨界點的時候,就會產生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心理學上曾經做過一個統計,絕大多數的人是挺不過這段低谷期的,這就是為什麼高手非常少的原因所在。因為越往上走,堅持下來的人就越少。正如馬雲所說的那樣: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多數的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
02補償效應
心理學上有一種補償效應。運用中國的成語來解釋就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舉個身邊的例子:我同學大劉,剛畢業的時候由於面試經驗欠缺,屢屢投遞簡歷都沒有單位錄取。沒有辦法只得一邊找工作,一邊靠給某些雜誌寫稿過活。2015年的時候新媒體興起,大劉瞅準機會創建了自己的個人媒體平臺。從一個每月收入只能維持溫飽水平的人,搖身一變成了月入大幾萬的新媒體大V。收入早就超過了絕大多數混跡職場的同學。
補償效應告訴我們,上帝在給你關上一扇窗的時候往往又會給你開啟另外一扇窗。
一個人在低谷的時候一定要相信,你的努力終究會有價值體現的那一天。只要你不放棄,不沉淪。不斷努力和嘗試,終究會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就像一首歌曲中唱的那樣:世界上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只要我們的付出有價值就一定會迎來春暖花開的那一天。
03懂得概率
保持一顆平常心,盡最大努力將事情做好。
如果你懂得概率就會明白,任何事情在做之前都會存在失敗的可能性,也會存在成功的可能性。我們要正確看待失敗與成功。在做事情的時候盡力而為,在失敗的時候從容放手。
很多人在人生低谷的時候要麼意志消沉,要麼喪失希望,從此渾渾噩噩。
其實只要你認真研究就會發現所有人的人生都會像概率曲線一般存在高峰與低谷。在人生低谷的時候,我們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將低谷看成人生當中正常的一部分。
換句話說,我們不可能永遠是常勝將軍,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在面對人生低谷的時候,學會去探究失敗的原因,找到事物發展規律,提高自己的預測能力。
以上是我們在面對人生低谷的時候需要銘記在心的三個法則。也是我們自己需要修煉的能力。
總得來說
當處於低谷失意的時候不要彷徨,不要憂傷,而是相信人生中沉淪的時光是我們成長中必然經歷的過程。 只要你願意勇敢面對,並不放棄自己,而是越來越精進自己。你會發現在時間下,自我成功也會水到渠成。
這就是我們所說火候到了,屬於你的機會自然而然就會到來。